?

基于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研究

2024-02-13 03:41高彩琴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政時代教學模式

高彩琴

前言

2017 年黨的十九大成功閉幕后,由500 余名來自全國各地60 多所高校的思政課任課教師,共同組建備課小組,立足于思政課改革事宜進行深層次探討,以“開門辦思政”為準則,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參與興趣,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此舉措的落實與大數據時代產生了高度契合,指引各校教師結合教改成果,制訂可行性教學計劃,在創新轉型中培養更優秀的青年學子。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積極推進個性化教學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若一味按照傳統教學方法執行思政教育任務,顯然與時代進步趨勢不符。較為關鍵的是,教學改革舉措的落實,能夠進一步推進個性化教學。往日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僅能以“一對多”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而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無疑給予了教師實現個性化教學的機會。教師可以直接借助大數據平臺知曉每名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習慣、知識儲備量等信息,增加教學廣度,從某種程度上加深教師對學生思想動態的了解,因此,個性化教學服務的體現是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實施依據。

2.實現課程超前教育

基于大數據進行教學改革,能夠達到課程超前教育的效果。思政課的開展實則是為了在尚未發生風險事件之前,對學生的思想偏差予以糾正,引導學生保持端正的政治立場,成為有功于國家社會的優秀人才。而大數據本身帶有預判推測功能,它能夠依托計算機設備,對事件發展趨勢進行預判,便于教師以超前教學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如教師通過查閱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發布的留言及人際交往痕跡,提前知曉學生的思政動態,進而采取防范手段,保障教育工作質量。

3.展現持久的教育效能

大數據除了上述功能外,還具有實時更新特征,而依托大數據實施教學改革,還能深度展現持久性教育效能,學生將憑借在思政課上學習的知識、感悟,為未來行為處事提供關鍵性引導。教學改革成果能夠充分發揮教育工作的持久效能,大數據時代下的思政課教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的根本要求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守正創新目標的實現,往往需要遵循一定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堅守道德水準。大數據時代下,思政課教學工作雖然需要為學生打造充滿新鮮感的課堂,但依然應當堅持“守正”,即保持教育內容的統一性,始終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思政課教學的根本,在課程學習中,保持道德水準的提升與愛國情懷的培育,培養出具備核心素養與法治思維的優秀青年。在思政課守正創新中,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模式,增添多少新穎內容,都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思政課教學根本,這也是最基礎的“守正要求”與“創新底線”。

強化“以生為本”。思政課教學的創新改革,應當有效強化“以生為本”的觀念,這一點也是改革前后比較顯著的差異。以往教師傾向于個人觀點在課堂上的體現,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造成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而改革后,需要深刻展現“以生為本”的價值觀,確保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保持主動性,進而促進思政課知識的內化吸收,最終引導學生經過思政課學習樹立正確的三觀。

堅持五育并舉。教師在全新的教學場景中,需要始終將學生的審美觀、世界觀、道德水平作為重點培育目標。隨著各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也將在多重嘗試中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

傳遞理想信念。從“五四”運動中青年的表現能夠知曉,理想信念對青年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今在新時代,教師在借助大數據平臺開創新型思政課教育格局時,更要引領學生在學習中建立明確的理想信念,以期在思想教育中促進當代大學生在政治思想層面上擁有端正的態度。因此,理想信念的有效傳遞也是思政課守正創新的根本要求。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的實踐措施

1.融合黨史觀教育,堅持立德樹人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需要充分融合黨史觀教育內容,借此堅守立德樹人立場,汲取紅色文化,激發愛國情懷,按照傳統思政課教學步驟,教師常以文本呈現知識的方式給予學生教學指導,對于學生自覺自律意識的要求過于嚴苛,若學生無法自行參與學習,主動跟隨教學進度記憶知識,將影響教學成效。而大數據技術以及大數據平臺能夠以一種全新的黨史觀教育方式滲透黨史觀教育理念,這樣便于優化思政課教學效果。事實上,之所以要推進黨史觀教育,是為了深化思政課教學的核心思想,這些都可以通過黨史觀教育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在創新思政課時,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汲取紅色文化相關教學資源,進而在紅色文化感知中,培育愛國情懷與忠誠度,使學生深刻意識到當前的美好生活得益于革命先驅的奮斗與奉獻。

比如教師可以在大數據平臺上搜索與建黨、建國相關的影片及電視劇,考慮到大學生對于此種音視頻內容的興趣度遠高于文字,故此可以將其整理為黨史觀教育資源上傳到教育平臺上,引導學生在視聽結合的場景中,加深對黨史知識的印象。比如剪輯《覺醒年代》中鄧中夏犧牲以及《數風流人物》《建國大業》等相關片段,經過學生對整個建黨建國歷程的梳理,產生強烈的愛黨愛國意識。黨史教育作為思政課教學中的主要內容,應當加強紅色文化的滲透,進而幫助學生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以便在未來發展中產生不因私利侵害國家利益的正確觀念。

2.推進新型思政課教學模式應用

(1)混合教學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要想貼合創新理念切實優化教學效果,還需要積極推進新型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新教學模式往往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避免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應用場景中產生排斥情緒,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無疑推動了新型教學模式的產生。其中較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包含混合教學模式,是以一種線上、線下結合教學的方式,達到開闊學生視野、提升教學生動性的效果。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往往很難產生高漲熱情,甚至無法對思政課內容產生深刻見解,僅停留在表層知識學習中。若能將線下教學活動與線上教學場景進行融合,即可在混合教學模式的輔助下,引領教師重新審視思政課教學架構,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全面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

混合教學模式在思政課改革中的應用,最成功的典型是清華大學開設的“馬克思主義基礎原理”慕課課程,且校內涉及的四節思政課程均已應用新型混合教學模式。學生無需將學習眼光單一地投放在線下教學環境中,而是可以直接通過“學堂在線”模塊,對單項知識點有序地進行學習,且每個知識點時長僅有七分鐘或是一刻鐘。學生在參與混合式教學課程時,能夠在知識點量化分析中,加深對所學思政課程知識的記憶。另外,在線下也積極組織“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研討班,經過對線上課程內容的深層次互動,可優化新型教學模式主導下的教學效果,促使思政課在大數據時代取得更顯著的教學成果。

(2)開放教育模式

在以新型教學模式完成教學改革任務時,教師還可以同時采用開放教育模式。往日教師在為學生提供思政課程教學指導時,學生多局限于課堂,且依托教材汲取思政相關知識,而今教師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以開放教育模式,推進教改計劃的實施。

首先,教師需要積極轉變固有教學理念,以大數據教學思維展現開放教育模式的實踐價值。大數據技術作為現代化技術,能夠為教師提供全新的教學思路,此時,應當督促教師善用大數據思維堅持立德樹人,包括在開放教育過程中,分析如何將大數據技術用在開放教育場景中。隨著教師深度掌握大數據技術實操技巧,即可在思政教育環節,與大數據技術建立密切聯系。在開放教育模式應用初期,教師教學思想的深化較為關鍵;其次,教師應當借助大數據平臺,實現開放教育資源的深度開發,包括為學生設置個人學習檔案、新建思政教學資源庫、設計數據共享小組等,這些帶有開放式、公開化特征的教學步驟,均能助力開放教育模式的實施,學生也能在開放教育模式實踐階段,深刻感知大數據的現實意義;最后,教師在依靠大數據平臺實現開放教育有效推廣時,能夠通過轉變學生學習者身份的方式,讓學生實現從“單一學習”向“共享學習”的轉化。在以往單純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在開放教育模式的導向下,加強對思政知識的深入思考?;诖?,開放教育模式實踐應用夯實了大數據平臺建設基礎,深化開放教育理念,采取信息化教學手段,是目前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

(3)數據分析模式

思政課教學創新環節,教師也可以主張以數據分析模式開展教學工作。通常情況下,在以大數據技術履行育人職責時,可以采用多種數據分析法,而后在不同方法導向下,發揮出大數據的技術優勢。最常見的是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在大數據平臺輸入與思政課相關的關鍵詞,在搜索引擎功能的輔助下,可以快速獲取有用知識,這種方法被稱為語義引擎法。此外,教師可以借助可視化分析方式,將思政課文本知識轉化為音、視頻,包括上述提到的線上資源片段視頻等,均可按照可視化分析方式,確定大數據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途徑。此外,在思政課講解中,可以在課堂上,以數據分析手段,將道德標準、政治見解進行對照分析后給出客觀結果,用于指引學生在大數據教學中尋求真理。

3.豐富大學生課程評價考核方法

思政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采用多樣考核方法衡量課程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對每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專項評價,由此督促學生參照評價結果有方向性地改進個人不足之處。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思政課教學相關內容,對學生日??己顺煽冞M行匯總,之后以大數據分析工具從中得出不同時間段學生的思想變化動態,進而判斷學生是否經過思政教育有所進步。在考核中較為重要的是審美價值、學習能力、三觀反饋結果,既要考慮考核指標的層次性與豐富性,又要擴大考核范圍,促使當代大學生依據大數據的考核分析信息,產生清晰的個人改進思路,從而實現思政教師對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全過程了解與引導。

4.提升師生大數據分析能力

要做到思政課守正創新,還要加強師生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從教師層面分析,教師要在日常工作中全面學習慕課制作、問卷星操作以及線上平臺運行技巧,充分展現大數據對思政課的輔助作用,必要時可以由校領導牽頭開展教師大數據技能培訓活動。從學生層面闡述,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需要從豐富的數據資源中汲取與當代青年相匹配的思政觀念,杜絕私利主義、虛榮主義的侵害,保證利用大數據獲取滿意的教改成果。

5.結合大數據拓寬資源開發渠道

(1)典籍學習深化道德品質

辜鴻銘先生在《中國人的精神》中說,中國人最可貴的品質在于溫良。而優秀品質的傳承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的基礎要素。思政課教師憑借大數據技術開展教改工作時,理應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重點培養,以期學生在學成后,能夠成為一名品德高尚且思想端正的優秀青年。以往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常以書本知識作為教育載體進行關于傳統文化內容的講解,雖然確實能夠引領學生從中獲得文化知識學習的體驗感,但教育范圍有限,對于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很難直接從書本學習中明晰道德品質養成的方向。為了在創新后的思政課堂上引導學生深刻體會道德品質內涵,還應當研究典籍學習的創新路徑。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喜好可知,他們對于熱門話題、熱播節目的熱情往往較為高漲,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設一堂與思想教育、文化學習相關的知識總結反思課,便于學生在此次課程感知中,實現道德品質的覺醒與提升。

教師可以依托以典籍解讀為基礎的《典籍里的中國》節目,作為當前網絡熱度持續上漲的一檔節目,能夠促使學生在充滿沉浸感的典籍學習中,習得先賢的美好品質。比如在“李時珍”一期中,學生能夠圍繞《本草綱目》創作歷程的艱辛,對李時珍行醫難、寫書難、刊刻難的過程形成深刻感悟,進而在“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志向中,學習醫者李時珍堅韌奮進的品質。此種以典籍文化為深入學習目標,依托大數據獲取豐富教學資源的方式,是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的重要途徑,既能實現對前人品質的傳承發展,又能督促學生在新穎的思政課堂中形成與新時代契合的新想法。因此,思政課改革要求教師注重對傳統典籍文化的深層次分析。

(2)開設線上討論實踐活動

在思政課創新階段,教師還可以結合大數據,以線上討論、實踐活動的方式,實現對思政課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其中線上活動的開展,不僅僅能夠為學生提供班級同學相互溝通的機會,還能為全國各地區大學生創造一個集體參與課程討論的實踐渠道,最終在線上討論中達到“互補互助”的教學效果。同時,依托大數據拓寬資源開發渠道,亦能幫助高校節省投入成本,僅以大數據軟件就能開設在線討論課程。經過多名學生的深入探討,總結出與新時代觀念相匹配的觀點,之后在相互學習中實現個人思想的完善與思政學習能力的卓越提升。一方面,在教學資源開發中,教師可以直接設置思政網課,以靈活的教學時間與一對一指導,為學生提供相對自由的學習服務。另一方面,可以開通線上思政講壇,引導學生結合個人喜好,有選擇性地對線上思政學習內容進行篩選,而教師則在旁起到指導、輔助的作用。如為學生推薦《思想強國》思政講壇等,此課程重點闡述了“三個歷史決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敘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當代人類文明新形態”等專題內容。線上資源的合理開發,不但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時事新聞的機會,也能增加思政教學的層次性與豐富性,避免學生在任課教師單一的講解分析中產生局限觀念。對線上資源的學習以及對知名學者思想的理解,有利于推動教學改革創新進程,便于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環境下,促進大學生思想進步。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踐行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目標,需要先行掌握“堅守道德”“開拓出新”的根本要求,而后從融合黨史觀教育、新型教學模式應用、豐富評價考核方法、加強數據分析能力、拓寬資源開發渠道等方面著手,在改善思政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增添課程教學新意,為其提供充滿針對性、個性化特征的教學指導服務,符合新時代大學生的受教需求,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

猜你喜歡
思政時代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