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產業集群發展戰略部署研究

2024-02-13 23:04王若菲長垣市南蒲街道黨政辦公室
現代經濟信息 2024年2期
關鍵詞:戰略部署集群產業鏈

王若菲 長垣市南蒲街道黨政辦公室

引言

產業集群發展戰略部署既需要考量當前發展訴求,也著力于未來成長進步,形成規模效應和群聚效應,從而支撐地方經濟的全面發展,使城市在競爭中有更好的根基。然而,城市產業集群發展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戰略性部署,需要考量的內容較多,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诖?,本文系統探討了城市產業集群發展戰略部署的相關問題,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

一、城市產業集群發展的價值

城市產業集群發展重視企業的成長,并在區域內形成規模性效應,從而形成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城市產業集群效應的帶動性,城市經濟可以成形且形成可行的業務模式,帶動企業快速成長,在面對外部市場競爭時確立優勢地位[1]。同時,城市產業集群發展具有引領性、創新融合下、高速成長性、長鏈關聯性、質量效益性等特征,實現企業發展模式的持續變革。隨著“國內國外雙循環”發展戰略的提出,市場的競爭會更為激烈,而城市產業集群發展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將不確定因素和產業轉化過程中潛在的不確定風險控制到最小化,從而提升企業發展的安全性,有助于城市經濟的高效發展。

不僅如此,城市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會打造地域集中、上下游企業集聚、創新資源和服務要素配套建設、產業組織網絡共生發展的綜合模態,可以說代表了城市發展最前沿的資源和技術形態[2]。在產業集群帶動下,城市可以探索戰略性產業升級的有效路徑,捏合產業鏈條,形成更加系統的經濟結構,從而形成市場競爭力,并在關鍵領域發展中迅速獲得比較優勢,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系統構成方式轉變、區域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基礎設施網絡化建設強度提升和區域協同治理系統的深度耦合??梢?,城市產業集群發展對于企業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二、城市產業集群發展面臨的挑戰

城市產業集群發展是諸多城市一直以來發展的重要模式,且取得了一定成績。當前城市產業集群形成了一定規模,也探索了體系性的運行機制,但隨著市場細分和產業鏈條日益完善,城市產業集群也需要向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從目前來看,城市產業集群的發展面臨如下挑戰。

(一)共性技術和基礎技術供給無法滿足集群發展需要

城市產業集群能否順利推進,共性技術和基礎技術是重要的保障。產業集群中的企業需要形成運行整體,在供應鏈等多環節形成統一,因此在技術層面和基礎設施等多環節需要協同運作[3]。但是從現有情況來看,城市產業集群過程中,集群化發展需要更加精細化和科學化,共性技術研發、檢驗檢測、標準、專利、融資服務、物流、倉儲、供應鏈體系等每個環節都需要良性對接,而想要全方位捏合這些內容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而產業集群過程中,每個企業的最終目標都是盈利,是為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因此,這些企業在參與到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都會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作為鏈主,其首先是商業個體,同其他企業是商業合作關系,即便形成了產業集群共同體認知,但是從核心層面來講仍然缺乏命運共同體意識,以致研發活動和產業集群發展仍然會出現各自為戰的狀況,共性技術和基礎技術供給無法滿足集群發展需要,讓未來產業集群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二)企業著力于眼前利益,缺乏長遠性戰略眼光

對于部分企業而言,其參與到城市產業集群戰略部署中是看重了可以獲得的眼前利益,其對于長遠性發展雖然也重視,但是并不會過多關注。在城市產業集群戰略部署中,政府和相關部門會給予必要的政策、稅收、專項基金、技術研發等扶持,這些都對企業發展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因此,很多企業為了這些眼前利益而愿意參與到產業集群戰略部署中。同時,產業集群戰略部署會進一步整合供應鏈,協調上下游企業的關系,這樣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壓縮經營成本,這對于企業而言也是重大利好。正因為如此,很多企業認準了這些眼前利益,存在拿來主義思想,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使其不會過多地投入大量資源用于共性技術研發和產業集群的進一步融通,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產業集群戰略部署得不到足夠的支撐,在內部的供給得不到滿足,企業間的關系無法形成新型的深度融合關系,從而使產業集群發展受到不良影響。

(三)聚而不合的問題較為明顯

在具體的產業集群部署中,一些企業雖然參與到集群建設中,但是也僅僅是空間上的簡單聚集,在技術、資本、信息等環節的聚集程度不高,因此出現了聚而不合的問題。在這種狀況下,城市產業集群的鏈主間的利益關聯度較差,產品的匹配性也不高,無法形成系統完善的產業鏈體系,上下游企業間難以形成一體化的協同運作模式,使得無法對外有效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融入其中,因此產業集群的部署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四)政策供給缺乏針對性

從現有情況來看,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進行產業集群建設,但是政策的供給往往是宏觀的指導,缺乏針對性,不管是稅收、金融、保險等政策,還是土地、能源、人才、技術、資源配置等方面,政策的引導和優惠往往采用了同樣的運行模式,沒有基于不同類別的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支持,對于縱橫不同類型產業集群的建設進行綜合考量,對于產業基礎、產業鏈、供應鏈等不同環節進行細分思考,同時也很少會對產業集群中所需的設計、研發、試驗、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等各個環節進行針對性部署,很多時候這些環節需要企業自我把控,從而造成產業集群內部的協調性并不佳,影響了城市產業集群的長遠發展。

三、城市產業集群發展的具體戰略部署路徑

目前,市場競爭除了常規的企業競爭外,也包含地區性產業鏈、創業鏈的競爭,且產業生態系統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這決定了城市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必然。城市產業集群的戰略部署勢必需要以此市場發展趨勢為依托,形成更加成長性的發展模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加以思考。

(一)構建多部門協同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體系

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多部門協作共同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一方面,相關部門要立足產業集群發展的需求,不斷投入資金支持,針對重點扶持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幫助,通過設置產業集群發展基金等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制定產業創新集群計劃,通過政府資金進行持續引導,以政府背書來增強企業的發展自信心,從而不斷壯大產業集群。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要形成協作機制,以一個部門主導、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的機制全面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主導部門基于產業集群發展的方向做好戰略規劃,并同多個部門共同商議配套的政策服務。同時,相關部門要積極將社會多個力量融入到產業集群發展體系中,如商會、行業協會、高校、智庫等非政府機構,不斷整合資源、技術、資金、信息、人才、市場等,打造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研究機構、學校和其他組織的整體運行機制,形成城市政、產、學、研、企合作創新系統,形成整體戰略發展方向,打造全面的技術基礎,并合理規劃產業化路線,形成合理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

(二)打造戰略性產業集群運營管理機制

城市產業集群發展的戰略部署,需要緊隨城市戰略規劃開展,眼光要具有前瞻性,管理要具有長效性,并能夠貼合戰略發展的客觀訴求[4]。打造戰略性產業集群運營管理機制,可以形成適配性更強的運營管理方案,為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保駕護航,也可以起到更合理的管理作用。產業集群的戰略性發展,需要具備集群效應,構建配套的產業集群管理體系直觀重要。城市需立足當地產業集群戰略部署,打造精準化管理模式,立足城市意欲發展的產業集群模態和方向,實施產業清單化管理,構建重點產業鏈長效機制,形成產業集群、基金扶持、展會推廣、論壇研討、協會帶動、聯盟提質增效和團隊精準對接的運營管理模式,通過專員負責,精準落實,在精準性極強的管理模式下有效推動產業集聚和發展。

同時,在市場供應鏈日漸完善的大背景下,城市需要形成鏈條運營機制,管理時打造“鏈長制”,在重點產業鏈上精準布局,聚焦產業鏈的戰略發展訴求,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并動態化補足鏈條的缺失,持續強化產業鏈條的市場生命力和競爭力,在強有力的管理保障下,持續推進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供銷、各產業鏈企業的協同發展,利用管理體系不斷打通產業循環路徑,推進市場和經濟社會的健康循環,并積極引導鏈主企業聚焦戰略發展需求,在核心產業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同供應鏈企業的深度合作,形成產業共同體。

(三)依托產業集群評價體系提升戰略部署效能

城市產業集群發展戰略部署要打造配套的產業集群評價體系,緊密圍繞城市經濟發展和集群發展的迫切需要,構建戰略性產業集群考核評價體系,加大產業集群跟蹤評估及重點企業、項目服務力度,開展企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探索完善集群統計監測分析指標,全面提升管理的針對性,為產業集群戰略部署提供必要支撐[5]。為此,城市在產業集群戰略部署過程中,需要設定清晰完備的評價模型,針對產業集群的結構、行為以及績效進行全方位衡量。產業集群結構要綜合思考產業鏈條的構成、產業骨干企業的組成以及產業的具體組織形式,圍繞重點產業鏈打造契合城市發展的集群模式,鏈主企業一定要精挑細選,符合未來市場發展訴求,通過捏合成產業共同體以及產業聯盟,了解產業集群結構的效果,并將此作為細化指標,進行分數評估。在產業集群行為方面,則要圍繞產業創新行為、市場行為以及管理行為等來量化指標,如創新創業能力、市場網絡、品牌建設、資本運營、數字化轉型等,通過評估這些指標,綜合衡量產業的集群行為。另外,在產業集群績效方面,要著重設定產業發展貢獻、技術創新能力、要素資源集聚等指標,深入思考產業鏈和企業的產值規模、稅收貢獻、技術研發能力、技術轉型能力、資金集聚、人才吸引能力等。在綜合評估上述指標后,形成全方位的認識,查漏補缺,提升產業集群的效能。

(四)推進戰略集群內部鏈條深度融合

城市產業集群的戰略部署想要實現,需要從內部打通多方鏈條,通過內部的融通融合,形成統一運行體系。為此,需要持續強化鏈主企業的主體地位,圍繞優質企業打造集群整體,實現多個企業間創新鏈條、產業鏈條和供應鏈的深度融通,形成合力,并圍繞這些龍頭企業挖掘更多有潛力的企業加入,企業間彼此形成共同的發展愿景和商業模式,以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為抓手,不斷打磨產業共同體。

同時,要圍繞產業戰略集群需要,推進產業創新?,F代市場注重創新發展,因此構建戰略集群時同樣也需要打通結構內部的創新機制。要圍繞科技創新的核心訴求,戰略集群要融入科研、科技、科教、科貿等環節,搭建系統的科創平臺,持續培育科創人才,打通技術創新鏈條,并不斷強化技術的研發和轉化落地,形成區域性科創孵化綜合體,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科創孵化體系,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有實力或者有潛力的企業加入,從而不斷擴大城市產業集群規模。

另外,產業集群要注意持續完善供應鏈條,積極圍繞重點產業鏈搭建產業共享環境,要緊密貼合城市發展戰略,細分產業鏈條,將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需求和運轉訴求進行全面整合,形成產業展貿、集合采購、集合銷售、物流服務平臺、供應鏈金融等多環節共同體。在運轉過程中,對于發現存在缺失的供應鏈環境不斷進行補足和優化,持續提升產業鏈的服務效能,形成從市場、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到服務的全過程運作模。在此過程中,通過靈活優化產業布局,合理調控產業集群空間,打造協同發展集群區,形成良性產業生態圈和功能區,為產業供應鏈條的持續優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城市產業集群并不是簡單地將企業在物理空間上聚集在一起,而是需要真正打通企業間的合作交流,實現技術、資源、人才等多方面的融通,并實現從生產研發到銷售服務等多環節的一體化運行。因此,城市產業集群戰略部署需要打造完善的制度,形成良性管理模式,在內部打通多方鏈條,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產業集群戰略部署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猜你喜歡
戰略部署集群產業鏈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海上小型無人機集群的反制裝備需求與應對之策研究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白求恩礦資本市場日:K+S集團穩步實施“塑造2030”戰略部署
一種無人機集群發射回收裝置的控制系統設計
Python與Spark集群在收費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產業鏈春之奏鳴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幾點思考
騙保已成“地下產業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