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環保背景下我國地方林業部門審計工作的思考

2024-02-13 23:04李曉燚哈爾濱市松北區審計局
現代經濟信息 2024年2期
關鍵詞:林業部門審計工作環境保護

李曉燚 哈爾濱市松北區審計局

地方林業部門肩負著生態環境改善的責任,同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所在地區林業經濟發展,而如何解決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利益間的沖突,也已經成為地方林業部門需重點思考的一項課題。林業審計工作的開展,能使地方林業部門改變以往的發展理念,不再只是將追求績效作為重點,也要將自身環境保護職責切實履行下去,以促進所在地區生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環保背景下地方林業部門開展審計工作的意義

地方林業部門審計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價值。一方面,審計工作的開展能有效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使各項資金監管水平得到提升。一些地方林業部門為了發展經濟,過度采伐森林資源,造成國家生態環境惡化。為了解決環境破壞問題,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林業生態建設,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隨著建設現代林業戰略的實施,我國有關部門加大了林業生態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雖然這一舉措推動了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但也給林業資金的監管工作帶來了較大挑戰,而只有通過加強審計工作,才能監督國家投入資金的使用全過程,實現財政資金監管水平的提升。同時審計工作開展對于林業反腐倡廉建設也非常有利。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在林業生態建設方面,必然會使地方林業部門管理難度增大。個別林業部門和單位在林業建設時存在著投資資金挪用、套用的現象,部分林業部門對于林業建設項目管理比較忽視,而這些問題存在必然會對林業建設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容易造成國家投入資金出現浪費和損失現象。而通過加強審計工作,則能提升林業倡廉反腐建設成效,使建設環境得以凈化[1]。

另一方面,基于環保背景開展林業審計工作時,還需要將環保內容納入審計戰略中,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業部門對環境保護審計的重視程度。在新時代背景下,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還可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研究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推動國家“綠水青山”戰略的實現。同時林業審計工作開展,還可對之前林業部門審計工作經驗、存在問題等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之上明確改進方向,并實現對審計技術和方法的優化,為我國林業建設工作開展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審計工作開展還可帶來示范效應,引導一些污染嚴重的地方林業部門深化改革,以推動所在地區生態文明事業發展。此外,審計工作開展還可以樹立新的地方林業部門審計典范,以為環境保護背景下的林業審計工作提供新的思路[2]。

人們從事經濟活動必有其原始動力,即經濟利益的追逐,任何經濟活動開展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獲取最大化利益。地方林業部門也會將利益最大化作為自身根本目標任務,一些部門為了獲取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環境保護,一些地方林業部門為了一時的利益忽略了環境利益,甚至會出現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在審計工作中做手腳,造成環保要求被破壞的問題。審計工作可在社會層面提升各地區林業部門的信譽,并通過法律約束和精神鼓舞來規范各部門職工的行為,減少林業部門內外部沖突摩擦,使其能針對審計工作持續做出規劃,并采取有效措施對經濟利益與環保關系進行協調,在具體林業建設中融入更多的環保元素,使各項經營活動開展時均能以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前提[3]。

二、新時達環保背景下我國地方林業部門審計工作開展思路探析

(一)創建良好的審計環境

地方林業部門應認識到審計工作開展對于資金監管、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能從大局出發,認清審計工作開展的實質以及目的,提高對新時代環保背景下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要加強與審計機構的密切聯系,為審計工作開展創建良好的環境。我國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多個項目,建設資金量也是比較大的,這也導致審計工作強度和難度較高。所以地方林業部門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做好保障,加強與媒體之間的聯系,為審計工作有序開展營造良好氛圍。應積極投入到審計相關規章制度制定和完善中,明確審計工作的具體任務、范圍和目的,實現對審計工作的規范[4]。

此外,要結合新規定對林業部門審計制度進行動態完善,確保審計工作的開展能更加規范化。同時還要設立獨立的審計部門,并配備專業工作人員,實現對審計力量的提升。

(二)構建環境保護責任建設機制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我國地方林業部門所有溝通、發布、交流工作的開展也會更加便捷,公共服務主體參與途徑方式逐漸多樣化。因此各地區林業部門還應建設動態化審計機制,明確自身職能形勢的變化,積極投入環境保護責任建設機制構建中。新媒體和網絡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林業部門公共服務政策制定及執行,這也使得地方林業部門建設動態化審計機制成為新常態,職能形式也因此有所變化。地方林業部門環境保護責任建設機制構建中,林業部門成員也可發表個人意見,并能快速借助網絡平臺轉載分享信息,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地方林業部門公共服務政策制定以及執行,且此種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通過環境保護責任機制的構建,能有效提升我的社會經濟生活的敏感性,使其能積極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涉及自身利益的林業治理問題,并將民眾對林業部門的監管作用充分發揮出來[5]。

(三)采取措施提升審計人員業務綜合素質

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現有審計人員的業務綜合素質。一是要完善審計者晉升機制,這樣才能將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有效調動起來。也可選擇對外聘請具備較強綜合能力的審計人員,除了具備較強業務能力之外,還要確保其為人正直,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通過對外引進優秀的審計人員,實現對現有審計人員隊伍結構進行優化。二是要對現有的審計人員加強培訓,促使其投入到業務學習和培訓當中,可結合人員實際需求和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長期培訓方案,引導其投入到審計理論學習中,研討審計實務,以獲取更多工作實踐經驗,推動個人綜合業務素質的提升。培訓中還要恰當增加信息技術方面的內容,使審計人員能熟練通過數字化審計方式展開各項工作,提升審計工作開展效率和質量[6]。

(四)規范保障審計管理技術

環境保護追責機制的構建能使審計工作開展的公正性得到保障,雖然我國目前明確規定了執法過錯等行為的責任認定,從法律層面對追責公正性進行了保障。但具體實踐過程中,一些管理者為了能對追究力度進行增大,對于執法過錯者采取一刀切的命令方式,追究處理時對具體情況未深入進行調查,而這也造成了審計機構公正性無法被保障。而想要改變這一問題,地方林業部門就要松綁特殊管理權和一般性管理權,確保追究機制的公平性。

此外,要對懲戒權和追責權的一致性進行保障,追責程序的制定一定要能結合實際,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目前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國林業部門為多主體審計,雖然其初衷是為了對審計效力進行加強,使審計工作開展始終能具備法律權威性,但這一現象存在也會造成多主體追責權、分工不清晰。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在綜合管理機構中統一擬設立執法追責權與懲戒權。各地區政府也要結合實際需求和情況來出臺考核性文件,并對質量考核評議的相關內容進行細化,確保其能相符于地方林業部門環保規范要求[7]。

(五)加大案件處罰以及整改力度

應對審計案例細致進行剖析,只有這樣才能將審計工作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審計者應就審計問題及時匯報,之后審計機構再剖析審計案件做好處罰,將審計價值充分凸顯出來,有效打擊林業審計中的違法犯罪活動、破壞環保要求行為。

對于一些情節比較嚴重的案件要做好剖析工作,完成審計之后審計機構需對情節比較嚴重案件認真剖析,并通過多媒體平臺進行報道,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使地方林業部門的抗風險能力得到增強,將審計在林業生態建設、環境保護中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此外,還要恰當地加大整改力度,以推動我國地方林業部門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完成審計后應針對審計結果提出整改意見,以對林業生態建設進行規范,如一些林業部門只關注經濟發展,存在過度開采現象,造成生態環境被破壞,這時審計機構應對其進行通報,并要對現階段的經營項目進行調控。應加強監督工作,針對林業經營行為、項目建設等展開評價考核,全面客觀評價林業建設及經營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確保經濟發展能得到推進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

最后,審計機構還要加強對林業建設項目資金的審計,加強資金稽查力度,有機結合定期稽查和不定期稽查,針對林業建設資金來建立相應的審計制度,一年一審計,以將審計工作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各項資金能最大化被利用。

三、我國林業環境保護現狀分析

地方林業部門肩負著推動所在地區林業經濟發展的責任,以往很多林業部門會將關注點較多放在林業經濟效益獲得上,但只是將營業經濟作為唯一重點就會造成林業長遠發展受到阻礙。環境保護這一價值觀念有利于促進地方林業經濟的長遠發展,因此各區域林業部門在林業管理目標制定的過程中,也要能融入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以解決過去幾十年來林業經濟建設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保護森林資源,避免天然植被被無限制地開采。

黨的建設新偉大工程中也包括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而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很多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目前又要面臨著新的環境問題,所以生態環境保護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國現階段國情比較復雜,此外,不同地區間在經濟發展水平、區域文化、民族文化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地理環境也有所不同,而這些均造成了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難度較大,在落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新時期背景下,很多地方林業部門林業發展中也面臨著較多問題和矛盾,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實踐中我國一直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雖然此種模式也推動了經濟發展,但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而想要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就必須要對以往傳統的生產模式進行優化改變,但這種改變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完成的。

四、保護各地區林業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資源供應體系

想要解決地方林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還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來構建資源供應體系。明確科技為第一生產力,在開發利用林業資源的過程中要將科技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以避免林業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推動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地方林業部門應進行完善發展戰略的制定,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及所在區域特色,建立和完善森林資源供應體系,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以推動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通過強化引導提升林業資源利用率

若只是以初級產品形態來發展林業經濟,就會影響到林業經貿合作的升級。而想要使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最大化,還需采取有效措施對林業資源利用率進行提升,可對其展開再加工和深加工,實現對資源價值的提升。地方林業部門應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做好林業資源管理,嚴格監督林業資源的加工質量,這樣就能使林業資源過度開采現象得到遏制,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現象,實現林業資源利用率的提升。同時地方林業部門和政府還要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植樹造林工作,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使所在區域民眾能具備較強的生態保護意識,構建起齊抓共建的良好氛圍,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及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借助科技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

地方林業部門在林業建設和經營過程中,一定要有機結合森林資源開發與環保理念,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實現林業資源利用率的提升。確保生態保護觀念能貫徹到各環節,使林業建設能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獲得生態效應、社會效應。國家也應加強對林業經營的宏觀管理,要求林業相關部門和企業嚴格按照政策制度展開林業經營活動,確保各項資源能最大化被利用。同時還要做好對水土資源的保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的同步改善。此外,還可嘗試投入到生態建設提升工程規劃和實施中,拉網式進行補植補造,實現所在地區林業建設水平的提升,并對林業生態建設成果進行鞏固。

五、結語

總之,在針對地方林業部門開展審計工作時審計機構一定要能結合時代發展步伐,做到與時俱進,積極投入到公共治理新方向探索中,要能基于環境保護意識展開各項審計工作,有效解決林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推動林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林業部門審計工作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關于新時代環保背景下我國地方林業部門審計工作的思考
探析如何加強林業部門預算管理工作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浮世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