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5視域下融合新聞報道創新研究

2024-02-18 14:25張凱莉
新聞世界 2024年2期

張凱莉

【摘? ?要】融媒體時代,交互式H5技術表現出多媒體性、沉浸性、情感性等特點。當前,交互式H5技術對于增強新聞作品的可視化、互動性以及解讀性發揮著重要作用?;诖?,筆者對第32屆中國新聞獎融合報道一等獎H5作品《2021,送你一張船票》和《復興大道100號》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其傳播特性和創新路徑,以期為同類型融合新聞報道的策劃與傳播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融合新聞;交互式H5技術;中國新聞獎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項目《中美比較視域下的兒童公益廣告傳播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11180130101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要以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加強新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專注內容質量,創新內容表現形式,提升內容傳播效果。[1]當下融媒體時代到來,數字化閱讀方式日益普遍,逐漸成為國民閱讀方式的新選擇,也是當前手機閱讀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新生力量。[2]

一、H5技術與融合新聞報道

“融合新聞”,廣義上是指由于數字技術發展,媒介之間彼此的界限逐步消解,新聞傳播業務走向融合的狀態;狹義上指的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產生的一類新聞報道方式[3]。H5是HTML5的簡稱,是描述網頁文檔的超文本標記語言。隨著H5技術從網頁端拓展到移動客戶端,為融合新聞的發展提供更多可能,H5新聞綜合圖文、影像、音頻與動畫等多種元素內容在移動終端設備上交互傳播,多維呈現新聞內容。[4]

H5技術有其自身特點,一是多媒體性。H5技術可以在網頁上輕松地插入視頻、音頻、音效、圖像等元素,能夠為用戶帶來豐富的感官體驗。二是互動性?;贖5技術兼容性強的優勢,用戶依靠移動客戶端的傳感器,通過滑動、翻頁、拖拽等操作,主動地探索頁面并參與信息對象的互動傳播。三是沉浸性。借由作品設計的互動按鈕,豐富動感的畫面極大地吸引用戶注意力,充分調動用戶的視覺、聽覺、觸覺,讓用戶仿佛身臨其境,為其營造生動沉浸的移動信息場景。

近年來,H5技術逐漸應用于新聞領域,成為融合新聞發展的新趨勢,并助力融合新聞作品在互聯網的傳播和推廣,體現了新聞產品在智能媒體環境下的技術應用與創新實踐,對融合新聞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作品傳播特性分析

中國新聞獎是我國新聞作品最高獎,評選出的優秀作品極具代表性和創新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當下媒體融合的進程和成果。筆者以第32屆中國新聞獎融合報道一等獎H5作品《2021,送你一張船票》和《復興大道100號》為例,分析其傳播特性。

(一)聚焦時代主題,緊貼黨和人民

重大主題報道是針對黨和政府的重要決策和中心工作,以及時代主題展開的報道,要求政治站位高,既要全面把握整體情況,又要以細致入微的方式呈現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重大主題報道要想在特定的時間段內獲得廣泛傳播,需要對大量新聞事實進行篩選,并展開精心的主題策劃。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拉開了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序幕?!?021,送你一張船票》和《復興大道100號》這兩部融合報道作品均聚焦建黨百年這一宏大主題。讓受眾通過作品能學習、了解與領悟黨和國家在百余年歷程中經歷的重大事件,感受社會發展的主旋律與正能量,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融合視聽動畫,講述宏大故事

新聞形態的轉變倒逼新聞敘事的創新,以H5新聞為代表的融合新聞打破了傳統新聞的單一傳受關系,更加強調互動對新聞敘事的作用,將H5新聞的互動等要素納入敘事研究中。學者劉濤[5]將融合新聞的表征結構表述為“故事線上的時空結構”,其中以時間、空間、關系為最具代表性的三種敘事方式。但在具體的敘事過程中,時間要素的推進離不開空間要素的配合,任何一件事物既是時間維度的存在,又是空間維度的存在。外聚焦敘事簡單來說就是像“局外人”一樣站在外部對事件進行觀察。兩部作品均采用外聚焦敘事。以時間為主、空間為輔展開共時與歷時相結合的時間結構。地理空間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通過空間的轉變帶來敘事角度的轉變,展示更加宏觀全面的敘事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講好中國故事的基本思路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6]將故事化的表達方式融進新聞成為新聞敘事轉型的主要方向?!?021,送你一張船票》以南湖紅船為主線,一張船票,跟隨這只船,徜徉于歷史長河,穿越百年,回顧建黨百年風雨征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說:“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蓖瑫r作品的背景音樂與畫面完美適配,例如,沖鋒的號角聲配合著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的畫面;“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配合志愿軍將士齊心團結、抗美援朝的鋼鐵意志和堅強信念。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體驗,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稄团d大道100號》涵蓋300多個歷史事件和場景、5000多個人物、400余座建筑等細節體現時代特征及歷史變遷,伴隨著屏幕的滑動,歷史畫面依照時間線順序依次呈現在人們眼前。同時大量運用動畫元素,例如農民在地里勞作、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北京申奧成功等動態畫面以及無邊界的長幅畫卷,采用“一鏡到底”的形式,立體呈現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的壯麗征程。

(三)參與交互游戲,增強沉浸體驗

美國傳播學者雷蒙德·羅斯認為,“只有35%的傳播是用語言來進行的,所提供的信息有65%是語言之外的形式傳遞的”。[7]H5融合新聞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讓用戶可以實現點擊、滑動、上傳、生成等操作,用戶的操作成為新聞文本構建的一部分?;有侣劗a品不是文字、圖片、音頻等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根據新聞內容的主線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在動態的互動環節中,技術手段加上視覺因素的雙重加持,增強用戶的沉浸體驗,同時也拓展了新聞敘事的多種可能性。

兩件作品讓用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變遷以及社會的進步,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成為歷史的“親歷者”和“參與者”,提升了作品的傳播效果。作品中用戶不再被動接受新聞信息,而是在加入自身理解的基礎之上,完成專屬的個性化新聞敘事,甚至還能生成獨一無二的定制新聞界面,新聞理念的傳遞在不斷交互點擊中完成。

《2021,送你一張船票》將動畫、聲音和H5技術巧妙結合,黨史中的事件在眼前“發生”,作品開頭的動畫結束后,邀請用戶填寫出生年份,在后續的情節中顯示用戶與事件發生年份之間的關系,讓歷史大事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例如“1997年,香港回歸。這特別的一年,你x歲了”,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加入了答題環節,提問建黨年份、建國年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大召開的時間等問題,每答對一題就能夠點亮一顆星,讓用戶在“闖關”的過程中學習黨史知識。作品播放完畢后,自動生成對應船票,船票界面包含用戶的昵稱和頭像,用戶也可以選擇喜歡的事件圖片更換背景,生成個性化的海報轉發分享。用戶的轉發行為促進了融媒體產品的“二次傳播”?!稄团d大道100號》穿越百年的時光,將用戶帶入歷史畫面,只需上傳個人照片即可生成個性化“百年征程紀念照”,通過AI技術將用戶置身不同場景中,為北京申奧成功歡呼、成為宣傳農村土地改革的宣傳員等,給用戶帶來多感官、交互式、沉浸式體驗,讓用戶在體驗中重溫歷史。

(四)拓展覆蓋面,實現全域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主流媒體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伴隨移動技術的發展與媒體實踐的深入,媒體的生產方式、信息傳遞途徑和呈現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兩部作品精美的畫面設計、有趣的交互形式給用戶帶來沖擊感和沉浸感的同時,其在社交網絡媒體的互動、分享與轉發使傳播效果呈現立體化、全方位樣態,創新擴散構成全域傳播新格局。

《2021,送你一張船票》在正式發布之前,新華社制作相關海報為該作品預熱。該作品在移動客戶端首發,注重利用移動互聯網終端的同時強調首發效應。在作品推出后,新華社官方微博發起#送你一張船票#互動話題和抽獎活動,中獎的幸運用戶將獲得“百年紅色之旅”禮包,可以前往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開啟一次紅色歷史之旅。此外,新華社對社交媒體、官方網站、客戶端等重要互聯網載體深度利用,借助其在移動互聯網絡的互動特性,讓受眾參與到傳播的過程中,打通雙向交流溝通渠道,給予受眾強烈的參與感。后臺數據顯示,在2021年1月份瀏覽高峰后,3月23日到4月3日,6月15日到7月4日,作品迎來第二輪和第三輪瀏覽高峰,打破了新聞產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持續的互聯網傳播效應。

《復興大道100號》作品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發布后,獲得廣泛好評。人民日報積極拓展傳播渠道,實現跨媒體、跨平臺、跨場景的全鏈全域傳播。人民日報新媒體和百度VR合作推出“復興大道100號”線上VR展館,展現這一百年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富民強國之夢的偉大歷程,利用云看展的方式增加用戶體驗感。邀請白敬宇、李宇春、迪麗熱巴、關曉彤等錄制宣傳視頻“慶祝中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我一起走進復興大道100周年”、制作復興大道100號主題MV等,在公交站、地鐵站等公共交通場所以多種形式播放,提升了用戶的觀賞體驗,線下推出互動體驗館,線上線下多維度連接用戶,拓寬了用戶接收信息的途徑,實現全域傳播。

三、融合新聞報道創新路徑

(一)把握時代節點,緊扣熱點話題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是主流媒體的職責。重大議題是一段時期內受到國家和社會特別關注的話題或議題。在智能技術背景下,新聞媒體抓住建黨百年、講好中國故事、全面小康等重大社會議題,緊扣熱點契機,回應社會熱點,積極開展融合新聞報道。融合新聞作品在選題上應契合時代主題,巧用民生話題,弘揚主流價值觀,借助H5形式貼近年輕受眾,盡可能地拓寬信息傳播的深度與廣度,使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持續發揮,從而真正形成新聞傳播合力。

(二)改變傳播觀念,創新敘事視角

面對宏大的新聞事件及重大紀念日,融合新聞作品應從小切口引入大主題,將宏大的主題日?;?、生活化,增加新聞的生動性和可讀性。在敘事視角上靈活多元,多采用復合視角敘事;在敘事邏輯上以時間敘事為主,空間敘事為輔;在敘事語言上,利用豐富生動的多媒體敘事語言。多感官敘事,才能建立與用戶的情感共鳴共振。值得注意的是,敘事視角是融合新聞作品的深耕方向,主人公“我”的親身描述和“你”的親身實踐,將新聞事件娓娓道來,縮短用戶與作品之間距離的同時,也讓用戶沉浸在作品中持續回味。此外,新聞報道的內容應與民眾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選擇恰當的報道視角,推動全面創新,在表達上尋求更貼近用戶的視角。既要堅守主題表達,又要貼近受眾心理,創新表達形式,通過小故事呈現大主題,用小視角見證新時代,更好地回應時代需求和受眾的需求。

(三)借力技術運用,連接用戶情感

當下,用戶對新聞的需求更傾向于對新聞現場的視、聽、觸全方位立體體驗。融合新聞作品要想在內容品質、用戶滿意度上有所突破,亟需在智能移動技術上深耕實踐應用,不斷滿足用戶對真實互動體驗新聞現場的需求?,F如今,融合新聞作品對H5技術的應用普遍存在,新聞制作者在巧用技術賦能新聞呈現的同時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提升新聞深度與廣度,提高新聞作品的質量。

四、結語

當前,融合新聞報道樣態不斷更新擴容,H5互動技術越發被應用在新聞傳播領域,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節日報道和大事記中,主流媒體的H5新聞作品備受矚目。H5融合新聞報道因其自身的移動技術優勢,給新聞用戶帶來多樣化的場景感知和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在現代信息飛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新聞媒體應緊緊把握時代熱點話題,創新敘事視角,引發用戶情感共鳴,持續豐富用戶閱讀和視聽的感官體驗,使融合新聞報道適應新時代媒體發展的浪潮。

注釋: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2]田菲.我國國民閱讀發展趨勢研究——基于1999—2015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分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6(05):5-9.

[3]方潔.美國融合新聞的內容與形態特征研究[J].國際新聞界,2011,33(05):28-34+46.

[4]金玉萍,涂慧峰.媒介進化論視域下H5新聞的生產[J].青年記者,2022(06):104-106.

[5]劉濤,劉倩欣.新文本新語言新生態“講好中國故事”的數字敘事體系構建[J].新聞與寫作,2022(10):54-64.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7]雷蒙德·羅斯.演說的魅力[M].黃其祥 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4.

(作者: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