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的文化“詢喚”

2024-02-21 21:20陳乾生張麗君
今傳媒 2024年2期
關鍵詞:家文化孝道留白

陳乾生 張麗君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涵化”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然而在當代社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這既有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也有文化全球化浪潮下各媒介之間競爭的影響。時代召喚文化涵養,文化涵養賦能時代,作為大眾傳播主力軍的電視理應擔當起文化“詢喚”的責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擯棄消費文化糟粕,從而實現對“受眾文化認同”和“電視文化責任”的雙向“詢喚”,促進中華文化認同,鞏固中華民族身份認同、自我認同。

關鍵詞:電視文化;詢喚;家文化;孝道;留白

中圖分類號:G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2-0047-04

一、引 言

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換言之,時代的發展進步帶來了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社會逐步處于消費文化的狂熱之中,我國文化生態發生了較大變化,一些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因此,如何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性的保護措施和實施途徑是時代之問,更是當務之急。

二、資本與消費:缺席背后的深層指涉

新一代的中國青少年是被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浸染的一代,部分青年的“亞文化、網絡文化、游戲文化”表征也開始顯現。如今,時代和傳媒開始呼吁和引導人們學習雷鋒精神、增強留白意識并積極陪伴老人,這是由于這些日常經驗和文化瑰寶正在被“博物館化”。

(一)缺席與在場,匱乏與完滿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影像化在場的方式捕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所指,填充現行場域的匱乏,以可視化再現完滿?!缎⒌馈は缕迤贰度松舭?,風景更美》兩部公益廣告每天輪播,主要內容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孝道”和“留白”。在當代社會中,“孝道”和“留白”兩種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席,因此,承擔文化傳播使命的電視媒體應以影像化方式彰顯“孝道”與“留白”的意義,喚起當代大眾塵封的文化記憶,由此實現身份識別與身份認同?!缎⒌馈は缕迤酚成淞水斚碌娜丝诶淆g化問題,子女成家立業后忙于工作和生活,對老人缺少陪伴,然而,當代社會的孝道除了贍養老人、孝敬老人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陪伴。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今天,老人真正缺少的不是物質,而是子女的陪伴,“空巢老人”的陪伴問題已成為不可忽視且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之一?!傲舭住笔侵袊囆g作品創作的一種手法,而在《人生留白,風景更美》公益短片中,留白既呈現為孫女畫作中的空白,又是想象的空間,奶奶教孫女將寥寥幾只飛鳥涂于空白處,整幅畫作的意境變得廣闊深遠,奶奶隨之更進一步對孫女言道:“畫畫要留白,人生也一樣,不要把生活填得太滿,多給自己留些空間?!毖孕兄g教誨孫女在作畫之外還要注重為人之道,“留白”一詞的含義便從畫作技巧上升到人生哲理。

(二)作為消費品的傳媒藝術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媒藝術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大眾傳媒既是市場中的經濟主體,又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似乎一切皆可成為商品,一切皆可消費,“文化工業”現象在我國也屢見不鮮,即便是作為電視的受眾也可當作商品“售賣”給廣告合作商。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諾所言:“藝術今天明確地承認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質,發誓否認自己的獨立自主性,以自己變為消費品而自豪……”[1]在大眾傳媒時代,文化的傳播不再只是精英的活動,而是大眾都可以參與的活動。作為消費品的傳媒藝術,以娛樂為導向,直接反映著社會現實,如今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皩τ谙M問題,文化邏輯是表象,經濟邏輯才是根本。消費可以極大地滿足資本增值的需求。在消費社會,作為消費品的傳媒藝術,其生產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被售出?!盵2]如今,商業廣告巧借“傳統文化”作為嫁衣,以此彰顯商品的文化導向,退隱廣告的推銷、宣傳功能,從而誘導消費,實現擴大再生產。

(三)作為消費品的經典文化

如果說消費文化是一種以“娛樂”為目的的意識形態,那么消費社會則是一種以“消費”為目的的意識形態。在消費文化中,藝術和文化被打上了商品的烙印,成為一種以金錢為尺度的商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進一步實現作為消費品的再創造,即把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念、精髓內容通過視聽產品的形式進行傳播,使其得到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缎⒔洝酚性疲骸胺蛐?,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弊g為“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是不能改變的規范,是永久不變的準則,乃是大眾最根本的品行”[3]。然而在現代化、全球化的今天,人們的“離散感”與日俱增。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時間被工作時間建構,與家人共進三餐、身邊盡孝、關愛老人的空間場所“家”被異鄉異客和鋼筋混凝土建構,人們為了物質充裕的理想而奔波游走,遠離家鄉和親人,穿梭于城市之間。關愛老人、善盡孝道變得何其難覓,又何其珍貴。

三、建構與解構:電視文化的大眾面向

古今中外,關于文化的定義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雖為一家之言,但各有千秋。作為國家綜合實力當中的“軟實力”(Softpower),文化在當代社會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電視文化”作為傳媒文化的主力軍已經形成了龐大的電視觀眾群體。歐陽宏生在《電視文化學》一書中對“電視文化”做了論述,“電視文化即電視物質文化、電視制度文化和電視精神文化。其中,電視精神文化是電視作為一種文化的最終目標,它不僅包括電視傳播的大量信息,還涵蓋了電視觀眾通過電視節目產生的精神動能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效益?!盵4]

(一)建構大眾認知,影響大眾行為

威爾伯·施拉姆認為:“電子傳播技術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潛在的信息渠道,這些渠道可以通向多得難以置信的受眾;可以沖破圖書館的柵欄,向平民百姓傳播信息……”[5]電視傳播的無所不及使得信息孤島不復存在,人們置身于地球村之中,被電視龐雜的、結構化的信息所包圍,不知不覺地開始依賴電視。人們通過電視獲取信息、認知事物、了解他人、理解世界,開始把電視所擬構的“仿真世界”作為思考和判斷的參照。尤其是我國電視節目形態百花齊放,市場的細分造成了節目和觀眾的細分,電視的發展走向了“市場化、專業化、分眾化”道路,人們在各類節目中總能找到自己的所需所好?!半娨暼恕笔潜浑娨曀嫷碾娨曈^眾,這批電視觀眾對電視非常癡迷,其信息獲知、求知問道、精神食糧都向電視“索取”,認知完全被電視化,因此,電視在某種程度上也建構了這些“電視人”認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

(二)解構傳統文化,引導大眾消費

電視作為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的載體,正在解構著“電視人”周圍的環境,比如,“平面化、無深度感、去中心化、拼貼、復制”等正在解構著當代人的獨立思考空間和深度學習途徑。在大眾傳媒藝術中,電視節目作為一種消費品,通過解構傳統文化,以獨具匠心的方式完成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主流文化與流行文化之間的對接?!芭c精英文化不同的是,大眾文化具有以貼近世俗生活的內容及其通俗化的表現形式為前提的、普遍的可接受性。這就決定了大眾文化無論是題材還是表現手法,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程度的‘世俗化’傾向”[6],并且這種傾向正在逐漸走向“商業化、功利性”主導的自由消費市場,而作為大眾傳媒中堅力量的“電視文化”,在創作、傳播過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此時,被電視商業廣告所建構的商品符號層出不窮,人們不再只是關注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更多地關注商品符號背后所折射的文化含義,這種商品符號給消費者帶來的多是一種身份象征和消費快感。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看似是主宰者———“尊貴的上帝”,實則正在被市場解構為商品符號的再生產者———“數字勞工”?!白兓貌欢ǖ姆栂笳黧w系具有一種永無止境的、激發人們欲望的能量,鼓勵人們去追逐并無限擴張更多的消費?!盵7]

四、共情與覺醒:電視文化的“詢喚”魔力

阿爾都塞在“意識形態把個體詢喚為主體”這一命題中提出了“詢喚”的概念。他曾舉過一個例子,“假定我所設想的理論場景是在街上,那么被召喚的個體就會轉過身來。就這樣僅僅做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身,他就變成了一個主體”[8]。媒體在思想觀念形成與傳播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其“詢喚”功能具有“強話語”的優勢,在大眾傳媒(報刊、廣播影視、互聯網新媒介)的影響力中電視的文化影響力早已異軍突起,即便是面臨著當今新媒介的沖擊,電視依然擔當著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重任。電視觀眾的廣泛性為其“詢喚”功能的發揮提供了龐大的受眾基礎,所呈現的視聽影像直觀可感,加之電視公益廣告具有公共性和社會性,因此其傳播力、感染力和共情力極強。

(一)電視的文化共情,促使大眾的意識覺醒

“情感性”“形象性”“審美性”“主體性”作為藝術的基本特征,其顯性功能表現為感性共情能力,即“訴諸感性優于訴諸理性”;其隱性功能表現為理性共情能力,即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導實踐、改造世界。電視藝術作為大眾傳媒的中流砥柱,把生活日常經過影像化轉碼輸入電視,深入社會與人生,流入大眾的內心世界,其影像紀實性、逼真性、造型性、運動性再現并代表著大眾的生活,其共情能力強勁而卓越。隨著共情力量的發揮,觀眾的認知意識開始覺醒并逐漸強化,進而轉化為行為動能。電視文化的影響力表現為以視像呈現、真情實感、生動迷人、盡善盡美的熒屏世界感化、“詢喚”、陶冶、啟迪著萬千觀眾,進而達到和諧共進的社會效果。適應是為了更好地引導,而絕非簡單地迎合,電視文化的正向引導功效堅實可靠,因此電視文化傳播者應明晰權責,以文化人。

(二)家文化的重述:孝道“詢喚”

從古至今,“家”作為我國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表征著穩固、自由、和諧、傳承的“倫理-政治型”文化。公益廣告短片《孝道·下棋篇》以“象棋”為主線,運用一組組分切鏡頭將“沙發、客廳、相片、平安符、老式收音機”與“家文化”相關聯,用“行李箱、車站、打電話、線上下象棋”映射“現代生活”,以“眼神凝視、笑靨、斟茶、擦眼鏡、揉肩、戶外陪練”暗喻“子女陪伴”。這一個個物象組成了“家”的物理構件,意指“平凡且厚重、意味悠且長”的家文化,由這些物件所組成的物理空間中,親人、親切、親情溢滿全屏,再加上畫外音、“角色”旁白、片尾字幕“陪伴是最好的孝心”,都在“詢喚”當代青年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給予他們更多的日常陪伴。在時長1分鐘的短片中,“孝順”在子與父的言談舉止之間表現得淋漓盡致,就像小時候父母無限包容我們的興趣愛好一樣,等他們老去,我們也應關照他們的興趣愛好,這就是孝順,更是傳承,中華文明正是靠著一代代人的傳承而不斷延續,經久不衰。

(三)留白文化的再識:人生處世“詢喚”

“留白”一詞源于中國書畫創作,最早可追溯至老莊哲學的“虛實相生”。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在《藝境》中曾說,“中國畫底的空白在畫底整個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是宇宙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盵9]所謂“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就是經典文化,屬于中國人獨有的東方文化意蘊。公益廣告短片《人生留白,風景更美》,通過“筆墨紙硯、竹椅方桌、青花瓷、盆景、書法掛畫”等布置,營造了一個書香四溢的傳統家庭空間,這些物件和其蘊含的意義跨越熒屏,“詢喚”著鐫刻在中國人腦海中的集體印記。當代青年是伴隨著網絡成長起來的,電影、電視、電腦、手機“四屏”相伴,學習、工作、生活也在四個屏幕中穿梭,并且較少使用毛筆、鋼筆,甚至部分青年不知毛筆是何物,更不了解“筆鋒、力度、著墨、暈染”的書畫藝術魅力,就像孫女問奶奶“什么叫留白”一樣。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這種具有民族身份識別和認同的中國傳統美學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短片中,對于孫女的發問,奶奶給予了她實踐式解答“你畫些飛鳥試試”,孫女在勾勒輕描間頓悟了畫面的廣闊,之后奶奶順勢將留白導向漫漫人生,畫作之留白,猶如人生之留白,留白之處與整幅畫作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盡顯生命的氣韻和靈動,盡顯人生滋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在世代更迭中浸潤著中流砥柱的代代青年,引導他們“求真、向善、盡美”,實現既“美美與共”又“美美異和”的審美盛景。

綿延千年而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乎我們是誰、從哪里來、將要去向何方。無論是國家制度層面,還是社會宣教層面、個體言行層面,均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有所作為,不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處理好其中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弘揚“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提供文化交流與融合的中國范式,為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溯本清源,為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貢獻中國智慧。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節目制播、文化引領方面,以“嚴謹、規范”而被各家媒體尊為典范,勇立我國媒介改革與發展的潮頭,盡顯央媒風范。公益短片《孝道·下棋篇》《人生留白,風景更美》只是央視眾多公益廣告中的冰山一角,通過滿屏經典文化意味的中式家庭環境和祖孫之間的對話,以及對現代“孝順”一詞的影像化再現,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生成情感依戀和文化覺醒,將觀眾深層次的集體心理和集體無意識“詢喚”了出來。在對電視信息進行解碼的過程中,每一個觀眾既是“個體”,也是被電視文化責任“詢喚”出來的“主體”,進而為身體力行的實踐提供路徑參考。

五、結 語

切實履行電視的文化責任是電視發揮文化“詢喚”功能的關鍵一步,也是電視文化生產者、傳播者和接收者心中的一面明鏡。在新媒體場域下,廣播、電視等媒介與抖音、微信、客戶端等平臺交互傳播,直播帶貨開始影響主流媒體視聽產品的創作機制,擠壓節目內容傳播的有限空間,電視文化的責任擔當和文化“詢喚”功能的發揮更為迫切,也更有意義。央視作為國家級主流媒體,其專業的內容生產、精良的制作手法,權威性、引領性、前瞻性、思想力、公信力等為當下紛繁冗余的媒介環境注入了一泓清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電視傳播的精品力作中必將大放異彩,熠熠生輝。電視文化的責任擔當、電視文化“詢喚”功能的發揮以及受眾文化認同的覺醒,相互“詢喚”、同頻共振、同向聚合,共同為重構主流話語空間、重拾民族燦爛記憶、重塑文化身份認同而繼續努力。同時,電視也正在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擁抱新媒體,這也為電視從業者保持清醒的文化責任意識提出了新命題,帶來了新挑戰。

參考文獻:

[1]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辯證法[M].洪佩郁,藺月峰,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148.

[2] 胡智鋒.傳媒藝術導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54.

[3] 蔣經仟.中華孝文化語錄[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8:30.

[4] 歐陽宏生.電視文化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5.

[5] 威爾伯·施拉姆.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M].金燕寧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96.

[6] 歐陽宏生.電視文化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7.

[7] 郭景萍.鮑德里亞:后現代消費面面觀[J].廣東社會科學,2015(5):186-193.

[8] 阿爾都塞.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載外國電影理論文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656.

[9] 宗白華.藝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80.

[責任編輯:李婷]

猜你喜歡
家文化孝道留白
“家文化”在現代化新型國企公司的探討與實踐
“家文化”班級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塑成作為倫理主體的父母與子女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盡孝而親不待
“留白”在中國山水畫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淺談中學生的孝道教育
絕對“孝道”有悖人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