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化閱讀背景下大學生閱讀價值觀重建策略研究

2024-02-24 13:30豆志磊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碎片化閱讀高校圖書館

收稿日期:2023-12-18

作者簡介:豆志磊(1984—?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館員。

摘? 要:文章基于碎片化閱讀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探討了當代大學生面臨的閱讀困境,提出了有效重建大學生閱讀價值觀的策略,以期為當代大學生樹立健康的閱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碎片化閱讀;大學生閱讀;閱讀價值觀;高校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01-0058-02

1? 碎片化與碎片化閱讀

“碎片化”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指物體破碎呈零散狀,后逐漸被引入政治、經濟、人文、管理等多個學科研究領域。目前,碎片化已成為社會傳播語境的基本特征之一。碎片化閱讀是由碎片化概念在閱讀行為研究領域衍生的新概念,近年來在信息傳播和閱讀行為研究領域的受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相關研究成果豐富。不同學者對碎片化閱讀概念的界定各有側重,筆者綜合現有研究成果認為,王鵬濤基于量度視角對碎片化閱讀概念的界定較合理、準確。王鵬濤指出,無論利用何種媒介,閱讀時間的零散與閱讀內容的碎微都不可單獨作為界定碎片化閱讀的指標,須將二者綜合考量;碎片化閱讀是讀者在確定閱讀對象或閱讀目標后,投入較短時間閱讀特定內容的閱讀方式,可以根據閱讀主體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力是否具有轉瞬性來判斷[1]。

2? 碎片化閱讀的特征

2.1? 碎片化閱讀主體注意力的轉瞬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媒體平臺快速興起,其推送的新聞、廣告、資訊、短文等內容精煉,展現形式豐富,逐漸成為人們碎片化閱讀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的更新、傳播速度較快,無法得到人們的長時間關注。由于碎片化閱讀內容和相關閱讀過程的即時性和轉瞬性,讀者往往無法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和總結。

2.2? 碎片化閱讀內容的非結構化和碎微性

為吸引讀者閱讀,達到快速、廣泛傳播的目的,新媒體平臺往往以能快速吸引讀者的短視頻和圖文等形式傳播碎片化閱讀內容,這些閱讀內容的邏輯結構不夠系統、完整,且前后內容不夠連續。因此,碎片化閱讀內容具有顯著的非結構化和碎微性特征。

2.3? 碎片化閱讀時間的零散化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不斷消減人們的閱讀時間,能長時間潛心閱讀的人群越來越少。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人們閱讀紙質圖書的時間越來越短,大部分人僅能利用乘坐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的時間進行閱讀。

3? 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

3.1? 碎片化閱讀的價值

3.1.1? 提高人們的閱讀興趣。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普及,為人們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在閱讀內容方面,各大網絡閱讀平臺都在全力創作形式多樣的內容信息,吸引人們閱讀。在技術方面,各大網絡閱讀平臺廣泛采用數據挖掘、用戶聚類、推薦算法、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開展個性化、精準化推薦服務,推送的內容信息能夠較好地滿足讀者閱讀需求,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因此,碎片化閱讀有利于吸引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嘗試閱讀,并養成閱讀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國民閱讀量[2]。

3.1.2? 提高人們的閱讀效率?,F代人的生活節奏較快,業余時間相對寶貴。碎片化閱讀的即時性、快捷性和零散性恰好能夠滿足現代人的快速閱讀需求。相關閱讀內容雖然零散,但可積少成多,對于工作繁忙的讀者來說不失為一種快速積累知識信息的有效途徑。

3.2? 碎片化閱讀的局限性

3.2.1? 影響人們的認知方式和思維邏輯。碎片化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讀者主動選擇閱讀內容的權利,平臺推送什么,讀者就閱讀什么。讀者如果長期被動地閱讀零散信息,就會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碎片化閱讀具有即時性和轉瞬性的特征,讀者難以及時理解和深入思考閱讀內容。

3.2.2? 影響人們系統知識體系的構建。人們一旦習慣碎片化閱讀方式,就會習慣性地根據問題尋找相關碎片化信息,且不愿意為此進行沉浸式或系統化閱讀,逐漸產生閱讀依賴性和惰性,導致其難以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3],不利于個人成長。

3.2.3? 影響文化傳承和文化發展。在碎片化閱讀信息中,具有文化價值和經典傳承意義的知識信息數量較少。雖然碎片化的知識點可有效提高學術研究、學科統計、知識檢索的效率,但碎片化處理不僅會降低文獻資料的文化傳承價值,還可能使讀者接受大量錯誤知識,不利于文化傳承和文化發展。

4? 碎片化閱讀背景下大學生的閱讀困境

4.1? 碎片化信息催生大學生閱讀選擇焦慮

目前,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充斥互聯網,網絡閱讀、社交App利用大數據算法精準推送大學生感興趣的新聞、休閑娛樂信息,導致許多大學生沉迷網絡,難以專注閱讀、學習。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通過手機進行網絡閱讀的時長遠遠超過紙質圖書的閱讀時長,缺乏深閱讀和思考,導致大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閱讀專注力下降,并出現知識選擇焦慮、信息處理困難等問題,對學業產生嚴重影響。

4.2? 碎片化閱讀方式不利于大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經過精心加工的碎片化信息能夠快速吸引大學生注意,使他們逐漸養成碎片化閱讀的習慣。該習慣一旦養成,大學生就很難長時間、專注地進行深閱讀,閱讀欲望減退,易被碎片化信息轉移注意力。長期淺嘗輒止式的碎片化閱讀易使大學生產生思維惰性,不利于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4]。

5? 碎片化閱讀背景下大學生閱讀價值觀重建策略

5.1? 重塑大學生閱讀價值觀教育

閱讀的價值包括兩個方面:其一,閱讀對完善個人求知、開智、立德、審美、養身,從德智體各方面完善讀者自我素質,對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二,閱讀是學習之母,閱讀是教育之本,閱讀是生產之力,閱讀是治國之術、強民之法。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重點開展大學生閱讀學教育工作,整理閱讀學相關理論知識,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閱讀,樹立正確的閱讀價值觀;組織開展閱讀比賽、讀者之星評選、讀書會等閱讀推廣活動,幫助大學生擺脫低俗的碎片化信息,摒棄功利主義等不良閱讀心理,主動進行深閱讀和思考。

5.2? 提升大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大學生的信息辨別、篩選等信息處理能力不強,難以分辨信息的真偽。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幫助大學生提升信息處理能力,如:與數據商聯合開展信息素養大賽等教育活動,以培訓、考試等形式提升大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廣泛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通過經典書目推薦、新書推薦等方式為大學生篩選優質閱讀資源,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5.3? 合理規劃碎片化閱讀時間和內容

大學生應合理規劃閱讀活動,處理好深閱讀與淺閱讀、系統閱讀與碎片化閱讀的時間分配問題,根據學業課業情況合理安排閱讀時間,提升閱讀效率;合理規劃閱讀內容,學會分辨閱讀內容的真偽與價值,明確什么內容適合碎片化閱讀,什么內容必須系統化閱讀。此外,大學生應在閱讀前作好閱讀計劃,主動進行深閱讀,并及時整理通過碎片化閱讀獲取的信息,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全面、系統地把握閱讀內容。

參考文獻:

[1]? 王鵬濤.我國碎片化閱讀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基于量度視角的考察[J].編輯之友,2018(1):12-15.

[2] ?盧鋒.閱讀的價值、危機與出路[D].蘇州:蘇州大學,2013.

[3]? 顧春江.碎片化閱讀的特點和利弊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14):176-177.

[4]? 譚放.大學生碎片化閱讀與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教育[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6):72-76.

(編校:馮耕)

猜你喜歡
碎片化閱讀高校圖書館
數字時代下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
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現狀及對策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研究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宣傳與推廣
有聲讀物的發展現狀及其問題
碎片化閱讀時代廣播節目的生存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