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安南互通與西外環立交節點方案研究

2024-02-24 10:06羅雄雄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24年1期
關鍵詞:主干路吉安市吉安

羅雄雄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0 引言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根據吉泰城鎮群規劃及吉安市快速交通專項規劃,站前大道是規劃“兩縱兩橫一聯”快速路網中的“一縱”,是吉安市的西外環快速路,是高鐵樞紐連接城南、城北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路。

隨著站前大道的規劃建設,站前大道與吉安南互通、吉安南大道相交形成五路交叉口。該交叉口中進出高速交通疊加南北向快速交通及區域現狀公路轉換交通,形成了較為復雜的新五路交叉節點。該節點的交通運行對發揮站前大道城際快速路功能,實現吉安南互通與城市的交通轉換具有重要作用。

1 工程概況

研究節點位于吉安市城西組團邊緣,是高鐵新區西南角點,是吉安城南區域對外的重要節點。該節點是由站前大道快速路(吉安市西外環)、吉安南大道、吉安南互通連接線三條路組成的五路交叉口。

站前大道呈南北向走向,道路等級為快速路,紅線寬60 m,設計速度80 km/h,雙向六車道規模,是區域組團間的南北向快速交通主動脈。吉安南大道為東西走向,道路等級為主干路,紅線寬50 m,設計速度60 km/h,雙向六車道規模,是城南區域重要的東西向結構性主干路,是服務城南組團與河西綜合物流園區、興橋鎮交通轉換的重要交通性干道,是城市對外的重要道路。吉安南互通是樟吉高速在吉安市南部的高速出入口,是服務城南區域的重要對外門戶節點,高速出入口連接線為雙向六車道規模(見圖1)。

圖1 研究節點位置

2 現狀條件

2.1 用地建設現狀

該節點現狀為吉安南大道與吉安南互通連接線相交形成的平交口。由于站前大道尚未開建,當前節點為三路交叉口,形成了三個Y 字路口。

現狀節點周邊構筑物較少,為農田水塘和零散的村落,無天上桿線和地下管線等限制邊界條件,建設方案對既有的村莊造成一定的影響,存在部分拆遷。

2.2 道路交通現狀

現狀節點區域有吉安南大道、吉興大道、高速連接線三條路,道路相交組成了三個Y 形交叉口圍合的三角區域(見圖2)。區域內三條道路均為雙向通行,其中吉安南大道交叉口處設置有信號燈,另兩個交叉口采用無信號燈控制,交通交織運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圖2 研究節點現狀交通運行圖

3 功能定位

由于站前大道已建成高鐵核心區段,長約2 km,近期道路等級為主干路,結合吉安市城市規劃建設情況,本次節點方案按照近遠期分期統籌考慮,道路遠期規劃為城市快速路,近期按照主干路實施。

研究節點為快速路、主干路、高速出入口交匯的五路交叉口,是站前大道與吉安南大道交通轉換的重要節點,同時是吉安市城南區域上下高速的進出門戶。

4 交通分析

4.1 交通需求分析

根據現狀流量調查,結合最新國土空間規劃和城市路網結構,該節點是吉安市南部的高速出入門戶節點,吉安南大道是連接高速出入口的主要進出道路,站前大道是城市南北向的外環交通主通道。結合周邊用地規劃開發情況,定性分析節點主要交通流向。

節點南北向交通主要聯系泰和縣、高鐵新區、吉水縣等,是站前大道的交通主流向。東西向交通主要聯系吉安城南和河西綜合物流園區、興橋鎮等。其中,吉安南大道與高速公路的聯系是該節點的交通主流向。此外,站前大道與吉安南大道轉向中,從站前大道左轉至吉安南大道的流量較大,主要是高鐵西站客流與城南行政服務中心具有快速聯通需求。其他各轉向流量相對較少。

4.2 交通預測分析

結合前述定性分析,并根據區域路網交通流量預測,得到節點近、中、遠期流量預測結果(見表1)。

表1 節點交通流量預測

預測結果表明:節點未來主流向呈現“縱橫放射+高速進出”的特點。

根據交通流量預測結果分析,節點轉向流量中,高鐵西站(站前大道北向)與高速收費站、吉安南大道的轉向為主要流向,其余各方向如城外方向和站前大道、高速收費站間的轉向為次要流向。結合用地規劃及城市發展戰略定位,由于吉安南大道為區域客貨運通道,與城市內外的交通轉換交通量大,因此高速公路和吉安南大道、站前大道的連接宜考慮采用立交形式,其余方向可根據交通流量需求,選擇合適的交通轉換方案。

5 方案研究

5.1 設計原則

根據站前大道功能定位及近遠期實施標準,本次節點方案按照近遠期及遠景考慮。

近期:按照站前大道為主干路的標準,將五路交叉口拆分為四路+T 形交叉口。

遠期:按照站前大道為快速路的標準,實現主流向互通,保證快捷進出城,實現高速、高鐵、城南的快速連通。

遠景:按照吉安南大道提升改造為連續流主干路的規劃,實現節點主要流向全互通。

為避免工程重復建設,造成工程浪費,需統籌考慮站前大道近遠期方案。

5.2 方案構思

該節點是高速進出吉安的門戶節點,具有較高的景觀要求,因此高速進出交通上方應盡量避免出現跨線橋等遮擋視野的構筑物。

節點交通需求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是吉安南連接高速進出城的交通需求。第二層級是吉泰走廊南北向快速交通需求。第三層級是吉安南大道和周邊路網轉換的交通需求。應根據不同需求層級,按級優先滿足。

近期方案主要考慮簡化拆分,在不影響原交通運行的情況下,將五路交叉口拆分為十字+T 形組合交叉口。遠期方案考慮新建部分匝道實現主流向互通。遠景方案,除部分小流量轉向采用掉頭繞行方式外,其他各向均采用匝道連接,實現五路主流向互通,滿足遠景交通需求,節約造價,與城市交通發展相匹配。

5.3 近期方案

5.3.1 站前大道主線地道+T 形交叉口

站前大道主線采用地道下穿吉安南大道,吉安南大道與站前大道地面輔路形成平交,改造既有的高速公路連接線與站前大道形成T 形交叉口[1]。保留高速公路與吉興大道連接的地面右轉匝道。該方案局部利用了高速出入口連接線,避免了新占地和拆遷,近遠期結合,通過信控平交口實現高速公路與城區的交通轉換。平面圖見圖3。

圖3 近期方案一平面圖

5.3.2 站前大道主線地道+ 高速連接線T 形交叉口

站前大道主線采用地道下穿吉安南大道,吉安南大道與高速連接線、站前大道南段輔路形成平交。站前大道北段輔路不接入交叉口,避免形成新的五路交叉口,北向南方向進口車道與高速連接線形成T形交叉口,其他交通組織不變。效果圖見圖4。

圖4 近期方案二效果圖

5.4 遠期方案

站前大道主線采用地道下穿吉安南大道,吉安南大道與站前大道輔路形成平交。該部分保留利用近期方案,做好近遠銜接。

5.4.1 單喇叭立交

高速到吉興大道交通利用原右轉道路實現,高速與站前大道的轉換經上跨站前大道的喇叭立交實現。該方案充分與近期方案結合,盡可能減少了構筑物,保證了主流向連續。平面圖見圖5。

圖5 遠期方案一平面圖

5.4.2 組合立交

考慮到高速進出城南片區是轉換主流向,在方案一單喇叭互通立交的基礎上,增設高速與吉安南大道左轉定向匝道及高速至站前大道南向的定向匝道。該方案進一步實現了主流向交通的快快轉換。平面圖見圖6。

圖6 遠期方案二平面圖

5.5 遠景方案

若考慮到遠期吉安南大道提升為連續流主干路的規劃,在近期方案的基礎上提出如下遠景方案設想。

5.5.1 站前大道主線地道+ 主流向互通立交

該方案相較于遠期方案,主要利用苜蓿葉立交增加了吉安南大道與站前大道的互通,并保持了原主流向互通,功能進一步適應遠期需求。平面圖見圖7。

圖7 遠景方案一平面圖

5.5.2 梨形立交+ 喇叭立交

該方案為組合立交,通過設置相對分離的梨形立采+ 喇叭形立交[2],完善了吉安南大道與站前大道的交通轉換,實現了5 個方向的全互通,減少了匝道的規模,交通功能更為完善。平面圖見圖8。

圖8 遠景方案二平面圖

5.6 方案對比分析

綜合城市規劃發展階段,考慮與城市交通發展相匹配,從交通功能、運行效率、用地規模、景觀效果、工程造價等方面對近期、遠期、遠景方案進行比選。綜合比較,建議近期采用方案一,遠期在近期基礎上增設定向匝道和喇叭互通,采用方案二。

6 結語

站前大道作為吉安市西外環,與吉安南互通形成的立交節點是城市快速路與高速公路出入口相交形成的五路復雜交叉口。其不僅承擔著城際交通快速通行的需求,還承擔著城市外部交通與城市轉換的重要功能。節點方案結合小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從近遠期角度對方案進行了設計比選,并結合遠景規劃可能性,對遠景方案提出了構思。

城市不斷發展催生了很多城鎮建設邊界外擴形成的復雜五路交叉口,該類交叉口應以滿足交通需求為主,結合近遠期功能定位,因時制宜,近遠結合,使方案經濟合理。

猜你喜歡
主干路吉安市吉安
談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要點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貧 構建“遇困即扶”新機制
金吉安監理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重大突破
吉安市老年大學正式揭牌
城市主干路拓寬改造設計的新思路
城市主干路接入道與側分帶開口模式研究
吉安市脫貧攻堅圖片展
山區主干路景觀綠化設計
跳高比賽中的意外
為榮譽而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