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花指甲蘭開花特性與繁育系統研究

2024-02-25 12:18鄭棚汭董春燕陳之光楊樹華寇亞平朱晉宇賈瑞冬武榮花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唇瓣萼片柱頭

鄭棚汭,董春燕,陳之光,,徐 言,葛 紅,楊樹華,趙 鑫,寇亞平,朱晉宇,賈瑞冬,武榮花

(1.河南農業大學 林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2.青州市亞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青州 262501;3.中國農業科學院 蔬菜花卉研究所 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花卉生物學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 (北方),北京 100081)

指甲蘭屬Aerides是蘭科Orchidaceae 重要的觀賞植物及藥用植物,屬下有30 種,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緬甸、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布新幾內亞,及中國南方亞熱帶區域[1]。中國共有多花指甲蘭A.rosea、香花指甲蘭A.odorata、小藍指甲蘭A.orthocentra、扇唇指甲蘭A.flabellate和指甲蘭A.flacata等5 種。指甲蘭屬為單軸分枝類蘭花,與蝴蝶蘭屬Phalaenopsis、萬代蘭屬Vanda、鉆喙蘭屬Rhynchostylis等關系較近,都屬于樹蘭亞科Epidendroideae 萬代蘭族Vandeae 指甲蘭亞族Aeridinae,屬間雜交親和,可培育新品種[2]。據英國皇家園藝學會蘭科登陸機構(RHS)記載,蝴蝶蘭屬與指甲蘭屬的遠緣雜交種已有20 余個。

多花指甲蘭原生境花期為5—7 月,果期為8 月至次年5 月,產于中國廣西、貴州、云南,在不丹、印度、緬甸、老撾和越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320~1 530 m 的山地林緣或山坡疏生的常綠闊葉林樹干上。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記為極危(CR);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記為瀕危(EN)?;ㄉ勰?、花量大、花型奇特、花香馥郁,是觀賞價值極高的蘭花,也可與蝴蝶蘭進行遠緣雜交,培育有香味的蝴蝶蘭。

目前,對于多花指甲蘭的研究較少,主要在組織培養、非共生萌發技術[3]、功能性成分分析[4]等方面。王清蕓等[5]對其花粉活力和柱頭可授性研究發現:開花6 d 時的花粉活力最強,盛花期柱頭可授性最高,但對其開花進程及繁育系統未進行系統研究。開展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統研究,不僅可以深入研究花朵的結構、傳粉方式和媒介種類,還能夠了解植物的生態適應機制,為雜交育種工作提供依據。以往蘭科植物繁育系統研究[6-13]為本研究提供了參考。觀察多花指甲蘭開花進程,并進行繁育系統研究,可為該物種種質資源的保護提供有力保障,也為實現多花指甲蘭的人工繁殖和產業化生產,及遠緣雜交育種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樣地

多花指甲蘭種植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溫室,該溫室春秋季常開天窗;夏季開風機,水簾降溫;冬季有暖氣供暖。室溫保持在26~30 ℃,相對濕度為65%~70%。取200 株生長狀況良好、無病蟲害的5 年生多花指甲蘭進行試驗。

1.2 研究方法

1.2.1 花器官特征和開花進程觀測 隨機選取盛花期全天開放的植株10 株,測量株高、花序長、中萼片、側萼片、花瓣、唇瓣、花序、花朵數及葉片數。按照DAFNI[14]的標準,選取10 株植株進行開花進程觀察,觀察記錄群體水平(群體內第1 朵花至最后1 朵花開放的日期)、單株水平(單株上第1 朵花開放至最后1 朵花凋謝的日期)、單花水平的開花進程(單朵花花瓣從兩側打開至花朵枯黃脫落的日期)。

1.2.2 電鏡掃描和花粉活力測定 選取初花期和末花期的花粉團,經配置的FAA 固定液(100 mL FAA 中含體積分數為50%的乙醇89 mL、冰乙酸6 mL、甲醛5 mL)處理24 h 后,用乙醇溶液按梯度(體積分數分別為70%、80%、90%、95%、100%)脫水15 min,放入加有干燥劑的1.5 mL 離心管中,用CO2臨界點干燥儀(Leica CPD 300)干燥5 h,用雙面膠將干燥后的植物樣品粘在金屬臺上,待觀察部位朝上。離子濺射儀(Hitachi E-1010)對金屬臺噴金、鍍膜。在掃描電子顯微鏡(Hitachi S-4800)下觀察和測量花粉團的表面紋飾、花粉外形態,并拍照。

篩選測定多花指甲蘭花粉活力最適宜的方法:①醋酸洋紅染色法。于每日9:00—10:00 采集多花指甲蘭各生長階段的新鮮花粉,將花粉置于載玻片上,用解剖針將花粉團輕輕搗碎,滴入1~2 滴的醋酸洋紅染液后輕輕將其均勻分散開,蓋上蓋玻片,每次制片3 張。靜置10~15 min后,于倒置顯微鏡(Olympus BX53)下觀察,選取6 個不同視野進行拍照?;ǚ刍盍姷幕ǚ蹠蝗境杉t色,較淡的顏色被視為活力較弱。②氯化三苯四氮唑(質量濃度為1%的TTC)染色法。參照邊子星[15]的方法:將新鮮的花粉置于2 mL 的試管中,用解剖針將其輕輕搗碎,后滴入1 滴質量濃度為1%的TTC 染色液,黑暗培養24 h。搖晃試管,使得花粉分散均勻,用移液槍吸取含有花粉的TTC 染液,置于載玻片上,用解剖針輕輕將花粉細胞均勻分散開,制片3 張。放至倒置顯微鏡(Olympus BX53)下進行觀察并拍照,選取6 個不同的視野。以花粉細胞被染成紅色為活力較強標準,白色為活力較弱標準。③花粉離體萌發法。參照歐陽英等[16]的方法:以質量濃度為5.000%蔗糖+質量濃度為0.050%硼酸+質量濃度為0.001%氯化鈣+體積分數為5.000%椰汁為液體培養基。將花粉用解剖針取下置于雙面凹載玻片上并散開,用滴管吸取上述培養液滴入含花粉的凹面里,后將載玻片放于墊有3~5 張濕潤濾紙的培養皿中,蓋上蓋子置于組培室(室內溫度25 ℃,相對濕度80%以上)培養48 h 后統計花粉萌發數。以花粉管長度超過花粉直徑的2 倍記為萌發。每階段取3 份樣,制片后隨機選取3 個視野統計萌發數,重復3 次?;ǚ勖劝l率=萌發的花粉數/視野內總花粉數×100%。

1.2.3 柱頭可授性測定 采用聯苯胺-過氧化氫法[V(質量濃度為1%聯苯胺)∶V(體積分數為3%過氧化氫)∶V(水)=4∶11∶22]測定各階段柱頭的可授性。用體視顯微鏡(Olympus SZ)觀察并拍照。柱頭周圍反應液伴有大量的氣泡產生表示柱頭具有可授性,氣泡越多表示可授性越強。

1.2.4 花粉組織化學 隨機采取多花指甲蘭成熟的花粉團,將其放置載玻片上碾碎,滴入碘-碘化鉀浸染15 min,放置在倒置顯微鏡(Olympus BX53)下觀察,花粉若經碘-碘化鉀處理后顯示紅色說明花粉有脂質存在,處理后若呈藍色或黑色則說明花粉有淀粉存在。

1.2.5 雜交指數(OCI)估算 根據DAFNI[14]的標準計算OCI 值?;ǘ渲睆剑? mm 記為0;1~2 mm 記為1;2~6 mm 記為2;>6 mm 則記為3?;ㄋ幣c柱頭的空間位置在同一高度記為0,空間分離記為1?;ㄋ庨_裂時間和柱頭可授粉期同步或雌蕊先熟記為0,雄蕊先熟記為1。三者之和為OCI。繁育系統的評判標準:OCI=0,為閉花受精;OCI=1,為專性自交;OCI=3,為自交親和,有時需要傳粉者;OCI≥4,為部分自交親和,異交,需要傳粉者。

1.2.6 人工控制授粉 隨機選取初花Ⅱ期花朵進行人工控制授粉試驗,設置6 個處理(不去雄不套袋不授粉、不去雄套袋不授粉、去雄不授粉、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異花授粉、人工異株授粉),檢測多花指甲蘭傳粉方式。每個處理重復3 次,共計20~30 朵花。授粉30 d 后統計結實率。結實率=結實數/授粉數×100%。

1.2.7 數據分析 利用Excel 2016 進行表格繪制,SPSS 25.0 進行數據處理、標準誤計算及顯著性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鄧肯法),Photoshop 2021 進行圖片制作。

2 結果和分析

2.1 花器官特征

由圖1 可見:多花指甲蘭有1~4 個花梗,其總狀花序長10~30 cm,花序形態似“狐尾”。莖粗壯,長約5~20 cm,花序葉腋生,花序軸較長,密生數十至近百朵花;花由1 個中萼片、2 個側萼片、2 個花瓣和1 個唇瓣組成。子房棒狀帶縱棱,花梗和子房白色帶淡紫色暈;中萼片和側萼片呈卵圓形,花瓣披針形,花瓣與中萼片有粉紫色斑點。唇瓣上密布紫紅色斑點,邊緣稍具不整齊的鋸齒。表1 為多花指甲蘭株高、最大葉長寬、花序長、中萼片和側萼片的長寬、花瓣長寬及唇瓣的橫縱徑等花部表型性狀。

表1 多花指甲蘭表型性狀Table 1 Phenotype of the A.rosea

圖1 多花指甲蘭的花器官特征Figure 1 Floral syndrome of A.rosea

通過電子掃描顯微鏡觀察(圖2)可見:多花指甲蘭在開花1~2 d 花粉團比末花期花粉團更加飽滿(圖2A 和B)?;ǚ蹐F表面不平整,有極多凸起,由數萬個花粉細胞緊密聚集而形成(圖2C),花粉粒類球形(圖2D),直徑約200 μm。

圖2 多花指甲蘭花粉電鏡掃描Figure 2 Floral syndrome of A.rosea

2.2 開花進程

溫室內,多花指甲蘭在5 月底零星開放,群體花期為5—7 月,單花花期7~10 d,單株花期15 d??偁罨ㄐ?,花序的花朵從下至上開放,花序上第1 朵花開放至整個花序的花全部開放約需10 d。按DAFNI[14]的標準將多花指甲蘭的發育分為7 個階段(圖3)。①花蕾Ⅰ期(開花前4~5 d)?;ɡ傥撮_放,呈不規則橢圓形,中萼片和唇瓣緊閉,可見距。②花蕾Ⅱ期(開花前1~3 d)?;ɡ匍_始開放,中萼片和唇瓣開始分離,有紫色的花瓣露出。③初花Ⅰ期(開花1~2 d)?;ɡ匍_始開放,唇瓣與花瓣分離,橫徑距離1.5 cm,柱頭有黏液分泌。④初花Ⅱ期(開花3~4 d)?;ɡ俅蟛糠珠_放,萼片微微卷曲,唇瓣向下豎起,花瓣和唇瓣縱徑距離大于3.0 cm,能明顯看到合蕊柱,柱頭黏液量分泌達到最高。⑤盛花期(開花5~6 d)?;ǘ渫耆_放,花瓣完全打開,花粉團由鵝黃變成深黃。⑥末花期(開花7~8 d)?;ǘ淇菸?,萼片卷曲,唇瓣凹陷,萼片和唇瓣的顏色變褐色。⑦凋謝期(開花9~10 d)?;ǘ渫耆ニ?,整體呈現褐色,花粉團變硬,花朵枯萎。

圖3 不同發育階段的多花指甲蘭Figure 3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A.rosea

2.3 花粉活力與柱頭可授性

由圖4 可知:相對于醋酸洋紅染色法,TTC 染色法可明顯區分有活性花粉,且TTC 染色法所測得的結果略高于醋酸洋紅染液測定的活力,花粉離體萌發法不能準確測定多花指甲蘭花粉活力,其花粉管雜亂無章不易查數。因此選用TTC 染色法測定多花指甲蘭各時期花粉活力,由表2 可以看出在盛花期花粉活力最高,可達74.57%,其次為初花Ⅱ期。

表2 花粉活力與柱頭可授性檢測Table 2 Test of pollen viability and stigma acceptability

圖4 不同方法測定花粉活力Figure 4 Pollen viability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methods

在對柱頭可授性進行檢測時發現(圖5):在初花Ⅱ期和盛花期時柱頭周圍有大量的氣泡產生,說明此階段的可授性最強。故對多花指甲蘭進行人工授粉時,應選擇初花Ⅱ期或盛花期,盛花期授粉效率最高。授粉時,先將花粉用鑷子取出,此時花粉團具有很強的黏性,易黏在柱頭腔內,授粉成功后,通常在1 周后即可看到子房開始膨大。

圖5 不同時期柱頭可授性Figure 5 Stigma accessibility test

2.4 花粉組織學

經碘-碘化鉀對多花指甲蘭的花粉進行染色后,在顯微鏡下可看到花粉會被染成紅色(圖6),表明多花指甲蘭花粉中淀粉較少,脂質較多。以往研究表明[17]:蘭科植物的花粉含有脂類,一般以花蜜和油類較多[18],而淀粉并不是經常存在,這與系統發育有關。有推斷,脂質花粉營養豐富,更容易吸引昆蟲進行傳粉,而淀粉花粉有利于風媒傳粉。

圖6 碘-碘化鉀花粉組織染色Figure 6 Staining of iodide-potassium iodide pollen tissue

2.5 雜交指數(OCI)

多花指甲蘭花朵直徑為2.5~3.6 cm,大于6 mm,分值為3;花粉成熟時聚成典型花粉團位于柱頭上方,兩者存在一定距離,無法接觸,且花粉與柱頭腔間的蕊喙發育,阻止自交授粉發生,分值為1;花粉和柱頭同步成熟,分值為0。多花指甲蘭的OCI 為4,其繁育系統以異交為主,部分自交親和,需要傳粉者。

2.6 人工控制授粉

成功授粉后的花朵,5 d 后可見柱頭微微膨大,花瓣、唇瓣與萼片開始枯萎脫落;10 d 左右子房膨大。授粉未成功的花朵在開花7 d 左右花瓣開始枯黃,萎縮,約10 d 后連同子房一起脫落。授粉成功的花朵比未授粉的花朵先枯萎。授粉30 d 后統計果莢結實情況(表3)可知:多花指甲蘭無論是否去雄、套袋,不進行人工授粉的結實率均為0,而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異花授粉、人工異株授粉的結實率分別為85.71%、88.00%、84.00%,無顯著差異。這表明多花指甲蘭需要借助傳粉媒介進行傳粉,不存在自然自花授粉和無融合生殖現象。

表3 不同處理下結實率Table 3 Percentage of fertile fruit in different pollination treatments

3 討論

多花指甲蘭有2 枚側萼片、1 枚中萼片、2 枚花瓣和1 枚唇瓣,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蝴蝶蘭屬不可多得的香花遠緣雜交親本。多花指甲蘭的花期在5—7 月,總狀花序,開花時有香味,花自下而上循序開放,但時間差別不大。單株有1~4 個花梗,數十朵花。單朵花自然狀態下花期為7~10 d,整株花期約15 d。而王清蕓等[5]對種植于云南省的多花指甲蘭觀察,發現其整株花期僅有10 d,說明溫室栽培條件相比于露地條件,更適合多花指甲蘭生長,可延長其花期。

花粉活力是決定授粉成功與否的關鍵,花粉活力的高低及柱頭可授性的強弱與花朵開放時間有關。多花指甲蘭的花粉為四分體結構,花粉進行離體萌發培養時,花粉團在培養液中自然散開,四合花粉粒均保持完整的膜結構,能夠萌發,但經過物理碾壓,花粉粒的膜結構易遭到破壞,對花粉粒的萌發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加大記數時的誤差,所以當嘗試用花粉萌發法測定花粉活性,統計數據結果活性偏低,因此本研究并未采用花粉離體萌發法測定數據。本研究也比較了TTC 和醋酸洋紅2 種染色液對多花指甲蘭有活力花粉的染色狀況。結果表明:2 種染色液測定的花粉活力均隨著花朵開放時間延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與其他蘭花結果一致[12,19]。但是TTC 所測花粉活力略高于醋酸洋紅,可見在溫室條件下栽培的多花指甲蘭更適合用TTC 染色法測定花粉活力。采用聯苯胺-過氧化氫法是檢測柱頭可授性較為簡單常用的方法[20-22],多花指甲蘭同樣適用此方法。開花時間的長短影響著柱頭可授性的強弱,多花指甲蘭在初花Ⅱ期和盛花期可授性達到最高強度,之后又逐步降低。多花指甲蘭花粉與柱頭同熟,在初花Ⅱ期和盛花期花粉活力與柱頭的可授性都較強,因此,此時期開展授粉工作成功率最高。

植物的繁育系統是判斷其種群能否延續的重要體系標準,通常是指對直接影響后代遺傳組成的所有有性特征進行研究,人工授粉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對多花指甲蘭進行人工控制授粉試驗中,不去雄且不套袋、不去雄且套袋以及去雄不授粉的結實率均為0,但是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異花授粉及人工異株授粉后,都有80%以上結實率。這些結果皆表明多花指甲蘭有高度的自交和異交的能力。根據DANFI[14]的標準所得出的雜交指數也表明:多花指甲蘭為自交和異交的混合交配模式,需要特定的傳粉者。根據花粉組織化學染色結果表明:多花指甲蘭花粉脂質含量較多,初步判斷為蟲媒傳粉,但仍需后期野外驗證?;诙嗷ㄖ讣滋m繁育系統研究的結果,本研究在初花Ⅱ期和盛花期進行人工授粉,已經獲得大量種苗。今后將在自然條件下對其進行人工授粉,提高繁殖效率,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多花指甲蘭的種質資源。

4 結論

多花指甲蘭為總狀花序,單花花期7~10 d,群體花期為5 月初至7 月底,開放時有香味。雌雄同株,且同步成熟,在盛花期(開花5~6 d)花粉活力與柱頭可授性均達到最強,花粉活力高達74.57%。多花指甲蘭花粉為近圓形四合花粉,主要由脂質組成。OCI 為4,多花指甲蘭不存在無融合生殖現象,繁育系統是需要傳粉者傳粉的自交和異交混合交配模式。

猜你喜歡
唇瓣萼片柱頭
挑山竹的技巧
初雪
優雅的美洲兜蘭
偽裝成動物的蘭花
系1. 征鎰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a
川鄂鹽道白菜柱頭圖形符號意義分析
卷柱頭薹草草坪建植技術探析
秈型光溫敏核不育系柱頭性狀表現
國蘭奇花的鑒賞
5個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柱頭特性與異交結實率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