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宿產業發展中的空間精神營造
——以太行民宿為例

2024-02-26 15:11李晉宏史澤紅申歡歡
生產力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民宿精神空間

李晉宏,史澤紅,申歡歡

(1.太原師范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2.太原師范學院 地理科學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一、引言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民宿作為一種新的旅游產業形態興起[1]。鄉村民宿對實現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增加農民就業和居民收入、帶動鄉村經濟增長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2],因此國家鼓勵民宿產業發展。2015 年,國務院首次倡導發展民宿旅游;2019 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LB/T065-2019),民宿行業發展逐漸規范化、標準化[3];2022 年,國家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GB/T41648-2022)公布,各地政府部門也在國家標準下制定了一系列民宿相關政策,包括民宿管理辦法、民宿標準的制定等,民宿產業逐漸受到重視,民宿產業發展也逐漸興旺,民宿發展質量不斷提升。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也對民宿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隨著旅游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游客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功能空間形式,不斷追求特色化、地域化體驗。太行民宿作為太行旅游區的象征,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含義,通過發現、理解與提煉其空間精神并通過民宿空間與人進行互動、實現情感體驗,從新視角實現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太行地區鄉村經濟發展。不斷挖掘民宿空間價值,構建空間精神已經成為民宿產業建設的重要話題之一。

二、民宿產業發展中的空間精神營造

(一)空間與空間精神

諾伯舒茲認為場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間,與當地歷史背景、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密切相關,是由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結合的有意義的整體。借助于場所,空間才從居身之所進而延展為交通、村落、城市以及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融入與聯絡[4]。先有場所,后才有空間。

“空間”常被用作物質或精神的載體。在列斐伏爾社會空間理論中“空間”是最重要的概念,是由基本物質要素構成的可以被感知的三維空間,它的核心在于空間生產[5]。在《空間的生產》一書中,列斐伏爾借助于“空間實踐”“空間表征”“表征空間”等概念界說了空間的三維屬性,即物質性、社會性和精神性[6]。

空間精神是由場所精神衍生出來的。關于場所精神,挪威建筑學家諾伯格·舒爾茨認為場所精神是場所的特性與意義,是一種可以被人感知的氛圍,每個場所都有其特定的特性和氛圍,當場所與人的體驗相互關聯,就會使人產生方向感、認同感與歸屬感[7]。而空間精神是在自然、社會環境和人的共同作用下產生,既包括客觀存在的事物,又包括人的思想觀念和內在意識[8]。它是物質空間升華后的意識形態,具有客觀性和可感知性。但空間精神的發揮不一定局限在三維空間領域,它不僅包括對人與環境之間存在的物質和精神聯系的深刻認識和對空間內涵、人的感知及兩者關系的領悟,還包括在前者基礎上激發出的精神力量,空間的創造者和體驗者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空間精神的營造邏輯就是從不可精準度量但可感知與體驗的精神出發,挖掘空間的本質內涵,深刻思考背后的邏輯,通過設計和實踐獲得最終的精神意義和價值。

場所精神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學中,但大多停留在以物質為主的使用和研究上,無法將精神內涵滲透其中,民宿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不能局限在物質方面的改造,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提升。因此本文基于場所精神理論,引入“空間精神”理論,建立起認識和研究民宿產業發展的新視角。

(二)太行與太行民宿產業

太行山是獨特的地理區域和空間,它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位于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 ?。ㄊ校?,綿延400 余公里。一次次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在百年滄桑巨變中形成獨特的地貌形態。由于太行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在太行山根據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太行精神應運而生,成為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積淀和延續[9]。民宿作為地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展示空間,是傳承和保護當地文化的載體,民宿空間的運用與展示會直接影響到游客的情感體驗,進而影響當地民宿的口碑與產業發展。太行民宿作為太行山區文化與精神的象征,深入挖掘其空間價值與意義,滿足游客精神體驗,對于弘揚新時代太行精神、實現太行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有效構建太行民宿品牌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與意義。

2020 年,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公布了《太行山旅游業發展規劃(2020—2035 年)》,規劃范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 ?。ㄊ校?,共78 個縣(市、區),指出把太行山區建設成為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標志性山脈旅游區、踐行“兩山理論”協同發展試驗區、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示范引領區的具體定位。太行山區多貧困縣,太行民宿由于特殊的人文精神內涵以及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帶動當地鄉村農民就業、拉動鄉村地區經濟增長、實現鄉村振興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本文圍繞太行民宿游客評論進行篩選和整理,為扎根理論提供數據基礎,運用扎根理論構建空間精神營造模型。扎根理論作為質性研究中較為成熟的歸納分析和構建理論的研究方法,其核心是扎根于數據資料并建立各級編碼的關系[10]。

本文選擇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四?。ㄊ校┲斜粍澣胩新糜螀^的78 個縣(市、區)作為研究范圍,在攜程網上爬取篩選網絡評論數大于100、評分在4.5 以上的太行民宿作為研究對象。搜集后,首先對網絡文本進行初步處理,將重復評論、宣傳類廣告、純圖片游記的內容予以剔除。圍繞“空間”“精神”“太行”“人”等核心內容,選取游客評論4 561 條,共287 576 字的文本,作為本研究的樣本數據。再利用MAXQDA 軟件對原始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加工,通過反復歸納與比較,先將原始語句初步概念化完成開放式編碼,再梳理因果等關系完成指標和維度提取,最后確立故事線論述空間精神營造過程,建立空間精神指標體系,構建空間精神營造模型[11]。

質性分析過程最終獲得初始概念109 個;將初始概念按關聯性進行歸類,通過邏輯歸納提取,共形成9 個指標(A1-A9);在指標的基礎上進行聚斂,進一步歸入3 個維度(B1-B3),如表1 所示。

表1 空間精神營造指標提取

四、太行民宿產業空間精神分析

(一)網絡文本分析

本文首先對游客評論總體進行了詞頻分析,排除相近和與主題不相關的詞語后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排序位于前100 位的高頻詞來看,排名前三的詞分別是“老板、房間、干凈”,說明游客選擇民宿首先考慮的因素是民宿主人,其次是房間本身環境,房間的干凈程度、整體環境、相關設施會影響游客對民宿整體空間的初印象;最后,民宿空間位置包括所處地理位置、周邊設施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游客的體驗感,停車、位置、安靜等成為游客關注的要素。

表2 游客評論詞頻分析

與此同時,研究對詞頻分析文本進行可視化分析,生成太行民宿空間評論內容文字云圖,如圖1所示。文字大小取決于頻率,頻率越高所占比例越大,反之則越小,占比最高的在中心位置。在民宿空間中占比最高的是空間環境,干凈、衛生成為游客最為關注的內容;占比較高的是民宿主人,熱情程度、性格等直接影響游客體驗感。詞頻分析與空間可視化分析圖結果基本一致,民宿主人和空間環境是民宿空間精神發揮最主要的因素。

圖1 太行民宿評論內容文字云圖

(二)空間環境要素分析

如表1 所示,空間環境由51 個原始編碼構成,包括區域環境、空間功能、民宿環境、空間設計四個指標。

第一,就區域環境來說,民宿首先要選擇良好的地理位置,其次要保證周邊環境質量達標,設施滿足游客基本需求。第二,空間功能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上,基礎設施是民宿的實體要素,設施越完整越全面,游客方向感越強,體驗效果越好,反之則越差。第三,民宿環境在空間功能基礎上保證床品舒適度及干凈衛生、衛生間的隱秘性與通風等,為游客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住宿環境。第四,空間設計包括空間布局、主題風格、裝修裝飾等,民宿在設計過程中必須扎根于當地歷史文化,展現民宿獨特的風格;民宿建筑設計的材料、色彩、形態也會成為吸引游客、營造氛圍的關鍵要素。

(三)空間感知要素分析

空間感知來自人們在空間氛圍感受中獲得的主觀體驗,本文所涉及的氛圍主要指游客對氛圍感受的評價。如表1 所示,空間感知包括37 個原始編碼,氛圍感知、游客感知(評價)和體驗活動三個指標。

第一,氛圍是民宿空間的特性所在,氛圍感知主要來自空間環境,是周邊環境與民宿環境的融合,例如“周圍屹立著高樓,卻有鮮花古木的民宿,頗有一番意境,尤其是安靜的晚上,聽著自己耳機的輕音樂,仿佛心靈都平靜了不少”,也說明空間是由多種物質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綜合性氣氛[12]。第二,游客感知評價分正向與反向,正向的感知評價利于空間精神的發揮,反向感知評價則相反。第三,體驗活動包括文化體驗、節慶活動、服裝寫真、虛擬體驗等,在民宿體驗過程中讓游客參與文化體驗等相關活動,更快融入民宿空間,實現游客與空間的正向聯系。

(四)空間認同要素分析

如表1 所示,空間認同包括21 個原始編碼,民宿主人及民宿服務兩個指標。

第一,民宿主人是民宿空間精神塑造的重要一環,民宿主人的認知、知識水平、職業素養、對當地文化傳承的意識都會極大地影響游客對當地的認知,從而影響到空間精神的發揮和民宿品牌效應,例如“老板熱情淳樸,首先給科普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傳承”“店家特別熱情,還耐心幫忙規劃旅行路線”。第二,民宿服務包括服務態度、服務效率等,服務狀況與空間精神的發揮、民宿口碑成正比。在游客評價中,主人的服務會讓游客體驗感更深刻,例如“店主小張很熱心幫助接送我們幾次啦,還熱心幫助介紹旅行路線,很上心,非常感謝店主小張的認真負責的兢兢業業的精神!”

(五)太行民宿產業空間精神營造指標體系及模型

結合空間精神等理論以及空間精神營造指標提取繼續進行邏輯分析,如圖2 所示。太行民宿空間精神是自然賦予的抽象的,它的營造以物質創造為主的場所精神為引導,從人的體驗出發,民宿地理位置、區域位置等空間環境帶給游客方向感;在此基礎上,游客通過對民宿設計所展示出來的氛圍的感受實現情感共鳴并與民宿形成良好的關系,就會實現游客對民宿及當地的認同感;最終通過民宿主人的認知及服務中的表現等,使情感進一步深化從而實現對民宿的歸屬感。通過游客正向的主觀行為實現空間精神的營造,空間精神的營造正是民宿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圖2 民宿產業的空間精神營造指標體系及模型

五、太行民宿產業空間精神營造與品牌塑造建議

在對空間精神營造的三個維度中,空間環境體現空間氛圍,空間氛圍影響空間感知,通過空間的正向感知實現空間認同。反過來說,民宿主人的空間認同也影響著游客的空間感知和對空間環境的設計,三者相互影響,缺一不可。

(一)優化空間環境,打造太行特色品牌

民宿要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態化已經成為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太行山周圍的原生住宅是長期以來當地居民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人和自然協調的結果,也是最能體現當地歷史風貌的建筑。所以要打造具有山水情懷的空間環境,太行民宿必須以原生住宅為基礎,尊重客觀環境,順應地區特性,因地制宜,統一規劃;結合太行山區內部地形差,利用河流、魚塘等開辟自然環境景觀,與周邊景觀融為一體;在空間中不斷提煉太行品牌理念,加入能體現地域特色的太行元素,民宿建設盡可能就地取材,由于傳統民居具有悠久歷史,蘊含著代表傳統文化的元素,它們形象且富有內涵,因此在民宿建造材料的使用中使用當地特色原材料,最能體現當地地域特色,與周圍景觀實現協調;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傳承和創新,加強對當地太行紅色文化的挖掘,或者挖掘民宿建筑本身背后的歷史、文化等進行民宿品牌文化的提煉,文化是民宿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將文化理念運用到民宿的空間陳設、產品開發中,構建富有人文特色的主題民宿空間,強化空間氛圍,實現民宿特色化、差異化建設,打造太行區域特色品牌。

(二)強化空間感知,提升民宿體驗質量

太行山區原有的住宅無法滿足入住者的多功能體驗需求,所以在翻新建造過程中,太行民宿在空間功能上要不斷更新完善,加大對民宿產業的建設和投入,從環境、安全、衛生和設施方面完成民宿基本設施住宿標準的制定,加強對民宿品質的把握[13];民宿行業健康發展離不開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開展員工服務培訓,包括禮貌禮儀、職業素養等,統一基礎服務標準與服務規范,提升服務質量;完善除基礎設施之外的相關設施,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考慮不同地區、年齡、種族的游客在文化上的差異,關注弱勢群體,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讓他們感受到民宿的溫度與關愛。如設置不同語言的指示牌、為老年人設置無障礙通道、為外國住客提供外文服務等,增強游客體驗感知,提升品牌忠誠度。

(三)推出“太行民宿主人”身份認證,形成品牌效應

民宿主人在品牌構建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中,民宿的第一條評價原則便是傳遞生活美學,包括民宿主人通過建筑裝飾為住客營造生活美學空間,這主要體現在空間設計、空間布局等方面,符號實踐與文本記憶是慣用手段,比如主人文化照片墻、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展示主人風格的房間主題等;另外,一個有遠見的民宿主人會通過學習歷史文化、加強自身文化認同,在民宿接待過程中與游客實現情感與文化雙飛,為太行鄉村文化傳播做出貢獻。通過推出“太行民宿主人”身份認證,展示民宿主人的個人審美取向、人文情懷和價值觀念,同時通過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進行多方位宣傳,提升太行民宿品牌知名度、實現游客對民宿生活美學的情感體驗以及對太行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形成品牌效應。

(四)實現多維互動,提升產業附加值

諾伯格·舒爾茨提出,現代游客在度假觀光之時,不光要求物質享受的體驗感,還要求生理、心理上的雙重體驗,這就需要住客將民宿真正當成自己的家,真正融入當地生活中去。只有通過主客多維互動,讓游客與本地居民實現平等,享有共同的待遇,激發游客的主人翁意識,不斷適應和融入當地文化,為太行民宿產業發展提供附加值[14]。

實現多維互動,首先,民宿要有完善的服務和管理體系為游客提供服務保障。其次,鼓勵住客參與民宿評價、監督并給出建議。充分利用所在地的環境資源,豐富游客與所在地環境之間的多維度交流,民宿主人可以以鄉村文化景觀與太行文化為核心,積極組織民俗民風文化活動,讓游客參與本地生活,實現游客對民宿生活方式的深度體驗。組織觀看太行山區的抗戰電影、主動為游客講解太行紅色歷史文化等文化傳播方式,進一步增強游客文化認同感,真正發揮民宿的價值,實現民宿的特色化建設。

六、結語

民宿作為產業,與鄉村旅游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民宿通過在旅游過程中當地居民向外界展現獨特的空間精神,可以不斷激勵著游客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鄉村進行民宿體驗,推動民宿產業快速發展。同時太行民宿基于太行精神逐漸發展壯大,通過針對太行民宿空間精神的營造研究,一方面讓住客擁有更好的精神體驗,太行空間精神得以發展與延伸;另一方面可以向在發展階段和優化階段的民宿提供建議和對策,助推太行地區民宿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快、更好地塑造太行民宿品牌。

猜你喜歡
民宿精神空間
孿生院子民宿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選擇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嗎?
拿出精神
你是民宿達人嗎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