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中國好人”陳橋頓

2024-02-27 13:36劉芳
源流 2024年1期
關鍵詞:源流文體文化

劉芳

2023年11月30日,惠州市仲愷高新區瀝林鎮泮瀝河背村村民迎來了一件大喜事—舉行文體樓竣工暨捐贈典禮。這座三層高的小樓建筑面積470平方米,外觀藍色大玻璃窗配高檔花崗巖,氣派非常,樓內有展覽室、圖書室、會議室、兵乓球室等,辦公、集會、學習、娛樂、科普功能齊全。這棟樓由河背村鄉賢、廣東省橋勝集團董事長陳橋頓及其夫人朱素蕓共同捐資260多萬元建成。

據了解,這不是陳橋頓第一次為家鄉慷慨捐資。多年來,陳橋頓為家鄉瀝林鎮敬老院老人每月發放水果費和慰問金;每年發起舉辦運動會;給村里修繕學校,給老師每月發補貼,給學生每年設高額獎學金。他不但推動改善村里硬件設施,還幫助引導村中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

陳橋頓憑借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勤勞智慧,將一個小建筑工程隊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集團公司,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擁軍優屬、扶貧濟困,樂為建設和諧社會做貢獻。先后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全國軍民共建先進個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光彩事業獎章”,入選中國好人榜。

近日,本社記者專訪陳橋頓,走進他不平凡的內心世界,在對話中感悟“中國好人”可貴的精神品質。

“50年前的心愿實現了”

源流:為什么要在家鄉村里建文體樓?

陳橋頓:這個故事時間跨度有些長,要從1970年的夏天說起了。那時我才17歲,村里經常要集會學習、跳舞。有一天,剛跳完舞就逢大雨,我隨著村里長輩跑到舊房屋檐下躲雨,其中有東江縱隊老戰士溫家輝,抗美援朝老兵張東年、邱石穩,民兵排長陳石桂、溫月德等人。大家一邊擦著身上的雨水,一邊感嘆:“要是村里能有一間文化室就好了,可以開會、學習、跳舞?!薄笆前?,有個屋可遮太陽又能避雨還能擋風避寒?!薄鞍⑺?,我們這代人就沒能力做這件事了,以后就靠你們這代年輕人了?!卑⑺俏倚∶?,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文化室也只能是想象。但老戰士們無意中說出的這句話,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直回響在我的腦海中。

1993年,村里進行規劃用地,大家商量著就留了一塊地蓋文化室。當時經濟條件有限,只能搭建一間簡易的鐵皮房,村里有什么選舉投票、重大事情決策商量都在這里進行。2020年,我照例回鄉宴請村中老人,聽他們說起鐵皮房漏水的事,年少時關于建文化室的回憶再次涌上心頭,我決定要為村里建文化室。

源流:從文化室到文體樓,設計方案和經費變化很大?

陳橋頓:從一間文化室到一幢三層文體樓,設計方案改了很多次,費用也增加了不少,從最初不到150萬預算到最后花費260多萬,但我覺得值。村委領導幾次來找我商量的時候,我都和他們說“大膽點”。他們說建間不漏水的水泥房就行,我說大膽點,要建就建文體樓;他們說有個集會的大開間就好了,我說大膽點,把圖書室、會議室、健身室都配上;他們說簡單刷墻安裝水電即可,我說大膽點,要氣派的高檔裝修。50多年過去,現在這幢文體樓建好了,比當初老一輩預想的文化室更大更好,也能告慰九泉之下的老革命們:我們現在的日子好了,你們說過的話,我們超質超量超規格實現了!

“革命精神要宣傳”

源流:村口有一塊數米高的大石頭,書寫著“革命老區河背村”,文體樓也展現革命傳統文化,村里紅色氣息濃郁,村里人說都是您的主意。您為什么要做這些?

陳橋頓:我的父親陳石桂曾經是一位民兵排長,我小時候是聽著老一輩們的紅色故事長大的。我至今還記得其中一個故事,是發生在1942年,侵華日軍在惠陽大亞灣登陸,東江下游各縣相繼淪陷。日軍抓壯丁,拿著槍脅迫不少民眾擔任運輸員,從大亞灣挑鹽巴、糧食送到廣州。我的父親和溫家輝、張東年、邱石穩等人,當時還是十多歲年輕氣盛的小伙子,在運輸隊伍途經河背村時,趁日軍押送人員睡覺的工夫,將日軍的槍偷藏在水田里,偷偷倒撒鹽巴和糧食,并放走了不少運輸人員,隨后溜走。醒來后的日軍怒不可遏,派來飛機對河背村進行了轟炸。這故事是真實的,現在文體樓的后面有塊地,當年被炸成了一個水塘,在上個世紀90年代,還挖出來不少彈片。

河背村是革命老區,有很多紅色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很寶貴的精神財富,可沒有人去梳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覺得很可惜。早些年,我問學校的孩子們什么是“犧牲”,孩子很天真,他們說不清楚,就說“死了就是犧牲”。我在反思我們的愛國教育遠遠不夠,革命精神要宣傳,革命傳統要傳承,我希望能為此做點事。

“讀書是不能耽誤的”

源流:說到傳承,您對教育很重視。30多年來獎教助學不間斷,是什么力量讓您一直堅持?

陳橋頓:要發展就要有人才,人才要靠教育。1988年我回村發現村里的泮瀝小學很破舊,就出錢修繕了,也是那時開始設泮瀝小學獎教助學基金,幫助一些困難師生,獎勵學生認真讀書。鼓勵教育,不能只鼓勵學生,也要鼓勵老師,那時老師工資低,我就定下每月給每位老師五十元補貼,鼓勵他們辛勤教書。我經常說,只要公司不倒閉,就要獎教助學,一直堅持下去。后來,也資助了其他地方一些孩子,除了廣東,也有江西、湖南、湖北、內蒙古、四川、河南的,大概百來名吧。這些孩子大多數已經畢業工作了,給我來信,說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努力回報社會,我很開心。讀書是不能耽誤的,人才要從娃娃抓起。

“財富就像肥料,播散出去才有意義”

源流:有人統計過,您30多年做公益累計捐助超過3千萬。這么長時間大金額的公益捐助,除了您個人,家人的支持必不可少吧?

陳橋頓:這是當然。家人不支持,這事做不下去的。我父親曾是民兵,我小時候也曾夢想當兵報國,全家對軍人都有著深厚情感,對擁軍優屬這件事情都是全力支持。對于家鄉,誰不希望自己家鄉好呢?我愛人也是苦出身,我們結婚十年就開始做公益。當時事業剛起步,我說要這么做,她非常支持,還經常出主意、提建議。就說這次建文體樓,她同樣認為很有意義,就應該建。孩子們也身體力行,支持我的做法。大約是2000年,廣西鳳山縣遭百年一遇的干旱,上萬人嚴重缺水,育林(陳橋頓二兒子)陪著我前后開車50多個小時,送飲用水和慰問金到災區。我們經常說一句,財富就像肥料,播撒出去才有意義。

猜你喜歡
源流文體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源流》前進
年味里的“虎文化”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誰遠誰近?
“嘯”的源流
本幫菜之源流考
“干” 字源流淺析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