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杭區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分析

2024-02-27 15:07錢東陳一侃王順茂葉靖朱國富葉勝海
浙江農業科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秈粳余杭區雜交稻

錢東,陳一侃,王順茂,葉靖,朱國富,葉勝海*

(1.余杭區種子管理站,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余杭區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全區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達到1.66萬hm2,晚稻種植面積大約0.6萬hm2,平均667 m2產量可達550~700 kg,連續多年被評為浙江省產糧大縣[1]。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快綠色優質新品種推廣應用,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新品種展示,為全省品種選育、種子管理單位和廣大農民朋友“看禾選種”提供窗口。本試驗分析各展示品種的生育期、農藝性狀、產量和抗性,充分掌握品種特征特性,篩選出適宜余杭地區推廣的新品種,為下一步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于2020—2021年在余杭區余杭街道長崗農場馬頭山畈進行,馬頭山畈是市級糧食生產功能區,連片面積188 hm2,基地地理條件優越,田塊整齊,基礎設施完善,土壤肥力較好。參試品種包括:6個秈粳雜交稻(甬優7850、甬優7860、甬優7872、春優801、誠優13、甬優1540),4個常規晚粳稻(浙粳100、浙湖粳25、中嘉8號、秀水134),其中甬優1540為CK1,秀水134為CK2。

1.2 試驗設計

根據田間布局與田塊大小,每品種種植667 m2左右,播種時間根據當地大田生產時間而確定。田間管理參考各品種氮肥用量要求,略高于大田生產,但常規晚粳稻品種氮肥用量要比秈粳交品種略少,其他栽培管理要基本一致、精耕細作。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調查生育期:記載播種期、移栽期,目測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計算全生育期(播種—成熟時間),因2020與2021年的生育期數據一致,故只展示2021年數據。

農藝性狀:成熟期分南、中、北3點選取穗數與平均穗數相同的植株各1叢,用于測量株高、穗長、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另取9叢混合脫粒,稱重、測定含水量、千粒重,計算叢產量,推算每穗實粒數(只展示2021年數據)。

抗逆性:目測惡苗病、基腐病、稻瘟病、稻曲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穗腐病和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及倒伏發生情況。調查記載高溫干旱、寒潮、洪澇后結實、葉色等變化。

產量:用收割機分品種實割,稱重、測定含水量,計算稻谷實產。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20年秈粳雜交稻的生育期為149~155 d,其中甬優7860、春優801和誠優13生育期最長,達到155 d,比對照甬優1540晚2 d;甬優7872生育期最短,達149 d。2020年常規晚稻的生育期為151~157 d,其中浙粳100和浙湖粳25生育期最長,達到157 d,比對照秀水134晚5 d;中嘉8號生育期最短,為151 d。2021年各品種的生育期規律與2020年基本一致,說明這些品種的生育期都比較穩定,年份間差異較小。各品種之間生育期差異不大,符合余杭單季晚稻種植習慣。

表1 2020—2021年余杭區展示試驗品種生育期Table 1 The growth period of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 varieties in Yuhang District from 2020 to 2021

由表2可知,秈粳雜交稻2 a的667 m2平均產量為657.2~748.8 kg,其中春優801最高,比對照增產8.9%;常規晚粳稻2 a的667 m2平均產量為554.8~641.6 kg,其中,中嘉8號最高,比對照增產14.6%。田間抗性方面,甬優1540為對稻瘟病表現為高抗;甬優1540對稻曲病表現為高抗;所有品種對白葉枯病抗性都為高抗,對蟲害和逆境都為中抗。

表2 2020—2021年余杭區展示試驗品種產量和抗性Table 2 The yield and resistance of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 varieties in Yuhang District from 2020 to 2021

根據表3可知道,秈粳雜交稻667 m2有效穗數為12.1萬~14.1萬穗,其中甬優7872最高。常規晚粳稻667 m2有效穗數為11.0萬~21.9萬穗,其中浙湖粳25最高。常規晚粳稻中嘉8號和秈粳雜交稻中春優801、誠優13每穗粒數都超過了300粒;除了中嘉8號和誠優13,其余品種結實率均超過90%;中嘉8號千粒重最高,達到30.0 g,誠優13千粒重最低,為21.2 g,其余差異不大。

表3 展示品種產量構成因素Table 3 Yield components of the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 varieties

3 結論與討論

生育期是決定水稻地區適應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對產量也有較大的影響[2-3]。因小麥收割偏遲,本試驗2020年的晚稻品種于6月3日才播種,2020年的晚稻品種6月6日才播種,但所有品種均能正常成熟,說明這些品種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彈性空間,具有一定的耐遲播能力。但為了小麥、油菜等下一茬作物能夠早播,建議選擇生育期較早的品種,如秈粳雜交稻甬優7872和常規晚粳稻中嘉8號,且2個品種較對照均有一定幅度的增產,尤其是中嘉8號增產幅度達到14.6%。從產量構成因素來看,甬優7872高產的原因主要是較高的有效穗數,中嘉8號高產的原因主要是千粒重。此外,浙湖粳25的增產幅度也達到了4.8%,其產量構成因素4項指標均在中等水平,其產量年際間也非常穩定,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這3個品種可以擴大種植面積進行推廣示范,進一步觀察其種植表現和市場接受度。

秈粳雜交稻具有雜種優勢,因此,相較于常規晚粳稻具有較大的個體和群體優勢[4]。本試驗中,相較于常規晚粳稻,秈粳雜交稻每667 m2可增產100 kg以上。然而秈粳雜交稻的氮素轉運量、轉運效率較低生理利用效率較低[5],因此,田間管理過程中,秈粳雜交稻品種氮肥用量要比常規晚粳稻品種多,不僅提高了種植成本,還會導致土壤質量下降和農業面源污染[6]。下一步需篩選氮素利用率較高的秈粳雜交稻,探索集成一批示范品種的綠色栽培技術,不僅能夠利用其雜種優勢獲得高產,也能減少氮肥的損耗,改良土壤養分,保障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秈粳余杭區雜交稻
余杭區為城市新中心建設展現排頭兵擔當
水稻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的理論與實踐
水稻秈粳性特異分子標記的篩選與判別體系的建立
利用SNP標記進行水稻品種秈粳鑒定
讀迷作品
樹脂包膜緩釋肥在機插雜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能喝到幾瓶可樂?
石門縣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高產栽培技術
超級雜交稻廣兩優1128高產栽培技術
余杭區:“523”計劃推進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