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大一統性

2024-02-28 01:37韋弘岸
文史雜志 2024年2期

韋弘岸

摘 要: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早在西漢時期,人們就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經過后世的不斷改進,技術越發成熟、精良。紙張的出現和改良,方便了讀書人,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同時亦服務于統治政權,體現出中國古代手工業的大一統性。

關鍵詞:蔡侯紙;澄心堂紙;科舉取士;國主專用

一、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一)造紙技術的產生

我們熟知的造紙術指的是東漢蔡倫造紙,但實際上,有文獻記載,早在西漢時期便已有紙張出現。清代張澍輯佚的《三輔故事》中提到,西漢大臣江充曾讓衛太子劉據用紙掩住鼻子覲見漢武帝。[1]《漢書》中亦有提及西漢時的紙張:“武發篋中有裹藥二枚,赫蹄書,曰:告偉能:努力飲此藥,……女自知之?!盵2]說的是西漢哀帝時期,掖廷獄丞籍武發現送入獄中的小箱子里有毒藥和書信,書信中讓官婢曹宮服藥自盡。文中的“赫蹄”據東漢學者應劭注釋所言,是“薄小紙”[3]之意。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成為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后的第二個大一統王朝。漢初,自高祖至景帝在位時期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勞役給農民帶來的負擔,恢復農業生產,使得社會安定。擁有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之后,統治者便致力于發展文治?!稘h書》記載,漢武帝“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又“興太學”。[4]推行文治、興辦太學,書是必不可少的,紙張無疑是更好的書寫材料。漢武帝的這些舉措為造紙業的發展提供了溫床。1957年,在西安灞橋磚瓦廠出土了“灞橋紙”,經化驗,是西漢時期產出的麻類植物纖維紙。

至東漢時,造紙技術經歷兩百年積累已經相對成熟。東漢初期的帝王亦推行文治,鼓勵學術研究?!逗鬂h書》有載,漢章帝讓賈逵挑選《公羊》學派的二十名高才學生教授《左傳》,給予竹簡和紙寫的經傳各一通。[5]可見此時已存在用紙張書寫的典籍。同時,漢明帝永平年間佛教傳入中國,佛教的發展對中國的造紙和印刷有很大影響。[6]至漢和帝時,出現了如今廣為人知的蔡侯紙,即蔡倫總結前人造紙(包括灞橋紙和更早的放馬灘紙)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等材料,制造的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這種紙成本低,質量好,是對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一次革新。造紙技術的進步有助于封建統治者推行文治,同時加速了宗教的傳播。

(二)造紙技術的持續發展

兩漢以后,魏晉南北朝時雖然戰亂不斷,但手工業技術的進步并未停滯,紙張的制造技術相比前代亦有所提高。東晉葛洪利用黃檗汁染色造出了我國最早的染色加工紙——黃麻紙。[7]東晉后期,權臣桓玄稱帝,下令:“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即用黃麻紙替換竹簡。唐宋時期,黃麻紙成為官方、軍方常用的紙張。唐代翰林學士李肇在其著作《翰林志》中指出:“凡賜與征召、宣索處分曰詔,用白藤紙。凡慰軍旅,用黃麻紙并用印?!盵8]說明唐代慰勞軍旅時所用的正是黃麻紙。南宋詩人洪咨夔在其詩中言道:“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逼渲小皟上嗦椤币庵竷煞萑蚊┫嗟脑t書。南宋設左右丞相,拜相前,翰林院用黃麻紙起草詔書。由此可見,東晉以后黃麻紙受到統治者的喜愛并得到廣泛應用。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興起,平民可以通過讀書進入仕途。因此,讀書人越來越多,書籍的需求量增加。與此同時,唐代統治者崇尚佛教、道教,使其迅速發展壯大,大量佛經、道藏也需要刊印,這對唐人的造紙工藝提出了考驗。唐朝匠人對前代工藝技術進行革新,發展出精工制漿和細簾抄紙技術,使紙張質量更加優良,[9]適用于印刷。隨著造紙技術的不斷進步,紙的用途也愈發多樣,除用作平常書寫之外還可用于繪畫、書法。繪畫、書法愛好者對紙張品質要求很高,唐代畫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有云:“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盵10]文中提及宣紙,即宣州涇縣(今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所產之紙,紙質緊密,輕薄透明。宣紙中光潔堅質者又稱“玉版紙”[11],宋代畫家黃庭堅曾蒙友人王炳之贈以玉版紙,并寫詩以記:“古田小紙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盵12]

五代時期,南唐出現了著名的澄心堂紙,系南唐后主李煜設官局監造,專供御用的紙。清代倪濤所編《六藝之一錄》評價澄心堂紙:“細薄光潤,為一時之甲?!盵13]宋代文人喜愛澄心堂紙,因其名貴,常作為禮品相贈。后世常見澄心堂紙的仿品。時至宋元,造紙技術漸趨成熟,質量較前代更好,生產效率也有所進步。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宋元時期印出的書籍愈發精美。北宋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用輕便的紙幣代替不易攜帶的金屬貨幣。明清造紙技術集歷代之大成,產量、質量又有提升。

中國古代的造紙技術與其他手工業技術一樣,其工藝水平一直處于穩定、平緩上升的趨勢,歷朝均比前代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從生產工序到使用材料都在不斷改進。至明清時期,造紙工藝已經達到手工業生產階段的極高水平。明代宣德紙、清代涇縣紙工藝水平是其代表。造紙技術的發展為封建統治者推行文治、發展科舉起到了極大的輔助作用,也滿足了某些統治者的個人愛好。西方工業革命之后,機器的出現將紙張生產帶入工業化階段,機器造紙效率更高,質量也有保障,遂使得歷經千年積淀的中國古代傳統造紙技術輝煌不再。這也是中國傳統手工業共同的命運。

二、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大一統性

古人如何認識大一統?公羊高認為“王正月”即大一統。[14]《公羊傳》中言道“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盵15]王者稟受天命,統治天下,萬物皆統一于王,也就是說,萬物皆要服務于統治者,這便是大一統。中國古代傳統手工業技術具有服務政權統治者的特征,此即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大一統性。中國古代造紙技術也同樣具有這樣的大一統性。

(一)輔助統治者治理國家

紙張的應用有助于治理國家,因此統治者愿意推廣紙張。東晉后期,桓玄廢晉安帝自立,即位后下令:“古無紙,故用簡,非主于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盵16]桓玄作為最高統治者,提出了對紙的需求,使紙張的推廣、普及和應用迅速發展起來,促進了造紙技術的進步,體現了造紙技術的大一統性。

紙張較之竹簡更為輕便且易于書寫,適合朝廷傳遞命令、下達文書時使用。相傳唐宋時,浙江地區以古藤制紙,紙質光滑細膩,猶如白玉。[17]如此好紙自然要上貢于朝廷。唐朝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即“貢藤紙”[18]。朝廷得到貢紙后,將其中的白藤紙用于書寫“賜予征召、宣索處分”的詔書,青藤紙則書寫“太清宮道觀薦告詞文”。除使用藤紙之外,朝廷在“慰軍旅”時用到了黃麻紙,寫陵寢祭祀的表文時使用白麻紙。[19]地方將生產出的高品質紙張進獻給朝廷,使之用于傳遞詔命、慰勞軍伍、撰寫告詞等,利于統治者加強對國家的掌控。造紙技術的大一統性也由此展現出來。

除作為信息的傳遞工具外,紙張還是重要的知識載體。唐代以后門閥衰落,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成為新的選官制度??婆e考試不看門第,相對公平。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讀書考取功名,獲得登上“天子堂”的機會。用紙張裝訂成書,更易于閱讀和攜帶,從而方便了讀書人的學習生活。同時,紙張的應用使書籍可以被大量抄錄、刊印,降低了購書成本,讓貧寒之士也有書可讀??婆e取士原本就是為統治者選拔人才,更多人讀書、參與科考便是為統治者增加了人才儲備。從這層意義上看,造紙技術也是服務于統治者的一個技術,具有大一統性。

(二)服務于統治者自身的需求

手工業技術服務于統治政權,并不單指幫助統治者治理國家,還存在滿足于統治者自身需求的情況。人人皆知東漢蔡倫造紙,卻忽視了蔡倫其時主要是在為統治者的需求服務?!逗鬂h書》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V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元初元年,鄧太后以倫久在宿衛,封為龍亭侯,邑三百戶?!盵20]按文中所示,蔡倫因縑帛貴、竹簡重,有意改進造紙術,以樹皮、爛布、漁網等為原材料,成功制成蔡侯紙,最終升官加爵,青史留名,成為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實際問題的典范。身為宦官的蔡倫因何會與造紙一事產生交集,產生改進紙張的想法?我們或許可以在文中另一位人物——鄧太后處找到答案,《后漢紀》如此記述:“初,陰后時諸家四時貢獻,以奢侈相高,器物皆飾以金銀,后不好玩弄,珠玉之物,不過于目。諸家歲時裁供紙墨,通殷勤而已?!盵21]鄧太后與其他后妃不同,她不喜歡珠玉玩物,唯好紙、墨。于是各家皆以紙、墨上貢。曾經上貢器物,要鑲金飾銀,較量奢侈的程度,如今貢紙、墨,勢必也要一較高下。蔡倫身為宦官,又久在宮中宿衛,應當十分清楚鄧氏的喜好,故而對紙張尤為關注。他通過研究,終于改進了造紙技術,將新紙獻于朝廷。鄧太后因其功勞給他封侯也是合情合理。由此可見,蔡倫造紙的初衷在于為鄧太后,也就是為統治者服務。不過,蔡倫研制紙張的創新性卻是另一回事,是應該肯定的。

五代十國時期產于南唐的澄心堂紙為世人熟知。澄心堂本為南唐皇宮中的建筑,后主李煜喜好文墨,“置澄心堂于內苑,延引文士居其間”[22]。因李煜常在澄心堂填詞作賦,其御用的紙便被稱為澄心堂紙。既是供國主專用的紙,品質必然極佳。清代史學家繆荃孫記載:“澄心堂紙,光潤滑膩。故劉原父云,斷水折圭作宮紙。李伯時作畫,好用澄心堂紙?!盵23]宋代詩人梅堯臣在收到朋友贈送的澄心堂紙后賦詩一首,如此評價它:“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舉簾勻割脂。焙干堅滑若鋪玉,一幅百錢曾不疑?!偶埦馊饫砗?,邇歲好事亦稍推?!也簧茣拿坷?,君又何此百幅遺。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縑箱何所為?!睆墓湃擞浭?、包括這些詩文中不難看出,澄心堂紙質地堅滑,光澤如玉,紙質厚重,工藝極精,價值甚高。此紙多數被李煜藏于秘府,至金陵城破,南唐滅亡時,尚留有數千幅。這些專為李后主所制,供其賞玩的高質量紙張無疑也是造紙技術大一統性的例證。

三、小結

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經歷了從西漢到晚清兩千余年的發展,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平,其發展過程呈現出穩定、平緩進步的趨勢,紙張的質量、產能不斷提高。在晚清以前,中國的造紙技術始終走在世界前列,對世界造紙工業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

中國古代傳統造紙技術具備服務于政權統治者的特點,也就是大一統性。這種特點既表現在輔助統治者控制國家,也表現在迎合統治者自身的喜好上。紙張易于書寫文字、傳遞信息,有助于統治者下達命令、掌控國家。用紙張制書,成本更低,便于攜帶,利于讀書人的學習,擴大了讀書人群體,使更多士子學成之后為統治者服務。同時優質的紙張受到愛好文墨的統治者的喜愛,滿足他們對于書畫用紙的需求。在統治者的支持下,造紙技術不斷進步,達到極高的水平??梢赃@樣說,造紙技術服務于統治者的需求,統治者則推廣和鼓勵發展造紙技術,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注釋:

[1](晉)佚名撰,(清)張澍輯,陳曉捷注《三輔故事》,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頁。

[2][3][4](漢)班固撰,王繼如主編《漢書今注》卷九十七下,卷九十七下,卷六,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第2341頁,第2341頁,第124頁。

[5][20](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逗鬂h書》卷三十六,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239頁,第2513頁。

[6][9]潘吉星:《中國造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頁,第220頁。

[7]劉仁慶:《古代黃麻紙的發明者——葛洪》,《紙和造紙》2003年第5期,第75頁。

[8][19](唐)李肇撰,聶清風校注《唐國史補校注》附錄一,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317頁,第317頁。

[10](唐)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卷二,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版,第29頁。

[11](清)姚鼐撰,(清)姚永樸訓纂,宋效永校點《惜抱軒詩集訓纂》,黃山書社2001年版,第399頁。

[12](宋)黃庭堅撰,劉尚榮點?!饵S庭堅詩集注》卷八,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287頁。

[13](清)倪濤編,錢偉強等點?!读囍讳洝肪砣倬?,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版,第6023頁。

[14](南宋)張洽撰,陳峴點?!洞呵锛ⅰ肪硪?,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3頁。

[15](清)阮元??獭妒涀⑹琛肪硪?,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767頁。

[16](清)章宗源撰,(清)王頌蔚批校,黃壽成點?!端褰浖究甲C》卷九,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308頁。

[17](宋)歐陽修撰,劉德清等箋注《歐陽修詩編年箋注》卷七,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725頁。

[18](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对涂たh圖志》卷二十六,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21頁。

[21](晉)袁宏著,張烈點?!逗鬂h紀》卷十四,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85頁。

[22](清)張宗橚撰《詞林紀事》卷二,鳳凰出版社2019年版,第31頁。

[23](清)繆荃孫著《云自在龕隨筆》卷二,商務印書館1958版,第37頁。

作者:蘇州科技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管理學院22級碩士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