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

2024-02-28 05:51陸紅姝胡先杰蘇思騏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技術高新區營業

陸紅姝,姜 琴,胡先杰,蘇思騏

(南京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8)

高質量發展要求創新為第一動力,而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高企) 是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之一。高企承擔著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責任[1],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和關鍵力量。近年來,南京高度重視高企培育工作,著力從研發平臺建設、核心技術攻關、創新產品推廣等多方面強化培育支持力度。作為區域創新發展的主陣地,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南京高新區) 自2017 年完成整合后,已形成“一區十五園”的發展格局,園區內高企數量占全市比重近七成,在區域高企培育建設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為更好地促進高企高質量發展,基于2021年度科技部火炬統計企業年報數據,從多維度對南京高新區高企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1 總體(即“一區”)發展現狀

2021 年,南京市有效期內高企7 801 家,南京高新區(一區十五園) 火炬高企達5 331 家,占比為68.34%??傮w來看,高企發展整體態勢良好,主要表現在企業集聚、經濟支撐、國際競爭、人員結構和創新效益等方面。

1.1 中小型內資高企占據半壁江山,企業類型集聚明顯

中小型內資高企是南京高新區高企的主體,其中,有5 119 家為內資企業,另有183 家為我國港澳臺地區和外商投資企業。近八成的企業營業收入在5 000 萬元以下,14.07%的高企營業收入超1 億元,其中超5 億元的僅有231 家,占比4.33%。

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來看,南京高新區高企主要屬于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制造業,其中2 686 家高企屬于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50.38%;1 752 家屬于工業企業,占園區高企數量的32.86%(見圖1)。76.59%的高企屬于高技術產業,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企業占比13.06%,高技術服務業占比63.53%。

圖1 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行業分布圖

從高新技術領域(大類) 角度來看,南京高新區高企以電子信息領域為主導,占全部高企數量的52.17%;其次為先進制造業與自動化企業,占比為15.91%;新材料企業數量占比不到6%,但該技術領域的營業收入占全部高企的16.65%。

1.2 整體經濟穩中有進,經濟產出支撐高新區發展

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共實現營業收入6 900.12 億元,較2020 年增長15.10%;工業總產值4 630.30 億元,同比增長9.87%;實際上繳稅費273.33 億元,同比增長7.65%;凈利潤476.34 億元,同比增長11.00%;出口總額539.80 億元,同比增長19.56%(見圖2)。

圖2 2020—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主要指標比較圖

南京高新區高企當年凈增營業收入905.05 億元,占全區凈增營業收入的72.06%;企業凈利潤占全區企業凈利潤的71.00%,增加值占全區增加值的64.95%;凈利潤率為6.90%,增加值率為23.19%,分別比全區高1.16 個百分點和2.23 個百分點(見表1),高企依舊是支撐高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表1 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經濟效益對比表

1.3 營商環境逐步改善,國際化競爭意識加強

南京高新區穩步推進減稅降費政策,區內高企2021 年減免稅總額115.28 億元,其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40.35 億元,研發加計扣除所得稅減免38.91 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7.54%、4.99%、44.00%。高企減免稅占全區企業的90.1%,較去年增長4.95 個百分點。高收入支撐高企人員穩定。區內高企本年應付職工薪酬共計839.64 億元,占全區企業人員薪酬的70.83%,人均工資17.91 萬元,單位增加值中從業人員工資收入占比,較全區高4.47 個百分點。

南京高新區高企出口規模穩中有升,同比增長19.56%;出口總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7.82%,較2020 年增長0.29 個百分點。對境外直接投資額增長2.78%,引進境外技術和消化再吸收經費同比增長27.16%;當年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20 家,較上年增加6 家。

1.4 人員結構不斷優化,高企有效支撐就業

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的從業人員期末數為46.88 萬人,同比增長0.53%;本科學歷以上從業人員達25.95 萬人,占高企從業人員總數的55.35%,較上年增長1.24 個百分點,其中研究生學歷從業人員占比11.92%,較全部企業中研究生學歷從業人員占比高1.08 個百分點;本科學歷和研究生學歷從業人員增速分別為5.06%和12.18%,高學歷人才增長速率高于從業人員平均增速;留學歸國人員3 876 人,同比增長16.71%;專業技術人員19.74 萬人,占高企從業人員總數的42.12%(見圖3)。高企從業人員隊伍穩定,且結構不斷優化。

圖3 2020—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人力資源情況

2021 年,區內高企期末從業人員占全部企業人數的70.03%,較上年增長1.02 個百分點;當年新增從業人員9.03 萬人,同比增長8.38%,占全區當年新增從業人員74.78%,其中吸納高校應屆畢業生1.84 萬人,占全區當年吸納高校應屆畢業生77.51%,高新區高企在促進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5 創新投入不斷加大,創新成果從量向質過度

截至2021 年底,南京高新區高企研究開發人員合計16.62 萬人,占高企從業人員總數的35.45%,較全部企業占比高3.98 個百分點;南京高新區高企研究開發費用合計527.38 億元,較上年增加13.58%,占全部企業的78.15%,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7.64%,創新投入不斷加大。高企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和境內外產學研合作經費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0.73%,較全區高0.15 個百分點,產學研融合走在高新區前列。2021 年,區內高企當年專利申請數27 229 件,占全部企業的78.75%,其中申請發明專利12 515 件,PCT 國際專利498 件,分別占全部企業的80.12%、74.44%;當年專利授權數20 108 件,占全部企業的78.33%,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 456 件,占全部企業的80.41%;期末擁有有效專利97 874 件,占全部企業的82.71%;期末擁有注冊商標23 681 件,占全部企業的74.19%;擁有軟件著作權97 227 件,占全部企業的79.98%(見表2)。區內高企的專利成果大量涌現,對全區的企業創新有較好的引領力。

表2 2020—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創新產出指標占比情況

2021 年高企當年發明專利申請數占專利申請數的45.96%,較上年提升1.8 個百分點;當年發明專利授權占專利授權的27.13%,較上年提升4.8 個百分點;擁有集成電路布圖占全高新區比例較上年提升3.45 個百分點;累計形成國際標準占全區比例較上年提升5.30 個百分點。

2021 年高企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項數6 538 項,占全部企業的76.81%;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99.31 億元,占全部企業的68.55%;平均單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較上年增長161 萬元。技術交易市場不斷擴大,技術收入1 205.54 億元,同比增長24.25%;高新技術產品收入4 420.03 億元,同比增長11.57%。

2 分園(即“十五園”) 發展情況

2017 年,為推動產業空間優化布局,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出臺《南京市科技園區整合設立工作方案》,將全市83 個園區整合設立15 個高新園區,形成“一區十五園”發展格局。2021 年是南京高新區15 個高新園區參與火炬統計第二年,也是國家電子圍欄上線第一年,園區內高企注冊地管理標準更加趨于規范。

2.1 園區行業分布明顯,技術領域分類集中

南京高新區高企主要屬于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制造業。15 個高新園區中,除新港國家高新園、高淳園、江寧園、溧水園和六合園高企數量占比最高的行業為制造業,其他園區高企占比最高的行業均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港國家高新園產業定位為智能制造,另外制造業高企占主導的園區均為郊區園區。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符合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的產業范疇,以營業收入進行計算,選取高技術制造業/服務業中營業收入最大的對園區高企進行產業劃分,南京高新區高企高技術制造業/服務業主要集中在6 大類別中,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以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為主要高企產業的高新區最多,共3 家;高技術服務業中以信息服務為主要高企產業的高新區最多,共6 家(見圖4)。

圖4 2021 年南京高新區高企高技術制造業/服務業分布圖

在15 家高新園區中,12 家園區高企技術領域(大類) 均屬于電子信息類,3 家屬于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主城5 家園區電子信息類高企數量占比均超過一半,雨花臺園的電子信息類高企數量占其高企數量比例超80%。

2.2 營業收入規模兩級分化明顯,經營效率帶動全區發展

2021 年,江北新區、江寧國家高新園2 家園區高企總營業收入超過1 千億元,麒麟園、高淳園和浦口園3 家園區高企總營業收入不及1 百億元。除受企業數量影響外,與園區位置及發展時間也有一定聯系。六成園區高企營業收入占園區總營業收入比例超南京高新區平均水平,但雨花臺園高企營業收入占其總營業收入比例不足30%。江北新區、江寧國家高新園、秦淮園和建鄴園4 家園區當年凈增營業收入超1 百億元,玄武園、高淳園、浦口區和溧水園凈增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

六成園區高企凈利潤占比超南京高新區整體水平,江寧園、高淳園和棲霞園高企凈利潤比園區整體企業凈利潤高。2/3 的園區高企凈利潤率高于園區整體企業凈利潤率,其中玄武園、高淳園和雨花臺園高企凈利潤率分別比園區整體企業凈利潤率高出4.13 個百分點、5.00 個百分點和4.11 個百分點。14 家園區高企增加值占所在園區比例均超50%,9 家園區高企增加值占比超高新區整體水平。

2.3 高學歷人才占比穩步提升,境外高端人才引進仍需加大力度

南京高新區中2/3 的園區高企本科以上學歷占比超50%,且超10 家園區高企本科以上學歷占比高于所在園區整體學歷占比;八成園區高企本科以上學歷占比較上年都有一定提升,其中6 家園區高企學歷占比較上年增加超3 個百分點。大部分園區高企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常駐人員占期末從業人員數比例較上年都有一定提升,但占比仍然偏低,高企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常駐人員占比超1%的園區僅有4 家,分別為新港國家高新園、江寧國家高新園、秦淮園和建鄴園;近一半園區的該項指標高企數據低于所在園區整體數值。

2.4 園區創新成果大量涌現,但技術成果轉化效率差距明顯

2021 年,3 家國家高新區高企當年發明專利授權2 939 件,當年境外注冊商標94 件,占全部高新區高企比例均超一半;高新區高企每100 億元營業收入所含有效發明專利數和注冊商標數超園區全部企業水平184 件,該項指標僅有棲霞園和溧水園高企低于園區全部企業。

國家高新區中的新港國家高新園和江寧國家高新園、省級高新區中的玄武園、市級高新區中的雨花臺園和六合園,高企人均技術合同成交額均低于所在高新區全部企業。高企人均技術成交額超5 萬元的企業僅有鼓樓園、建鄴園和棲霞園,該項指標鼓樓園達16.66 萬元,而高淳園不過1 萬元。

3 優勢與不足

3.1 優勢

南京高新區高企指標整體表現良好。一是高企數量不斷增加,占全部企業數量61.39%,較上年提升1.38 個百分點;二是企業經營情況優秀,營業規模逐步提升,經營效率支撐高新區發展;三是營商環境逐步改善,國際競爭意識不斷加強,高新區高企出口規模穩中有升,減免稅占全區企業比例超90%;四是人員結構合理,高企人均收入高于全區企業超2 萬元;五是創新活動及產出豐富,相關指標占全部企業的比例均超過65%,充分體現了高企創新優勢。

3.2 不足

南京高新區高企的不足也較為明顯。一是缺少龍頭領軍型企業,營業收入超30 億元的高企僅有42 家,占全部高企的比例為0.79%;二是國際化水平需進一步加強,高企出口總額雖穩步提升,但占營業收入僅7.82%,較全部企業低4.12 個百分點;從業人員中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常駐人員占比也較全部企業占比低。三是高企行業集聚僅體現在數量上,未體現在營業規模上。超八成高企集中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制造業上,各園區高企高技術營業收入占全部高企營業收入或占全部高技術高企營業收入的比例均不超過50%,營業規模上的集聚度并不高。

4 對策建議

一是持續完善高新區內企業階梯式培育,保持數量規模優勢。加強部門聯動,不斷挖掘符合高企申報條件的企業,通過宣講、培訓等方式鼓勵企業申報高企;積極做好高企復審工作,對上年度復審未通過的企業做好原因分析,做到面對面、點對點針對性服務;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力度,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增強高企后備力量[2]。發布中介機構紅黑榜,引導優質中介服務機構與企業對接,降低企業申報高企成本。

二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創新激勵政策,增強國際競爭意識。建立健全政策協調聯動機制,進一步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等政策;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海外人才對接服務,引導創新資源進一步向高企聚集,提升高企發展質量;推動金融資本與高企對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促進企業持續成長;充分利用長三角開放優勢,不斷鼓勵高企走出去,增加海外交流機會,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發揮“海智灣”等海外人才發展平臺作用,為海外人才就業、創業并申報高企打通服務通道。

三是加強產學研融合,提升高企研發競爭力,優化創新結構。南京擁有豐富的高校資源和研究所資源,推動高企與高校、研究所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向導、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引導高新區高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健全研發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強商標品牌建設[3],加快推動高企技術迭代升級,提升企業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

四是進一步精準施策,支持園區已有企業集群做大做強,發揮規模優勢。聚焦南京“2+2+2+x”產業布局,鼓勵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申報高企,在高企中好中選優,加快培育獨角獸、瞪羚企業、標桿企業和龍頭領軍企業。發揮大型企業創新骨干作用,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引領優勢資源向龍頭企業聚集,不斷增加園區產業集聚度。從重點產業鏈企業中選擇部分上中下游企業進行長期動態研究,分析產業發展需求,向重點產業鏈企業精準提供創新資源和政策傾斜,助力重點產業鏈企業盡快突破“卡脖子”問題。

五是推進資源優勢互補,鼓勵企業互助共贏。在南京高新區(一區十五園) 范圍,積極探索推進優勢資源互補的“飛地園區”“伙伴園區”建設發展,明確各高新園區主導產業的功能定位及發展路徑,構筑交流互動平臺,鼓勵產業相似的園區高企相互合作,充分調動高企創新主體積極性,助推高企“捆綁式”發展,著力培育壯大南京高新區特色產業集群。同時,積極對接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國家高新區等具有高企資源優勢的兄弟國家高新區,建立跨區域合作機制,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推動南京高新區高企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高技術高新區營業
“太空旅館”營業中
2021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
聊城高新區多措并舉保障貧困戶“居住無憂”
遂寧高新區
高新區:全國“雙創”示范生
歐陽明高技術控的產業情懷
陜西省屬國企營業收入位列全國前三
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同比增(減)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減)幅前50家公司
鄭州高新區賈莊唐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