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SHR基因多態性、BMI及性激素與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風險的相關性分析

2024-02-29 08:20昝志芳土增榮王淇蓉段毓劉建兵李莉
解放軍醫學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顆粒細胞等位基因卵泡

昝志芳,土增榮,王淇蓉,段毓,劉建兵,李莉*

1山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細胞生物與遺傳學教研室,山西太原 030001;2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生殖醫學科,山西太原 030001

多 囊 卵 巢 綜 合 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內分泌及代謝疾病[1‐3],全球患病率為4%~18%[4‐5],我國的患病率約為5.6%[6],占無排卵性不孕癥的75%[7],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PCOS臨床表現為月經稀發或閉經、無排卵性不孕、肥胖、痤瘡和多毛等[8‐9]。遠期并發癥有代謝性疾病、子宮內膜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不良的妊娠結局等[9‐10],嚴重危害女性的生活質量和生育能力,是生殖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11]。目前普遍認為,PCOS的發生與遺傳、環境、生活習慣及心理健康等密切相關,但其發病機制及影響因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診斷標準尚未統一[12],因此,進一步探討PCOS的易感基因及多態性對于更好地了解該疾病具有重要意義。PCOS的臨床表現具有高度異質性,其發生發展與機體紊亂的激素水平密切相關[13],肥胖也會增加特定妊娠和分娩并發癥的風險[14]。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PCOS是一種多基因復雜病[15‐16],而卵泡刺激素受體(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異常在PCOS 發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FSHR基因的rs2268361和rs2349415是與PCOS具有顯著關聯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點[17],目前國內外已針對FSHR基因SNP位點的多態性進行了廣泛研究,但結論存在一些矛盾[18],主要體現在FSHR基因多態性與PCOS是否具有相關性及其機制方面。本研究通過分析PCOS 患者與健康對照者的外周血及卵泡液、檢測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及血清性激素指標,探究FSHR基因rs2268361 和rs2349415 位點的多態性分布,以及該基因不同基因型個體卵巢顆粒細胞中FSHRmRNA 的表達水平及其與PCOS 發病的關系,以期為PCOS 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相關分子標志。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病例對照研究。選擇2021年3—8月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生殖醫學科診治的213 例PCOS 患者作為PCOS 組。納入標準:(1)PCOS 診斷符合2003 年《鹿特丹共識》[19];(2)年齡20~40 歲女性;(3)非妊娠育齡期;(4)近3 個月內未服用過影響激素變化的藥物。排除標準[20]:(1)其他原因導致的高雄激素表現或月經異常;(2)臨床確診為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障礙、糖尿病等疾??;(3)嚴重臟器功能不全、惡性腫瘤等疾??;(4)伴有子宮疾病、反復流產、染色體異常等。同期納入同一醫院中身體健康、由于輸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來院檢查的207名健康非PCOS女性作為對照組。采用隨機號碼表法(即利用隨機號碼表抽取樣本的方法)從上述PCOS 組與對照組中隨機收集實施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者的卵泡液各32例(選擇取卵日穿刺的第1個直徑≥16 mm 的卵泡,盡量減少卵泡液中混入血液,拾卵后收集廢棄的卵泡液),比較兩組FSHRmRNA相對表達量。本研究已獲山西醫科大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號:2021GLL87),所有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指標檢測與外周血DNA提取 測量所有受試者的身高、體重,計算BMI。所有受試者于月經周期第2~5 天(月經稀發或閉經者在B 超檢查無優勢卵泡時),清晨空腹靜息10 min后采集外周靜脈血。非抗凝管采血5 ml,EDTA 抗凝管采血2 ml。非抗凝血于30 min 內4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免疫化學發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日本東曹株式會社)檢測血清性激素六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黃 體 生 成 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 二 醇(estradiol,E2)、睪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泌乳素(prolactin,PRL)]的水平??鼓杉蠓胖糜? ℃冰箱保存,并在3 d內采用全血DNA提取試劑盒(美國OMEGA 公司)抽提全血DNA,利用微量核酸測定儀測定樣本濃度與純度,選擇吸光度值A260/A280比 值 為1.8~2.1,A260/A230>1.5 的DNA 樣 本,置 于-20 ℃低溫冰箱備用。

1.2.2 DNA擴增與基因分型 利用Primer 5.0軟件和NCBI 數據庫進行FSHR基因SNP 位點rs2268361 和rs2349415 的引物設計。引物序列:rs2268361,上游5'‐TGGCTTTGATGCTGTGAGAC‐3',下游5'‐CAACA‐TCCACCAATGAAAGATC‐3';rs2349415,上游5'‐AA‐ACTTTATTCATAAAAACAGGTG‐3',下游5'‐ATCTA‐GGACAGTGTCACTGAACTAC‐3'。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DNA:10 μl 的PCR 反應體系中2×TaqMaster Mix 5 μl,模 板DNA 1 μl,上下 游 引物(10 μmol/L)各0.1 μl,高低溫內標MIX 0.2 μl,LC Green 0.8 μl,去離子水2.8 μl補充至10 μl;熱循環參數:95 ℃ 5 min;95 ℃ 30 s、52 ℃ 30 s、72 ℃ 7 s,循環35 次;72 ℃ 7 min,95 ℃ 30 s,25 ℃ 2 min,94 ℃30 s,24 ℃ 4 min。使用高分辨熔解曲線分析(HRM)系統(美國Idaho Technology 公司)進行基因分型,所有結果均經雙人核對并對有疑問的樣本進行測序驗證。為保證準確的基因分型結果,每個SNP 位點的基因型隨機選擇3 個樣本,對PCR 產物進行測序驗證。測序由北京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1.2.3 外周血總RNA提取與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RT‐PCR) Trizol 法提取總RNA,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RNA完整性及是否存在污染,利用微量核酸測定儀測定樣本濃度和純度,選擇吸光度值A260/A280比值在1.8~2.1,A260/A230>1.5 的RNA 樣本,置于-80 ℃低溫冰箱保存,檢測合格的樣本采用反轉錄試劑盒(日本TaKaRa 公司)反轉錄為cDNA。FSHR基因引物序列:上游5'‐GTGCATTCAATGGAACCCAAC‐TAGA‐3', 下 游5'‐TCCGTGGAAAACATCATTAGGC‐3'。用SYBR Green? Premix Ex TaqTMⅡ試劑盒(日本TaKaRa公司)進行qRT‐PCR 反應,每個樣本設置3 個復孔。采用實時定量PCR 儀(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檢測FSHRmRNA的表達水平。用內參β-actin、目的基因FSHR基因相對拷貝數,計算2-ΔΔCt,比較PCOS組與對照組FSHR基因mRNA相對表達量。

1.2.4 卵巢顆粒細胞總RNA 提取與qRT‐PCR 收集受試者取卵日穿刺的第1個直徑≥16 mm的卵泡(盡量減少血液混入),并將卵泡液混勻后置于15 ml 離心管中,1500 r/min離心10 min,將紅細胞層上方的白色絮狀物吸出,置于1.5 ml EP 管中,添加紅細胞裂解液500 μl,充分震蕩,冰上靜置5 min。加1 ml PBS重懸沉淀,15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重復2~3次至沉淀為白色。使用Trizol法提取卵泡液中顆粒細胞總RNA,反轉錄為cDNA,進行qRT‐PCR 反應,并計算FSHR基因mRNA相對表達量。

1.3 指標分析 比較兩組間各臨床指標的差異,并分析各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比較兩組FSHR基因rs2268361和rs2349415位點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分布;在探究單一變量與PCOS 發病的關系時,因無法消除其余指標對PCOS 發病的影響,本研究以年齡、BMI、E2、P、PRL、LH、FSH、LH/FSH為自變量,以是否發生PCOS 為因變量,構建多因素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性激素、BMI、SNPs與PCOS發生的相關性;采用qRT‐PCR 檢測PCOS 組與對照組外周血和部分受試者卵泡液中卵巢顆粒細胞中FSHRmRNA 水平,探究rs2349415 位點不同基因型是否影響FSHRmRNA的表達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 和R 語言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COS發生易感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間的關系 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LH 與LH/FSH 呈明顯正相關(r=0.88,P<0.05),FSH 與LH/FSH 呈弱負相關(r=-0.30,P<0.05);其他指標之間兩兩相關系數均較低(中位數0.06),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各指標間相互獨立(圖1)。

圖1 臨床指標間散點圖及其Pearson相關系數Fig.1 Scatter diagram of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PCOS 組體重、BMI、E2、LH、T 及LH/FSH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FSH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兩組年齡、身高、PRL、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PCOS組與對照組臨床指標比較(x±s)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PCOS and control groups (x±s)

2.3 兩組FSHRSNP 位點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分布比較 HRM 檢測結果顯示,對照組FSHR基因rs2268361 和rs2349415 多態性位點符合Hardy‐Weinburg 平 衡。PCOS 組 與 對 照 組rs2268361 位 點 的CC、CT、TT 3種基因型頻率及C、T等位基因頻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rs2349415 位點的CC、CT、TT 基因型頻率(χ2=7.529,P=0.023)及C、T 等位基因頻率(χ2=6.044,P=0.0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2)。

表2 PCOS組與對照組FSH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分布比較[例(%)]Tab.2 Comparison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FSHR genotypes and alleles between PCOS and control groups [n(%)]

2.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COS發生的相關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高水平的BMI(OR=1.112, 95%CI 1.059~1.167)、 E2(OR=1.009, 95%CI 1.003~1.014)、LH(OR=1.178,95%CI 1.114~1.247)均 為PCOS 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而相對高水平的FSH(OR=0.832,95%CI 0.768~0.901)則可降低PCOS 的發生風險(P<0.05);與rs2349415 位點CC 基因型相比,攜帶CT 基因型可增加PCOS 的發生風險(P=0.009);經校正年齡、BMI后,rs2349415位點CT基因型仍為PCOS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OR=1.933,95%CI 1.275~2.932)(圖2)。

圖2 Logistic回歸分析臨床指標和SNP位點比值比(OR)的森林圖Fig.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odds ratio (OR) of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genotypes of SNP

2.5 兩組rs2349415 位點的多態性及FSHRmRNA 表達水平 在外周血中,FSHRmRNA 水平在PCOS 組與對照組間、在rs2349415 位點CC、CT、TT 3 個基因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圖3A、B);在卵巢顆粒細胞中,PCOS 組FSHRmRNA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4),rs2349415 位 點 上TT 基 因 型 的FSHRmRNA 表達水平高于CC 和CT 基因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2;P=0.035;圖3C、D)。

圖3 兩組間及rs2349415位點不同基因型個體的外周血及卵巢顆粒細胞中的FSHR mRNA表達水平Fig.3 FSHR mRNA expression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of PCOS and control groups and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at rs2349415

3 討 論

調整生活方式已逐漸被公認為是PCOS 的一線治療方法,可緩解患者的代謝功能紊亂并改善生殖障礙[21]。在PCOS 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肥胖既是臨床特征,又參與PCOS病理機制形成的各個環節[22]。肥胖女性性激素結合球蛋白水平下降[23],可使雄激素水平升高,進而破壞排卵功能[24]。本研究PCOS組的BMI 明顯高于對照組,進一步提示肥胖是導致PCOS易感性增高的原因之一,建議肥胖PCOS患者通過減重來達到有效的干預。PCOS組LH、LH/FSH及T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升高,而FSH水平明顯下降,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25]。雄激素為卵泡發育與成熟所必需的條件,但PCOS 患者異常增高的雄激素水平反而阻礙了優勢卵泡的發育,雄激素過量也可能提示PCOS 的潛在易感性增加[26]。本研究中PCOS患者E2水平明顯升高,除與患者體內雌酮(E1)明顯增多,與E2相互轉化外,也可能與PCOS 患者基礎竇卵泡數量較多、所分泌的雌激素增加有關。LH和FSH屬于糖蛋白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卵巢,提高顆粒細胞活性進而加速卵泡發育。PCOS患者垂體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分泌過量的LH,臨床上LH/FSH≥2,可輔助診斷PCOS[27]。本研究各臨床指標間相關性分析顯示,LH與LH/FSH 呈明顯的正相關,而FSH 與LH/FSH 呈弱負相關,提示高LH水平紊亂對于協助PCOS診斷更具敏感性。

遺傳因素在PCOS 發病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最近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發現了18種與PCOS明顯相關的遺傳變異[18],包括DENND1、INSR、FSHR、LHCGR等基因或附近的變異。FSHR基因位于2p16.3,由10個外顯子和9 個內含子組成,是促卵泡激素和性腺發育功能的受體。一項跨種族的Meta 分析結果顯示,FSHR的SNP位點rs2268361 T等位基因和rs2349415 T等位基因增加了PCOS 的發病風險[28];針對泰國婦女的大多數研究并未證實FSHR多態性增加PCOS的易 感 性[28];中 國 女 性 的GWAS‐Meta 研 究 發 現,rs2268361 與中國婦女PCOS 易感性明顯相關[29];一項針對中國南方漢族的研究發現,在卵巢多囊樣變與非多囊樣變組間SNP 位點rs2268361 GG 基因型的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明顯差異,而在rs2349415位點上則未發現明顯差異[30]。在本研究人群中,FSHR基因rs2268361 位點的等位基因型分別為CC、CT 和TT,PCOS 組中最小等位基因頻率C 為48.6%,該位點多態性與PCOS 易感性無明顯相關,與一項涉及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跨種族Meta分析發現不一致[28],提示可能在不同人群、種族、民族和地域間存在一定的遺傳互作;rs2349415 位點的等位基因組成CC、CT和TT 3 種基因型,PCOS 組中最小等位基因頻率T為27.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9.8%(P=0.014),提示在本研究人群中,rs2349415‐T 等位基因增加了PCOS的發病風險。

FSHR主要由卵巢顆粒細胞分泌,顆粒細胞在原始卵泡的啟動和生長發育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31]。本研究發現,兩組外周血中FSHRmRNA表達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在卵巢顆粒細胞中PCOS 組FSHRmRNA 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4)。此外,本研究檢測了rs2349415位點不同基因型個體卵巢顆粒細胞中FSHRmRNA 的表達水平,結果發現TT 基因型個體FSHRmRNA 表達水平高于CC 和CT基因型,提示不同的基因型可影響FSHR的表達。FSHR基因的多態性一方面影響PCOS 的易感性,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促排卵治療時FSHR 對外源性FSH的敏感性[18],FSH‐FSHR相互作用可促進卵巢顆粒細胞分化及卵泡成熟[32‐33],可能影響PCOS的發生,因此,在輔助生殖促排卵用藥中,有望依據患者FSHR基因rs2349415位點不同基因型使用不同劑量的外源性FSH,從而指導臨床用藥。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高水平的BMI、E2、LH 以及rs2349415 T 等位基因是PCOS 發生的危險因素,不同的基因型可影響卵巢顆粒細胞FSHRmRNA的表達,為PCOS 的早期篩查與治療提供了潛在分子標志,對闡明PCOS 的發病機制,以及早期識別與管理提供理論基礎。本研究仍存在局限性:納入的樣本量偏小,且為單一的醫療中心。但是本研究為PCOS 的早期篩查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未來應聯合多中心以擴大樣本量及地域范圍,以期獲得更全面的研究結果,對PCOS 患者乃至整個家庭及社會均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顆粒細胞等位基因卵泡
親子鑒定中男性個體Amelogenin基因座異常1例
MicroRNA調控卵巢顆粒細胞功能的研究進展
促排卵會加速 卵巢衰老嗎?
小鼠竇前卵泡二維體外培養法的優化研究
大腿肌內顆粒細胞瘤1例
補腎活血方對卵巢早衰小鼠顆粒細胞TGF-β1TGF-βRⅡ、Smad2/3表達的影響
WHOHLA命名委員會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確認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超聲表現
DXS101基因座稀有等位基因的確認1例
卵泡的生長發育及其腔前卵泡體外培養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