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推進深度融合, 擴大優質閱讀內容供給的思考

2024-03-01 13:01寧恢
出版參考 2024年1期
關鍵詞:讀者融合發展

寧恢

摘 要: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必須堅持“內容為王”,全面強化優質內容創作,擴大優質內容供給?!蹲x者》在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如一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歌頌真善美,也始終如一與時俱進,傳遞時代價值。守正創新,制作與傳播優質內容,是《讀者》的核心。融媒體時代,《讀者》立足于優質內容生產,借助新興傳播手段,搭建全媒體矩陣,通過延長內容生產鏈和產品價值鏈,持續擴大優質閱讀內容供給,放大內容價值,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和探索。

關鍵詞:融合發展 《讀者》 優質內容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讀者集團考察時指出,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為人民提供更多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善莫大焉。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在堅守主業基礎上推動經營多元化,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出版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動指南和強大的精神動力。4年來,讀者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守正創新,自覺履行出版人的擔當和使命,持續產出優質閱讀內容,推進融合轉型工作。

一、把好內容方向,緊跟時代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讀者》的內容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程度的調整,但這種調整都遵循著一條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始終如一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始終如一歌頌真善美,也始終如一與時俱進,與時代的脈搏同頻,與時代的發展共進,與人民的需求同步?!蹲x者》的變與不變,守正與創新,核心始終是緊跟時代,制作與傳播優質內容。特別是近年來,《讀者》自覺與時代主旋律緊密貼合,在黨、國家和人民的重大敘事中,從未缺席。

《讀者》“改革開放40周年”???,以短故事,小圖片形式生動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和百姓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翻閱后,高度贊揚。此后雜志社推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刊、“喜迎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刊。連續開設“我和我的祖國”“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等專欄,展現新時代祖國發展成就,展現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和精神風貌,講述英雄、模范人物事跡,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新時代主旋律,謳歌新風尚,傳播正能量。

正是由于《讀者》雜志的內容始終緊跟時代,才能常讀常新,永不落伍。

二、調整辦刊宗旨,展現中華風度

創刊之初,“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十六字的辦刊方針奠定了《讀者》雜志的基調。20世紀90年代雜志的辦刊宗旨調整為“選擇了《讀者》,就是選擇了優秀文化”。進入21世紀,雜志提出“打造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的追求。在新時代,《讀者》雜志向何處去,是我們一直思索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彼哉f,中華優秀文化的宣揚傳播就是雜志辦刊的宗旨和方向。我們將“在這里,感受中華風度”作為《讀者》雜志新時代的辦刊宗旨,以大量有筋骨、有溫度的文字,以敦厚、多元的視角,傳遞挺拔向上、從容優雅的中華風度。

這種變化從雜志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比方說雜志的封面、雜志的首篇文章以前多是西方的作品,現在我們大量采用中國原創的文章,著力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讀者》雜志的風貌有了根本的改觀。

此外,雜志還專門設“文明”欄目,主要介紹中華傳統文化,闡釋中華民族稟賦,描摹中國歷史人物,讓每一位讀者重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記憶,幾千年的“根”與“魂”,欄目推出幾年來,反響很好,反復被其他媒體轉載。

三、改進機制措施,保證內容質量

在手機如此普及的時代,消磨時間變得十分容易和廉價,唾手可得。雜志存在的意義何在?筆者覺得雜志的工作就是篩選組合一段時間,一段比翻翻手機更有價值的時間,一段多多少少有點收獲的時間。所以雜志社提出征訂宣傳口號“為你甄選一段有益有味的時光”。讓每一個受眾在精品內容中度過一段有價值的時光。

為了內容足夠出色,雜志社不斷改進調整機制,在每一個環節下功夫,爭取每一期《讀者》雜志都是精品。

首先,保證充足的稿源。雜志社訂閱了世界各地華文報刊;全國出版社的新書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編輯案頭;兩千余位讀者簽約作家會給雜志社投來自己的新作;有償鼓勵所有人摘錄合適的文字投稿給雜志社;與四百多個互聯網平臺達成作品授權轉載協議。多管齊下,每期雜志備選稿件達3萬余份,最終刊載四五十篇,充足的稿源保證了雜志內容千里挑一,優中選優。

其次,層層把關,廣泛聽取意見。經過當期雜志的責編,初審、復審、主編反復篩選,拿出清樣,編輯部全體人員以及三到五位流動的各界評刊員共同召開簽前會,這樣層層篩選,層層把關,既確保了正確的輿論出版導向,也保障了每期雜志的質量。

最后,雜志上市后復盤會。雜志上市后,會將紙刊的內容分拆刊載到各個互聯網平臺,關注度高的文章能達到上千萬次的閱讀量,評論量達到數百條。雜志社會將這些評論搜集歸納起來召開復盤會,總結盤點,以備接下來的雜志吸取教訓。

狠抓內容質量,加上互聯網營銷宣傳,在雜志市場持續走低的大環境下,《讀者》發行量自2019年實現止跌回升,已連續4年保持正增長。

四、深化媒體融合,探索轉型路徑

讀者雜志社的轉型思路是繼續做傳統紙刊的先鋒,同時轉型品牌加持下的互聯網內容制作銷售商,“傳承靠雜志,傳播靠網絡”,以紙質和數字互補的組合方式壯大規模和影響力。

《讀者》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新媒體矩陣。讀者微信粉絲達到720萬人,日均活躍粉絲數超200萬人。同時根據微博、喜馬拉雅、人民號、頭條號、百家號、“學習強國”、酷我、華為、騰訊等各自特點,為各平臺制作優秀內容。頭條、抖音、小紅書則是雜志這兩年下功夫打造的新內容平臺,三個平臺受眾已達600萬人以上,是雜志擴大內容供給的新方向?!白x者蜂巢”App、“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寫作平臺等私域流量池的建設也在同步進行。

讀者新媒體綜合覆蓋用戶已超過7000萬人。每個平臺都實現盈利,進入良性發展模式。從受眾規模來看,數字內容的拓展,解決了傳統雜志受眾流失的問題。

第一,為了適應數字化閱讀需求,讀者新媒體的內容擺脫了單一的文字形態,以文字、音頻、視頻綜合呈現,實現了即時性、碎片化、移動端的便利性;實現了視頻化、通俗化、綜合體驗的趣味性;實現了免費閱讀,高性價比的經濟性。借助讀者新媒體平臺,讀者的原創內容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出現了一大批優質原創文章,單篇原創文章全網閱讀量破3000W+,改變了《讀者》雜志幾十年只做文摘的局面,從而實現由優質內容的甄選者,向優質內容服務商的轉變。

第二,敢于嘗試,提早布局。從最早的手機報,到“兩微一端”,再到頭條、抖音、小紅書,建立自己的直播、短視頻團隊,《讀者》雜志都積極嘗試,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提高,在嘗試中獲益。比方說,雜志抓住了第一波平臺電商的紅利,建設了自己的線上銷售矩陣,穩住并提高了雜志社的發行量。雜志早早和抖音合作,培養自己的直播和短視頻團隊,抓住短視頻的紅利期,實現了粉絲的快速增加。爆款產品推出種草視頻近千條,聯動兩百多達人帶貨,銷售100多萬套。

第三,拋棄紙媒思維,以互聯網邏輯打造新媒體。傳統雜志社的轉型很容易將現有思維、現有人員帶入新媒體運作。鑒于此,讀者新媒體完全重起爐灶,在北京成立新公司,完全按照新媒體公司的模式運作,每天工作的內容是:平臺用戶數據如何?怎么設計熱搜話題、用戶如何互動?配套海報、短視頻要不要跟上?內容在哪些平臺分發效果最好?……這種用戶思維、流量意識與傳統雜志的采編發模式已經完全不同。

(作者單位系讀者雜志社)

猜你喜歡
讀者融合發展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發展途徑之研究
淺談以藝術類學生創業為導向的河北省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讀者》光明行動”(33)
“《讀者》光明行動”兩周年特別公益活動(一)
“《讀者》光明行動”(26)
“《讀者》光明行動” (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