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帝為存《蘭亭序》摹本定制藏帖匣

2024-03-05 17:23郭威
收藏·拍賣 2024年1期
關鍵詞:石渠寶手卷柳公權

郭威

王羲之所作的《蘭亭序》,書法雋秀,鐵畫銀鉤,稱得上是法帖極品。而王羲之哪里知道,他的即興之作《蘭亭序》橫空出世后,有過一段撲朔迷離的不平凡的經歷。據唐·劉餗《隋唐嘉話》記載:“王右軍《蘭亭序》,梁亂出在外,陳天嘉中,為僧永所得。至太和中,獻之宣帝。隋平陳日,或以獻晉王,王不之寶。后僧是從帝借搨。及登極,竟未從索。果師死后,弟子僧辯得之。太宗為秦王日,見搨本驚喜,乃貴價市大王書《蘭亭》,終不得焉。及知在辯師處,使蕭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貞觀十年乃搨十本以賜近臣。帝崩,中書令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烀赜谡蚜??!庇?,唐李綽《尚書故實》記太宗曾對高宗耳語,說:“吾千秋萬歲后,與吾蘭亭將去也?!彼蕴谏舷珊?,“用玉匣貯之,藏于昭陵?!笨芍m亭序文原件傳至隋僧智永,后為僧辨才得之,又為當時的秦王李世民看中,世民登極后,最后令蕭翊從僧辨處索到,庋入唐內府,唐太宗對蘭亭序書法喜愛到了癡迷的地步,曾命弘文館拓書人摹拓。太宗卒,蘭亭序原件隨葬,后世之人再也無法窺得蘭亭原件真顏。然而,從唐代時期起,就有不少書法名家開始臨摹《蘭亭序》,唐太宗時,著名書法名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等人都參與了摹拓,以后的各朝歷代都有書法名家臨拓《蘭亭序》,留下了不少同樣可以稱得上是神采飛揚的摹本。

為存放《蘭亭序》摹本之用

入清以后,來自東北白山黑水的滿族迅速接受了漢文化,經過前幾代帝王孜孜不倦的努力,建立了有清一代的牢固基業。清代開國統治者深諳歷朝歷代帝王治國的興衰得失,意識到唯有讓自己的繼承者們從小接受全方位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避免重蹈前朝滅亡的覆轍,因此制定了完善的皇子教育機制。雍正開始設上書房,聘請徐元夢、張廷玉、梁詩正、朱軾等名流宿儒為老師,以教育皇子們。

清朝皇子教育的內容,大體來講可分為三個重點,即漢文、滿文與騎射。據清人福格之《聽雨叢談》所記:“每日功課,入學先學蒙古語二句,挽竹板弓數開,讀清文書二刻(三十分鐘),自卯正末刻(六時四十五分)讀漢書,申初二刻(三時三十分)散學。散學后晚食。食已,射箭?!壁w翼《檐曝雜記》中也說:“既入書房,作詩文,每日皆有課程,未刻(三時整)畢,則又有滿洲師傅教國書、習國語及騎射等事?!睆纳鲜鲇涊d來看,每日課程安排的時間先后或有不同,但內容大致相同。清朝皇子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要將皇太子和諸皇子培養成能文能武,滿漢文化兼備,既熟知四書五經,又精通國語騎射;既有治國之術,又能領兵打仗的棟梁之材。

而清高宗弘歷就是在這樣嚴格的教育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弘歷少年和青年時代得到名師福敏、蔡世遠、朱軾等的教導,研經習史,熟讀儒家經典,作文吟詩,又酷愛書法、圖畫、文物,精嫻音律、熱心園林建筑,全面通曉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實際生活中,弘歷也在政務之余,手不釋卷,追摹古風,對于傳統文人的休閑生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清高宗弘歷將內府所藏唐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鉤摹的王羲之《蘭亭序》墨跡和柳公權《蘭亭詩》及“戲鴻堂帖刻柳公權《蘭亭詩》”闕失部分,董其昌仿柳公權書《蘭亭詩》,于敏中補《戲鴻堂帖》、乾隆自己親臨的董其昌仿柳公權《蘭亭詩》等八個摹本,命工摹刻在八個石柱上,名為《蘭亭八柱帖》。首刻乾隆題八柱冊并序,分為八冊,每冊面題隸書帖名及次第,石原置圓明園,1917年從圓明園廢墟中搬到今北京中山公園里,又筑亭保護,而這件紫檀木插屏正是乾隆年間存放蘭亭八柱摹本的屜匣。插屏屏心上部有嵌銀字乾隆乙亥(1779年)御制五言詩一首。插屏正面的板心可以拆下,內有八個抽屜,八屜的左右兩側分別陰刻對聯一副,“敘詩薈美由今昔,臨寫存真在晉唐”。

在每具抽屜的左側自上層至下層依次灌以八卦之名相系,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抽屜的右側銘文上自上而下分別標明:“御臨董其昌仿柳公權書蘭亭詩”“董其昌臨柳公權書蘭亭詩(編入石渠寶笈上等)”“于敏中補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闕筆”“內府鉤填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原本”“柳公權書蘭亭詩并后序(養心殿石渠寶笈上等)”“馮承素摹蘭亭帖(編入石渠寶笈上等)”“褚遂良摹蘭亭帖(編入石渠寶笈上等)”“虞世南臨蘭亭帖(畫禪堂石渠寶笈上等)”,可知這八個抽屜是存放《蘭亭序》摹本之用。

不計工本的制作

關于這件插屏的制作過程,在乾隆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案記載中有專門的記載,據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十八日,造辦處活計檔記載:

“接得郎中保成押帖,內開三月二十四日員外郎四德等將插屏木樣一件內抽屜八個裝手卷匣,呈覽奉旨準照抽屜裝手卷匣樣成做,欽此。于二十七日鄂勒里傳旨新做裝手卷插屏,著照蓬島瑤臺現設插屏巴達馬樣款花紋畫樣呈覽,欽此。隨照蓬島瑤臺現設插屏樣畫得紙樣一張,呈覽奉旨,著交如意館照樣成做插屏一座,其花紋要往深里雕做,欽此?!?/p>

“于四月十二日將造辦處原交來木樣上改做得插屏心抽屜八件,照大手卷尺寸一樣改均做抽屜八件,每屜上口外面板加高二分,將底板隱住不露抽屜,插屏進深隨手卷大小尺寸成做,比較插屏原樣進深減去一寸三分,凈得高二尺七寸九分、面寬二尺二寸、進深四寸三分,持進交鄂魯里呈覽奉旨照樣準做,欽此?!?/p>

“于二十九日太監厄勒里傳旨將配做八柱詩手卷匣四件并原有手卷匣四件隨手卷拿來呈覽,欽此?!?/p>

“于本日將配得八柱詩手卷新匣四件舊匣四件隨手卷八卷呈覽,奉旨:舊有手卷匣四件亦著照配做新匣一樣再做四件,其背板上應刻蘭亭記,著賈全照刻石蘭亭記一樣起稿呈覽,欽此?!?/p>

“于初四日將賈全畫蘭亭記稿子貼在插屏上,隨插屏木樣并將抽屜次序貼簽紙樣一張呈覽,奉旨:前面挿板蘭亭記著雕做,將蘭亭詩仍刻在蘭亭記圖內,其后面背板應刻詩另有教導。其手卷抽屜次序交懋勤殿查明,有畫禪室、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已入續,入交于敏中分別定準次序,即在抽屜面板上刻做手卷,應添寫大字查明著懋勤殿送寫,欽此?!?/p>

“于初八日董五經交來擬定收貯蘭亭亭八柱抽屜次序紙樣一張,上貼由下起:第一屜虞世南臨蘭亭帖畫禪室石渠寶笈上等、第二屜禇遂良摹蘭亭帖續入石渠寶笈上等、第三屜馮承素摹蘭亭帖續入石渠寶笈上等、第四屜柳公權書蘭亭詩并后序養心殿石渠寶笈上等、第五屜內府鉤填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原本、第六屜于敏中補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闕筆、第七屜董其昌臨柳公權書蘭亭詩續入石渠寶笈上等、第八屜御臨董其昌仿柳公權書蘭亭詩續寫大字手卷三卷?!瓊髦冀蝗缫怵^將大字二張接裱在手卷上,抽屜兩邊添刻御筆對一副,欽此?!?/p>

“于初九日鄂勒里傳旨:蘭亭八柱詩插屏前面背板上雕做蘭亭記,應刻填詩句著作銀母字,抽屜兩邊對字亦做銀母字,欽此?!?/p>

于十一日為遵旨蘭亭八柱插屏,背板雕做蘭亭記題詠詩句做銀母字,查庫內現存銀母回殘不足用,擬主做銀片字,交鄂勒里轉奏奉旨準做銀片字,圖內人名亦做銀片字,其抽屜上面簽、手卷匣面簽并兩邊對字具刻做填金,其抽屜上刻做字簽照樣上貼準分位次序刻做,欽此?!?/p>

從上述記載可知,這件插屏制作于乾隆四十四年,插屏尺寸和裝飾花紋幾經修改,最后確定,插屏尺寸“凈得高二尺七寸九分、面寬二尺二寸、進深四寸三分”,插屏畫面“蘭亭記圖”由宮廷畫家賈全完成畫稿后再依畫稿進行雕刻。插屏內部有八個抽屜,分別存放“第一屜虞世南臨蘭亭帖畫禪室石渠寶笈上等、第二屜遂良摹蘭亭帖續入石渠寶寶笈上等、第三屜馮承素摹蘭亭帖續入石渠寶笈上等、第四屜柳公權書蘭亭詩并后序養心殿石渠寶笈上等、第五屜內府鉤填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原本、第六屜于敏中補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闕筆、第七屜董其昌臨柳公權書蘭亭詩續入石渠寶笈上等、第八屜御臨董其昌仿柳公權書蘭亭詩續寫大字手卷三卷”等八位后世名家摹寫的蘭亭序作品。抽屜兩邊的御題詩原本擬采用銀母材料填刻,但由于庫內所存銀母數量不多,最后采用填金字來制作??梢?,為了存放后世人臨寫的八幅蘭亭序摹寫,專門制作了插屏匣,并在其上施以精美雕刻,并填金御題詩句,可謂不計工本,巧思妙構。

清代,從關外入主中原后,很快接受了博大精深的漢文化,為了體現盛世氣象和附庸風雅,清代皇室對于流傳有序的前代鐘鼎彝銘、文化典籍、法帖字畫刻意加意保護。順治帝自稱“亦臨《黃庭》《遺教經》二帖”;康熙帝酷愛董其昌的書法而追溯王羲之,有時日臨《蘭亭序》數遍,曾為蘭亭御書《蘭亭序》并在蘭亭勒石立碑;特別是到了清中期乾隆帝統治時期,世際升平,文化博洽,乾隆皇帝篤好風雅,從容文墨,萬機之暇,寓志藝林,對于典章禮器頗多關注,不僅垂青于文玩燕閑之器,對于前代遺存下來的法書名畫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無以復加的地步,他下令將各地流傳下來的法帖字畫廣采博收,庋藏內府,其中乾隆帝對晉唐時期的法書名帖更是情有獨鐘。在養心殿西側小室中,特僻有一室,名曰“三希堂”,里面存放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

這件曾經存放《蘭亭序》摹本的插屏正是乾隆皇帝對于晉唐以來法書墨跡、拓本,垂青有加的歷史見證。

猜你喜歡
石渠寶手卷柳公權
談談手卷書法作品的書寫
明清轉邊手卷鑲接工藝探究
——以《明仿米芾行書明道觀壁記卷》為例
中國傳統手卷繪畫的展示思考——以唐代《搗練圖》為例
《石渠寶笈》藏品專題
柳公權戒驕成名
國畫手卷在高職院校美術課程中的講授案例分析
吉林省博物院藏《石渠寶笈》著錄書畫述略
《石渠寶笈初編》“附錄”完稿時間與成因考論
錄附:《石渠寶笈》著錄的圓明園舊藏書畫目錄
柳公權拜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