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同發展

2024-03-05 19:02周陽流
現代企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黨組織國有企業責任

周陽流

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同發展是當前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課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而作為黨和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肩負著推動經濟發展、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責任。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的基礎和靈魂,對于確保企業正確行使社會責任、有效履行社會使命具有重要作用。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起著組織、領導和監督的作用,引領企業全面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推動企業在經濟、環境、社會等方面履行社會責任。

一、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關系

1.國有企業黨建的基本內涵和重要作用。①國有企業黨建的基本內涵。國有企業黨建堅持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將黨建置于企業治理的核心位置。黨組織是國有企業的領導核心,發揮著組織、指導和監督的作用,引領企業發展方向,保持企業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動力。國有企業黨建注重黨員隊伍的建設和培養。通過招收優秀黨員和積極分子進入企業,提高黨員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水平。黨員應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的道德提升。國有企業黨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包括黨組織建設、黨員教育培訓、黨風廉政建設、黨建業務指導等方面。通過這一體系,國有企業黨建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促進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②國有企業黨建的重要作用。國有企業黨建確保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領導核心。黨組織在企業中起到組織、指導和監督的作用,推動企業全面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維護企業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動力。國有企業黨建通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黨員作為企業的骨干力量,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帶動和影響其他員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團隊合作精神。國有企業黨建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倡導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念。通過黨建工作,傳承和弘揚企業的優良傳統和精神文化,推動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和員工價值觀。國有企業黨建通過黨風廉政建設,加強企業的廉潔風險防控。黨組織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動企業內部的廉潔作風和反腐敗斗爭,維護企業的良好形象和聲譽。

2.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意義。①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內涵。企業應履行良好的經濟責任,通過誠信經營、創造就業機會、繳納稅收等方式,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關注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社區發展、教育支持、災害救助等活動,推動社會進步和社會公正。企業應關注環境保護,采取可持續經營的方式,降低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推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應尊重和關心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包括員工、消費者、供應商、合作伙伴、投資者等,確保公平待遇、安全環境和合作共贏。②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企業社會責任推動企業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企業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影響,為社會創造更長遠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企業社會責任有助于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和聲譽。通過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回報社會、關注員工福利等舉措,企業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消費者日益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的背景下,具備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形象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企業更受消費者青睞,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企業社會責任通過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和改善社會狀況,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作出積極貢獻。企業作為社會的一部分,應肩負起推動社會公平、公正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二、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相互關系

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都以服務于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共同的價值追求。黨建通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而企業社會責任則體現了黨建的具體實踐和落地。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都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同發展為目標。黨建注重引領企業發展方向、提升企業的黨性和組織效能,而企業社會責任關注企業在社會和環境方面的責任履行,共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黨建通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推動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和信譽度。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則有助于培育和踐行黨員的社會責任意識和道德品質,加強企業黨建的實效性和影響力。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相互關系在具體實踐中得到有機融合。例如,國有企業可以通過黨建引領企業員工履行社會責任,組織開展公益活動、社區服務和環境保護等。同時,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也可以通過黨建工作的指導和支持,使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和可持續化。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相互關系共同推動著社會進步。黨建通過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企業與社會各界的良好互動和合作,為社會問題的解決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也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影響力,促進了社會公平、公正和可持續發展。

三、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同機制

1.建立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協同的組織架構。設立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協調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推動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開展。該機構應由黨組織和企業社會責任部門的代表組成,確保協調性和合作性。建立黨組織與企業社會責任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和有效溝通的機制。例如,可以設立專門的溝通渠道、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或工作座談會等,以確保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方向和目標的一致性。在組織架構中安排專職或兼職的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人員,相互協同配合,共同推進工作。黨建人員可以提供政策指導、思想引領和組織支持,企業社會責任人員可以負責具體的責任履行和項目實施。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將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納入考核體系中。通過設立相關指標、權重和獎懲措施,激勵黨組織和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共同努力,推動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促進黨組織和企業社會責任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合作。黨組織可以提供政策支持、組織力量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資源,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可以提供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和項目資源等。通過共同合作,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推動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協同發展。

2.加強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制度建設。制定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制度,明確黨組織和企業社會責任部門的職責和權限。該制度應包括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目標、內容、程序和評估標準等,確保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建立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協調機制和工作流程。例如,可以設立工作小組或專項工作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明確工作計劃和任務分工,確保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依據和法律責任。法律法規可以包括黨建工作的相關規定,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義務和標準等,對黨員干部和企業員工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建立內部和外部監督機制,加強對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監督和評估。內部監督可以通過黨內監督和內部審計等方式實施,外部監督可以通過社會監督、媒體監督和政府監管等方式實施,以確保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加強黨員干部和企業員工的培訓和教育,提升其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能力。培訓和教育可以包括黨的理論學習、倫理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培訓等內容,通過不斷提升人員素質和知識水平,推動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實施。

3.強化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機制。加強黨內監督,建立健全黨組織的紀律檢查機構,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確保黨建工作的紀律性和規范性。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機制,對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行定期審計,發現問題和風險,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鼓勵社會各界、媒體和公眾對國有企業的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行監督,通過輿論監督和社會評價推動企業改進和提高。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管,建立有效的監管體制和監管指標,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國有企業的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行評估,提供獨立、客觀的評估結果和建議,推動企業改進和提高。制定行業相關的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標準,對企業進行評估和排名,促進企業之間的競爭和比較,激勵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中的風險和問題進行及時預警、防范和化解潛在風險。建立健全的問責機制,對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中的失職、瀆職和違法行為進行追責,形成嚴明的問責氛圍。

4.提升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同培訓機制。制定針對黨員干部和企業員工的協同培訓計劃,明確培訓目標、內容、形式和時間安排等。培訓計劃應涵蓋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理論知識、政策法規、實踐案例等方面,旨在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定期組織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培訓活動,包括培訓課程、研討會、座談會、經驗交流等形式。培訓活動可以由專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高校等提供,也可以邀請內外部專家和成功案例進行講解和分享。鼓勵黨組織和企業社會責任部門之間的跨部門交流與合作,開展聯合培訓活動。通過跨部門培訓,可以促進彼此的了解和合作,提高協同工作的效果和成效。建立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培訓資源的共享機制,包括教材、案例、課件等。通過共享資源,可以節約培訓成本,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培訓效果評估機制,對參與培訓的黨員干部和企業員工進行培訓效果評估和反饋。評估結果可以用于調整培訓計劃和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四、結語

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對社會、環境和利益相關者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關注社會和環境影響的重要表現。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轉型的背景下,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企業良好經營的需要,也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踐中,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同發展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往往存在分割和割裂的現象,缺乏有效的協調和統一。制度機制和管理方法亟待完善,需要進一步提升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同性和有效性。因此,深入研究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同發展,探索有效的機制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黨組織國有企業責任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清華黨組織公開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和實踐
期望囑托責任
建好“三型”黨組織 實現醫院新跨越
忠誠 責任 關愛 奉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