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藏的細節
—— 繪本圖像中的視覺符號①

2024-03-05 10:30武漢輕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湖北武漢430048
關鍵詞:公主畫家細節

夏 平(武漢輕工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48)

繪本以圖像為主體,主要用豐富的圖像語言傳達一個故事或主題,常常搭配以簡練的文字,甚至沒有文字。大多數繪本以兒童為對象,是親子共讀的作品,通過兒童讀圖、成人讀文字來完成閱讀活動。由于長期形成的文字閱讀習慣,成人通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頁面上的文字,畫面里的細節往往被他們忽視。反觀兒童,他們是用全部身心在感知和體驗故事,又因為尚未熟練系統地掌握文字閱讀能力,所以他們往往會更加專注于畫面本身。對于兒童而言,繪本的樂趣不僅是感知故事的內容,同時也是找出故事的游戲。在繪本閱讀時,兒童往往會著迷于圖像中的一些細節。有趣的、小小的細節在文字中通常只字不提,只待有心的讀者在讀圖時去發現。趙毅衡認為,“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1]1“意義必用符號才能解釋,符號用來解釋意義。反過來,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符號解釋,也沒有不解釋意義的符號”。[1]2這些視覺符號有的成為故事暗藏的重要線索,與事件息息相關;有的與故事主題、情節氣氛、角色情緒暗暗呼應;有的又似與主題全然無關,可有可無,純屬畫家個人的小樂趣。繪本圖像中隱藏的細節作為視覺符號傳達信息,成為一種重要的圖像語言,在視覺化敘事中具有不同的意義與作用。

一、暗藏的線索

格林童話中睡美人的故事,我們從小讀到大,耳熟能詳。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個故事:國王和王后非常想要一個孩子。青蛙預言之后,美麗的小公主就出生了。在盛大的慶祝宴會上,有十二位仙女受到了邀請,只有一位除外。仙女們一個個為公主送上了美妙的禮物,突然,沒有受到邀請的第十三個仙女出現了,她贈與公主的是死亡的命運——公主在十五歲的時候,會被一個紡錘刺傷,倒地死掉!幸虧得到第十二位仙女的幫助,將這一命運改為沉睡一百年。國王怕自己的寶貝女兒遭遇不幸,下令燒掉全國所有的紡錘。然而,就在公主十五歲生日那天,國王和王后留下公主外出了。讀到這里讀者總是百思不得其解,明知是這么重要的日子,在這么重要的關頭,國王和王后卻出去了,只留下公主一個人在王宮里,這如何解釋?按照河合隼雄在《童話心理學》一書中的兩種詮釋:“其一是父母深知女兒面臨可怕的命運,一刻不停地關注著她,但由于太關注一時出現了真空現象……還有一種解釋,就是父母不在家是內在的必然結果?!盵2]

乖巧又懂事的公主為什么會一個人爬上古老的塔樓?筆者查閱了很多不同版本的格林童話,文中并沒有給出緣由,文字作者或編輯們只是一筆帶過:公主好奇地走過一個個房間,終于來到了古塔前?!皥D畫的功能除了描繪文字傳遞的信息外,還包括放大、強化部分信息,或是構筑文字沒有描述的地域環境和文化背景,并添加細節,以讓場景更顯真實?!盵3]瑞士畫家費里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在他描繪的《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里用圖畫清楚地詮釋了為什么公主會爬上又高又窄的塔樓——有一只貓爬上了古塔的階梯。我們可以從圖畫里推測出,是因為貓上了樓,所以公主也跟了上去(圖1)。成人不那么注意這種細節,但兒童能立刻發現這種犄角旮旯處的“暗號”。

圖1 《睡美人》(中文版:連環畫出版社,2008)

繪本里的這只貓在小公主接受仙女祝福時第一次出現,以后的畫面中也頻頻登場陪伴在公主身邊,是畫家暗藏的線索,在各個場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格林童話《睡美人》的各種文字版本中根本就沒有貓,這只貓是畫家霍夫曼創作時自己加進故事里去的?!袄L本中的插圖只是說明性地解釋文字是遠遠不夠的,悉心洞察讀者想看到的東西,并以適當的繪畫來引導讀者進入故事中的情景,才是繪本畫家所應該追求的?!盵4]51一個優秀繪本畫家的心是和讀者的心連在一起的,想讀者之所想,通過周到細致的構思與布局,引領讀者走進故事的世界,從而使讀者獲得心靈的愉悅。繪本畫家在用畫面表現故事時對細節的再創作,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暗藏玄機,在細節處的精彩演繹體現出高度的專業精神。

二、氣氛的渲染

繪本中用圖像語言來營造氣氛或表達情緒的手法很多,氣氛決定了一本書的整體基調。氣氛的渲染可以是畫家選擇的媒材、表現技巧或是畫面的構圖、色彩或者版式的變化,還可以是精心打造的圖像細節……

細節的塑造可以使故事更加精彩,給讀者留下豐富而深刻的印象。仍以霍夫曼的《睡美人》里的那只貓為例,這只文本里沒有提及的貓,從公主出生起一直陪伴在她身旁,成為配合故事氣氛的重要一環。當小公主接受十二位仙女的祝福時,貓靜靜端坐在她的搖籃邊;當沒有受到邀請的第十三個仙女的手指犀利地指向公主,國王伸出右手極力護在公主前想阻擋詛咒實施時,這只貓因害怕正奮力鉆進國王腳下的長袍中,增強了故事的緊張氣氛,極具戲劇性(圖2)。故事的最后,在王子進入城堡俯身吻向沉睡公主的畫面中,這只貓正蜷成團在旁安睡,此時我們感受到的是溫柔靜謐的氛圍。貓的存在始終在為說故事出力,成為故事有擔當的配角,為渲染氣氛服務。

圖2 《睡美人》(中文版:連環畫出版社,2008)

用細節來渲染氣氛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根據《聊齋志異》中的《賈兒》改編的繪本《寶兒》。在故事里,商人兒子的眼睛有時是黑色,有時是藍色。男孩的眼睛在特定的情況下變成藍色,營造出故事神秘詭異的氛圍。這個小小的細節被日本畫家發現并提問。畫家蔡皋回答道:“我是想告訴讀者,小孩子比成人聰明,小孩子澄明,在那雙清澈得如湖水一樣的眼睛中,一切事物都能照出原形。那雙眼睛在特定情況下是變化的,只是一般成年人不易發覺,因為成年人為聞見知識所困,眼光早已不可能那樣澄明了……”[5]蔡皋對這個細節處理的解釋,充滿哲學的意味。好的繪本就是這樣,圖像細微之處的“小把戲”是創作者深思熟慮的結果,是一種內涵豐富的視覺符號。

三、視覺的象征

“視覺的象征是運用實體事物來代表抽象的想法?!盵6]342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達利(Salvador Dali)等都以寫實細膩的筆觸著力描繪超越現實的畫面,其畫面上的物件不只是我們看到的樣子,背后有更深層次的意念。繪本領域擅長用這種視覺象征形象符號進行圖像表現的畫家有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克里斯·范·奧爾斯伯格(Chris Van Allsburg)、南?!ぐ?嘶魻柲贰げ颂兀∟ancy Ekholm Burkert)等。

以南?!ぐ?嘶魻柲贰げ颂厮L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Snow-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為例,皇后制作毒蘋果的那張圖里有滿月、蝙蝠、攤開的巫書、蜘蛛、骷髏頭、數字十三的塔羅牌、熄滅的蠟燭等(圖3)。這些事物乍看之下和那些不具有任何隱喻意味的物件毫無區別,其實卻是象征——畫面上呈現的每一個物件仿佛都是邪惡和死亡的象征。這些事物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內涵,了解這些事物傳統意義的讀者看到這個場景,對畫面氣氛的感受與對故事的理解就會更深一些?!拔覀冊忈屢环鶊D畫中比較重要的客體的方式,不僅依賴我們對該客體所代表的意義的認識,還在于我們對客體知道多少,或我們有多少意愿去認識該客體所代表的意義?!盵7]為了充分認識客體所代表的意義,筆者專門查閱了塔羅牌數字十三的意義: 死神,意味著結束??梢?,只有那些深諳其中含義的人,才有能力去詮釋這些視覺象征。

德裔美國學者歐文·帕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 提出“隱藏的象征”(disguised symbolism)的概念:“‘隱藏的象征’以雙重身份存在,對于一般的物象辨識者來說,圖像上的事物只是某些現實生活的具體對象,畫面中的動作只是一些身體行為,然而對于有資格的文物象征解釋者來說,眼前的繪畫卻是一個經由變貌的象征所構筑而成的語言系統,這些由各種藏身于細節當中,同時又精心偽裝的‘隱藏的象征’所構成的圖像,形同謎語或密語,因此也就構成了一般觀看者和有能力解碼者的差異?!盵8]

傾向于視覺象征主義表現的伯克特,不僅在畫面中描繪了大量象征意向的物件,同時在構圖處理上也極具象征意味。在這個皇后制作毒蘋果的場景中,月亮和攤開的書在左頁,皇后在右頁;左頁窗戶和書頁的邊緣形成一條直線,右頁窗戶和皇后的裙上的皺褶形成一條直線,共同形成一個左右對稱式的構圖。畫面左上角和右上角都有窗戶,皇后打開手臂張牙舞爪的肢體動作與左頁上蝙蝠飛舞的翅膀相呼應,再仔細看蝙蝠追逐的白色蝴蝶對應皇后手上的蘋果,這難道不是特殊意義的傳達嗎?畫家巧妙地用構圖左右對稱的關聯性,用視覺的隱喻暗示皇后就像蝙蝠,白色蝴蝶隱喻白雪公主。畫面中的細節往往是畫家隱藏寓意的線索,也是詮釋意義的視覺符號。畫家伯克特在畫面中呈現的每一個物象、每一個細節都充滿著象征的意味,用圖像語言打造出視覺上的譬喻和象征。

四、時間的暗示

故事與改變有關,必定涉及時間。繪本圖像必須要表現時間的流動,才能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繪本的圖像是靜態的、固定的,通常一幅畫只能呈現時間流動當中的某一個瞬間,但畫家有很多方法來表現時間的流動,利用圖像細節來暗示時間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時間的暗示有直接的時間表現,也有間接的圖像暗示。

霍夫曼擅長圖像敘事,他既能用圖像直接具體地表現事件發生三十分鐘的時間長度,也能巧妙地用圖像間接抽象地呈現一百年時間的逝去。仔細看他創作的《狼和七只小羊》(Der Wolf und die siebenGei?lein ),可以發現兩個畫面中右上角的掛鐘準確告訴了我們時間,大灰狼闖進門是三點鐘,下一個場景羊媽媽回到家時間是三點半,中間間隔了三十分鐘,這是直接用細節表現時間。再來看間接用細節暗示時間——《睡美人》里“小幫工的廚師帽”。日本繪本研究專家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圖畫書論》《打開繪本之眼》等著作中對霍夫曼的《睡美人》中每一個場景的插圖都作了細致地解讀,指出“小幫工掛在玫瑰籬笆上的廚師帽意味著一百年的時間”,[4]55細節詮釋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當公主沉睡時,整個城堡也隨公主睡去,此時的畫面中小幫工的廚師帽是好好地戴在小幫工頭上的,而當一百年后王子進入城堡尋找公主時,小幫工頭上的帽子被掛在了旁邊的玫瑰籬笆上。是誰動了小幫工的廚師帽?是在一百年時間里不斷生長的玫瑰??!一百年的時間被畫家詮釋在了這個小小的廚師帽上。

美國畫家佩吉·拉特曼(Peggy Rathmann)創作的《晚安,大猩猩》(Good Night,Gorilla)描繪了大量的細節:一只拖著香蕉的小老鼠、每種動物的籠子里都有與他們相應的動物小玩具、客廳墻上掛著的照片和床頭柜上放著的照片……還有一只粉紅色的氣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圖4)。這只粉紅色的氣球出現在每一幅畫面中,只是隨著情節的變化越來越小,直到最后變成月亮身邊的一個小圓點。借助不同場景中越飄越遠、越變越小的氣球,畫家展現的正是故事里夜越來越深的時間進程。它們不易被察覺,可以被忽略,并不影響故事情節的發展,精心的細節設計如同暗號或密語,等待讀者接收。

圖4 《晚安,大猩猩》(中文版:南海出版公司,2010)

五、畫家的畫謎

兒童和成人不同,他們往往對一本感興趣的書可以一看再看,甚至可以在一定周期內持續反復看數百遍。一本能夠讓兒童一看再看的繪本里,必定藏著不同尋常的樂趣,每次或許都能有新的發現。畫中有畫,如同暗號,這些屬于畫家自己的小樂趣一旦被發現,能讓讀者驚嘆連連,佩服不已。不過,倘若沒有被讀者發現也沒有關系,它們不會對故事主線或主題產生任何影響,絲毫不影響讀者對整個故事的理解。

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雜貨店門口公告欄上的“尋貓啟示”,走失的黃色小貓就藏在繪本中的某個畫面里,等待小讀者去尋找;“兒童畫室”海報上教畫畫的老師林明子就是此書的畫家,電話也是她家的電話;而雜貨店的名稱“筒井商店”,用的則是此書文字作者筒井賴子的姓氏(圖5)。圖中這些小細節和故事主題內容并無關系,但總有眼尖的小讀者會在細讀中驚喜地發現這些畫家設計的小樂子,找出來反復回味。

圖5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文版: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獲得國際童書界最高榮譽的“安徒生獎”畫家獎的安野光雅無疑是個畫謎高手,他創作的無字書“旅之繪本”系列,沒有相當的人文知識儲備的讀者是無法充分體驗到閱讀樂趣的?!奥弥L本”有歐洲篇、意大利篇、英國篇、美國篇等,每翻開一頁都是鳥瞰式視角呈現的大場景,主角是一個頭戴尖帽、騎著馬的旅人,仿佛導游一般引導讀者進行紙上旅行。安野光雅在畫面中隱藏了無比豐富的細節,等待讀者自己去發現,有些比較直觀,容易被發現,比如在樹葉和樹干中藏著一些動物的造型;更多的細節不容易辨識,需要一定的人文素養才能發現,比如表現不同國度的名勝古跡、名畫、名人、電影、童話……就像玩視覺圖像游戲,需要慢慢品、細細讀才能完成這種視覺圖像的猜謎。不同階段的讀者每次閱讀都能有新收獲,用心看能看出更多,體會到觀察和發現的樂趣。例如只有熟悉法國畫家米勒(Jean Fran?ois Millet)代表作《拾穗者》(The Gleaners)的讀者才會對《旅之繪本——中歐》(Anno's Journey)一書的某個畫面中的彎腰勞作的三個農婦投以特別的關注(圖6)。同樣,熟悉格林童話《小紅帽》的小讀者通常會迅速捕捉到在畫面左上角的角落里,有個隱藏在森林深處穿著紅色斗篷的小女孩,不遠處有一只狼正尾隨著她。在這個畫面中還包含有米勒的另一幅作品《牧羊女》(Shepherdess with her Flock)以及伊索寓言《狗和它的影子》。對于那些缺乏上述背景知識的人來說,這些細節只是模糊的背景,沒有特別的意義,但是顯然具備這些知識儲備的讀者可以體會到畫家獨具的匠心,一讀再讀。

圖6 《旅之繪本——中歐篇》(中文版:新星出版社,2012)

六、附加的故事

通常一本繪本里的圖像描繪的是一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主題,圖像表現的故事與文字傳達的故事結合產生的故事就是這個故事的全貌。然而,有些繪本畫家顯然不滿足于這個單一的主線,會用細節巧妙的詮釋其他的小故事貫穿在畫面中,發現或者錯過這些細節里的故事都沒有關系,無關大局。我們可以理解為,這些故事中的故事是畫家附加的故事。

大衛·麥基(David McKee)創作的《夏綠蒂的撲滿》(Gharlotte's Piggy Bank),故事內容是小女孩夏綠蒂收到了一個特別的禮物——有魔法的小豬存錢罐。只要她在里面存的錢夠多,當小豬發出“?!钡囊宦晻r,她就可以實現一個愿望。為了實現愿望,夏綠蒂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努力存錢放進撲滿,終于有一天夏綠蒂存夠了錢,小豬存錢罐發出“?!钡囊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小豬騙夏綠蒂說出“我希望你是會飛的豬”。豬變大了,長出翅膀,說“人生不見得永遠順心如意”,然后就從窗戶飛出去了。這樣的情節太過反轉,像是一則內涵豐富的寓言。作者或許是想告訴我們,不是每個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生活往往并不如意。畫家大衛·麥基筆下,眾生百態的豐富世界用廣角鏡頭的畫面在我們面前展開。仔細讀圖,在這個以夏綠蒂為主角的故事里,每個場景中始終另有兩個角色出現——一對帶有“愛心”符號的中年人,他們隱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易發現,文字壓根沒有提及,但每翻開一頁這兩個角色都有“出鏡”,具備足夠耐心去尋找和思考的讀者大概可以從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揣摩出這是一對中年人的愛情故事(圖7)。除了這對中年人,繪本中還有一對遛狗的年輕人出現了四次,讀者能夠通過讀圖推測兩個年輕人因為狗而相識,并最終走到了一起。

圖7 《夏綠蒂的撲滿》(中文版:悅讀文化有限公司,2005)

《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里美國研究者珍·杜南(Jane Doonan)迅速將這樣的故事稱為“附加故事”,“圖畫書的連續圖畫中出現的次要角色,他們有著自己的生活,并在主角的旁邊獨自發展出自己的故事?!盵9]附加的故事在文本中并不提及,有些附加故事非常的明顯,如《爺爺一定有辦法》(Something From Nothing by Phoebe Gilman)里小老鼠一家;有些則非常隱蔽,如《夏綠蒂的撲滿》里的那對中年人。隱藏在豐富的畫面中里的故事中的故事,是不是很巧妙呢?依靠用圖像細節說故事的這種特殊技巧,繪本創作延伸出無限的可能。

結語

優秀的插畫家能夠在圖像中融入其對故事的獨特思考,精彩的細節設計如同畫家給作品加的“料”,成為有意味的視覺符號。如同諾德曼所言“圖中每一個物件都是為了透露故事的訊息”。[6]332隱藏的視覺符號能被細心的讀者感知,與讀者產生心流并引導讀者用自己的視覺探索以及閱讀體驗去完成對故事的理解,帶給讀者快樂、驚奇、思考與回味。繪本圖像通過視覺符號傳達信息和敘事的方法,需要我們用專業的眼光研究、學習和借鑒,圖像敘事語言有很多種可能性等待我們挖掘和整理。

猜你喜歡
公主畫家細節
《遼史·公主表》補述
《愛哭公主》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粉紅兔公主鏡
酷炫小畫家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小公主
細節取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