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視閾下規范影響利益判定的機理

2024-03-05 01:06岳漢景
學術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價值觀念客體利益

岳漢景

(上海政法學院 政府管理學院,上海 201701)

在人類社會中,為了調整人際關系,有多種不同的規范,如法律規范、政治規范、道德規范、技術規范等,其大多屬于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此規范與經濟,或者說與經濟關系,有很密切的聯系。恩格斯指出:“每一個社會的經濟關系首先是作為利益表現出來?!薄?〕因此,規范也必然與利益有密切關系。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問題,其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經濟利益和道德的關系問題,另一方面是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關系問題?!?〕而眾所周知,規范在倫理學中具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把倫理學看作是一門規范科學。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明規范與利益有密切聯系。但是,這只是確定了規范與利益有密切聯系,規范與利益有著怎樣的密切聯系,或者換句話說,規范與利益密切聯系的內在邏輯是什么,這一問題仍有待回答。

利益具有客觀性,但對其的認知卻具有主觀性。當我們說某某主體的利益是什么的時候,這時的利益實際上是被判定了的利益,是作為一種認知結果的利益。本文討論規范與利益密切聯系的內在邏輯,這里的利益就是指作為認知結果的利益。這樣一來,揭示規范與利益密切聯系的內在邏輯的任務,可以通過研究規范如何影響利益認知或者說利益判定來完成。

要分析規范是如何影響利益判定的,就需明確規范的含義以及利益的判定過程。由于規范與利益的聯系多數情況下是以價值為中介的,因此要分析規范影響利益判定的邏輯還需要分析一下“價值”及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并對利益的判定過程與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進行對比分析?;诖?本文第一部分將著重考察利益的判定過程,第二部分重在探討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第三部分以對利益的判定過程和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進行對比分析的結果(利益的判定過程首先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以及對規范的界定為基礎,集中探析規范影響利益判定的機理。由于學者們對利益的認識存在著差別,因此要明確利益的判定過程就需確定利益思想。本文擬以馬克思主義的利益思想作為分析利益判定過程的基礎,因此下文先簡單探討一下馬克思主義的利益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利益思想與利益的判定過程

利益的判定過程與利益觀,特別是利益的定義,密切相關。馬克思主義對利益的定義是本文考察利益判定過程的出發點。

(一)馬克思主義利益思想概述

分析一事物本質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先探討該事物是如何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對利益本質的探討就是以利益是如何產生的為出發點的?!鞍凑振R克思主義的論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個從人的需要到人的勞動再到社會關系的邏輯過程?!薄?〕人的利益起源于人的需要。人人都有各種需要。一般認為,人類有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五個層次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從哲學的高度,把人的需要概括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把人的需要的對象物分為生存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把人的權利分為生存權、享受權和發展權?!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指出:“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薄?〕因此,人們必須首先滿足自己最低層次的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獲取需要對象)以保證自身生命的維持和發展。這無疑需要進行生產(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以及種的繁衍),其中最根本的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正如馬克思所說:“像野蠻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維持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必須與自然搏斗一樣,文明人也必須這樣做;而且在一切社會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產方式中,他都必須這樣做?!薄?〕因此,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但是受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無法單獨進行生產,必須共同生產,而“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這樣便產生了以生產關系為核心的社會關系(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法律關系、文化關系等)。社會關系使人們在特定的社會范圍內生產和生活,并支配著生產成果在社會成員中的分配,因此社會關系決定著人們需要的滿足。人與需要對象之間的關系就轉化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了。需要以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形式獲得社會內容和社會特性。這樣,利益便產生了?!袄姹旧硪呀浭巧鐣鶝Q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會所創造的條件下并使用社會所提供的手段,才能達到;也就是說,私人利益是與這些條件和手段的再生產相聯系的。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內容以及實現的形式和手段則是由不以任何人為轉移的社會條件決定的?!薄?0〕從對利益形成過程的分析可知,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產基礎獲得了社會內容和特性的需要,其本質是社會關系,因為主體所處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主體的需要及其滿足狀況。

由利益的上述定義可知,利益由三方面因素構成。第一,利益的主觀基礎是人們的需要。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決定了利益內容的無限多樣性。人們的物質需要構成物質利益的基本內容,人們的精神需要構成精神利益的基本內容。第二,利益反映著特定歷史階段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作為社會關系承擔者的人,體現為特定的利益承擔者和主張者。第三,利益反映著一定階段上人們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利益是需要的社會形態,是人們試圖借助于生產來滿足的需要。因此,凡是無需人們通過生產來實現的需要以及超越人們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的需要都不構成利益的基本內容。就此而言,利益是需要和實現需要的手段的統一?!?1〕

利益具有多個內在矛盾,其中之一是,利益形式的主觀性和利益內容的客觀性之間的矛盾。利益是與人們的一定社會實踐水平和社會關系狀況相適應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直接表現,其內容反映著特定社會生產發展水平和社會關系背景下的物質條件和社會狀況,因而是客觀的。同時,利益必然在具有客觀的需求對象存在時才成為利益,在這個意義上利益的內容必然是客觀的。另一方面,當利益作為主體追求目標的那一刻,它便具有形式上的主觀性,因為這時的利益實際上是作為一種認識結果而存在的,或者說是作為一種被主觀判定了的東西而存在的。人們通常所說的某某主體的利益,實際就是指被判定了的利益。那么利益是如何被判定的呢?這與利益觀有關。當我們在上文中得出利益是需要和實現需要的手段的統一這一結論后,利益的判定過程就比較明晰了。

(二)利益的判定過程

利益是“需要與實現需要的手段的統一”,即利益來源于需要,但需要不一定是利益,只有與實踐相聯系,具備實現手段的需要才是利益。據此,利益的判定過程要相繼經過四個基本階段:第一,明確需要(形成目的);第二,確定需要對象或需要客體;第三,對滿足需要或獲取需要對象的手段和能力進行評估;第四,形成被判定的利益。上述利益的判定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利益的認知過程。利益一旦被判定,一旦被說出來,其便成為一種認識,一種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結果。

在認識問題上,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不同,馬克思主義把辯證法引入反映論,認為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能動的反映,這種能動的反映是摹寫性與創造性的統一。反映的摹寫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觀性。但是,受限于事物運動的復雜性和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人們無論在感性認識階段還是在理性認識階段都有可能出錯。既然說出來的、被判定了的利益是一種認識,而認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因此被判定的利益也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這主要體現在對需要以及實現需要的能力的認識上,因為利益是需要和實現需要的手段的統一。如果以“虛假的需要”“過量的需要”等不正當、不合理的需要作為利益判定的主要依據,那么這種對利益的認識結果將是錯誤的,比如吸毒者把海洛因等毒品判定為利益。當然,如果對實現需要的手段和能力進行了錯誤評估,那么這也將導致錯誤的利益認識或者說錯誤的利益判定。對需要的正確認識是不容易的,對實現需要的手段和能力的準確評估更難,甚至是不可能的,因為到底有沒有能力滿足需要,很多時候不是什么思想理論所能夠解決的,而需交給實踐去解決。

由于社會的物質資料生產相對于其他一切生產具有基礎性地位,人們的經濟關系較之其他社會關系具有基礎性地位,因此,以物質利益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利益較之其他利益具有基礎性地位,對其他利益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支配作用。

二、馬克思主義價值思想與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

規范與價值有密切的聯系,價值與利益也有密切的聯系,因此要探討規范對利益判定的影響,需要分析一下價值與利益的關系,特別是價值的判斷過程與利益的判定過程的關系。第一部分已經討論了利益的判定過程,下面討論一下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但在討論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之前有必要考察一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價值思想概述

人都有生存和發展等需要,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須進行實踐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同時存在著兩類問題,第一類問題是真理問題,即主觀是否符合客觀的問題,第二類問題是價值問題,即認識和改造世界是否按照主體的需要進行的問題。這兩個問題與制約人們實踐活動的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密切相關。成功的實踐都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范疇,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那么什么是價值呢?

對于價值,不同的價值論有不同的認識??陀^唯心主義價值論認為,價值本身是一個獨立于人本身和世界萬物之外的實體王國,是絕對存在著的不會為任何人或物所改變的“第三世界”。庸俗唯物主義把價值和價值物混為一談,認為價值就是有價值的東西本身,或者是價值客體物中所特有的某種東西?!?2〕

馬克思主義價值論認為,“價值”是揭示客觀世界滿足人類生存發展程度的關系范疇,是指具體歷史過程中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3〕“價值的本質,是指‘客體主體化’的過程、結果及其程度,是一種‘以主體尺度為尺度的主客體統一’?!薄?4〕所謂“客體主體化”,簡單地說就是把主體的尺度運用于客體,主體尺度變為客體變化的準則??腕w價值大小與其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成正比。由此可見,價值涉及三個方面:第一,主體的需要;第二,客體的某種性質、結構或屬性;第三,主客體關系的建立??捎脠D1來表示:

圖1 價值關系圖

價值與價值關系不同,價值是價值關系的內容,價值關系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在性質上,價值關系是中性的,價值則有正負之分。有益的稱為正價值,有害的稱為負價值?!皟r值既是關系范疇,也是屬性范疇”,它只是某物的一種屬性,“是在關系中表現出來的屬性”?!?5〕因此,一物的價值屬性不是從該物同主體的關系中產生,而是在這種關系中表現出來。道德上的善惡、功利上的利弊得失、審美上的美丑雅俗,等等,在哲學上都屬于價值。

價值有多個主要特性。第一是客觀性。這是因為人的需要具有客觀性,用來滿足人們需要的對象也具有客觀性,滿足人的需要的過程和結果也具有客觀性。第二是主體性。價值的主體性是指價值本身直接同主體相聯系,價值的特點表現或反映著主體性內容??腕w對于主體的意義因主體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價值的主體性不代表價值具有主觀性。另外,價值還具有社會歷史性及多維性等特性?!?6〕

那么如何認識事物的價值呢?由上述對價值的含義和特點的分析可知,作為活動過程的價值認識要以客觀存在的價值關系為對象,對客觀事物對于人和人類的意義進行反映。價值認識也可稱為價值評價。它們也可以作為名詞來使用,表示價值認識活動的結果。這種活動結果往往以價值判斷的形式表現出來。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不同,前者是對價值關系的認識,后者是對事物自然屬性或社會屬性的認識??腕w與主體生存和發展是否一致、接近或符合,可以作為事實來描述,形成事實判斷。例如:敵敵畏對人體有劇毒作用,這是一個事實判斷,體現的是一種認知關系,而不是價值關系。價值判斷離不開價值詞,最常用的價值詞有好壞、真假、善惡、美丑、益害等。甲物是好的、乙物是美的、某行為是惡的等都屬于價值判斷。價值判斷的形成離不開事實判斷,要依賴事實判斷,因為很難想象在對事物的客觀屬性把握不準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正確的價值認識。

(二)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

依據價值及價值關系的含義,從邏輯上看,價值判斷的形成要依次經過這樣一些環節:第一,關于某物狀況的事實描述;第二,該物對于人們生活的作用和影響的事實描述;第三,關于主體需要的意識,即明確主體的目的,因為目的是意識到的需要;第四,形成價值判斷?!?7〕例如,“敵敵畏為無色油狀液體,化學式為C4H7Cl2O4P”,這是關于敵敵畏的自然屬性的描述,不能由其推出一個價值判斷。接下來,“敵敵畏有很高毒性,對害蟲和人類均起作用”,這一判斷描述的是敵敵畏的社會屬性、屬人屬性,依然是事實判斷。此判斷雖然含有客體對主體作用的描述,但由其依然不能推出一個價值判斷,因為它沒有同人的需要、目的相聯系。如果一個人的目的是殺死害蟲,他會作出“敵敵畏是好東西”這一價值判斷來。如果一個人的目的是維護身體健康,他可能會作出“敵敵畏是壞東西”的價值判斷。而如果一個人強烈的目的是自殺,他可能同樣會得出“敵敵畏是好東西”的價值判斷。

三、利益判定過程的基本特點及規范在其中的影響

在對利益的判定過程和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進行了考察之后,對這兩個過程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的關系。以此關系為基礎,規范如何影響利益判定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一)利益的判定過程首先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

本文第一部分依據馬克思主義利益思想,分析了利益的判定過程,第二部分依據馬克思主義價值思想分析了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下面可以對利益的判定過程和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進行直觀的對比分析,見圖2:

圖2 利益的判定過程與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對比圖

由圖2可知,利益判定的第一個階段,即“明確需要”階段,相當于價值判斷形成的第三個條件,即關于自身需要和目的的意識;利益判定的第二個階段,即“確定需要對象或需要客體”階段,相當于價值判斷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個條件,即對事物自然屬性的認識和對事物社會屬性的認識。這就是說,利益判定的前兩個階段包含著價值判斷形成的所有三個必要條件,因此,可以進一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利益的判定過程首先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也就是說,被判定為利益的東西首先應被認為是好東西,即具有正價值的東西。相較于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利益判定的過程僅多了“對獲取需要對象的手段和能力進行評估”這一步。闡明了利益判定過程的這一特點,就為討論規范影響利益判定的邏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在此之前還需要先對規范這一概念進行簡要說明。

(二)規范概念簡析

規范是如何影響利益判定的?在對此問題進行討論之前,我們應先對規范一詞進行界定。規:尺規;范:模具。這兩者分別是對物、料的約束器具,合用為“規范”,拓展成為對思維和行為的約束力量。規范一詞可用作名詞、動詞、形容詞等,作為名詞,其指約束一個群體成員的正當行為的準則。它是由社會權威部門制定或倡導的正式或非正式規則或標準,據之個體行為的正當性(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得以判定。顯然,規范(名詞)起到規范(動詞)行為的作用,使行為體做出規范(形容詞)行為。

從最一般意義上來說,規范就是一種標準、一種準則,這種標準或準則,既可以是約定俗成的,也可以是人們有意識制定的。法律生活領域和道德生活領域是最常碰見規范的地方,因為一切法律條文和道德要求,都是一種具體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在許多涉及人們活動的領域,總是伴隨著相應的規范,因此,規范并不局限于法律和道德領域,社會生活中碰到的行政規定,在軍隊中施行的紀律、條令,等等,都屬于各自領域的規范。甚至在科學研究和發展領域也有其特定的規范?!?8〕

規范一方面具有客觀的社會基礎,從社會關系中產生出來,另一方面,其作為對某種社會關系的反映形式,又總會凝聚著人們的主觀因素,其形成深受人的主觀意志的影響。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率建立相應的社會關系,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系創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范疇”?!?9〕

(三)規范以價值或價值判斷為中介影響利益的判定

影響利益判定和價值判斷的需要往往表現為價值需要,例如對衣食住行的需要就是對生存或安全等價值的需要,人們有什么樣的價值追求就會有什么樣的需要或目的。

規范與價值并不等同,但聯系十分密切。在價值概念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主體的需要、目的和愿望,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對他(們)來說就是好的,是想要或想做的。但是,主體在“要”或“做”時不應該侵害他人權利以及集體利益等,要考慮一下應該如何要、如何做,甚至該不該要、該不該做,這就屬于規范問題了。因此,在規范概念中,突出的是主體的義務、責任。價值暗示人們行為的一般方向,規范則不但把價值所暗示的行為方向明確化,而且規定了行為邊界。規范與價值的這種不同,恰恰體現了它們之間的密切聯系。在特定價值驅使下的行為,受特定規范的約束時,實際上是這種價值追求受該規范所承載的更高價值的制約。例如,一個人為了追求生存價值而偷盜,會受到法律規范的制約,準確地說會受到法律規范中所承載的社會秩序等價值的制約。

規范是價值的載體之一,“價值體系是規范的調節體系,一切規范都能在價值中找到基礎……任何規范都可以追溯到某種基本的社會價值觀念”?!?0〕例如,如果愛國、敬業是價值的話,那么就會有“要做一個愛國的人、敬業的人”這樣的規范。像各種崗位職責規定,這樣的規范就承載著敬業價值;《國旗法》等則是以愛國為價值依據的。各類交通法規的制定所隱含的是對安全、秩序等價值的追求,這些規則承載著安全與秩序等價值。

從上文對于利益的判定過程的分析可知:利益的判定過程首先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價值判斷和利益判定均離不開人的需要。價值深度影響著人的需要,因此深度影響著利益的判定。而規范往往是價值的載體,因此規范也影響著利益的判定。比如用藥規范承載著健康價值,那么據此用藥者就很容易把“(了解)用藥規范”判定為利益。

規范也可以以價值判斷為中介影響利益的判定,因為規范判斷以價值判斷為依據,而且規范判斷是規范的語言表現形式,即規范是規范判斷的集合。在社會生活領域,有著相互聯系的三種判斷,即事實判斷、價值判斷、規范判斷。事實判斷反映客體是什么,是一種描述性判斷,可以通過實驗、觀察等方法確定其真假。價值判斷評價客體對主體怎么樣,其由價值詞組成,最常用的價值詞是好壞。規范判斷確定主體應如何行動、必須如何行動。規范判斷由規范詞組成,最常用的是應當、必須、禁止等。站在語言學視角看,價值判斷也是描述性的,它描述、揭示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規范判斷則是指示性的,指導主體作用于客體以及應當如何作用于客體。在邏輯學中,價值判斷是一種性質判斷,而規范判斷則是一種廣義的模態判斷?!?1〕由上文對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的分析可知,從事實判斷過渡到價值判斷,必須與主體的需要、目的(被認識到的需要)相結合,因此價值判斷雖然在形式上是“是”,是“客體對主體是怎樣的”之“是”,然而在內容上,價值判斷是“應當”,它暗含著“主體應當怎樣行動”,具有規范判斷的特點。這就是說,價值判斷是規范判斷的依據。利益的判定過程首先是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而價值判斷是規范判斷的依據,因而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證明表現為規范判斷的集合的規范影響著利益的判定。比如,在中國駕車者必須靠右行駛這一規范判斷是以關于安全和秩序的價值判斷為依據的,根據這一規范判斷的特點,駕車者很容易得出“一般情況下靠右行駛是自己的利益”的結論。

價值判斷解決的是值不值得要的問題,規范判斷解決的是下一步該不該要的問題。規范判斷憑借其同價值判斷的這種密切聯系也可以影響利益的判定。利益的判定過程首先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這就是說,被判定為利益的東西首先應該是好東西,即有正價值的東西、想要的東西。利益是需要和實現需要的手段的統一,需要的東西或想要的東西,如果沒有能力要到,仍不是利益。只有既想要,又有能力要到的東西才是利益。但是,想要且有能力要到,還要看該不該要,即要看這種要是否符合規范,是否侵害了他人或公共利益。如果某物對某個主體來說是想要的且有能力要到的,那么此物就是此人的利益。但如果這種要是不應該的、是違反某種規范的,那么這種利益就不應該作為行為的目標,即使作為追求目標了,也要考慮對這種利益的追求因違反規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某主體既想要某物,又有能力要到它,且這種要并不違反規范,那么此物對此主體而言是典型的利益。如果某主體既想要某物,又有能力要到,且這種要是應該的、符合規范的,那么此物就更是利益了,對此物的追求不但會利己而且還可能會利人。主體有能力要到且應該要,但卻不想要的事物,一般而言并不是其利益。從這個角度看,規范也影響著利益的判定。

(四)規范以價值觀念的形式影響利益的判定

規范對利益的判定過程產生重要影響,還可以從價值觀念對利益判定的影響上看出來。

不同于人們關于客觀對象及其規律、趨勢的總觀點、總看法的事實觀念,價值觀念不回答客觀對象的本來面目是什么,也不具體揭示其本質和規律,或預測其未來趨勢,而是反映某類客觀事物對于人或人類的意義或價值,從而指引人明確目的?!皟r值觀念是一定社會群體中的人們所共同具有的用于區分好與壞、正確與錯誤、符合與違背人們愿望的觀念,是人們基于生存、享受和發展的需要對于什么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根本看法,對于某類事物是否具有價值以及具有何種價值的根本看法,是人所特有的應該希望什么和應該避免什么的規范性見解,表示主體對客體的一種態度?!薄?2〕

價值觀念可以作為需要客體(價值觀念自身具有滿足主體需要的功能),而對利益判定產生重要影響。這是因為價值觀念具有巨大的社會作用。首先,它是人的社會化的核心內容。所謂社會化,就是指個體在社會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并在某種程度上被誘導著去適應他所在的社會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并將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是一個由生物人變成文化人的過程?!霸谏鐣W上,它是指人們通過社會互動,形成人的社會屬性,實現人的社會生活,促使和保持社會的一致性的過程?!薄?3〕其次,人需要認同,價值觀念是人們認同的核心內容。為人們所共享的價值觀念是社會交往的中介、標準和調節手段,對每個成員具有感召作用,能有效促進成員互相理解、達成共識,是群體、組織凝聚力的來源。再次,在人的活動中,價值觀念具有一種定向作用,是人們社會活動的指示器。價值觀念對進入人的大腦的信息進行篩選、過濾,致使在給定條件下,一個人認識到的東西,另一個人則可能無視。那些作為思想上層建筑的價值觀念,不但與其他觀念相互影響,而且對制度性上層建筑和實體性上層建筑產生重要影響,并共同保護著它們所筑于其上的經濟基礎。由于價值觀念具有上述功能,因而特定社會的價值觀念對于個人而言,是個人成為群體一員的精神養料,對于群體而言,是群體內良好秩序與穩定的動力,對于社會或國家而言,是實現社會穩定、國家良治的重要手段,從而學習、吸收價值觀念是個人的利益,同時,保護、倡導、推廣特定價值觀念是集體或國家利益所在。

另外,某些價值觀念如“自由、平等、博愛”,“等貴賤、均貧富”等特定歷史時期的口號,不但可以作為人們追求的目標而影響利益的判定,還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動力,從而提高特定群體實現需要的能力。利益是需要和實現需要的手段的統一,在對實現需要的手段和能力進行評估時,價值觀念在人民群眾中產生的精神力量無疑是人們對利益進行判定時所應重點考慮的對象。也就是說,價值觀念影響利益判定者對實現需要的能力進行評估,從而影響著利益的判定。

綜上,價值觀念既可以“目的”的形式影響利益的判定,也可以需要客體的形式被判定為利益,還可以通過影響利益判定者對實現需要的能力進行評估,進而影響其對利益的判定。

價值判斷隱含在價值觀念中,而價值判斷如上文所述“具有規范判斷的特點”,因此,價值觀念更深層次地間接隱含著規范判斷。例如:價值觀念“時間就是金錢”隱含的價值判斷是“時間是寶貴的(好的)”,進而隱含的規范判斷是“應該珍惜時間”;“效率就是生命”隱含的價值判斷是“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進而隱含的規范判斷是“必須講求效率”;“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隱含的價值判斷是“財物是對人有最大意義的(好的)”,進而隱含的規范判斷是“必須努力獲取財物”;“女子無才便是德”隱含的價值判斷(實際上是推理所得)是(“無才學的女子才能做到三從四德”,能做到三從四德的女子是好女子,因此,)“無才學的女子是好女子”,進而隱含的規范判斷是“女子應該無才學”。有些價值觀念,如“學而優則仕”則直接包含著規范判斷。

價值觀念從三個方面影響著利益判定,而價值觀念以其隱含的價值判斷為中介從更深層次上隱含著規范判斷,甚至直接包含著規范判斷,因此規范可以以價值觀念的形式影響著利益的判定。

(五)規范作為需要客體直接影響利益的判定

規范對利益判定的影響,可以從規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或者說規范的社會功能中體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規范作為需要對象而被直接判定為利益。

規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規范是人的社會化的基本內容,具有一種社會教化的作用。人的社會化一定意義上可以看作規范的內化和普遍化。第二,規范是人的行為的指示器,具有示導定向作用,可以幫助人們作出抉擇。第三,規范是社會管理的手段,具有一種調節作用。規范型手段往往作為強制型手段、酬報型手段等社會管理手段的有效補充。第四,社會規范還是評價人的行為的依據。行為的對錯、好壞往往以其是否符合規范為判斷依據?!?4〕規范具有的上述功能,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主體的需要,對主體具有價值,從而會被直接判定為利益。接受規范、學習規范、形成規范、制定規范、維護規范、傳播規范等往往成為特定主體追求的目標。

例如,倫理規范在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往往被統治階級判定為利益。政治統治要以源自公共倫理的正當性作為道義依據。政治統治是以構建政治權威與服從關系為基本內容的。政治權威與服從關系是政治權力主體與其他社會政治力量和社會成員之間的社會政治聯系,這種聯系不僅表現在它們之間的政治力量對比上,政治行為方式和互動上,政治規則和制度上,而且還表現在意識和心理層次上。因此,政治權力制約關系向政治權威與服從關系的轉化,必須以道德層次上的政治正當性為倫理和精神依據。政治權威與服從關系的強化,同樣需要政治正當性的倫理依據。倫理規范也是政治管理的依據。在西方,倫理道德以對于神的信仰的形式出現,這種信仰與政治權力相結合,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治管理方式。在中國歷史上,以世俗的綱常禮教為主要內容的倫理道德,是政治管理的重要依據?!?5〕因此,對于公權力的行使者而言,特定的倫理規范具有重要價值,維護好它們本身就是重要利益所在。

四、結 語

規范影響利益判定的機理可以以馬克思主義的利益思想和價值思想為基礎得以揭示。馬克思主義認為,利益是需要的社會轉化,是需要與實現需要的手段的統一。據此可知,利益的判定首先要明確需要,其次要確定需要對象或需要客體,最后要對實現需要的手段和能力進行評估。關于價值,馬克思主義認為其系揭示客觀世界滿足人類生存發展程度的關系范疇,是指具體歷史過程中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據此可知,價值判斷的形成需要如下條件:第一,對事物自然屬性的認識;第二,對事物社會屬性的認識;第三,對主體需要和目的的意識。對比利益的判定過程和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可知:利益的判定過程首先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形成過程。這就打通了規范影響利益判定的內在邏輯通道,因為:首先,規范是價值的一種載體,價值判斷是規范判斷的依據;其次,深度影響利益判定的價值觀念中不但包含著價值判斷而且也包含著規范判斷;最后,規范由于自身具有重要社會功能,還可以作為需要客體而直接被判定為利益。規范對利益判定的影響,還有待于學界科學地揭示價值觀念和規范更多的社會功能。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07頁。

〔2〕〔18〕羅國杰:《倫理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12、178-179頁。

〔3〕〔11〕〔25〕王浦劬等:《政治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46、47-49、121頁。

〔4〕胡家祥:《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多維解讀》,《哲學研究》2015年第8期。

〔5〕〔15〕〔20〕〔21〕〔22〕〔24〕袁貴仁:《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價值觀若干問題的思考》,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73、23、81、82-83、130、87-91頁。

〔6〕〔8〕〔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79、142頁。

〔7〕〔德〕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28頁。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86頁。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2-103頁。

〔12〕〔14〕李德順:《新價值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59、49頁。

〔13〕〔16〕《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85、85-86頁。

〔17〕朱立言、王國元、張踐、湯澤林:《哲學與當代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281頁。

〔23〕楊光斌主編:《政治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91頁。

猜你喜歡
價值觀念客體利益
新時代價值觀念沖突與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研究
論確認之訴的確認利益
符號學視域下知識產權客體的同一性及其類型化解釋
電影《老炮兒》的價值困頓
環保從來就是利益博弈
混血家庭的悲劇
絕不能讓“利益綁架科學”
文化流動視域下的城市價值觀念創新:以“深圳十大觀念”的生成為例
舊客體抑制和新客體捕獲視角下預覽效應的機制*
利益鏈與新壟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