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魚養殖常見魚類疾病及防治

2024-03-08 03:13黃章連
廣東蠶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魚病淡水魚細菌性

黃章連

(平南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廣西貴港 537300)

淡水魚養殖業作為我國重要的食品生產行業之一,對我國食品安全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在淡水魚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各種魚類疾病,這些疾病不僅會影響到魚的品質,也會使養殖業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1]。因此,淡水魚養殖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學習魚類疾病的識別、發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淡水魚養殖業的重要性

淡水魚養殖業在我國食品生產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由于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淡水魚成為人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獲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也是許多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同時,淡水魚養殖業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就業率,改善經濟狀況,增加國家的經濟收入,對國內經濟穩定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2 常見魚類疾病對養殖業的影響

首先,疾病的暴發會直接導致大量魚死亡,從而降低養殖業的生產量。同時,疾病也會影響魚的正常生長和發育,肉質和口感變差,市場價值降低,使得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減少[2]。其次,為了防治疾病,養殖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購買和使用藥物,對養殖環境進行改善和管理,導致養殖成本增加。最后,魚類疾病的出現可能會影響消費者對淡水魚產品質量的信任,從而影響市場需求。

3 魚類疾病發生的原因

3.1 不良的養殖環境

不良的養殖環境對魚類疾病的發生有著直接影響。水溫方面,過高或過低的水溫會直接影響魚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從而導致魚體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水質方面,如果溶解氧不足,可能會引起魚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引發大量魚死亡。如果水體中的pH 值、氨氮和亞硝酸鹽等物質的濃度不適宜,也會對魚的生長發育構成威脅,從而誘發魚類疾病。此外,污染物過度積累,如過量的飼料殘渣、魚排泄物及死魚等,都會導致水質惡化,為有害微生物和病原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從而誘發魚類疾病[3]。

3.2 不合適的飼養管理和營養問題

不合適的飼養管理是引發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飼料投喂方式不當可能導致魚營養不足或攝取過量,這會影響魚的生長發育和健康,降低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時,養殖密度過大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如果魚群過于擁擠,會增加水體中的污染物和病原體濃度,也會增加魚之間的接觸,提高疾病傳播的可能性。此外,飼養魚在進行轉箱、運輸和更換水池的過程中,如果飼養人員操作不當,也會增加淡水魚患病的風險。

營養問題主要體現在飼料的質量或配比不當方面。飼料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礦物質或者維生素等,都可能導致魚生長發育受阻,抵抗力下降。此外,飼料的過量或者不足,也可能導致魚的營養不均衡,影響其健康。若飼料中含有霉菌毒素或者其他有害物質,也會對魚的健康造成威脅[4]。

3.3 遺傳問題

遺傳問題主要體現在魚的遺傳素質上,例如,一些基因的突變或者遺傳異??赡軐е卖~的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此外,魚的親本選擇不當如近親繁殖,可能會導致后代出現遺傳缺陷或者抵抗力下降,也會增加魚病的發生風險。

4 常見淡水魚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4.1 細菌性疾病

細菌性疾病是淡水魚養殖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對魚的健康和養殖效率有較大影響。淡水魚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細菌性疾病包括敗血病、爛鰓病和細菌性腸炎病等[5-6],該類疾病由溶藻弧菌、氣單胞菌、假單胞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等細菌引起,感染疾病后魚的行為發生變化、食欲減退、體色改變、體表出現潰瘍或癤狀物、鰓部變色等。細菌性疾病的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對淡水魚生命安全有著嚴重威脅。

細菌性疾病防治:包括化學藥物治療和生物治療兩方面。傳統淡水魚細菌性疾病多通過化學試劑治療,而長時間使用化學試劑容易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進而影響化學試劑的應用效果?;瘜W藥物與生物治療法結合使用能夠對細菌性疾病起到良好治療效果。例如對致病細菌的敏感物進行培養測定,并在養殖環境中投放大量敏感物質,有效降低養殖環境中細菌的含量,從而起到防治效果。例如采用細菌競爭性抑制,如乳酸菌等益生菌,能夠與養殖環境中的致病細菌競爭生存空間和營養資源,從而抑制病原細菌生長和繁殖,降低養殖環境中致病細菌的濃度。針對養殖淡水魚采用抗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刺激劑,改善養殖淡水魚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淡水魚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患病率。例如巴斯德氏菌和枯草桿菌等抗病原微生物能夠在養殖環境中生成抗菌物質或者有利于魚免疫系統的物質,而β-葡聚糖和菌苗等免疫刺激劑能夠對魚的免疫系統產生刺激,從而增強淡水魚抗病能力。

4.2 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魚類疾病如表1 所示。

表1 病毒性魚類疾病

病毒性疾病防治:養殖人員需要定期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避免養殖環境中滋生大量病毒。對不同病毒性魚類疾病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如針對病毒性出血敗血癥需要養殖人員控制好飼養水環境質量,避免水中總氮、有機氮、亞硝酸態氮等各類物質的濃度過高,引發病毒大量滋生,并在魚種放養前進行充分消毒,使用聚維酮碘溶液對魚種進行浸泡處理,同時為魚接種出血病防治滅活疫苗或免疫組織漿疫苗,提高魚類抗病性;針對病毒性腮腺炎需要養殖人員使用芽孢桿菌來保持水質,并在患病魚飼料中添加產酶益生素和強生素等微生物制劑及免疫增強劑,從而改善病毒性腮腺炎癥狀。

4.3 寄生蟲疾病

寄生蟲疾病在淡水魚養殖中較為常見,會對魚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常見的淡水魚寄生蟲疾病包括隱鞭蟲病、黏孢子蟲病和斜管蟲病,這些疾病由體外寄生蟲如魚蚤、鰓虱和體內寄生蟲如吸蟲、絳蟲等各種寄生蟲引起[7-8]。寄生蟲疾病會導致淡水魚出現機械性損傷,由于體內寄生蟲較多,導致患病魚的內臟器官受到持續擠壓,從而造成器官萎縮或器官功能喪失等情況。同時,由于體內寄生蟲大肆掠奪營養物質,導致患病魚正常攝入營養物質無法滿足自身需求,進而引發營養不良。此外,一些特殊寄生蟲會排出毒素,導致患病魚出現中毒跡象。例如,由魚蚤引起的疾病,會使魚體出現皮炎、潰瘍,甚至引發細菌或真菌感染;被吸蟲寄生的魚則可能出現消瘦、腹部凹陷甚至內臟損傷[9-10]。

寄生蟲疾病防治:養殖人員在養殖前和養殖過程中需要定期對飼養環境進行清潔消毒。在魚塘放養前使用生石灰進行清塘,或使用辛硫磷、敵百蟲和呋喃唑酮等殺蟲劑進行清塘。在魚種放養前,用5 mg/L 的敵百蟲粉水溶液對魚種浸泡15 min~30 min,提高魚種的抵抗力和抗病性。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現淡水魚出現寄生蟲疾病癥狀,則立即使用高碘+霉菌凈對養殖環境進行潑灑消毒,并對患病魚采用菌必克藥物進行內服治療。此外,還可使用蒲公英、苦參和青黛等草藥治療寄生蟲疾病,抗寄生蟲效果較佳。

5 結語

魚類疾病的防治包括化學治療法、生物治療法和傳統的草藥治療法,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魚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同時,魚病的預防和控制也很關鍵,需要通過合理的飼養管理、遺傳改良和營養控制等方式,降低魚病發生的風險,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疾病管理策略,保障魚類的健康,從而推動養殖業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魚病淡水魚細菌性
淡水魚類育種和人工繁殖技術關鍵點分析
水產養殖中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魚病肆虐,4000萬打水漂!洪湖龍口有水產人在行動
淡水魚健康養殖及病害的防治技術
震撼!屈老師第六期漁醫培訓班座無虛席,“一滴水診斷魚病”新增內容驚艷全場
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調查研究
基于羊細菌性疾病的預防控制分析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魚病的再度暴發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細菌性肝膿腫64例診治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