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葉營銷與貿易》課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

2024-03-08 14:49姚明謹安豐軒周紅英
廣東茶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茶葉貿易思政

姚明謹,劉 迪,安豐軒,周紅英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6)

課程思政是實現立德樹人的基本方式和關鍵舉措,其根本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具體而言,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包括“三全育人”3 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實現全員育人。所有的教學工作者都要承擔“育人”的重要職責。教師在教授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應發掘知識內部的邏輯、價值、思想等,將思想教育巧妙地融入課程知識當中[2]。二是實現全程育人。課程思政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也并非只引導學生的某一階段,而是要將思政理念貫穿于學生成長進步的全過程以及教育行動的全過程[3--4]。三是實現全方位育人。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教育無處不在,包括且不限于學習、生活,即所見所聞皆教育[5]。

茶葉營銷與貿易課是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茶藝與茶文化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方法論的具體應用課程,主要研究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營銷活動及其規律性,具有全局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成為合格的茶葉銷售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所必需的營銷理論、方法與技能;培養學生作為茶葉銷售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創新創業、營銷策劃、銷售與管理、溝通協作)和職業綜合素養(包括職業道德、思想信念、價值塑造)。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學過程通過系統梳理課程的相關理論,聯系社會包括國內及國際貿易市場熱點信息,把綠色營銷理念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融入產品營銷活動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課程教學素材相結合,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實現“潤物無聲,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6]。

一 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實踐

(一)優化課程思政教學過程

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設置依據,以能利用營銷知識開展茶葉市場銷售活動為要求設置課程教學內容。以項目為依托,以任務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實際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養為目的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案例或視頻導入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融入思政教學點,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全部過程,使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實現協同育人,全程育人的大思政教學目標。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教學過程如圖1 所示。

圖1 《茶葉營銷與貿易》的“課程思政”教學過程

(二)挖掘課程思政教學元素

市場營銷觀念又稱市場導向,也是指企業對待市場的態度,是支配企業活動和管理的基本指導思想。課程內容包括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顧客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等。結合課程內容特點和課程思政理念,思政目標設置基于以下幾個方向:1.不斷提高保證茶葉產品質量的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2.培養服務鄉村振興的家國情懷;3.樹立誠信營銷理念,拒絕虛假宣傳、出售假冒偽劣產品、欺騙客戶;4.樹立全面環保理念,增強責任意識,為打造綠水青山,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作貢獻。茶葉營銷與貿易課具體思政元素融入如表1 所示。

表1 思政元素融入表

(三)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實踐路徑

1.課堂導入環節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

課堂導入是教與學的起點,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促進教學從鋪墊轉變為探索新知,不僅能引導學生順利完成日常學習,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注入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學習最佳狀態的同時推動課程思政的建設。

進行思政元素課堂導入,首先,用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視頻引入新授內容,迅速抓取學生的注意力,把索然無味的授課內容變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例如,在學習茶葉營銷時,播放貴州都勻毛尖營銷案例的視頻,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貴州都勻毛尖茶營銷環境以及目標市場定位”。接著教師可順勢引導:1.愛國主義教育(國旺茶興);2.文化自信,中國優秀傳統茶文化促進茶葉營銷。這樣既順利進入新授課內容,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在課堂有機融入“課程思政”時教師需注意,既要注重引入的內容能否吸引學生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在短時間內活躍起來,也要把控好時間,將思政元素巧妙融合、自然過渡到新授課程內容,控制課堂節奏,確保課堂按照預設的步驟順利實施。

2.新知鞏固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

教學中課堂思政的實施還要在新知鞏固中滲透。對于個人發展而言,優良嚴謹的作風是一個人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內容,也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樹立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如鞏固新知環節可以讓學生完成幾道有一定難度的問答題,問題的復雜性可能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師要在這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引導學生不怕困難,動腦思考,暢所欲言,還要及時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積極合適的反饋評價。長此以往,學生會具備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師要培養學生科學嚴謹、不驕不躁的學習態度。新知的鞏固訓練是滲透思政元素合適的切入點,當遇到粗心敷衍等問題時,教師要及時進行說服教育,幫助學生明白“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培養他們認真、專注、嚴謹的處事態度。

3.課后實訓任務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

對于社會發展而言,熱愛祖國、熱愛社會教育是茶葉營銷與貿易教學中主要的思政內容,其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時事熱點作為問題情境設計實訓任務,把實訓任務與現實背景、社會生活有機整合,有效地將思政元素滲透其中,有目的性、指導性地教導學生。此外,課后實訓任務也是實施課程思政的良好著力點,可以充分利用與生活、科技息息相關的時政熱點來對學生開展愛祖國、愛社會、愛家鄉、愛科學等情懷教育??傊?,在茶葉營銷與貿易教學中成功融入課程思政理念,需要教師著重從課堂導入、新知鞏固、課后實訓環節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內容實踐路徑見圖2。

圖2 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內容實踐路徑

二 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成效與不足

(一)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的成效

現階段,立德樹人已經成為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7]。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中也提到,人的全面發展,包括智力,體力及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素質的發展?,F階段的大學生主要以智育為主,導致出現重智育輕德育的誤區[8-9]。因此,教育者應該重視學生德育工作,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課程思政作為一種創新性的育人模式,將其融入茶葉營銷與貿易教學中,不僅能將德育和智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還能對大學生德育和智育共同發展具有促進的作用。

1.培養了社會責任感

教師通過教授茶葉營銷的基本概念和融入課程思政教育,使學生了解滿足顧客需求和使顧客滿意的兩大營銷核心,明白要不斷創新和生產高質量健康的茶葉產品,全面理解現代營銷觀念,同時還要滿足社會長期利益,堅持生態可持續發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綠色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學生通過熟悉茶葉營銷環境,悉知國家的政治穩定、法律健全、經濟發達、科技進步對茶葉營銷的影響,讓其體會到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人民的幸福感,增強愛國熱情、堅定“四個自信”。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2.樹立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誠實守信的處世態度

教師通過教授茶葉產品策略和融入課程思政教育,使學生掌握產品整體概念內涵、創新茶葉產品組合、開發新產品、鉆研產品包裝策略等,培養學生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培育工匠精神,例如摒棄偷工減料、添加非法添加劑等行為。學生通過學習價格策略、渠道和促銷策略等知識和實踐,掌握茶葉定價方法、完善茶葉流通渠道、豐富茶葉促銷模式。針對目前茶葉市場的價格亂象,教育學生要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尤其在廣告宣傳和推銷方面,更不能虛假宣傳、以假亂真。通過播放目前市場上的古樹茶、山頭茶、做舊茶等不良現象視頻,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守法經營的職業素養,做到誠實做事,誠信做人。

3.激發了愛國情感和家國情懷

教師通過教授茶葉市場調研和融入課程思政教育,使學生明確目標市場調研的方法和資料分析,熟悉調研過程資料收集和市場分析,培養其嚴謹專注的做事風格。學生通過分析茶葉市場,了解茶葉市場的起源與發展,知道中國是世界茶葉發源地,感受中國悠久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了解中國茶葉與茶文化對世界茶葉的巨大貢獻,增強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

(二)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的不足

1.課堂教學時間的局限性

受大學課堂教學時間限制,以及課時和教學內容的影響,每堂課的教學很難貫穿過多的課程思政元素。為了便于重點教學內容的普及,教師普遍將教學內容進行了簡化,這種方式限制了思想政治元素進入課堂,不利于呈現教學的生動性、課堂內容的靈活性和完整性。因此,從教師課堂到學生課堂的轉變,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為嚴峻的就是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學生聽課的效率和學習自主性都大打折扣,嚴重阻礙著課程思政進入課堂。

2.一些學生自身德育意識薄弱

大學生“德育”課堂教學主要來源于于思政課,一些學生除了接受課堂教學,很難主動、自覺地學習相關文獻來強化自身的德育教育。由于學生目前還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與社會外界接觸不多,無法充分認識到德育提升的重要性。學生雖然從小學到大學都接受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禮,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不強,多為被動學習,這也是學生德育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3.教師與學生兩者間互動性不強

教師和學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專業教師主要關注課堂氣氛、課堂內容的教學是否到位、知識點講解是否達到目的等,有時會忽略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把握程度及主動學習的興趣等。顧此失彼的教學方式也導致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都無法保持良好的積極性,不太活躍的課堂氛圍也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優化與提高

(一)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結合的能力

目前,自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以來,各高校任課教師開始在專業課授課中嘗試引入思政元素展開教學,高校教師在不斷學習、深入挖掘授課內容蘊含的哲學思想、文化精神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努力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教學的方法也在不斷嘗試并且初見成效,但仍舊處于不斷學習階段。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是課程思政的總體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專業知識與技能作為抓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用思政教育完善學生的政治思想,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們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教師還要從學生方面考慮,以課程思政深度發掘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

(二)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

教師應掌握學生的人格發展特點,根據學生特點和學科要求設計教學方法。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課堂互動等措施,準確地找到德育的切入點,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思政獲得感。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理論教育之外,嘗試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來提高他們對思政的理解。課程思政建設的推進,離不開高校教師的參與。只有當教師自身真正理解并踐行正確的政治理論思想時,才能在教學課程內容中有效引入思政元素。形成全方位的課程思政教學的大格局,更需要協調好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程與其他各門課程的關系。

(三)普及學生對開展課程思政的認知

在學生的概念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類似,認為課程思政跟專業課堂學習無多大關聯,因此缺乏對課程思政的正確理解與掌握。同時也因為課程思政融入課堂的形式比較新穎,多數學生還難以適應。因此,向學生普及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性這一認知是十分必要的。普及學生對開展課程思政的認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從而使其深刻認識到課程思政教學的理念。

(四)找準課程思政切入點,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茶葉營銷與貿易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伴隨著中華文明的一冊貿易史。在進行茶葉營銷與貿易實踐教學時,要根據古代的文化背景,經濟條件,生產方式進行深入考量,也要充分考慮地域特征,追溯根源,讓學生學習茶葉貿易文化,同時也要體會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讓現代大學生更加了解我們的文化遺產,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探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

結語

高校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陣地,高校課堂則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人格的重要途徑,教師深入課程思政的研究與學習,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以及營造良好的授課氛圍,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茶葉營銷與貿易課的課程思政實施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專業課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課程內容的主動性,起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同時《茶葉營銷與貿易》的“課程思政”實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了解專業課和課程思政整體的關聯性,為后續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茶葉貿易思政
《茶葉通訊》簡介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思政課“需求側”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香噴噴的茶葉
貿易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