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海外版)“全球文明倡議”報道的話語建構研究

2024-03-09 10:45楊懿靖
中國傳媒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海外版人民日報語料庫

摘要:【目的】本研究將《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全球文明倡議”相關報道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討論其在國際傳播中話語建構的機制、符號修辭技巧以及敘事性特征?!痉椒ā?本文使用語料庫分析研究工具AntConc建立全部資料的主題詞表,采用人工標注的方式完成語義分析過程?!窘Y果】 新聞報道標題反復強化和闡釋“全球文明倡議”,從而完成概念修辭的加工、糾偏與重構;報道內容通過闡釋隱喻與間接隱喻的修辭搭建概念理解的語境;敘事結構往往采用低敘事性與高清晰度的呈現方式,使用新聞敘事與歷史敘事兩種敘事方式通過“標語式”論點與復雜論證有機結合?!窘Y論】《人民日報》(海外版)通過修辭方式創建屬于中國話語的認識“元語境”,讓“全球文明倡議”發展理念在全世界發揮重要影響力。

關鍵詞:全球文明倡議;政治概念;話語建構;隱喻修辭;敘事性? ? ? ? ? ? ? 中圖分類號:H213?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4)01-064-04?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12

本文著錄格式:楊懿靖.《人民日報》(海外版)“全球文明倡議”報道的話語建構研究——基于AntConc語料庫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4,31(1):64-67.

導語

2023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發表題為《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的主旨講話,正式提出全球文明倡議。講話指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全球文明倡議是中國新時代全球文明觀的最新成果,反映的是多數國家的文明觀而不是少數國家的文明觀,推進的是各個國家共同發展,追求的是世界范圍內的跨文明團結。[1]全球文明倡議在國際傳播中發揮重要作用。[2]

1.中央主流媒體建構國際傳播話語

現代意義上的國際傳播本質上是國家話語的傳播和互動過程,自全球文明倡議提出以來,中央主流媒體積極建構其概念意涵以及背后的中國故事、思想理論和精神力量?!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023年3月16日發布《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全文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后截至2023年10月13日共發布187篇文章提及并論述相關內容?!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侵袊鴮ν鈧鞑サ闹髁?,是最重要的主流媒體之一,建構“全球文明倡議”以及傳播其背后蘊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球文明觀是其肩負的時代使命。

2.研究問題

已有研究關注“全球文明倡議”的國際傳播,提出應該建構起概念的認識論、方法論和實踐論,系統構建屬于中國的話語和敘事體系。[4]國際傳播場域中,如何將“全球文明倡議”及其蘊含的文化理論傳遞給世界,主流媒體必須使用多種話語表意方式,建構概念的話語意義以及價值、理念和愿景。話語體系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思想文化理論體系的外在表現形式,相關概念、范疇、表述決定了話語體系的邏輯結構和表達方式。[2]綜上,本研究將《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與“全球文明倡議”相關的報道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討論其話語建構的問題,并提出以下研究問題?!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Α叭蛭拿鞒h”的話語建構機制是怎樣的?運用了哪些符號修辭技巧?文本的敘事性特征如何?

2.1? ?文獻綜述

2.1.1? ?話語建構與修辭框架

J·R·弗思和哈里斯提出“話語”概念,指的是大于單句、意義完整的語言單位,意義生成和理解要從句子之間形成的上下文關聯來考察。后續研究將其定義為在具體運用中根據語境產生完整語義的語言單位。[5]詹姆斯·保羅·吉認為,話語就是“行動、語言和交流的組合和整合方式,表示思考、相信、評價和應用各種符號、工具和物體的方式”。[6]因此話語研究包含實踐過程中涉及的所有主體、關系、權利、秩序,話語建構則是通過符號、修辭、敘事等方式生產以文本表意為中介的話語意義活動。隨著大眾媒體的發展,修辭活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物質空間轉向媒介空間,從現實場景轉向話語場景。已有研究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日本的輿論斗爭中提出修辭、政策以及輿論三者之間密切聯系,而且互相影響。[7]修辭與議題的建構密切相關,議題的建構需要“傳播”才能廣泛到達公共空間,因此修辭需要超越文本寫作的“有限疆域”。 [8]

2.1.2? ?全球文明倡議的話語研究

話語研究主張應用各種話語修辭策略提升傳播效果,從符號邏輯出發話語建構需要發明、構造和征用特定的符號載體,因此概念框架強調對一系列概念的創造和征用,從而多維度地建構知識體系。美國新修辭學的創始人肯尼迪·伯克認為,隱喻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觀點,因為這種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系是人為建構的。[9]敘事框架指出任何文本都是有序、有機、有意義的整體,從宏觀出發話語生產者主要從敘事和論證的架構來詮釋概念意義。

聚焦于“全球文明倡議”的話語建構文本研究,主要分為語料文本和視覺符號文本兩大類型,但是基于批量語料的文本分析研究仍然較少,研究多偏向宏觀的哲學思辨而非就其理念本身的話語傳播做修辭學方面的討論,因此本研究期望建立《人民日報》(海外版)關于“全球文明倡議”的語料庫,從概念、隱喻、敘事的話語分析框架出發研究其概念建構機制、修辭技巧以及文本的敘事性。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人民日報》(海外版)“全球文明倡議”相關的新聞報道文本,為了體現政策概念提出以來新聞報道的全部圖景,本研究選擇從2023年3月16日發布《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到2023年10月15日發布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所有的文本。

為保證研究文本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本文使用WiseSearch慧科新聞搜索研究數據庫完成資料收集工作。本文以“全球文明倡議”作為標題及內文關鍵詞檢索《人民日報》(海外版),共檢索出187篇相關文章。經過對研究資料的清洗和整理本文最終確定的研究資料為180篇報道,共計942313字。

2.2.2? ?資料分析

以往的話語修辭研究,因為研究資料的片面性和研究方法的主觀性而備受批評。目前,有很多研究者開始使用語料庫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統和客觀地分析文本話語,其中包含大量的修辭研究。Antconc語料庫作為經驗主義語言研究的重要工具近來常被用于研究大規模新聞文本的語言理論及應用研究。雖然Antconc語料庫研究方法能夠保證統計文本研究的完整性,但是仍然不能處理文本的意義與關系。 由于目前國內外缺乏對于文本話語的智能處理工具,因此,本文主要仍然采用人工標注的方式完成語義分析過程。研究首先使用語料庫分析研究工具AntConc建立全部資料的主題詞表,主題詞表建立的參照語料庫選擇北京外國語大學徐家金教授主持創建的ToRCH2019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

3.概念生成中的能指、所指與符號化

概念框架強調對一系列概念的創造和征用,從而多維度建構話語體系。研究通過Antconc語料庫建立起關于“全球文明倡議”的主題詞表,梳理語料庫文本發現180篇報道中,“全球文明倡議”共出現534次,其中有425次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一起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體意涵出現在文本中。通過梳理“全球文明倡議”的Keyword關鍵性并將其帶入到文本中做縱向分析,研究發現其概念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語體系中完成建構,并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歷程中完成概念的加工、糾偏與重構。

3.1? “全球文明倡議”的本體概念生成

邁克爾·麥克吉提出意指概念理論,指的是特定發明、挪用揀選的能指符號,從而指代起關鍵作用的概念、關系等,比如“溫室效應”“生態平衡”。而話語是由諸多概念編織而成,概念建構的文本符號表意是話語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話語建構是從微觀符號的選擇和組合開始?!叭蛭拿鞒h”這個短語由“全球”“文明”“倡議”這三個詞組合而成,從最初級的字面意思理解其含義即“全球文明倡議堅持平等、對話、互鑒、包容等理念,在促進國際傳播秩序重構、打造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體系?!薄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蚀_運用概念框架,從而保證“全球文明倡議”的概念意涵在國際傳播中產生強大影響力。通過Antconc語料庫梳理發現“全球文明倡議”概念往往伴隨“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共同出現,其“文明”的概念主要承擔我國在國際傳播中追求世界范圍內的跨文明團結的意涵。

3.2? ?概念修辭的加工、糾偏與重構

研究按照語料庫分析方法將概念帶回到文本中進行人工標注,發現“全球文明倡議”的概念在縱向的報道中逐漸完成概念的加工、糾偏與重構。概念的生產并非處在自然屬性當中,而是在開放、流動的語境里被反復界定,爭奪和建構。[10]全球文明倡議在國際傳播場域中需要不斷加工、糾偏和重構才能保證其內涵準確傳播,《人民日報》(海外版)對“全球文明倡議”概念的最先報道主要涉及其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位置與外交合作中的價值和意義?!稊y手共繪人類社會現代化新圖景》當中引入多國人士在接受采訪中對“全球文明倡議”的認可和期望?!度蛭拿鞒h是新時代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產品》的文章標題簡明地呈現倡議的公共性,幫助其概念內涵的界定。

4.闡釋與間接的隱喻修辭技巧

隱喻是最常見的修辭格,指的是從其他事物的角度看某一事物的一種手段。隱喻過程的結構被廣泛關注,已有研究通常使用始源域和目標域的跨域映射來解釋隱喻的運作機制。本文沿用始源域與目標域的跨域映射機制來完成對《人民日報》(海外版)全球文明倡議文本的隱喻框架的分析。在Antconc軟件已經生成主題詞表的基礎上,本文延續斯特恩(steen)的隱喻識別流程來分析文本中是否含有隱喻性。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完整閱讀所有語料庫,明確文章的中心和主體;其次人工標注待核查的隱喻詞并初步歸類比如“兄弟”“紐帶”“鑰匙”等。接下來清洗初步形成的隱喻詞,確定其對應的語境;然后完成隱喻詞的確立,明確始源域和目標域的指向比如“海納百川”指向全球文明倡議“包容性”的內涵;最后根據確定的隱喻分析其話語的邏輯,以闡釋隱喻與間接隱喻作為分析的框架。

4.1? “全球文明倡議”闡釋隱喻

研究通過慧科新聞數據庫檢索《人民日報》(海外版)“全球文明倡議”關鍵詞共得到180篇新聞報道。通過Antconc語料庫分析工具梳理高頻詞的方式,整理出隱喻修辭跨域映射表格。使用隱喻識別流程完整閱讀所有語料庫,梳理出使用最高的隱喻修辭分別是“海納百川”框架與“百花園”框架??缬蛴成浞治雒鞔_“海納百川”作為始源域,通常用來解釋“中華文明接納世界文明的包容性”。評論文章《從中華文明包容性看中華文化開放胸懷》中以“包容四海、兼納百川”作為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鞍倩▓@”隱喻框架通常用來表征“世界文明多樣性及其平等性”?!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男侣務撌鲋醒永m既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隱喻修辭框架來突出強調全球文明倡議對文明多樣性的認同。

4.2? “全球文明倡議”的間接隱喻

間接隱喻指的是雖然沒有對概念本身進行明喻或暗喻,但是間接隱喻相關的概念或主題從而為其話語建構服務。人工標注Antconc語料庫中的隱喻詞發現,《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文本中存在眾多非直接指向“全球文明倡議”概念的隱喻詞。已有研究提出間接隱喻可以更好地擴充話語的豐富性和生動感,將概念蘊含的文化意涵貫徹到行動當中,從而為話語建構提供更多的依據和例證。系統梳理語料庫文本,研究發現Keyword關鍵性最高的間接隱喻模式為以“兄弟”“鄰居”“朋友”等來指代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友好關系。根據隱喻識別流程將隱喻詞帶回到原文中證實其隱喻關系?!段乃囎鍪拐?青年當先鋒》中使用使者來指代文藝與文明的關系,用“根”來表達文明之于文藝;用“燈”來凸顯文藝之于文明,使用“紐帶”“橋梁”來表達文藝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的地位。在“全球文明倡議”相關的報道中,有很多對于中華文化的概念建構,通過“鑰匙”的隱喻來表達中華文化對于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

5.概念的敘事性建構邏輯

從語義邏輯維度出發,“講故事”是基礎的語義思維路徑,通過故事的謀篇布局實現知識話語的強調。因此故事框架也是修辭中勸服效率最高的模式,被用來鋪設知識話語合法性的認知語境。Antconc語料庫的File Vie功能支持文本分析從關鍵字到語境的轉化。

5.1? ?低敘事性與高清晰度

“敘事性”是讓文本成為敘事的東西,新聞的敘事性無法清晰量化,因此其程度只能使用高、低進行大致評估。如果文章整體以敘事為主線則認為高敘事性;如果文章缺乏敘事要素則認為低敘事性。通過Antconc語料庫分析工具梳理180篇“全球文明倡議”,其中有104篇敘事程度較低,主要為領導人發言稿、重大會議說明等內容。這些文本以論證、說明為主,圍繞政策進行闡釋和分析。語料庫中有50篇文本以敘事、論證、說明相結合,簡單介紹新聞情節,主要呈現關鍵人物發言,大段落引用權威發言從而增加新聞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在某種程度上,敘事程度同形式的復雜程度成正比,而信息形式的復雜程度又與信息傳播的清晰度成正比,因此高敘述度會導致信息清晰度的下降,對信息的傳播造成局限”。[13]以新聞為傳播主體的國際傳播關鍵概念生產往往從特定事件出發,通過延伸其他類似事件,形成事件聯動從而賦予概念以“合法性”,因此“全球文明倡議”的新聞報道往往采用低敘事性與高清晰度的呈現方式。

5.2? ?敘事結構與論證結構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有很多論證與說明的內容,引用數據、會議文件資料等豐富的論據用來介紹“全球文明倡議”的理念推進狀況。梳理180篇報道,其論證結構復雜、考驗話語生產者的技巧使用,且論證結構在概念建構和傳播中發揮重大作用?!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谡擖c的使用當中常常選擇“標語”式框架來總結文章主題和精要。比如“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書寫合作共贏新篇章”等標語發揮導向、動員和激勵的功能,不斷加深人們對理念的印象和理解。

在論據的使用當中,報道常常使用新聞事件、歷史故事、名言警句、權威話語、統計數據以及政策綱領來對“全球文明倡議”進行論證。話語生產者通過系統挖掘、分析論據背后的意義指向,揭示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論證觀點,說明概念。

結語

《人民日報》(海外版)通過運用中國話語概念和引用中國故事來構建和傳播中國話語體系,積極塑造國家形象?!叭蛭拿鞒h”在國際傳播中發揮著重要意義,其概念的全球傳播不僅需要拓展傳播主體、增強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內容,還要從語言內部增強概念的影響力?!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捎酶拍?、隱喻、敘事等多種話語建構方式創建屬于中國話語的認識“元語境”,讓全球文明倡議得到認可,發展理念在全世界發揮重要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胡鈺.全球文明觀的基本理念與國際傳播[J].對外傳播,2023(8):8-12.

[2]張廣昭.國際傳播中的“概念創造”——基于習近平涉外演講文本的政治話語分析(2012-2021)[J].新聞與傳播研究,2022(3):5-18,126.

[3]祖昊.政治媒介化:基本意涵、關鍵概念和理論框架[J].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報,2022(9):91-105,147.

[4]孟美辰,張久安.全球文明倡議的時代意涵、輿論反應與傳播思考[J].對外傳播,2023(7):60-62.

[5]張德祿,劉汝山.語篇連貫與銜接理論的發展及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6]詹姆斯·保羅·吉.話語分析導論:理論與方法[M].楊炳鈞,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22.

[7]劉濤,劉倩欣.情感敘事:環境傳播的公共修辭實踐[J].新聞界,2023(4):4-20.

[8]Burke,K. Arhetoric of motives.(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503-504.

[9]劉濤,劉倩欣.情感敘事:環境傳播的公共修辭實踐[J].新聞界,2023(4):4-20.

[10]劉濤.環境傳播:話語、修辭與政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1]喬治·萊考夫、馬克·約翰遜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何文忠,譯.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12]胡翼青,楊馨.媒介化社會理論的緣起:傳播學視野中的“第二個芝加哥學派”[J].新聞大學,2017(6):96-103.

[13]蔣曉麗,李瑋.從“反映論”到“對話觀”——論多重語境下新聞的轉向[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41-145.

作者簡介:楊懿靖(1998-),女,甘肅慶陽,碩士研究生,甘肅政法大學,研究方向為國際傳播。

(責任編輯:張曉婧)

基金項目:甘肅省優秀研究生“創新之星”項目《基于Twitter數據挖掘的甘肅區域形象海外社交媒體傳播研究》(項目編號:2023CXZX-789)。

猜你喜歡
海外版人民日報語料庫
新舉措
No.2 企業微信海外版改名為WeCom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不斷創新話語體系辦好“海味黨報”——以人民日報海外版為例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與實現
裘山山散文被《散文》(海外版)轉載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