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身體活動對腦性癱瘓兒童青少年健康效益的系統綜述

2024-03-09 09:05喜悅楊劍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24年2期
關鍵詞:腦癱身體青少年

喜悅, 楊劍

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上海市 200241

0 引言

腦癱是在出生前、新生兒期或出生后早期(即腦神經元連接發育時期)發生的非進行性腦部疾病,導致運動障礙和姿勢發育異常[1]。與正常發育的同齡人相比,腦癱兒童參加體育活動的頻率較低,強度較低,多樣性也較低[2]。目前,腦癱的管理和康復采用多學科綜合干預,旨在使腦癱兒童功能最大化,并提高生活質量與福祉[3]。

身體活動干預是一種重要的運動功能干預方法。腦癱兒童可以在學?;蚩祻蜋C構接受相關干預,運動康復師和適應性體育教師可以提供相關干預、指導和支持服務[4]。

腦癱兒童參與有效的身體活動,不僅可以促進運動功能發展,也可以促進他們養成積極生活方式,提高整體發展水平和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頒布“2018—2030 年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劃”以及《WHO 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指南》,針對兒童和殘疾人提出不同的方案?!禬HO 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建議,殘疾兒童應每天至少進行60 min 中等強度到劇烈強度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3 d劇烈的有氧活動[5]。

腦癱兒童青少年由于存在運動功能和知覺運動功能障礙,不便或不能參與常規身體活動[6],需要根據他們的功能特點,設計不同的運動方案,并且提供指導和支持服務。

總體上看,腦癱兒童參與身體活動主要場景是在學校、社區或康復機構,提供指導和支持的專業人員包括適應性體育教師、運動康復師等。本研究運用系統綜述的方法,從腦癱兒童青少年健康狀況特點、身體活動干預方案以及參與身體活動的健康相關功能結局3 個方面,分析參與不同類型身體活動為腦癱兒童和青少年帶來的健康效益。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架構

本研究基于2015 版《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 ICD-11)[7],依據PRISMA 指南,從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身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參與和生活質量4 個層面分析身體活動對腦癱兒童青少年帶來的健康效益。本研究的PICO架構見表1。

表1 研究的PICO架構Table 1 PICO framework

1.2 文獻檢索策略

采用主題詞和自由詞結合的檢索策略,數據庫包括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EBSCO 和中國知網。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23年12月12日。

英文檢索式:cerebral palsy AND (child OR adolescent OR youth) AND (exercise OR physical activity OR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R sedentary behavior) AND(health OR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levels OR quality of life OR well-being)

中文檢索式:腦性癱瘓 AND (兒童 OR 青少年OR 青年) AND (身體活動 OR 鍛煉 OR 運動康復 OR久坐行為) AND (健康 OR 身體活動參與水平 OR 生活質量 OR 福祉)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干預對象是腦癱兒童和青少年;②干預手段為不同情境下進行的身體活動;③研究設計為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臨床對照實驗;④語言為中文或英文。

排除標準:①干預對象除患有腦癱外,還有其他病癥,如下肢殘疾等;②重復文獻;③未正式出版的論文;④不能獲取論文全文;⑤干預方案不明確。

1.4 文獻篩選與數據提取

2 名研究人員進行獨立篩選,遇到分歧時共同討論決定。全部文章的篩選、核查、整理根據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進行,最終納入符合需求的文獻。

1.5 納入文獻的質量評價

采用物理治療證據數據庫(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 PEDro)量表對納入文獻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2 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若有分歧則與第3 名研究人員共同討論決定。9~10 分質量很好,6~8 分質量較好,4~5分質量中等,< 4分質量較差。

2 結果

納入10篇文獻[8-17]。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Figure 1 Flow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2.1 文獻質量

納入文獻[8-17]的PEDro 量表評分6~8 分,質量總體良好。見表2。

表2 納入文獻的PEDro量表評分Table 2 Scores of PEDro scale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2.2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最終納入10 篇文獻[8-17],均為英文,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和荷蘭4 個國家;研究設計均為RCT,共計402 例參與者;主要來源于康復醫學、神經科學、殘疾研究、物理治療等領域,發表日期集中在2013年至2020年。納入文獻基本特征見表3。

表3納入文獻基本特征Table 3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2.3 干預對象的健康和功能狀況及身體活動情況

根據ICD-11,納入的兒童青少年主要涉及8D20痙攣性腦癱、8D20.0痙攣性單側腦癱、8D20.1痙攣性雙側腦癱、8D2Z 未特指的腦癱;GMFCS Ⅰ~Ⅳ級,運動功能障礙主要包括運動困難、運動協調障礙、平衡和姿勢控制障礙;大多身體活動水平較低,久坐行為較多,平均年齡均≤ 18歲。

2.4 身體活動干預方案

Reedman 等[8]以參與為中心的治療在家庭和社區情境下干預腦癱兒童休閑時間體育活動目標表現和滿意度以及習慣性體育活動。每次60 min,每周1 次,共8 周。干預包括3 個方面。①動機訪談:以引導溝通朝著改變身體活動行為。②身體活動:特定功能訓練,如自行車、足球、羽毛球。③以情境為重點的策略,如設備處方、實地考察。

Taylor 等[9]探討了在社區(體育館)情境下個體化漸進式阻力訓練對青年腦癱患者身體活動的效果。重復10~12 次,每次3 組,每周2 次,共12 周;干預強度為中~高。

Damiano 等[12]量化比較適應性自行車和橢圓機在家庭情境下促進腦癱兒童身體活動中的有效性。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12周;干預強度為中~高。

Grecco 等[13]探索跑步機步態訓練對腦癱兒童的康復效果。每次30 min,每周2 次,共7 周;干預強度為中~高。

Van Wely 等[14]研究在家庭和康復機構情境下的體育活動刺激計劃對腦癱兒童社會參與、自我感知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干預內容包括動機訪談、家庭物理治療、體能訓練,每次60 min,每月1~2次,共16周。

Gibson 等[15]探討家庭情境下跑步及相關訓練對腦癱兒童跑步能力和參與度的影響。60 min,每周2次,共12周;干預強度為中等到高強度。干預內容包括跑步訓練(固定自行車、橢圓機或交叉訓練器上)、神經肌肉控制訓練(踝關節屈肌、髖關節屈肌和髖關節伸肌)。

Armstrong 等[16]研究基于家庭情境下的自行車訓練的效果。每次60 min,每周3 次,共8 周;干預強度為中等到高強度。干預內容包括功能性電刺激自行車、力量訓練、家庭訓練、休閑騎行。

Bania 等[17]研究社區情境下漸進抗阻訓練的效果。每組10~12 次,每次2~3 組,每周2 次,共12 周;干預強度為中~高。

2.5 健康和功能結局

2.5.1 身體活動相關的健康行為

Reedman等[8]發現,8周身體活動干預方案使腦癱兒童每天中等以上身體活動水平時間平均提升5.98 min;身體活動參與障礙降低26.39分。

(1)往來款項核算的變革。在目前實行會計制度的規定下,必須用收付實現制核算高校的資金往來。但是新的會計準則下,高校資金往來必須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核算,高校在期末要對有關應收款和預付款等進行減值測試,采用賬齡分析法等對這些賬目進行分析,對于可能發生減值的要計提壞賬準備。對往來款項進行管理,可以使得反映在賬面上的資產價值更加真實。

Taylor 等[9]發現,參與漸進抗阻訓練后,腿部一次最大力量顯著增加14.8 kg,肌肉力量增加27%。

Slaman 等[10-11]發現,干預后,腦癱兒童青少年的劇烈運動和休閑活動時間增加,身體活動水平提升。

Damiano 等[12]發現,橢圓機和適應性自行車均能改善腦癱兒童青少年較低的身體活動水平狀況。

Grecco 等[13]發現,跑步機訓練和地面步行訓練能夠提升腦癱兒童的身體活動水平。

Van Wely等[14]發現,持續16周的體能訓練能提升腦癱兒童的身體活動水平。Gibson 等[15]采用跑步及相關訓練,Armstrong 等[16]采用自行車及相關訓練,也得到類似的結果。

Bania 等[17]研究顯示,力量訓練后,腦癱兒童身體活動訓練強度增加。

2.5.2 身體功能

Slaman 等[11]發現,身體活動干預后,腦癱兒童青少年心肺功能提高10%~30%, 收縮壓下降10.2 mmHg,總膽固醇下降0.55 mmol/L;腰圍減少3.7 cm,皮脂厚度總和下降11.2 cm;有氧運動能力提高,峰值攝氧量提升195.2 mL/min,無氧閾值攝氧量提升325.5 mL/min。

Damiano等[12]采用橢圓機和適應性自行車訓練后,腦癱兒童青少年的關節活動度得到改善,膝關節伸肌力量增加2.80、3.82 kg,自主步行速度提升。Van Wely 等[14]同樣發現,干預后腦癱青少年腿部肌力增加。

Grecco 等[13]發現,跑步機步態訓練和地面步態訓練后,平衡功能顯著改善,其中跑步機訓練平均增加14.7 分,地面訓練平均增加3.2 分。此外,肌肉耐力也得到顯著提升。

Gibson 等[15]研究顯示,腦癱兒童的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有氧能力顯著提升。

Armstrong 等[16]發現,腦癱兒童自行車相關訓練后肌力增加。

Bania 等[17]采用力量訓練,發現腿部肌肉力量增加14.1 kg。

2.5.3 活動和參與

Taylor 等[9]發現,參與12 周的漸進抗阻訓練后,腦癱青年6 分鐘步行測試成績提高86 m;目標肌肉訓練負荷平均增加183%。

Damiano 等[12]研究發現,持續12 周橢圓機訓練后,參與者運動速度顯著增加,移動能力提升,運動協調能力增加。

Grecco 等[13]認為,跑步機步態訓練和地面步態訓練有助于腦癱兒童姿勢控制能力的改善。

Van Wely 等[14]發現,綜合體能訓練和動機訪談的運動康復的指導與支持模式能夠改善腦癱兒童的運動功能。

Gibson等[15]研究顯示,腦癱兒童10米折返跑測試達標率提高。

Armstrong 等[16]發現,腦癱兒童自行車測試中抗阻力能力提升3.4分。

2.5.4 整體功能和生活質量

Reedman 等[8]發現,綜合性身體活動干預有效提高腦癱兒童在社區和家庭活動參與;此外,身體活動參與的障礙因素分減少,促進因素分增加。

Slaman 等[11]發現,基于家庭的適應性體育活干預能夠促進腦癱兒童參與家庭活動。Damiano 等[12]也得到相同的結論。

Van Wely 等[14]發現,綜合性干預措施能有效促進腦癱兒童的社會活動參與,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進情緒改善,自我價值感、自尊提升。

Gibson 等[15]研究顯示,腦癱兒童學?;顒訁⑴c率得分顯著提升0.7。

Armstrong 等[16]研究顯示,腦癱兒童學?;顒訁⑴c增多,家庭活動參與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自我價值感提升;生活滿意度得到提高。

3 討論

本研究探討身體活動干預對腦癱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效益。2 項研究[8,14]采用運動康復的指導與支持模式,3 項研究[10-11,16]采用運動康復與適應性體育活動結合指導與支持模式,5 項研究[9,12-13,15,17]采用適應性體育活動指導和支持模式。

身體活動類型的選擇方面,多項研究證實,劑量適當時,步態訓練是改善腦癱兒童步行速度最有效干預措施[18-19]。而機械輔助步行訓練則可能會使步行速度略有增加(有或沒有減重),并改善粗大運動功能[20]。Dewar 等[21]發現,粗大運動任務訓練、馬術療法、反應性平衡訓練對腦癱患兒姿勢控制效果最佳。Grecco等[13]也得到類似結論。

就干預模式而言,相對單一的身體活動,動機咨詢、家庭物理治療和健身訓練的結合能更好創造身體活動促進因素、減輕心理與行為障礙[18]。在改善腦癱兒童娛樂和休閑活動的社會參與、自我認知或生活質量方面具有較好效果;從長遠看,有改善家庭生活和社會參與的潛力[22-24]。

在干預方案方面,一些研究采用的干預強度為低~中,可能會影響目標表現的改善;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干預對改善腦癱患兒軀干控制和肌肉力量具有更好效果[25-26]。這也符合《WHO 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對殘疾兒童和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建議。

身體活動不足可能伴隨著其他健康問題,如社會參與、幸福感、心理健康等[27]。這也是腦癱兒童青少年健康狀況的重要特征之一[28]。未來應根據所處環境、健康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針對腦癱兒童少年的身體活動干預方案,尤其注意培養終身身體活動的意識;同時,也要積極關注腦癱群體的身體活動參與動機和影響因素,并加強家庭、學校、社會等的參與程度。

4 結論

本研究系統綜述不同身體活動對腦癱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效益。身體活動主要包括三大類:體適能類(體能體適能、技能體適能)、運動技能類(粗大運動技能、精細運動技能)和適應性身體活動類(適應性球類、適應性休閑類),主要健康效益體現在以下方面。

體能體適能類活動,如力量訓練、阻力訓練、騎行車、步行等,有助于改善步態功能,提高步速,增強肌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優化體質量指數;技能體適能類活動,如靜態/動態靈活性練習、平衡練習、協調練習,能改善平衡功能。粗大運動技能類活動,如跑步訓練、步態訓練、水平/垂直跳躍等,能改善姿勢控制能力,增強肌肉耐力;精細運動技能類活動,如伸手、抓握、手部練習等,能夠增強精細手的使用能力。適應性球類活動,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有助于提高身體活動水平,增加休閑活動時間,提高有氧能力,促進家庭活動參與和社會活動參與;適應性休閑類活動,如普拉提、攀巖、游泳、日常生活活動等,能提高生活質量與福祉,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自我價值感,提高生活滿意度。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腦癱身體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人為什么會打哈欠
我de身體
腦癱患兒采用康復護理進行早期干預效果
腦癱姐妹為爸爸征婚
我們的身體
身體力“形”
29年前為腦癱垂淚,如今卻為拳王歡笑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二十一個學生娃與腦癱姐妹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