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吊訓練結合針刺對慢性非特異性頸痛的療效

2024-03-09 09:05馬二浩申巖王尚全董繼革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24年2期
關鍵詞:頸痛裂肌頸椎

馬二浩, 申巖, 王尚全, 董繼革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市 100102

0 引言

慢性非特異性頸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NP)是指排除因創傷、腫瘤、感染等原因或身體其他部位導致的頸肩部疼痛[1],在影像學上可見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和/或頸椎小關節增生等退行性改變,常表現為脊柱背側區域(T1棘突假想線與上項線之間)頸肩部持續3 個月以上的疼痛、僵硬和關節活動不利等癥狀[2],其發病機制至今未明。CNNP 是一種復雜、多因素的疾病,可能涉及身體、心理和社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不良姿勢、情緒的波動(如焦慮、抑郁等)、頸部扭傷、運動和職業活動等[3]。此外,還有一些生理因素如肌肉勞損、頸椎間盤脫出、頸椎關節炎等也會導致CNNP的發生。

由于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CNNP 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在女性群體中表現更為明顯[4]。據統計,CNNP 年患病率可達到30%~50%。頸部僵硬、疼痛、頭痛等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健康、社會功能、工作生產力等。CNNP 還會對醫療成本造成很大的壓力,給患者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治療CNNP 的方法非常多,包括藥物治療、頸椎牽引、物理治療、運動療法、手法治療等[5]。目前針灸、拔罐、推拿等傳統中醫康復療法已逐漸應用到CNNP 的治療中。丹麥衛生局發布的《近期發作的頸痛或頸神經根病患者非手術治療臨床指南》[6]也推薦針灸用于CNNP的治療中。

懸吊訓練能夠放松肌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激活穩定肌,增加感覺運動控制能力,已廣泛應用于各類肌骨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礙中[7],其治療慢性頸痛的效果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一致認可[8]。

本研究將懸吊訓練與針刺相結合,探討聯合治療CNNP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望京醫院康復門診就診的單側CNNP患者81例。

診斷標準:符合《非特異性頸痛的物理治療指南》[9]。

納入標準:①年齡20~50 歲;②單側頸痛;③頸部疼痛持續3 個月以上;④無頸椎手術、外傷史;⑤X 線、CT、MRI影像學檢查無異常;⑥可耐受懸吊訓練和針刺治療。

排除標準:①近3 個月接受過類似治療;②孕期或哺乳期婦女;③嚴重內臟疾病和皮膚??;④頸椎腫瘤或結核。

剔除與脫落標準:①依從性差;②影響數據真實性;③嚴重不良事件。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隨機分成懸吊組(n= 27)、針刺組(n= 27)和聯合組(n= 27)。各組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1。

表1 3組基線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among three groups

本研究經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No.WJEC-KT-2021-043-P001)。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針刺組進行針刺治療,懸吊組進行懸吊訓練。聯合組先進行懸吊訓練,后進行針刺治療。

1.2.1 針刺治療

采用一次性不帶管無菌針灸針(北京漢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直徑0.25 mm,長40 mm。

選取穴位[10-11]:天柱、風池、肩中俞、風府、大椎、頸百勞、后溪、申脈、阿是穴。

腧穴定位:參照《經穴名稱與定位》[12]。

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穴位進行常規消毒,將一次性針灸針刺入穴位,刺入深度依穴位部位、患者體型而定。天柱:直刺或斜刺0.5~0.8 寸,不可向內上方深刺,以免傷及延髓。風池:針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肩中俞:直刺或向外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風府:向下領方向緩慢刺入0.5~1寸。大椎:向上斜刺0.5~1寸。頸白勞:直刺0.5~1 寸。后溪:直刺0.5~1 寸。申脈:直刺0.3~0.5寸。

所有穴位采用瀉法,運針至得氣后留針20~30 min。每周3次,干預6周。

針灸治療由經驗豐富的中醫醫生進行。

1.2.2 懸吊訓練

采用懸吊運動裝置(挪威REDCORD 公司)進行頸部懸吊訓練。

方法:①患者仰臥屈膝,膝下放滾筒,雙手交叉放在肩部,做頸部后縮動作,保持60 s,休息30 s;②患者仰臥屈膝,膝下放滾筒,雙手交叉放在肩部,頸部后縮支撐,保持穩定,做仰頭動作10~20 次,休息30 s;③患者仰臥屈膝,膝下放滾筒,雙手交叉放在肩部,頸部后縮支撐,保持穩定,頸部側屈10~20次,休息30 s;④患者仰臥屈膝,膝下放滾筒,雙手交叉放在肩部,頸部后縮支撐,保持穩定,頸部旋轉10~20次,休息30 s。

以上動作為1 組,每次進行4~5 組訓練。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訓練時長30 min,每天1 次,每周5次,共6周。

1.3 評定指標

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由相同的治療師或醫生進行康復評定,其不參與治療,不知曉分組情況,不參與結果分析。

1.3.1 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13]

評價疼痛。0 分,無疼痛;1~3 分,輕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劇烈疼痛。共10分。評分越高,疼痛越重。

1.3.2 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eck Disability Index,NDI)[14]

評價頸椎疼痛對生活的影響。包括10 個項目。NDI評分越高,殘疾程度越重。

1.3.3 肌骨超聲

采用Sonimage HS1超聲(日本KONICA MINOLTA公司)對頸長肌和多裂肌的橫截面積進行測量。

多裂?。哼x取C4水平進行測量。受試者俯臥在檢查臺上,雙臂沿身體兩側平放,將面部放在治療床頭部的面部開口中,獲得頭部和頸部的穩定位置。首先手動觸診C4頸椎水平,將探頭橫向放置在C4棘突水平,緩慢向右側或左側移動,并略微上下移動,以便清楚地觀察到椎板的回聲,測量多裂肌的橫截面積。

頸長?。哼x取C5-6之間水平進行測量,在此位置頸長肌和頭長肌沒有重疊,能更好顯示頸長肌的肌肉形態。受試者仰臥位,屈髖屈膝,手臂自然放于身體兩側。頸部下面墊一折疊的毛巾,使頸椎稍微前凸。將探頭中部垂直于甲狀軟骨的底部,對應于C5水平,確保所有測量都在同一水平上進行。將探頭移動約1 cm,測量頸長肌的橫截面積。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顯著性水平α= 0.05。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試驗,未出現脫落。治療期間未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事件。

2.1 VAS評分

治療前,各組VAS 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 0.05)。治療后,各組VAS 評分均顯著降低(P< 0.001);聯合組低于懸吊組和針刺組(P< 0.05)。見表2。

表2 3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among three groups

2.2 NDI評分

治療前,各組NDI 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 0.05)。治療后,3 組NDI 評分均降低(P< 0.05);聯合組低于懸吊組和針刺組(P< 0.05)。見表3。

表3 3組治療前后NDI評分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NDI scores among three groups

2.3 頸長肌橫截面積

治療前,各組頸長肌橫截面積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各組頸長肌橫截面積均顯著增加(P<0.001);聯合組大于懸吊組和針刺組(P< 0.05)。見表4。

表4 3組治療前后頸長肌橫截面積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cross-sectional area of longus colli among three groups 單位:cm2

2.4 多裂肌橫截面積

治療前,各組多裂肌橫截面積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各組多裂肌橫截面積均顯著增加(P<0.001);聯合組大于懸吊組和針刺組(P< 0.05)。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多裂肌橫截面積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cross-sectional area of multifidus among three groups 單位:cm2

3 討論

慢性頸痛患者常表現為非特異性(單純)頸部疼痛。頸部疼痛不僅限制頸部活動度,還影響頸部肌肉正常運動模式,降低頸椎的本體感覺和穩定性;而長期異常姿勢導致的頸部肌肉運動模式的改變,不僅使頸深肌群的激活受到抑制,導致頸部力量和耐力的減弱,甚至會使原本存在的機械性疼痛發展為炎癥性疼痛。

CNNP 的終生患病率為67%~71%[15]。其發病機制復雜,各種原因所致的疼痛與異常神經肌肉控制有著互為因果的關系[16],發作時通常伴有頸部肌肉以及軟組織的疼痛、頸部活動度下降,長期以往導致頸椎穩定性降低以及頸部功能障礙。

CNNP 的主要癥狀為頸部疼痛、多個方向活動度下降、頸部肌群功能障礙和本體感覺異常[17]等,病情不斷遷延,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3.1 針刺治療

針刺鎮痛與神經-體液因素有關[18],通過促進內源性阿片肽釋放和上調局部內啡肽和周圍阿片受體,抑制內源性致痛物質的產生,達到鎮痛效果[19]。

針刺與CNNP 相關的穴位可以改善循環、調節反射通路,促進內環境代謝,從而消腫、止痛,祛風散寒除濕,對治療慢性頸痛具有十分明顯優勢[20]。

中醫沒有專門描述CNNP 的術語,但項痹、項強等也能反映出其臨床病癥。其病位在頸項部,涉及督脈、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和手陽明經?;静C是頸部寒濕痹阻,氣滯血瘀或肝腎不足,筋骨肌肉失養。因此,本研究在選穴上主要以督脈、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膀胱經為主,配以足少陽膽經中的風池穴、經外穴的頸百勞。

風池穴是足少陽經和陽維脈的交會穴,可調理少陽經氣,疏利頸項關節;頸百勞屬經外奇穴,有養肺止咳、舒經活絡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頸部的不適癥狀。

別凡等[21]對內熱針治療CNNP 患者后的頸部肌肉進行超聲彈性成像研究,發現內熱針能夠降低頸部各肌肉的應變率比值,提高患者頸部肌肉彈性,緩解疼痛,改善頸椎功能。肖小鵬等[22]認為,針刺聯合走罐可以使CNNP患者頸部肌肉放松,肌肉硬度減低。

劉宏光等[23]發現,針刺能夠明顯改善疼痛和頸椎關節活動度。國外的一項研究也表明,針刺治療能明顯減輕CNNP患者的疼痛[24]。

周萍等[25]發現CNNP 患者內熱針干預治療后NDI評分明顯改善。顏顯揚[26]認為,針刺療法能夠減輕疼痛感,重建頸椎穩定,使CNNP 患者的頸部功能明顯改善,具有良好的短期和長期療效。

3.2 懸吊訓練

懸吊訓練是一種基于神經肌肉激活原理的靜態和動態練習方法,在不穩定的平面內進行“薄弱環節”的訓練,從而達到放松肌肉,擴大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和肌肉耐力,增加本體感覺控制能力的目的。懸吊訓練的核心在于通過激活“休眠”或失活的肌肉來改善肌肉功能。通過神經肌肉訓練,肌肉從損傷后的休眠狀態轉變為激活狀態,恢復其正常功能[27]。

趙玉果等[28]認為,懸吊訓練可以放松肌肉,減少頸部肌肉張力,有效減輕CNNP 患者的功能障礙和頸痛程度。Yun 等[29]認為,懸吊訓練可以增加頸部肌肉激活程度,改善頸部本體感覺,從而改善慢性頸痛患者的疼痛、功能、平衡能力、疲勞和生活質量。

懸吊訓練在激活頸部深層肌群方面具有一定優勢[30]。Kashfi 等[31]利用超聲成像技術發現,頸部深層部肌群的穩定性訓練可以增加頸后部肌肉、頸前部肌肉的橫截面積,改善CNNP 患者的病情。Javanshir等[32]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

3.3 頸長肌和多裂肌

頸椎被復雜的肌肉排列包圍,這些肌肉有助于靜態和動態下控制頭部和頸部。然而,由于肌肉層之間的形態差異,它們對脊柱的機械作用不同。某些肌肉具有特殊的穩定功能,這些肌肉被稱為“局部肌肉”,被認為負責節段的穩定,而“全局”肌肉則負責運動[33]。

頸部肌肉性能下降會導致頸椎穩定性降低[34],進而影響頸部的功能,肌肉形態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肌肉性能。

頸椎的穩定肌有頸長肌、頭長肌、多裂肌和頸半棘肌。有研究表明,長期頸痛患者頭長肌橫截面積與健康人無顯著差異,而頸長肌卻有明顯的肌肉形態改變,且其解剖位置更靠近頸椎[35]。多裂肌是頸椎的“穩定器”,已被證明在提供頸部穩定性和防止頸部結構拉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36]。

本研究采用肌骨超聲測量頸部相關肌肉的橫截面積,觀察治療前后肌肉形態的改變,可反映出頸部功能的改善。研究中采用C4水平進行多裂肌橫截面積測量,是由于在C3-6頸椎水平中,C4水平的多裂肌面積比C3時大,而于C5、C6的橫截面積相差不多。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6 周治療,各組疼痛癥狀改善,頸長肌和多裂肌橫截面積增加,且聯合組效果最佳。

聯合組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是:在針灸鎮痛的基礎上,懸吊訓練可以促進頸部肌肉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還可以加強深部頸部“穩定肌”的功能,增加頸椎穩定性,改善頸椎的本體感覺功能。兩者聯合,發揮各自優勢,從而加強治療效果。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樣本量較小,選擇的目標肌肉也較少。

4 結論

懸吊訓練和針刺均可以改善CNNP 患者的疼痛癥狀和功能,增強頸椎穩定性。兩種方法聯合應用效果更好。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頸痛裂肌頸椎
頸椎不能承受之重
伴有同側下腰痛的單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多裂肌形態觀察
基于腰部多裂肌的生物力學和病理形態學研究探討腰部疾患的診治
頸椎為什么易發病
養護頸椎,守住健康
軍事飛行人員頸痛的風險因素與康復研究進展
IDEAL-IQ序列對多裂肌的定量分析
醫學生頸痛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頸椎
三向牽伸法治療頸痛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