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曲酶治療突發性耳聾對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的影響分析

2024-03-10 21:55陳紅
關鍵詞:突發性耳聾凝血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聯合應用巴曲酶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對其臨床療效、凝血指標、聽力閾值、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影響,為提升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提供依據。方法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市雨花醫院收治的突發性耳聾患者60例分為對照組(30例,地塞米松治療)和觀察組(30例,地塞米松+巴曲酶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凝血指標、聽力閾值,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均延長,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小板因子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低頻、中頻、高頻聽力閾值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漿抗凝血酶Ⅲ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巴曲酶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調整其機體凝血功能,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環,提高聽力水平,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突發性耳聾 ; 巴曲酶 ; 凝血功能 ; 聽力閾值

【中圖分類號】R764.4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1.0060.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1.020

突發性耳聾又被稱為急性特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病因較多,患者臨床表現為聽力障礙受損,同時可能會伴有眩暈、耳鳴、和惡心等不適的癥狀。突發性耳聾的發生較為復雜,目前尚無定論,主要發病原理為血管發生病變受到損害,導致凝血、纖溶、抗凝的功能機制失去平衡,從而引起螺旋器的感覺異常,內耳循環受到影響,耳蝸的血流灌注液供應不足[1]。突發性耳聾患者大部分能夠自行緩解痊愈,聽力可逐漸恢復,但部分患者病情比較嚴重,需及時使用藥物干預改善預后情況,以免造成終身性聽力損失。地塞米松作為一種糖皮質激素,有抗炎作用,可顯著改善免疫應激狀態,可改善血液循環,但較難通過血 - 迷路屏障,在到達內耳病灶時,藥物濃度欠佳,因此單獨用藥效果有限[2]。巴曲酶具備溶解血栓、改善局部循環,提高血流速度的作用,從而對內耳缺氧缺血情況進行有效糾正[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巴曲酶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對其臨床療效、凝血指標、聽力閾值、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南京市雨花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年齡22~56歲,平均(40.26±3.75)歲;男性16例,女性14例;病程1~8 d,平均(3.42±0.83) d;發病位置:左側14例,右側16例;嚴重程度[4]:輕度7例、中度15例、重度8例。觀察組30例,年齡21~57歲,平均(40.81±4.16)歲;男性17例,女性13例;病程1~10 d,平均(3.72±0.65) d;發病位置:左側13例,右側17例;嚴重程度:輕度8例、中度16例、重度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與上述診斷標準相符;②單側發??;③能夠進行正常溝通。排除標準:①分泌性中耳炎、耳蝸后占位性病變;②鼓室粘連、硬化;由外傷、噪聲、藥物中毒導致耳聾;③有免疫性、內分泌、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疾病。研究經南京市雨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0638,規格:1 mL∶5 mg),5 mg/次,3次/周;觀察組患者同時聯合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畢西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95,規格:0.5 mL∶5 BU/支)靜脈滴注治療,取兩支巴曲酶注射液,將其與100 mL生理鹽水混合后進行靜脈滴注,1次/2 d,給藥第2天檢查凝血指標,當患者纖維蛋白原(FIB)>1.0 g/L時,藥量減半使用,FIB<1.0 g/L則繼續治療并進行檢查,直至FIB>1.0 g/L時,減半用藥量。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治療后參照《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5]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判定。受損頻率聽力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此次患病前水平表示為治愈;受損頻率聽力平均提高30 dB以上表示為顯效;受損頻率聽力平均提高15~30 dB表示為有效;受損頻率聽力平均提高不足15 dB表示為無效??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凝血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抗凝后離心(3 500 r/min,15 min,離心半徑8 cm)取血漿,使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械注準20222220077,型號:SF-8100C)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血小板因子、抗凝血酶Ⅲ水平。③聽力閾值。于治療前后使用純音聽力計(廣州市麥力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232070842,型號:Audiometer Box)檢測兩組患者低頻、中頻、高頻聽力閾值。④藥物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頭痛、食欲不振、惡心、寒戰等發生情況。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均有延長,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兩組血小板因子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漿抗凝血酶Ⅲ水平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聽力閾值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低頻、中頻、高頻聽力閾值均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突發性耳聾指突然間在不明原因情況下發生的所在感音性神經聽力損失,患者在發病3 d內聽力出現急劇下降,具體病因不明,但其主要誘因可能與感染、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障礙等相關,其發病機制主要與內耳毛細胞損傷、血管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痙攣等有關。當前臨床治療突發性耳聾主要采用激素藥物對患者免疫、炎癥狀態及血液循環進行改善,并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地塞米松即為臨床常用激素藥物,可降低患者內耳水腫,降低炎癥反應水平,但部分患者內耳血流存在障礙,僅使用激素藥物對其血液循環改善情況不佳,臨床需探索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以改善血液循環,進而提升整體療效[6-7]。

巴曲酶為單成分蛋白酶,提取于矛頭蛇毒液,溶栓效果顯著,可選擇性作用于纖維蛋白原,降低纖維蛋白濃度,避免新血栓形成的同時還可有效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起到降低血黏稠度,調整耳蝸微循環的作用,從而有助于改善患者耳內的血液狀態。另外,巴曲酶也有助于抑制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從而使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下降,緩解血管的壓力,提升毛細血管的透明度,最終促使患者的內耳血流更多,緩解局部的供血問題[8]。

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為臨床檢測凝血功能的常規項目,是當前臨床反映機體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標。凝血酶原時間表達水平上升提示患者機體處于高凝狀態,抗凝血酶Ⅲ由肝臟合成,具備強大的抗凝活性。注射巴曲酶后可促使患者內皮細胞釋放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抑制血栓形成并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促使纖維蛋白原降解,使之形成可溶性小分子片段并對其清除,有效降低機體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動性,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環[9]。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更長,血漿血小板因子含量更低,抗凝血酶Ⅲ含量更高,提示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增加巴曲酶具有顯著臨床療效,可以調整機體凝血功能,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環。

內耳的主要供血來自迷路動脈,該動脈無側支循環,因此當其出現血栓、血管痙攣等問題時,均可能導致患者內耳缺血缺氧,氧自由基出現增多,導致患者內耳毛細胞受損,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酶水平降低,進一步加重內耳毛細胞損害程度[10]。巴曲酶可通過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環,降低血液黏度,保證充足供血供氧,進而保護患者聽覺神經細胞及耳蝸毛細胞,防止其出現受損壞死,提升聽力水平[11]。地塞米松能夠對內皮素合成過程進行抑制,進一步緩解內耳水腫情況,改善其神經軸索傳導,有效縮短病程,提升患者聽力[12]。巴曲酶和地塞米松兩者聯用可相互補充,進一步改善患者聽力。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低頻、中頻、高頻聽力閾值均下降,觀察組更低,提示巴曲酶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可有效提高患者聽力水平。藥物不良反應與用藥劑量密切相關,觀察組患者應用巴曲酶治療的同時,對患者FIB表達水平進行監測,根據其水平變化改變用藥劑量,避免因藥物導致患者機體循環情況出現急劇變化,進而減少藥物不良反應[13]。本研究中,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巴曲酶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具備較高安全性。

綜上,巴曲酶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臨床療效顯著,調整其機體凝血功能,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環,提高聽力水平,且安全性較高,具備臨床應用推廣價值,但是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張衛拾, 季超, 高剛. 突發性耳聾與血糖、血脂水平紊亂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20, 20(6): 465-468.

[2]汪永寬, 駱陽陽, 向俊, 等. 耳后注射糖皮質激素聯合纖溶酶治療重度及極重度突發性耳聾的療效分析[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20, 48(2): 242-244.

[3]張冀琳, 汪艷. 巴曲酶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患者療效及對凝血指標的影響[J]. 血栓與止血學, 2022, 28(3): 970-971.

[4]周長明. 突發性聾及其耳聾程度相關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D].延安: 延安大學, 2013.

[5]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 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5, 50(6): 443-447.

[6]呂建, 徐登平. 地塞米松聯合巴曲酶對突發性耳聾患者聽力情況、睡眠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3, 17(18): 16-20.

[7]韓海彬, 劉洋. 前列地爾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伴眩暈的效果及安全性[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3, 23(18): 67-69.

[8]孟德靜, 李艮平, 吳曉平, 等. 巴曲酶治療全頻下降型突發性耳聾的療效觀察及與凝血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 2022, 28(6): 44-47.

[9]李哲, 蔡克萬, 王政林. 血栓通注射液聯合巴曲酶治療突發性耳聾合并代謝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 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 2021, 27(5): 589-593.

[10]趙艷, 黃雅楠, 曾成, 等. 巴曲酶注射液聯合纖溶酶注射液治療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6): 786-790.

[11]趙銳, 賀建橋. 巴曲酶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0, 13(9): 94-95.

[12]蔡桂芬, 許曉燕, 張麗鳳. 巴曲酶聯合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對其聽力閾值的影響[J]. 臨床醫學工程, 2023, 30(9): 1237-1238.

[13]林清花, 蔡艷緋, 羅高青. 巴曲酶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對突發性耳聾患者不良反應及效果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23, 42(21): 120-124.

作者簡介:陳紅,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耳聾及聽力相關檢查及治療。

猜你喜歡
突發性耳聾凝血功能
突發性耳聾的流行病學調查
手術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監測的臨床意義
葛根素聯合利多卡因對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觀察
中醫藥對于膿毒癥凝血功能障礙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
氯吡格雷與依達拉奉聯合治療對急性腦?;颊吣δ艿挠绊懹^察
突發性耳聾伴眩暈的臨床特征探討
突發性耳聾120例療效與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
甲鈷胺對6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耳鳴癥狀的療效觀察
探討凝血功能檢測對手術患者的臨床意義
小劑量肝素對膿毒癥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