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游的好處

2024-03-11 16:18余光中
月讀 2024年3期
關鍵詞:余光中旅行

旅行的目的不一,有的頗為嚴肅,是為了增長見聞,恢宏胸襟,簡直是教育的延長。臺灣各大學例有畢業旅行,游山玩水的意味甚于文化的巡禮,游跡也不可能太遠??鬃舆m周,問禮于老子。司馬遷二十歲“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遺風……”也是一程具有文化意義的壯游。蘇轍認為司馬遷文有奇氣,得之于游歷,所以他自己也要“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

值得注意的是:蘇轍自言對高山的觀賞,是“恣觀”。恣,正是盡情的意思。中國人面對大自然,確乎盡情盡興,甚至在貶官遠謫之際,仍能像柳宗元那樣“自肆于山水間”。徐文長不得志,也“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恣也好,肆也好,都說明游覽的盡情。柳宗元初登西山,流連忘返以至昏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游興到了這個地步,也真可以忘憂了。

但是許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樂趣,為了自由自在,逍遙容與。中國人說“流水不腐”,西方人說“滾石無苔”,都因為一直在動的關系。最浪漫的該是小說家斯蒂文森了。他在《驢背行》里宣稱:“至于我,旅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哪里,只是為了前進。我是為旅行而旅行。最要緊的是不要停下來?!痹凇独俗右鳌防锼f得更加灑脫:“我只要頭上有天,腳下有路?!敝劣诼眯械姆绞?,當然不一而足。有良伴同行誠然是一大快事,不過這種人太難求了。就算能找得到,財力和體力也要相當,又要同時有暇,何況路遠人疲,日子一久,就算是兩個圣人恐怕也難以相忍。倒是尊卑有序的主仆或者師徒一同上路,像《吉訶德先生》或《西游記》里的關系,比較容易持久。也難怪潘耒要說“群游不久”。西方的作家也主張獨游。吉普林認為獨游才走得快。杰佛遜也認為:獨游比較有益,因為較多思索。

獨游有雙重好處。第一是絕無拘束,一切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去做,只要忍受一點寂寞,便換來莫大的自由。當然一切問題也都要自己去解決,正可訓練獨立自主的精神。獨游最大的考驗,還在于一個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伴侶。在廢話連篇假話不休的世界里,能偶然免于對話的負擔,也不見得不是件好事。一個能思想的人應該樂于和自己為伍。我在美國長途駕駛的日子,浩蕩的景物在窗外變幻,繁富的遐想在心中起伏,如此內外交感,虛實相應,從灰曉一直馳到黃昏,只覺應接之不暇,絕少覺得無聊。

獨游的另一種好處,是能夠深入異鄉。群游的人等于把自己和世界隔開,中間隔著的正是自己的游伴。游伴愈多,愈看不清周圍的世界。彼此之間至少要維持最起碼的禮貌和間歇發作的對話,已經不很清閑了。有一次我和一位作家乘火車南下,作聯席之演講,一路上我們維持著馬拉松對話,已經舌敝唇焦。演講既畢,回到旅舍,免不了又效古人連床夜話,幾乎通宵?;爻痰能嚿峡偛荒芟鄬o語啊,當然是繼續交談啦,不,繼續交鋒。到臺北時已經元氣不繼,覺得真可以三緘其口,三年不言,保持黃金一般的沉默。

如果你不幸陷入了一個旅行團,那你和異國的風景或人民之間,就永遠阻隔著這么幾十個游客,就像穿著雨衣淋浴一般。要體會異鄉異國的生活,最好是一個人赤裸裸地全面投入,就像跳水那樣。把美景和名勝用導游的巧舌包裝得停停當當,送到一群武裝著攝影機的游客面前,這不算旅行,只能叫作“罐頭觀光”。布爾斯廷說得好:“以前的旅人采取主動,會努力去找人,去冒險,去閱歷?,F在的游客卻安于被動,只等著趣事落在他的頭上,這種人只要觀光?!?/p>

古人旅行雖然倍嘗舟車辛苦,可是山一程又水一程,不但深入民間,也深入自然。就算是騎馬,對髀肉當然要苦些,卻也看得比較真切。像陸游那樣“細雨騎驢入劍門”,比起半靠在飛機的沙發里凌空越過劍門,總有意思得多了。大凡交通方式愈原始,關山行旅的風塵之感就愈強烈,而旅人的成就感也愈高。三十五年前我隨母親從香港遷去臺灣,乘的是輪船,風浪里傾側了兩天兩夜,才眺見基隆浮在水上?,F在飛去臺灣,只是進出海關而已,一點風波、風塵的跋涉感都沒有,要坐船,也坐不成了。所以我旅行時,只要能乘火車,就不乘飛機。要是能自己駕車,當然更好。阿拉伯的勞倫斯喜歡高速馳騁電單車,他認為汽車冥頑不靈,只配在風雨里乘坐。有些豪氣的青年騎單車遠征異國,也不全為省錢,而是為了更深入,更從容,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道路之長。

當然,再長的旅途也會把行人帶回家來,靴底黏著遠方的塵土。世界上一切的橋,一切的路,無論是多少左轉右彎,最后總是回到自己的門口。然則出門旅行,也不過像醉酒一樣,解憂的時效終歸有限,而宿酲醒來,是同樣的惘惘。

【賞析】

這篇散文節選自當代著名作家、詩人余光中的著作《何以解憂》。在余光中看來,忘憂解憂的方法很多,旅行便是其中之一。仰觀宇宙之大可令人心胸豁達,然星空浩瀚無垠,可望而不可即,不妨下移目光,由天及地,于旅途之中開闊胸襟,以達忘憂解憂之效?,F代詩歌《鄉愁》是余光中的經典之作,這位對故鄉魂牽夢縈的游子,常常有“憂”需要排解,夜不能寐。這篇散文恰是作于深如古水的寂靜之夜,那一晚,余光中的憂愁思緒再度泛起于心田了嗎?

旅行能夠獲得心靈的療愈,獨游尤其值得嘗試。所謂群游不久,獨游有益,獨自旅行既能享有高度自由,無拘無束,又能真正深入異鄉,打破自己循規蹈矩的日常,并充分調動五感,觸摸到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知名旅行作家保羅·索魯也曾說過:“旅行必須獨自一個人,去看,去檢驗,去進入?!笨梢?,若想“赤裸裸地全面投入,就像跳水那樣”,而非“穿著雨衣淋浴”,就要適當地遠離游伴和旅行團。余光中的文字令人再度體味到獨游的好處。獨游可謂是一場心靈之旅,“在路上”讓我們更加貼近自我,見天、見地、見本心。

這篇散文作于1985年3月,此時,余光中已決定接受中山大學(臺灣)校長李煥的邀請,赴高雄任教。半年后離港赴臺,定居于西子灣。在其住所,開窗便能看見高雄港,以及那灣“淺淺的海峽”,這里是這位游子人生最后的歸宿。胸貯萬卷書,足行萬里路,獨游的目的地若是中國大陸,祖國的壯麗山河盡收眼底,那便樂以忘憂、無需解憂了吧?(魚夕)

猜你喜歡
余光中旅行
尋李白(節選)
余光中——李白的嫡系傳人(節選)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鄉愁”不老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余光中的優雅
夏日旅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