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質生產力形成的條件、方向及著力點

2024-03-11 16:58輝,唐
學習與探索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發展

張 輝,唐 琦

一、引言

新發展階段的奮斗目標和艱巨任務的實現需要具備更高水平的現代生產力基礎,更需要發展傳統的生產力理論。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1],并在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中指出,“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2]。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3]。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提出和完善是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新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是新時代新征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任務的重要內容。

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內容,這一理論明確地指出了人在駕馭物質力量實現生產的過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將物質世界的客觀性和人類生產的主動性相結合,凸顯了勞動生產力的內涵。馬克思反駁了將資本完全視為生產的主要力量或將之與勞動視為平等地位的混淆式學說,同時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忽視生產基礎而急于修改上層建筑的錯誤理念,從而以正確的社會進步衡量尺度為指導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前進。人類對于生產力的理解經歷了較長的發展和反復的曲折過程,如何在生產要素相互作用的復雜形式的掩蓋下發掘生產力的進步規律,具有極高的難度和解放發展思維的偉大社會意義,因此,對這一問題認識的進步也往往伴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巨大飛躍。

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中,人類對生產力的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對客觀規律的把握狀態。在古代社會漫長的低生產水平狀況下,社會進步的力量顯然無法被輕易地認識到,而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以資本形態表現出來的能源物質、動力機器、材料物質等要素在生產中的作用被放大了。尤其是流水線生產的推廣使得工人的力量僅僅體現為枯燥的工作,從而忽視了人并非完全受生產條件的支配且具有尋求生產能力改善的主動性的特點,因而其中沒有體現出“人的本質力量”。而對于資本邏輯的批判也容易連帶產生對附著于資本之上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的作用的輕視,使得承載生產力的物質形式和發展動力的應有地位無法被認可,甚至產生了對于人與自然界關系的錯誤理解。直到馬克思科學正確回答了勞動者與物質要素的關系,揭示了社會生產能力的來源,明確了人同自然的關系,生產力的解放才得以科學的手段加以實現。

縱觀人類歷史與社會主義發展史,社會經濟發展取得較大進步的時期均為實現正確認識生產力內涵的階段。對于生產力的認識直接決定了人們對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識別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在新中國發展歷程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始終有著清醒的認知,并與時俱進地進行開創性的探索。新中國成立初期,以新民主主義革命去除封建社會生產關系,面對落后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難題,以社會主義改造和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建立起較為雄厚的社會主義生產力。改革開放后,中國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下,面向世界市場激活生產要素,把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是生產力“質”的提升,依靠優質人才、創新技術與新興產業實現新舊動能轉化,順應并主動引領21世紀科技創新大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過幾十年積累,生產力的數量基礎已初步具備,質量優勢仍需加快建立。調整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才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4]。因此,站到新發展階段的起點上,經濟建設實踐的大幅度進步亟須生產力理論的飛躍和指導而加以實現。

二、含義辨析與文獻綜述

在與唯心主義的辯論中,馬克思提出了系統性的生產力理論。在對李斯特將生產力視為“精神本質”的批判中,馬克思開始闡述“生產力”的內涵。馬克思認為,李斯特庸俗地將水力、蒸汽力、馬力與人力相媲美而共同視為所謂的“生產力”,這樣實則把人貶低為了創造財富的力量。馬克思認為,“生產力表現為一種無限高于交換價值的本質。這種力量要求具有內在本質的地位……表現為非物質的”[5]261。馬克思最初提出生產力概念時,目的在于反駁貶低人的價值的論調,更在于強調人推動、發展和駕馭生產力的主動性。他繼續指出,“生產力的這種發展,最終總是歸結為發揮作用的勞動的社會性質,歸結為社會內部的分工,歸結為腦力勞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6]453。當然,隨著馬克思理論體系的完善,生產力的內涵變得更為豐富。有學者認為,馬克思在使用這一概念時具有兩層含義,其早期著作將生產力當作“物質要素總和”而將之與生產資料或者生產工具等而視之,后期著作則更多地接近于“生產能力”的含義,但這并非存在矛盾之處,因為前期著作中的概念也可視為物質要素在理論上的抽象,后期著作意義更為明確,因而最終可以將生產力確定為“勞動生產力”的概念[7]。由此,馬克思揭示了生產力屬人的本質,將人確立為生產力中的主體因素,即由人主導現代工業,并進一步將生產力的作用引入到了社會歷史領域的研究中[8]。

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一直向著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前進。毛澤東在1945年時指出,“正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束縛了中國人民的生產力……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沖破這個壓力,解放中國人民的生產力,解放中國人民”[9]432,并在1956年繼續強調“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所有制,必然使生產力大大地獲得解放”[10]1。進而,鄧小平在1984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文中有清晰的論述,“什么叫社會主義,什么叫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我們的政治路線,是把四個現代化建設作為重點,堅持發展生產力”[11]63-64。他更在1988年9月振聾發聵地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的根本問題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原則,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為此就必須開放”[11]274。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和第二代領導集體分別從依靠革命去除壓抑生產力發展的阻力和以科技形成先進生產力的角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隨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發展觀明確了對于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把握和遵守。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對于生產力概念認知的進步拓寬了學術界的視野。其中,最重要的進步是超越了過去受蘇聯學者影響而產生的“二元素”還是“三元素”的爭論?!岸亍睘閯趧诱?、生產工具,而“三元素”為勞動者、勞動對象、生產工具[12]。對此,中國學者指出,將勞動者、勞動對象、生產工具作為生產力“三要素”的粗略理解是對馬克思關于勞動過程講解的生搬硬套,可以從資源開發保護能力、管理科學技術、勞動者素質技能三者出發加以理解[13],而生產的多要素決定了生產力的要素構成也是多元的,不僅有生產工具和勞動者,并且這些要素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變化和發展的[14]。而隨著對生產力元素討論的增加,產生了如國際生產力、環保生產力、知識及文化生產力[15],以及數字、網絡生產力[16]等概念。近些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生態環境被認識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觀點被闡釋和明晰,生態生產力的理念深入人心[17][18],可以將良好的生態環境轉化為生產力[19]。

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使學界迅速認識到了其中蘊含的實現生產力質變的重要思想,并在“新”與“質”的兩個方面展開了討論。在新的維度上,徐政等(2023)[20]認為新質生產力具有新的性質、新的功能、新的屬性,我國在此方面具有理論、體制、市場、產業方面的獨特優勢;蒲清平和黃媛媛(2023)[21]認為,“新質”體現為體力和智力發展程度更高的勞動者、更為先進的生產工具、精細且高品質的原材料;高帆(2023)[22]認為,新質生產力具有和居民需求更匹配、新型生產要素更豐富、要素組合更高效、產業形態更先進、生產關系更適應的特征。在質的維度上,李政和廖曉東(2023)[23]認為,新質生產力的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為生產力,是針對傳統生產力的躍遷和質變;戴翔(2023)[24]認為,數字技術主導的信息技術變革催生新的產業形態,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同時生產力本質出現了由物質變換向技術創新的轉變。在測量指標的研究上,王玨和王榮基(2024)[25]測度了當前的新質生產力發展狀況,并發現其具有明顯的集聚效應和顯著的時空差異。整體而言,當前學者論述了新質生產力含義中的重大進步,并開始了關于這一理論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實踐的指導作用的研究。

三、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必要條件

生產力的新質態決定了其形成條件與傳統生產力相比產生了較大差異,對此不僅需要形成正確認識,更需要明確承載發展動能的主導力量和實現目標的內外環境。所以,當前必須依托人才發展引領科技創新,并在國民經濟循環中實現價值創造,從而推動生產力的躍遷和螺旋式上升。

(一)正確認識生產力的新質態

人類生產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生產力的形成具有多元素作用的復雜機制,隨著人類改造自然活動的邊界的拓展,生產力進步呈現出量變與質變的循環往復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為標志,帶動了紡織業、交通運輸業的全面進步。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囊括了石油、化學、電力、內燃機等行業更多維度的發展,推動人類進入發達的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觸發了人類向原子能、生物工程、信息科技、宇宙空間的探索,人類生產活動之所及變得更為廣闊與細微。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進展程度雖然眾說紛紜,在生產工具中的革命性方向也有爭議,但毫無疑問正將前人所未知、未見的元素納入生產力構成之中。生產力體現為人們支配與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其所處時代中可實現的具體勞動的綜合體現。工業革命之前的勞動者很難發現科學技術對于具體勞動的意義,資源豐裕狀態下的人們也無法意識到生態環境同樣應該作為生產力的一部分而加以珍視。并且,隨著社會發展階段的遞進,不僅生產力元素的范圍有所拓展,元素更容易表現為獨立性的影響因素或載體,而且不同元素之間的管理、組合難度大幅增加。

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科學早已發展為生產過程中的獨立因素,不僅為勞動者所駕馭、以勞動資料為載體,更反過來影響勞動者的技能、勞動資料的豐度及勞動對象的處理難度。進入到21世紀,生產者所使用的實體性元素與虛擬性元素的范圍日益廣闊,生產力的發展不僅需要更為齊全的新質生產資料,更依賴于其相互之間的有效結合、優化組合。生產力的發展呈現出新的質態,更加依托具有新型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的建設,以加依托具備發展新動能和價值創造新優勢的發展格局的構建。前者豐富了生產力的元素構成,而后者增加了元素間的結合效率。

對于中國而言,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是一個以質變發生替代過去量變積累的巨大跨越,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證明了當前難以在傳統生產力中獲得經濟增長潛力和產業調整動力。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形勢下,我國亟須充分發掘生產力元素中的活躍成分,以生產力的質變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在于科學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其主導者為優秀的管理與科技人才,并依托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同時,需要以突破性技術厚植發展優勢,建立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支柱性產業體系,在新發展格局中實現高水平的價值創造,做到“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而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有效提升。

(二)創造人才發展的有利環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勞動者始終是生產力發展中的關鍵元素,并掌握科技發展主動權,推動技術創新應用于實踐。在傳統社會中,低水平的生產力匯集可以由勞動人口數量的增長而實現,在初級階段的工業化社會中,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也可以短期內提升初級產品的生產能力。但是在以高質量發展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必須依賴高素質勞動者的培育和成長,依賴于豐富的人才儲備和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歷史經驗表明,人才培養是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基礎,否則,即便出現有利的技術擴散、產業轉移和大規模需求市場都難以培育出有效的新生產力。對于中國而言,新人口紅利的形成需要將人口規模優勢轉化為人才厚度優勢,才能符合“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在新領域新賽道配置足夠的高素質人才。

作為生產力中唯一的創造性因素、生產資料和科技知識及管理方式的創造者[26]201,人的能動性的激發需要構建有利的社會環境。一方面,教育體系的建設直接關乎人力資本的積累,中國所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教育體系有效地支撐了現代化的需要,但是在關鍵性和顛覆性技術的創造中仍落后于發達國家,部分產業為人所制或存在“卡脖子”的風險。為此,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起到充分的人才資源創造功能,將人口規模巨大的特征轉變為人才儲備豐富的優勢,有效地駕馭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新增或發展的新元素。另一方面,人才的發展依賴于高質量就業的實現,更取決于產業升級所達到的層次,教育體系所培養的人才往往需要在社會分工中進一步發展,通過人與人之間、人與機器之間的高效協同才能推進生產經營方式的改進。為此,需要加強產業發展與人才隊伍的匹配程度,使人才培養與生產力進步形成循環性的發展模式。

需要認識到的是,當前激發生產力變革的人才的發展環境與過去相比出現較大不同,現代科技和產業升級所需要的人才梯隊不再是可以憑借偶然性天才出現而建立的,而是建立在各學科、各領域豐富儲備上依靠拔尖人才的帶領而形成的協同模式。這要求既要依靠基礎教育完成的人才數量儲備,又要拓展高等教育的深度和產業發展高度而完成科研、管理人才遴選及梯隊建設工作。此外,當前平臺經濟的發展改變了舊有的協作模式,在個體、企業、政府之間搭建了新的溝通渠道,使具體勞動開始擺脫時間、空間的束縛。對平臺有效的使用有利于打破人才的時空不平衡,尋找到更順暢的合作模式和發展機制??傮w而言,發展環境的改善依賴于生產力的進步,同時又孕育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新質人才,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關鍵在于依靠人才匯聚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發揮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在生產力進步中的關鍵性作用。

(三)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新質生產力創造的價值需要在經濟循環中體現出來,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中,高水平的生產力要求以高效的流通和高額的利潤加以體現。新質生產力中的勞動必然是更為精密的復雜勞動,同時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實現優質的勞動力與生產要素向高效率的部門轉移。在暢通的國民經濟循環中,依靠勞動產品的價格就可以部分地實現生產力的自然發展,故而可以通過高新產業的盈利狀況尋找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實現在國內外市場中完成生產要素革新的目的。對此,構建新發展格局目標的提出,不僅是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并主動應對世界市場價值鏈重塑的要求,更是建立促進生產效率提升的激勵機制并實現優質生產要素匯聚從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可行路徑。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明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要求,突出了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中以效率實現生產賦能的機制建設。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有機整體的建設,為高生產力要素的流通、匯集、結合創造條件,并發揮其在價值生產中的引領作用。依托暢通的國民經濟循環,我國可以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和人口規模巨大優勢培育并集中優質生產力元素,繼而在國際循環中建立產業優勢并獲得定價主導權,進而在國內大循環中通過價值轉移帶動全產業鏈的共同發展,并以可觀的企業利潤、勞動工資、研發投入為進一步加快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條件。因此,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并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是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重要條件,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真正體現新質生產力形成后的價值創造優勢。

四、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培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及新質生產力時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2]。東北全面振興是新質生產力形成和應用的重要實踐,具有全國性的示范作用。同時,作為“共和國長子”,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問題有其特殊性也具有全國共通性,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三條法則既是東北發展的原則,更是全國范圍內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方向。

(一)以實體經濟為根基

生產力的進步優先被應用于滿足人類生存、發展、再生產的物質資料的提供中,同時,生產力的發展受到影響則直接反映為實體經濟的問題。在較長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結構性失衡”都體現為實體經濟的問題,即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這一問題有所緩解,但在新優勢、新動力的獲得中仍留有很大的潛力。中國式現代化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并聯式發展,四個步驟同時進行的關鍵是工業化,其載體必須是實體經濟的發展,必須以實體經濟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并使其成為匯聚新質生產力各元素的輻輳之地。

實體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來之不易,生產力更迭首先對其產生沖擊,同時其也容易受到國際環境、經濟周期和行業周期的多重影響,外部競爭和內部淘汰相比其他行業更為激烈。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較低或周期性、內部差異性明顯,使其常被當作應裁撤、淘汰的對象。部分國家因為“去工業化”而失去國際競爭能力,徹底淪落為發達國家的原材料市場和商品傾銷地,同時發達國家可以進一步依靠生產效率的優勢吸納其優質人才并限制其產業發展。這一教訓表明,只要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的構成仍然體現為使用價值,那么容納形式各異的具體勞動的實體經濟就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所在。實體經濟的問題并不是其不符合生產力進步的方向,而是相反,是沒有容納足夠的生產力新要素并停留在落后階段。在現代分工體系下,生產性勞動所涉及的勞動、資源、技術、土地等內容,以及在宏觀、微觀維度上的擴展程度,是非生產性勞動所無法觸及的,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只能以實體經濟為根基。

當然,現今實體經濟涵蓋的范圍并不僅是制造業,可以進一步延伸至建筑業、農業及其他生產性勞動部門,甚至可以推廣至除金融房地產業以外的所有傳統服務行業和現代服務業[27]。因此,當前實體經濟的范圍也已不同于傳統。以數字經濟為例,其與絕大部分行業已建立前向和后向的相關關系,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28]。所以,中國在謹防經濟體系脫實向虛的同時,也需要拓寬孵化新質生產力的新興產業范圍,將數字經濟產業及先進的服務業納入實體經濟的范疇,推動服務型實體經濟的發展。

(二)以科技創新為關鍵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有力地推動了科技強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在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整合和優化科教創新資源,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2]。這一論述全面把握了“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深刻內涵,突出了科技創新在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科學技術作為獨立的生產力元素,其發展的動力來自創新的突破性作用。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間、海洋等的原創突破為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提供了更多創新源泉,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交叉融合趨勢”[29]??茖W技術的發展有賴于創新資源的整合,一方面,需要高水平的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突破學科界限、發展創新思維、活躍科研人才,將國家科技經費研究投入轉化為高質量科技供給,落實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激發企業等生產主體的創新活力,“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30]198,依靠企業平臺建立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機制,落實市場對于技術方向選擇的導向激勵,優化創新要素配置,優先解決科研基礎設施與創新型人才的錯配問題。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2022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30782.9億元,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11128.4億元,投入強度相比上年分別增長10.1%和3.4%(1)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202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09/t20230918_1942920.html.,強大的資源投入有力地支撐了基礎研究的發展。在創新激勵中,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有力地推進了重大科技成果的持續涌現。近期,我國載人航天、探月探火、國產大飛機、高速磁懸浮列車、大型醫療設備等高科技產品不斷發展,世界上首個實現模塊化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運行的核電站、實現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發明專利有效量躍居世界第一等事實都表明了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開始凸顯。同時,在國際交流中,注重“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全面提升我國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位勢,提高我國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規則制定能力”[29],依靠全球性的創新資源匯聚激發勞動者的創造力,提升勞動資料的品質,拓展可用資源的范圍,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形成。

(三)以產業升級為方向

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聚集地,新的生產要素是否具有變革動力也需要在產業發展中得以體現。隨著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開展,中國面臨更嚴重的產業升級壓力,科技創新能否轉化為產業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更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最后一步。產業升級不能簡單地以第二或第三產業的占比為指標,更強調產業內部的科技引領、結構優化。對于農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強化數字技術和生物技術賦能”“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創新農業經營方式”“打造食品和飼料產業集群”等內容;對于制造業,“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發揮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對于第三產業,“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1]。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的要求,構造地區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才能完成全國性的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應當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突破性工作,以實現傳統制造業升級為重點內容。根據“十四五”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這些產業結合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實現新業態、發展新模式,能夠有力地推動全產業鏈的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已初具規模,煥發巨大的生命力和盈利能力,而未來產業只是初露崢嶸,仍需長期的創新引領和資源投入,如新型儲能、類腦智能、量子計算、核聚變等行業,一旦成功將引起顛覆性的變化。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為新質生產力培養皿的同時,不能忽視傳統制造業具有的規模優勢和配套優勢,不僅重視其在高端化、規?;?、綠色化發展中較大的升級空間,更須將之作為新質生產力產生的基礎和現階段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而對待。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決定了容納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升級應該以國有企業為最重要的發展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2]。國有企業天然承擔更多非營利性職能,可以開展更多高風險及回報期長的創新投入工作,同時擁有更豐富的高素質人才和靈活的跨部門協作機制,因此,核心技術創新及應用大多在國有企業中開展。并且,跨國比較的研究也證明,相比于公立大學和國家實驗室,國有企業才是公共部門中核心技術創新的先鋒隊和風險承擔者[31]。尤其在中國,國有企業更需承擔起體現最高生產力水平的重任,強化國企在科技創新和應用中的職能,促進新質生產力在行業領導企業里集中。

五、新質生產力形成的著力點

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具有奠定發展基礎的重大意義。在就必要條件和培育方向的討論中可以發現,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在于創新和優化,以及在適合的實踐路徑中發展壯大。因此,結合我國當前的發展狀況,其著力點在于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培養高素質人才。當前,在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并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形成和駕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前提。創新鏈、產業鏈的進步必然依托于人才鏈的建設,這不僅需要匯聚拔尖創新人才而產生倍增效應,也離不開充足的后備人才梯隊,更需要壯大具有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產業工人隊伍。這些勞動群體不僅掌握著先進生產力的應用,推動勞動復雜化的發展,更主導著未來技術的發展態勢,以更高的效率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長期以來,我國所建成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有效地支持了生產力的進步,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難度更強調了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轉變。為此,需要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出發,推動教育強國建設與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統籌推進,支撐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人才的培養、儲備、流動、聚集為發力點推動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其二,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質生產力布局在兼具競爭力和接續性的產業基礎之中,并通過產業間的合理分工和高效互聯發揮優勢。推動生產力布局的優化,一方面,需要轉移與升級并重的產業發展。依靠國內外的產業轉移通道,有效匹配區域特長與效率優勢,化解生產要素的錯配問題,消除區域戰略中的失衡和矛盾。進而,適應并引領全球產業體系建設的大方向,以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多種產業集群和實體經濟高效匯聚生產要素。另一方面,需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的產業政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使得全球治理體系加速演變和世界經濟重心多元化持續發展,國家之間為搶占價值高位的競爭日趨激烈,生產力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其在世界秩序中新的生態位。先進生產力、核心技術、關鍵產業的缺失令大量發展中國家乃至富裕國家付出了喪失國家安全能力的重大代價,導致其長期面臨著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缺失的問題?!翱ú弊印焙汀氨幻撱^”難題也敲響了警鐘,促使我國通過增加基礎科學研究、推進技術創新、強化關鍵行業而進行“補鏈強鏈”?,F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與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形成具有良性循環的相互作用,共同依托于人才、技術、產業優勢,以實體經濟為支撐,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破除制約壁壘,厚積發展優勢。

其三,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國內大循環的增強有賴于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不僅需要繼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還需要實現收入增長下的消費升級,通過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使居民消費與先進生產相結合。而國際循環提升的關鍵是建立國際競爭新優勢,一方面,需要實行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匯聚全球資源,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依靠協調互補的合作模式持續提升這一貿易網絡的活力[32];另一方面,必須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站在科技和產業的制高點上形成對于全球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引力場,具備化解外部沖擊嚴重影響國民經濟運行的能力。因此,將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在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我國環境資源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實現暢通無阻的經濟循環是形成新的生產要素優勢的保證,避免自我封閉式的發展和“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低水平開放,才能形成新質生產力,繼而以強有力的生產力保障增強發展的效率、動能和安全性。

其四,形成符合新發展理念的生產優勢,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生產力量的堆疊可以來自于舊有生產要素的增長,但生產力質的提升必須依托新興要素的升級。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對舊有生產力狀況和發展模式提質增效成為應對階段性變化和主動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之舉。因此,遵循發展規律,對于“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新發展理念給出了科學的回答,為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理念引領的作用?!柏瀼匦掳l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其中包含了新質生產力的評價標準,突出了新質生產力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

“創新”注重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強調了科學技術創新在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的主導作用。確定創新為第一動力并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將不斷開辟發展的新領域,建立起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優勢新動能和國家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皡f調”旨在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同時也可視為對新質生產力平衡發展要求。生產中的問題引發社會民生問題,生產要素組合的結構性問題是城鄉、區域之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人口、資源與物質資本錯配并產生長期依賴勞動力密集或資源密集的生產方式是經濟失活的原因,并引發公共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而形成惡性循環?!熬G色”關乎永續發展和長期生產能力,是提高生態生產力的必然選擇,尤其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效率,推進低碳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均須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得以體現?!伴_放”強調進行發展的內外聯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離不開全球資源的匯聚,同時也是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帶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舉?!肮蚕怼狈从沉松鐣髁x的本質要求,新質生產力由人民發展也掌握于人民手中,由此形成的物質財富用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六、結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要求,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正是提高經濟發展質效的關鍵內容。聚力新階段奮進新征程,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主題,“新質生產力”理論的產生契合了這一時代要求。其“新”表現為新的生產要素以及新的要素結合方式,其“質”體現為高質的產業基礎以及發展動能,其形成過程是以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升級的配合而實現的多元生產要素的拓展與結合,其表現是所引發的現代化生產方式的更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效果的質變。因此,“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33]。

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前進方向,有助于正確處理中國式現代化中若干重大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系統工程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系,包括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戰略與策略的關系、守正與創新的關系、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活力與秩序的關系、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34]。分別而言,新質生產力理論的提出來自于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探索,是對新矛盾新問題解決的前沿性實踐,從增強發展動能的維度進行了有效的頂層設計,從產業發展的方向上有力地推動了經濟領域的實踐;這既是全局性前瞻性的戰略,又是科學靈活的策略,在外部環境變化中把握戰略主動、因時因勢量力可行的策略;這一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指導,同時結合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更強調了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突出地位;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目的在于極大地推動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創造的社會財富用于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新質生產力匯聚活躍的生產要素,充分釋放社會生產潛力,也依靠機制體制的科學管理進行有序的生產規劃,并推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其中形成的生產力優勢是我國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保障和底氣,既能將發展進步主動權牢牢掌握,又能高效匯聚全球資源,引領世界產業新分工,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的發展空間。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明確其新質態、理解其與傳統生產力的差別,拓展對生產力構成元素的認知,挖掘新的生產力來源,才能順應時代的進步和要求,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為此,需要明確承載其發展動能的主導力量是高素質人才群體,實現其發展目標的內外環境是新發展格局,必須依托人才發展引領科技創新,并在國民經濟循環中實現價值創造,推動生產力的躍遷和螺旋式上升。在進一步培養新質生產力的進程中,需要深入學習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的發展方向,以實體經濟匯聚新質生產力各元素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核心,以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并突出科技創新和應用在推動生產力進步中的關鍵作用,以產業升級推動傳統制造業煥發活力并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突破性發展。

新質生產力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要求,其形成將厚植符合新發展理念的生產優勢,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同時,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必然增強經濟安全的基礎,確保重點安全領域能力建設,有利于構建新安全格局,增強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重要的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是對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認識的深化,有助于正確處理中國式現代化中若干重大關系,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強大的力量。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發展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新質動員力量建設與運用淺析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