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付一元可用高端手機 你心動了嗎?
——手機“以租代購”亂象風險預警

2024-03-14 08:02歲正陽
中國信用 2024年1期
關鍵詞:租金商家用戶

◎文/本刊記者 歲正陽

近年來,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以及商機的不斷涌現,共享理念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互聯網租賃平臺也隨之大量出現。其中,手機租賃業務通過“以租代購”的模式以“低月租”為噱頭,迎合了不少年輕人的需求。有平臺方稱,消費者每月只需要支付一杯奶茶錢,就可以擁有最新款或者更高端的手機。

以“低月租”吸引消費者分期租賃,實際上卻隱藏著環環相扣的套路。有消費者反映,大部分平臺默認的租期是1年及以上,一旦逾期就必須支付高額的買斷費;還有消費者遇到過暴力催收的情況。租賃手機市場到底該警惕哪些風險?

手機租賃需注意什么?

在租手機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重要問題,以便作出明智的決策。

1.租期和費用。在租手機之前,需要了解租期和費用方面的相關信息。不同的租賃公司可能會提供不同的租期選擇。同時,還應該了解每個租期的費用,并與購買手機相比較,計算出哪種方式更加經濟合理。

2.條款和條件。需要仔細閱讀合同中的細則,包括有關損壞、維修和保險責任的規定。此外,還應注意是否有額外的隱藏費用或取消合同的限制。

3.手機質量和型號。需要對其提供的手機質量和型號進行調查,確保對方提供的手機是品質可靠且功能齊全的。

4.客戶服務和支持。了解租賃公司的客戶服務政策,例如是否提供24小時技術支持、設備故障時的維修服務等。選擇一個提供良好客戶服務的公司,將使租用手機的過程更加順利和愉快。

5.私人信息保護。在租手機之前,請確保了解租賃公司的數據保護措施,確認他們會徹底擦除設備上所有個人信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來保護您的隱私。

6.設備退還和續租選項。了解退還程序和條件,例如設備磨損程度、原裝配件完整性等。此外,如果希望繼續使用手機,了解續租選項和費用也是必要的。

7.可選附加服務。一些租賃公司可能提供可選的附加服務,例如保修延長、意外損壞保險等。在選擇是否使用這些服務時,需要仔細權衡其價格和實際需求。

總而言之,手機“以租代購”模式陷阱太多,涉及續租加價、買斷價格遠高于市場價、維修時發現手機實為“翻新機”“資源機”、暴力催收等。甚至部分問題已超出消費糾紛范疇,還涉嫌欺詐、銷贓等違法行為,已經不是正常途徑可以解決,必須要依法整治,嚴厲打擊租賃平臺的違法行為。

此外,想要避免“以租代購”陷阱,既需要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擦亮眼睛,理性消費,在消費時看清合同條款,而非圖一時享樂后掉入陷阱。更需要監管部門及網絡平臺盡到各自責任,將違規商家拒之門外,推出相應的示范合同,對租期、租金、買斷價格、違約責任等作出更加公平、合理的規范,以免商家利用優勢地位單方制訂極不合理的合同條款供消費者“跳坑”。

(來源:百度網、民主與法制時報)

租金加買斷遠超原價“租滿即送”待遇“不簡單”

2023年1月,上海的張先生使用支付寶軟件時,偶然瞥到了內置的“愛租機”小程序,提供手機租賃的服務。簡單瀏覽后,他發現,不少高端品牌的手機,看起來竟非常便宜,一款全新未拆封128GB內存版本的蘋果牌iPhone14ProMax手機租金竟然只要500多元。心動之下,他跟客服進一步溝通了解租用手機的規則,“對方告訴我‘租滿即送’,租用到期之后手機的所有權就歸我了”。

心動之下,張先生下了單。付款界面與普通的網購訂單頁面很像,沒有繁瑣的步驟,只需要確認支付月租金。截至目前,張先生已經按時支付了12期租金,每期591元,共計7092元。當他以為自己將要享受“租滿即送”待遇時,卻發現,商家給了他兩個選擇:再支付7436元買斷,或者續租12期,期滿直接獲得手機所有權。若兩種都不選,張先生要退還手機,租機合同終止。

本來是想實惠價購買手機的張先生,想到此前已經支付的7000元租金,就一陣心疼??蓛煞N方式都讓他更難接受。原本的“租滿即送”,張先生回想,客服表達的意思就是租滿一年就可以獲得,“如果當時說還有后續,我肯定會問后續要再花多少錢或者還需要什么流程,但是他們沒說?!?/p>

記者查詢了這款發布自2022年的蘋果手機的市場價,目前價格最低的商家全新未拆封報價不到7000元,比買斷價還低。若選擇再續租,在手機實際價格降低三成的情況下,租金竟反向調整至840多元,相較第一年的591元上漲了42%,雖租滿第二年即送,但計算下來,總金額已高達17000元,是官方發布價格的約1.8倍。張先生無奈之下,只好投訴平臺要求將租金調整至合理范圍。

日前,平臺客服拒絕了張先生的訴求,答復稱“下單過程中明確顯示租金、租期、買斷金額分別為多少,您均已知悉,是認可后采取操作提交訂單……建議可選擇歸還機器?!?/p>

無獨有偶,四川的李先生(化名)也和張先生遭遇了一樣的事情。

2022年11月,李先生在租賃小程序上租到了一部99新內存為256G的藍色手機,租期一年,分12期支付,首期僅需支付1元,之后的11個月每月需支付445.33元。

2023年11月12日,租約到期,根據合約,李先生可以選擇歸還手機,也可以再花6000多元買斷該手機。因為買斷費用太高,李先生最終選擇歸還,將手機寄還商家??爝f信息顯示,2023年11月14日商家已經簽收。不過,收到手機后,商家并沒有終止合同,而是要李先生支付將近1000元的折損費,或者直接將手機買斷。

李先生告訴記者:“商家簽收之后,中間間隔了兩個星期,給我發了一張驗機報告過來,驗機報告上面寫的是有一些輕微劃痕,揚聲器沒有聲音?!?/p>

這張商家提供的驗機報告上寫著,手機為八成新,屏幕細微刮痕,邊框輕微老化和細微刮痕,后蓋細微老化,揚聲器無聲。這樣的驗收結果,李先生并不認可。他說:“揚聲器沒聲音根本不可能,如果沒聲音,電話都接不到了?!?/p>

在寄出手機前,李先生拍了視頻留底,從視頻看,手機看不出明顯劃痕。

除了到期歸還時遇到索要折損費的情況,手機監管鎖的問題也讓眾多手機租賃用戶頭疼不已。所謂的手機監管鎖,其實是商家對用戶的一種限制,如果用戶出現租金逾期或者逾期未歸還手機的情況,手機會被鎖定。

家住貴陽的張先生(化名)告訴記者,之前,他租用的手機到期,考慮到使用習慣和手機里的資料存儲情況,他決定買斷該手機。不過,買斷之后,商家并沒有解除手機的監管鎖,而是讓張先生自行處理。

張先生說:“商家跟我說平臺已經解除了(手機監管鎖),客服也是這么說的,但是我手機上還是顯示‘監管’。商家現在告訴我,讓我恢復出廠設置,如果恢復出廠設置還是不行,就讓我刷機?!?/p>

張先生稱,手機的租賃費用加上買斷費用已經超過了2022年同期該手機的官方售價。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租手機”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有近3萬條投訴,涉及到期續租加價、買斷價格遠高于市場價、維修時發現手機實為“翻新機”“資源機”、暴力催收等,甚至有用戶反映租到過“贓物”,被警方沒收。

低價宣傳暗藏高價陷阱“套現”讓人背負高額債務

參考投訴人提到的App名稱,記者下載了多款不同的手機租賃App。在張先生使用的“愛租機”中,記者看到該App正在做活動,碩大的“全新手機榜,低至1元/天”廣告詞十分吸引人。

記者隨機選擇了該頁面上的一款小米品牌“小米14”手機,在商品詳情頁面顯示,該手機日租金為9.03元,并享受“首月5折”的優惠。點擊右下角的立即搶租按鈕后,可以選擇手機的租賃方案、顏色和內存等。其中,租賃方案里,除默認的“租完歸還/續租/買斷”之外,還可選擇“租完即送”方案。

記者按默認選項進入支付頁面后,與一般網購不同的是,在手機圖片下方,多了一排租用日期的圖示,“預計起租日2023年12月14日,預計歸還日2024年12月13日”。在實付款上方有一排小字,“我已閱讀并同意《租賃及服務相關協議》《用戶協議》與《隱私政策》”,勾選后即可提交訂單。

點開《租賃及服務相關協議》后,記者看到了長達10多頁的協議,其中除甲乙雙方外,還有被甲方授權可“協助催收”的丙方公司。而按照協議,若滿足超15日未足額支付租金等5個條件之一,手機將無條件“由租轉售”,且“乙方確認,租賃物的租轉售價格如前述,且與租轉售之日該租賃物本身的狀態或當時的市場公允價格無關”。

記者查詢該款手機同內存版本目前售價,僅為4299元。而總租金3439元加上平臺顯示的買斷價2279元后,通過該平臺獲取這款小米手機,記者需要總計支付5718元,超過售價的33%。記者返回后重新選擇“租完即送”方案,優惠后總租金與前一種方案幾乎沒有差別,區別僅是買斷價拆分12等份并入了單月租金中。

在另一款“人人租”App中,記者嘗試下單一款iPhone15ProMax手機,年租金7587元加買斷價5401元共計近13000元,而通過電商平臺直接購買僅需9500元左右,差價幅度也超過了30%。

不僅如此,還有消費者反映,租機“套現”也會讓人背上高額負債,更有甚者,房產還被凍結。

那么,手機租賃和“高利貸”之間有何聯系?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租機平臺實際上已經淪為中介變相利用的借貸平臺。

在某社交平臺上,記者以租機的名義聯系了發布租機信息的用戶。添加其微信后,一位用戶問記者是自用還是套現,對方表示套現要提供芝麻信用等級、支付寶花唄額度、京東白條額度等信息,并詢問記者在其他平臺有無逾期貸款未還。

那么“套現”究竟是如何操作的?有中介表示,拿到手機后可以自己想辦法變賣或套現,或者直接賣給他們,如果在租機過程中資金不夠,他們也可以墊付租金。

有過套現經歷的楊女士告訴記者:“2021年做生意虧本后經濟比較緊張,后經朋友介紹后認識了租機中介,說是通過租手機可以套現。當時在線下見的面,中介讓我帶上本人身份證和復印件,全程都是他們拿著我的手機在操作,除了輸密碼和人臉識別,我全程沒怎么碰我的手機?!?/p>

雖然是通過租機套現,但楊女士說:“手機中介拿走了,至于他們怎么處理我不太清楚。他們總共在三個平臺給我租了手機,每個手機給我2000元,總共套現了近6000元?!?/p>

但令楊女士沒想到的是,僅僅套現6000元,卻讓自己背上了高額負債?!拔艺媸悄c子都悔青了,三個平臺租金每月還款就要近2000塊,逾期還要產生相應的違約金,后面實在是還不上了。但他們多次警告不還就要告我,后來我收到了法院的傳票,還被列為‘老賴’?!?/p>

若按楊女士說法,這部手機中介墊付了第一期的租金639.35元,套現2000元自己實際要支付7000元,相當于借貸年化費率為250%。

根據楊女士提供的租機信息,她租了一部iPhone12 Pro Max手機,期限1年,每期需要支付租金639.35元,總租金7672.3元。但楊女士只支付了5期費用,即3366.35元,買斷則還需另付9233.35元。

“其中有一個平臺還把我名下的房子凍結了,還是后來因生意周轉拿房子去銀行作抵押時才發現的?!睏钆空f,后來為了結束訂單,我付了7000多元選擇付清剩余租金及買斷手機,房子才得以解凍。

同樣,另一位租機用戶王女士回憶說,她使用的租機平臺有6個。她說:“當時我因借網貸還不上,網貸機構的人便告訴我租機可以套現,而且不查征信、審核通過率也高。我之前根本沒聽過這回事?!?/p>

王女士表示,她通過支付平臺在優品租上租用了一臺iPhone 14 Pro Max手機,租期12個月,商品總押金為15756.49元。經過套現環節后,王女士最后只能拿到6600元左右。相當于王女士套現6600元12個月需要支付的實際成本高達9156.49元,年化費率高達138.73%。

更有甚者,用于套現的租機平臺多達9個。岳女士表示,她也是在債務還不上的時候在中介的引導下使用了租機套現。根據她提供的信息,她租的一部iPad Pro,總費用12927元,中介為她套現到手6200元,相當于套現成本高達6727元,折合年化費率為108.5%。

“當時就跟魔怔了一樣,我9個平臺一共套現了近7萬元,但代價卻是10多萬的租金等著我還?!痹琅空f,她每月光是租金就要還9000多,壓得喘不過氣來,多個平臺已逾期,對方頻繁發信息催租,多次說要將她告上法庭。

租機套現一條龍服務 從手機延伸到黃金

在租機套現的過程中,中介存在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套現環節,雖然用戶也可以直接通過“閑魚”或手機店進行變現,但是過程會更麻煩,而且處理周期會更長。同時,由于租賃的手機會缺少發票等票據,也會增加出手的難度,所以通過中介套現雖然“不劃算”,但是大多數用戶還是會把手機寄給中介處理,以便更便捷更快速把錢拿到手。

“一般情況下,收貨地址填的就是中介的地址,租機平臺會直接把貨發到中介那邊,然后他們會聯系商家收貨?!币幻茯_者表示,“也有兩個是發到我家,我這邊不拆封,需要用順豐快遞給他們寄過去,然后他們會通過銀行卡、支付寶或者微信把錢轉給我?!?/p>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租機套現興起之初,中介賺錢的方式主要是“信息差”,他們會去支付平臺測試出容易免押租出手機的平臺,向用戶提供“口子”并收取費用,也會有部分中介會參與到變現環節,賺取套現差價。而現在,中介會參與得更深入,他們甚至還會提供首期資金墊付服務。

有媒體報道,部分租機平臺會要求用戶根據信用資質,先行支付1~3期的租金,此前用戶需要各種方式籌措這筆資金,而現在只需要簽訂相應合同,用戶就可以從中介處獲得這筆資金,進一步降低了租機套現的門檻。

事實上,除了手機上,在租賃平臺上可租賃的物品種類還有很多,比如數碼產品、服飾箱包、珠寶首飾等。手機之所以能夠成為“黑戶福利”,主要是因為其變現容易,而現在,租賃套現已經從手機蔓延到同樣容易變現的黃金,且與手機相比,租賃黃金變現能套出的金額能夠高達10~20萬。

此前有媒體報道,除了賺取套現差價外,黃金租賃還可以通過出售端獲利。具體而言,租賃平臺會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提高售價,一般都是在大牌金店門店價的基礎上上浮幾十元,比如當天周大福市場價格為585元/g,會在基礎上加50元/g。這樣一來,用戶在門店購買50g黃金僅需2.9萬元,通過租賃平臺購買則高達3.17萬元,差價達到2700元,而租賃期限只有2個月,綜合計算后的年化利率非常高。

記者了解到,黃金租賃套現的出現,更是進一步打通了租賃套現的全產業鏈,原本的回購方模式已經變成兼具出售方、回購方的“通吃”模式。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黃金租賃套現的過程中,中介與線下黃金店、典當行都有緊密關聯,甚至就是實體店鋪本身。

精準治理問題平臺 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記者注意到,2023年7月,支付平臺方面宣布成立租賃行業聯合治理小組,針對“高價租賃、未成年人租賃、多頭租賃以及暴力催收”等不良現象進行治理。

據悉,支付寶的租賃平臺為“芝麻租物”,用戶可憑信用分免押租物(芝麻分≥600),可租賃產品包括手機、電腦、相機、無人機等。據官方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支付寶租賃行業年增速超130%,數量眾多的租賃行業公司通過小程序、生活號大量入駐,導致行業亂象集中爆發,由此催生了此次聯合治理行動。

此次整治行動,是支付寶在2023年針對租賃行業第二次進行的大面積整治行動。此前在2023年3月,支付寶方面曾針對租賃行業發布針對性規范,其中包含禁止非法業務、實物租賃限制,以及租賃費用約束等方面。

平臺的治理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要使消費者放心消費。在記者采訪的相關案例中,用戶最后實際支付的價格與手機原本的市場價相比,明顯高于商戶出租出售手機的成本,若類比貸款來計算利率,有些訂單甚至超過了一些非法高利貸的利率。遠超手機售價的總金額是否合法合理?租機平臺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王德怡律師表示,“支付平臺規則規定:嚴禁以租賃名義經營借貸等非租賃業務,或開展明顯異于(超高或超低價)行業租賃價格水平的行為,禁止向用戶提供超出其消費能力的租賃服務?!?/p>

王德怡認為,部分平臺商家引導用戶租機套現,本質上是使租賃手機這一行為演變成高息借貸消費。程序供應商所收取的各項費用遠遠超過法定的利率或支付平臺允許的標準。

他分析指出,這個交易的主要違規之處在于:一是小程序供應商沒有金融借貸或理財產品的資格,但本質上他們在做金融借貸,或是通過互聯網放貸。二是他們實際使用的規則違反了平臺設定的規則,背離了租享行業的初衷。三是誘導用戶將手機低價出售變現,在二手市場上繼續賺差價,再次收割。這些用戶無法還款時,可能面臨仲裁或訴訟,誘發新的社會矛盾,消耗司法資源。

北京澤亨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隋思金律師則認為,若這些“背上巨額債務的消費者”自身無清償能力,事前與中介謀劃,或租機目的只為出售中介變現,多家租機平臺租機的行為符合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最后,王德怡還建議用戶不要參與這種自身消費能力不匹配的網絡交易,避免因不當消費負債累累。發布信息導流的本質就是代銷,建議網絡平臺及時下架此類導流內容。

隋思金則表示,不能因為存在租機售賣的行為而限制租機平臺的經營,應精準打擊始作俑者的中介機構,對參與其中的“消費者”也應小懲大誡,不要再淪為他人的犯罪工具。

同時,租賃平臺有義務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準確完整告知消費者租賃的詳細信息,不能隱藏一些格式條款。要設定符合市場規范的租金價格,合理界定租借方權責,建立健全賠付維修機制,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租賃平臺還要提高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流程,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租賃體驗。

猜你喜歡
租金商家用戶
The Thin Line
租金320元!70斤iPhone官方自助維修包,里面有什么?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保障性住房租金會計核算案例
大樹爺爺收租金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費者獲十倍賠償
●對租賃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約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間如何繳納房產稅?
關注用戶
關注用戶
關注用戶
春節黃金周陜西省商家攬金二百一十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