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沉浸式閱讀,提升閱讀素養

2024-03-15 14:54李娟
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角色扮演課外閱讀課文

李娟

沉浸式閱讀是一種深度閱讀模式,對提升閱讀質量和閱讀素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沉浸式閱讀已成為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教師應加強對沉浸式閱讀教學的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沉浸式閱讀能力,以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本文通過闡述沉浸式閱讀的含義,分析在教學中實施沉浸式閱讀的意義,探討提高閱讀素養的實踐策略,旨在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

一、沉浸式閱讀的含義

沉浸式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原指在一個無干擾、封閉式的空間中進行閱讀,讓人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隨著沉浸式閱讀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這個概念也逐漸完善。在教學中,沉浸式閱讀主要是指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讓學生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并有學習的收獲。與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同,沉浸式閱讀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他們進行自主閱讀和思考,并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這種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我表達的機會,從而達到更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應用沉浸式閱讀提升閱讀素養的策略如下:

1.設計預學單,優化沉浸式閱讀

讓學生進行沉浸式閱讀,關鍵是課前預習,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利用沉浸式閱讀任務提升閱讀素養和預習效果。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能對課前預習的重視度不夠,使學生的預習缺乏科學指導,導致預習效果不佳。在沉浸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預學單,指導學生自主進行沉浸式閱讀。

例如,在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布置如下預學單:①掌握文章整體結構和自然段內容;②了解作者和創作背景;③分析文章特點;④分享閱讀收獲。學生在課前根據預學單進行沉浸式閱讀,同時思考并完成相關任務。教師通過線上指導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難點,優化沉浸式課堂閱讀的教學方案,提升教學的效果。

2.創新閱讀形式,提高綜合素養

實施沉浸式閱讀需要教師深入了解沉浸式閱讀的意義。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創新沉浸式閱讀形式,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并為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提供保障。在教學中,教師應營造活躍有趣的閱讀氛圍,強化學生的沉浸式閱讀體驗,同時考慮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需求。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沉浸式閱讀:

①共學引導

沉浸式閱讀并不是讓學生獨自閱讀,而是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閱讀,并享受閱讀的過程,同時樂于分享閱讀的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教師可以通過共學引導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沉浸式閱讀。

以《大自然的聲音》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提出一個與課程主題相關的問題:“你知道什么是大自然的聲音嗎?你在生活中都聽到過哪些大自然的聲音?”學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出了各種答案。

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播放音頻“自然的聲音”,并引導學生回答在音頻中都聽到了哪些聲音?這些聲音分別是在什么樣的自然環境背景下發出的?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沉浸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隨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沉浸式課文閱讀,感受語言文字中大自然聲音的魅力。教師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將課文中描述自然聲音的詞、句圈畫出來,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共學活動,要求小組圍繞“你印象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樣的?”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并模仿課文中的語言表達形式,對自己印象深刻的自然事物的聲音進行描述。共學引導讓語文課堂形成了良好的沉浸式閱讀氛圍,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積極表達個人的想法和觀點,學生更易沉浸在和諧的閱讀氛圍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②角色扮演

針對小學生好動、熱愛表演的特點,教師可將沉浸式閱讀與表演相結合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通過肢體動作、表情和語言等方式將課文內容生動地展示出來。教師需要準備相關道具,盡可能地還原課文情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生動地展現角色的性格特點、心理活動和語言行為。

以《西門豹治鄴》一課為例,在沉浸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角色扮演任務,讓學生深入了解角色的身份、性格和語言習慣等,并與其他同學一起完成表演。在語言上,學生可以將課文中的語言轉化為更易理解的日常用語,使表演更加自然合理。通過角色扮演任務的驅動,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沉浸式閱讀活動中,提升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除了角色扮演,教師還可以創新閱讀形式,豐富沉浸式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3.延伸課外閱讀,豐富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沉浸式閱讀主要圍繞課內閱讀材料展開。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教師需要拓寬閱讀范圍,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來提高理解能力,豐富語言知識。教師在完成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活動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相應的課外閱讀任務,利用任務鼓勵學生主動查閱資料,展開沉浸式閱讀,以達到提高閱讀素養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觀潮》一課的沉浸式閱讀教學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說一說,你從文中了解了水的哪些形態,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將水的形態之美刻畫得更生動?!痹趯W生分享過后,教師給學生布置如下課后閱讀任務:“查閱與描寫‘水的形態有關的閱讀材料,通過閱讀收集整理好詞、好句,學習寫作技巧,做好課外閱讀筆記,分享閱讀收獲?!睂W生在課外閱讀任務的驅動下,通過自主查閱書籍,搜集網絡資源,閱讀了大量與描寫“水的形態”有關的文章,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課文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知識,也從不同體裁風格的文章中掌握有關“水的形態”描寫的技巧,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同時借助課外閱讀提高了自己的閱讀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沉浸式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深入研究沉浸式閱讀的內涵,并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沉浸式閱讀方案,以提升學生的沉浸式閱讀能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設計。課前引導學生自主開展沉浸式閱讀,課中通過豐富的課堂閱讀形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課后為學生做好閱讀延伸,促使學生進行知識的積累,通過以上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猜你喜歡
角色扮演課外閱讀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角色扮演游戲
背課文的小偷
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
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
“角色扮演”拯救荷蘭艦隊
背課文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語會話教學中的應用
實踐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課外閱讀探究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