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442例患者的護士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2024-03-15 02:19陳巧靈高遠黃靜程艷爽馬燕蘭
軍事護理 2024年3期
關鍵詞:負荷護士護理人員

陳巧靈,高遠, 黃靜,程艷爽,馬燕蘭

(1.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 護理部,北京 100048;2.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護理部,北京 100853;3.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腎臟病醫學部;4.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肝膽外科醫學部;5.解放軍總醫院 衛勤訓練部, 北京 100853)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護理人力資源短缺等日趨加重,保證臨床護理質量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困難和挑戰[1-2]。有研究[3]顯示,降低護理人員自我感知的工作負荷,有利于提高其對工作的滿意度和積極性,從而改善工作質量[4]。近年來,有關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的相關性也引起了更多學者的關注[5-6]。本研究擬探究護士感知的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的關系,為管理策略制訂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1年11月,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內、外、兒相關??埔约氨O護室共14個病區的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入院24 h以上;(2)家屬及患者知情同意;(3)評分現場患者本人在病房內。排除標準:(1)突發病情變化等緊急情況;(2)特殊傳染性疾病;(3)有精神癥狀。本研究確定評價指標共16個條目,包括護士工作負荷感知自評表6項指標和護理質量評價表10項指標,樣本量估算根據多因素分析對樣本數量的要求為自變量的5~10倍,并考慮樣本容許誤差20%[7],擬定評估住院患者至少288例。調研當日,14個病區共53名責任班護士,護理住院>24 h的患者共計451例,排除病情變化導致轉科、轉院或死亡的住院患者9例,最終納入442例。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S2021-351-01號)。

表1 基于442例患者的護士工作負荷與工作質量評分的單因素分析[N=442,分,M(P25,P75)]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護士工作負荷感知自評表 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醫務人員工作負荷感知測評工具通常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任務負荷指數量表[8](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task load index,NASA-TLX)為參照。本研究使用梁麗玲等[9]漢化版NASA-TLX量表,該量表包含腦力要求、體力要求、時限要求、自我表現要求、努力程度和受挫程度,共6個條目。每個條目以一條10等分的直線表示0~10分。從“負荷低”到“負荷高”分別計0~10分。量表總分0~60分。測試者在表示其最合適的主觀負荷水平上做出標記,得分越高,說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越大。本研究中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798[10]。

1.2.1.2 護理質量評價表 采用 Donabedian[11]的“結構質量-過程質量-結果質量”模式為理論框架,并基于臨床護理實踐,綜合王建榮團隊[12]及柏亞玲團隊[13]的臨床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經專家論證后,制訂護理質量評價量表。量表包括護理計劃、??谱o理、病房管理、管道護理、健康教育、交接班落實、查對落實、等級護理落實、安全措施落實、基礎護理落實10項指標條目,采用Likert 10點計分法,對每項指標按其由弱到強的程度設置為1~10分,分值差距以1分為基本單位,總分1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工作質量越好。本研究中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806,說明穩定性較好,Cronbach’s α 系數為0.862,表明量表在較好接受范圍內。

1.2.2 調查方法

1.2.2.1 工作負荷的自我評價 測評當日,53名責任班護士完成白班工作,與小夜班的工作交接后,于18:00至20:00之間,完成對當天所護理的每位患者的工作負荷感知自評。測評前由課題組講解填寫要求,并告知評分結果與績效考評無關,評分場所選擇在病區內安靜且私密的環境。護士獨立完成評分并密封評價量表,研究小組成員當場回收,評價表有效回收率為100%。

1.2.2.2 工作質量的評價 工作質量測評由病區護士長、主管班護士以及責任組長擔任,且符合以下標準: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工作年限15年以上,技術職務為主管護師及以上。研究小組成員在測評前一日對測評人員統一培訓,介紹課題相關內容及工作質量評分規則,并告知評價結果與績效考評無關。爾后,隨機抽取1個病區中的5名患者現場模擬評分,再次明確評分細則。測評當日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配3人負責一個病區的測評,要求測評者獨立完成,避免交流討論,測評時間與工作負荷自評為同一時段?,F場評分完畢后,研究小組成員回收評價表并裝入信封密封,評價表回收率為100%。每位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3位評價人員的評分均值。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 共納入442例研究對象,其中男227例、女165例;外科202例、內科173例、兒科29例、重癥醫學和監護室38例;年齡1~102歲,平均(57.08±18.12)歲。

2.2 護士對患者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的評分 護士工作負荷感知自評得分27(19,36)分,6項評價指標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自我表現要求、受挫程度、努力程度、腦力要求、時限要求、體力要求,分別為9(8,10)、7(5,14)、4(2,7)、3(2,6)、3(1,5)和2(1,5)分。護士工作質量評分為83.67(79.67,86.67)分 。

2.3 護士的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護士工作負荷感知總分(r=-0.43)以及腦力要求(r=-0.41)、體力要求(r=-0.41)、努力程度(r=-0.38)、時限要求(r=-0.35)、受挫程度(r=-0.27)均與護理質量得分呈負相關(均P<0.01);自我表現(r=0.24)與護理質量得分呈正相關(P<0.01)。

2.4 護士的工作負荷及護理質量評分的單因素分析 不同年齡、性別、病情、護理等級、科室的患者,其護士的工作負荷、護理質量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5 護士的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護士的工作負荷為自變量,護理質量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除自我表現要求外,護士的總體工作負荷感知及其他5項指標條目均對護理質量具有負向影響(均P<0.01), 見表2。

表2 護士工作負荷對工作質量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3 討論

3.1 護士工作負荷存在較大差異而護理質量差異較小 本研究中,護士對患者工作負荷自評得分為27(19,36)分,提示不同的護士基于每位患者所感受到的工作壓力存在較大差異,這與研究[14-15]結果相一致。進一步分析發現,護士工作負荷中的自我表現要求與受挫程度這2項指標分別排在前兩位。自我表現負荷和受挫程度是指護士在工作中面臨挑戰和困難所帶來的情緒反應和心理壓力,較高的自我表現壓力和受挫情緒,一方面說明護士對待工作比較認真,有較強的進取心;另一方面也反映護士在個人成就感以及職業認可度上存在較大的情感空缺[16]。有研究[17-18]指出,護士的職業壓力和受挫感受是導致人員流失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工作負荷的6項評價指標中,代表心理負荷指標(自我表現要求、受挫程度、努力程度、腦力要求)的評分結果均高于代表生理負荷的指標(時限要求、體力要求),說明護士感知的工作負荷主要來自個人內在的情感體驗。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工作環境和儀器設施不斷改進,護士的生理負荷相較于前期相關研究[19]明顯減小。本研究中護理質量評分為83.67(79.67,86.67)分,提示該院護士的工作質量差距相對較小,筆者考慮與三級甲等醫院規范化的考核培訓、護理人員具備較好職業素養有關。這也提示,盡管護士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但仍在職業過程中感受到心理負荷大于生理負荷。綜上,提醒護理管理者要重視臨床護士的職業體驗,關注護士的心理狀態,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3.2 護士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呈負相關 本研究中護士工作負荷與工作質量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與近年的研究[20-22]結論基本相符。值得關注的是,護士的自我表現要求未進入回歸(P>0.05),說明護理人員的自我表現意愿在本研究中并未對臨床護理質量產生顯著影響。上述情況也許與護理人員的性格特征、工作經驗、專業能力等差異有關系,尤其是新入職護士普遍存在這種工作狀態[23]。因此,提示管理者應注重護理隊伍分層級培訓和崗位設置,尤其需要加強對低年資護士及新護士的??萍寄芘嘤柤叭肆Y源配置,通過增加組織支持,改善組織環境等,提升工作能力,從而降低工作負荷,提高工作質效。

3.3 護士的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受患者特征影響 本研究顯示,對護士工作負荷與護理質量有顯著影響的患者特征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病情、護理等級、科室等,這與現有研究[24]結果基本一致,建議管理者在制訂針對護士減負增效的工作方案時,應充分關注護理對象的群體特征,以便實施更具患者特征性和差異性的干預措施[25]。在各影響因素中,除年齡特征組中1~17歲患者和科室分類組中兒科患者以外,其他特征組均表現出護士工作負荷評分越高,護理質量評分越低。分析其原因,考慮是由于護士對未成年患者的工作負荷感受和工作質量的影響因素較其他特征組更為復雜[26]有關。另外,本研究中1~17歲患者共35例(7.23%),兒科患者29例(6.6%),整體占比偏低,故有待在后續研究中繼續擴大樣本范圍,進一步深入分析。

4 小結

護士的工作負荷感知對護理工作質量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護理管理者應關注護理人員的職業體驗,加強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并制訂更加人性化的人力資源配置方案,幫助護理人員更好地應對工作壓力,提高其工作滿意度,從而保證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本研究中參與調研的護理人員雖然來自不同的病區,但均隸屬于同一家醫療機構,受人力及時間限制,樣本的代表性不足。今后的研究中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對不同地區、等級醫院以及班次的護理人員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調查研究。

猜你喜歡
負荷護士護理人員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防止過負荷時距離保護誤動新判據
主動降負荷才是正經事
負荷跟蹤運行下反應堆一回路控制系統仿真與驗證
在醫院編外護理人員中推行人事代理擇優同工同酬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