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力“三個轉變” 推動肥西縣創新發展

2024-03-15 01:58張慶武肥西縣科學技術局
安徽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三個轉變肥西縣眾創

文/張慶武(肥西縣科學技術局)

肥西縣科學技術局以建設國家級創新型縣為抓手,以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全鏈條、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戰新產業集群”為工作重點,通過實施“三個轉變”,全力提升科技創新質效。截至2023 年8 月底,肥西縣2023 年第一批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72 家,第二批、第三批預估通過119 家,全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將超800 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量和總量遙居全市五縣(市)之首;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079 家,已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超去年全年任務數247 家;成功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 家,新建科技企業孵化器2 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量穩居全市五縣(市)首位??萍紕撔沦x能,加快推動肥西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合肥市委督查考核辦通報的《2023 年上半年各縣(市)區開發區經濟運行考核情況》,肥西縣綜合評價在五縣(市)排名第一。在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 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中,肥西縣在百強排名中提升5 位,達到第54 位。

一、 肥西縣科技創新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1.從“事后統計”向“事前服務”轉變,精準部門職能定位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縣級科技主管部門由于存在人手少、事務雜的現實情況,對于一些科技創新任務和創新指標的落實,大多采取的是數據歸集和統計手段。例如,企業研發投入、技術成果交易、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等,多數是企業的自主行為,科技主管部門只收集掌握數據,至于如何推進相關工作開展,往往實際舉措不多。

針對上述情況,從2023 年開始,肥西縣科學技術局主動作為,通過政策引導、搭建平臺、優質服務,積極把工作重心從“事后統計”轉變到“事前服務”上來。一是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對《肥西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進行修訂擴容,從資金、人才、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地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二是實施科技創新載體提質擴量工程。全力推進以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創聯盟、各類服務平臺等為主的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建設,進一步夯實科技創新的基礎。截至2023 年10 月,肥西縣擁有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11 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1 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0 家、技術創新中心2 家等,初步形成了產業覆蓋面廣、技術實力強的企業研發平臺體系。三是做實做細各項服務舉措。從2023 年初開始,對上級下達的每一項工作任務都分別制定推進方案,落實責任科室和責任人,精準施策、按需服務、嚴格落實到位,推動上半年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發展。根據合肥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關于2023 年上半年縣(市)區開發區科技創新工作完成情況的通報,在科技創新工作14 項指標中肥西縣有高企培育、科小入庫、技術合同交易登記、科技招商等11 項指標位居全市五縣(市)第一。

2.從“事后評審”向“事前引導”轉變,科技服務優化升級

近年來,肥西縣高度重視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全力推進、逐步完善”的原則,充分挖掘一切有效資源,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利用閑置廠房、空余土地創辦孵化器,縣域科技企業孵化器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些科技企業孵化器由于缺少專業的導師和運營團隊支撐,一直處于低水平運營的窘境,舉步維艱。2023 年初以來,為規范全縣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建設管理,肥西縣把工作重點從對孵化器的評定升級、績效考核轉到事前引導上來,做到從源頭把關,從基礎抓起,加強政策引導,著力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建設水平,不斷夯實縣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基礎。

(1)完善政策體系,健全管理制度。遵照《合肥市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發展行動方案》的文件精神,結合肥西縣實際情況,醞釀出臺規范肥西縣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備案和管理的相關辦法文件,穩步實施孵化器備案、提質擴量等環節。文件將首先提出對新建科技企業孵化器實施備案制。如此,各市場主體在規劃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時就有了清晰的決策參考和明確的工作指引,避免了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的盲目性。文件還將明確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的重點路徑,即:鼓勵鄉鎮園區結合園區升級發展、城市業態更新,將剩余、空置的物理空間改造成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利用自有物業、現有廠房及各自科創資源優勢,在肥西縣內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文件也將對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主體資質提出具體要求,即:優先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平臺公司,高校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三大戰新”龍頭企業,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優秀基金管理公司、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團隊等四類市場主體,統籌各自的資源優勢,在肥西縣投資運營科技企業孵化器。

(2)扎實開展科技企業孵化器資源嫁接工作。肥西縣科學技術局積極尋找優質資源,為縣域相關建設主體做好“牽針引線”服務。截至2023 年9 月,先后接觸了安徽省內和廣州、成都、上海、北京等地多家優質運營團隊,鼓勵他們來肥西拓展業務。安徽哈都影視孵化器與安徽新創合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創合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新創合公司對哈都影視孵化器開展管理服務和品牌輸出,主要職責是對孵化器進行管理人員培訓、提供管理服務規范、協助開展創業活動指導、協助資質認定申報等,同時確保在約定時間內實現孵化器資質升級。合肥桃花科技創業服務中心與安徽啟迪科技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迪科技投資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合肥桃花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按照人員開支和運營經費測算,給予啟迪科技投資公司一定的運營費用,全權委托該公司運營管理合肥桃花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此外,肥西安康醫藥產業園、人民華智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肥西)、合肥愛德爾電器有限公司等正與相關平臺進行對接洽談。截至2023 年10 月,肥西縣已通過資質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有11 家,其中國家級2 家、省級6 家、市級3 家,新建科技企業孵化器2 家,擬建科技企業孵化器市場主體10 家。

3.從“階段性”向“常態化”轉變,科技、經濟深度融合

隨著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支撐作用越來越突出,科技招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逐漸成為縣級科技主管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肥西縣科學技術局積極融入縣域經濟建設主戰場,大力開展科技招商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從2016 年開始至2022 年底,已連續舉辦7 屆肥西“創智匯”雙創精英挑戰賽,共引進高質量科技項目44 個,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注冊企業36 家。

以往“創智匯”大賽作為一個階段性活動,每年一般是5 月啟動,6、7 月份推介,8 月比賽,工作的整體連續性不夠,成效不夠突出。從2023 年開始,肥西縣科學技術局以“創智匯”大賽為平臺,把科技招商、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從“階段性”活動向“常態化”工作轉變。一是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專班由肥西縣科學技術局局長牽頭,縣科學技術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投資促進中心、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單位業務骨干參加,經常性地到省城各高校院所登“門”入“室”,不間斷開展成果發掘、招引、轉化和落地服務工作。二是建立“創智匯”大賽項目庫。將有意愿來肥西縣落戶的科技團隊和科技項目均納入大賽項目庫,根據團隊實際情況選擇當年參賽或者下一年度參賽,只要獲獎就可以享受大賽項目的各項支持政策。宣傳大賽、推介大賽、招引大賽項目成為肥西縣科學技術局的一項常態化工作。三是常態化研判、研究項目。肥西縣科技成果轉化專班每周二下午召開專班例會,對招引項目進行研判;肥西縣人民政府每月召開一次科技招商例會,對擬落戶項目進行研究,確保對所有招引項目能夠“看得準”“入得快”,從而加快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進“應用場”,加速科技成果向肥西縣集聚。2023 年1—7 月,肥西縣已收集高質量科技成果近400 項,推動依托成果設立企業25 家。

二、肥西縣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

1.創新發展的營商環境還需優化

肥西縣促進自主創新政策的獎補力度雖然逐年加大,但政策精準性不夠,一些需要大力支持的創新舉措往往缺乏政府的有力推手。同時,政策兌現審核程序較為復雜,資金兌現周期較長,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益。另外,“局長服務員”機制不夠健全,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一些企業反映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

2.創新平臺建設質量有待提高

肥西縣有各類創新平臺272 家,但整體建設質量不高,像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技術創新中心等直接服務企業創新主體的平臺多屬于初創階段或低水平運營層次。11 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只有2023 年獲批的2 個國家級,其余都是省級、市級,而且多是依賴房租收入和政府補貼維持運營,在服務初創企業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明顯存在能力欠缺。肥西縣2 家技術創新中心都是市級資質,目前還沒有省級技術創新中心。

3.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仍需提升

縣域企業的技術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之間缺乏有效的平臺銜接,難以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鏈條的良性循環??萍颊猩虒0嗳藛T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對接項目、服務團隊的精準性不夠,難以滿足全國各地項目和人才團隊對政策、人才、科技和資金的個性化需求,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無效勞動較多。

三、肥西縣科技創新工作下一步計劃

1.健全科技創新工作機制

充分發揮縣委科創委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樹立“一盤棋”思想,確保形成推進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良性局面。構建大創新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全縣各經濟發展部門、涉企行業在科技創新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明確和落實鄉鎮園區在科技創新工作中的屬地責任,形成抓科技創新工作的整體合力。

2.節點化抓好任務落實

認真落實《肥西縣國家級創新型縣建設方案》,全面推行節點工作法,對方案涉及的各項科技創新任務全部實行節點化改造,明確每項任務的完成時間和銷號標準,確定分管領導、責任科室和責任人,定期調度,按時銷號,確保各項建設任務高質量完成,著力在科技要素配置力、創新平臺支撐力、科創人才吸引力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

3.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

貫徹落實安徽省關于加快建設創新發展四個支撐體系要求,全面承接合肥市人民政府高質量發展政策,完善縣域促進自主創新政策及實施細則,在平臺載體、研發項目等關鍵投入方面設立專項資助資金和配套資金,不斷提高政策支持的精準性。同時,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申報項目的包裝力度,爭取更多科技項目進入省級以上“籠子”,獲取各類貼息和專項資金扶持。充分發揮天使基金、種子基金、“科技貸”、科技保險等金融產品的作用,進一步豐富科技金融產品種類,努力滿足高端創新團隊和高科技人才來肥西縣創業的多方面融資需求。

4.充分集聚省內外優質科創資源

利用好肥西縣優越的地緣優勢,緊密對接合肥乃至長三角等地的高校院所,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捕捉發現、跟蹤對接、轉化落地機制。探索建立重點高校院所和骨干企業科技成果聯絡員制度,拓寬科技成果捕捉發展渠道;建立技術成果供需信息發布平臺,促進科技成果供需雙方有效對接;建強科技招商隊伍,提升科技招商水平,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為肥西縣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猜你喜歡
三個轉變肥西縣眾創
重慶科技學院“眾創之家”簡介
眾創空間向“專業化”升級
肥西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的對策建議
五蓮縣編辦“三個轉變”創新機構編制管理
把住點線面,執法顯威嚴——安徽省肥西縣創新環境監察執法守護碧水藍天
實現“三個轉變”切實落實監督責任
一把手抓黨建需實現“三個轉變”
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安徽省肥西縣凌士彬名師工作室
眾創時代到來,杭州準備好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