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助力安徽“按圖索糧”模式的發展與完善

2024-03-15 01:58萬小雨葉宇鵬黃子倩葉仁杰桂仲妍合肥師范學院
安徽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專用安徽省糧食

文/萬小雨 高 雪 葉宇鵬 黃子倩 葉仁杰 桂仲妍(合肥師范學院)

一、安徽“按圖索糧”模式提出的背景

安徽以占全國4.3%的耕地,生產了全國6%的糧食,糧食總產量自2016 年以來已連續7 年穩定在800億斤以上,每年凈調出糧食200 億斤左右,是全國第4大糧食主產省和5 個糧食凈調出大省之一。糧食安全的基礎是全面提升糧食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長期以來,由于產業鏈主體間信息流動不充分等原因,安徽一直存在糧農增收難、糧食加工企業找優質專用糧食難的困擾,嚴重阻礙了糧食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為解決這些問題,安徽借助數字科技力量,探索推出“按圖索糧”模式。

“按圖索糧”技術是通過數字技術收集一定區域范圍內優質糧食的種植信息,形成以優質糧食種植信息為核心的農業數字地圖并上網發布,達到以圖引企、洽談購糧來實現糧食交易的目標。2020 年5 月20 日,全國首張“按圖索糧”地圖“安徽省2019—2020 年優質專用小麥種植地圖”在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網站上發布,隨后得到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肯定并在全國推廣。

二、 安徽“按圖索糧”模式的發展歷程

安徽糧食生產由于長期存在的粗放式生產方式,造成市場上普通品質的糧食產品供給過大,而糧食加工企業需要的優質糧食卻難覓的現象。安徽省先后出臺《關于大力開展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示范行動的意見》《發展專用品牌糧食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政策,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其建設模式可分為三個階段。

1.專用品牌糧食生產模式

安徽省推行專用品牌糧食生產模式,即農戶采用單一品種種植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糧食商品性狀的高度一致,優化品質結構,提高糧食產量,提升糧食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既緩解了安徽省糧食生產的混種混收困境,也為“按圖索糧”模式奠定了基礎。然而,該模式在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是優質糧食生產品質和收益之間傳導機制并不順暢,雖然該模式提升了糧食生產規模和品質,但是農戶無法獲得較高的成交價格,究其原因是農戶和企業的產銷環節沒有打通。因此,打通產銷對接環節,促使糧食從“優質”向“優價”轉變成為安徽省糧食生產發展的關鍵。

2.“按圖索麥”模式

該模式體現了數字經濟對糧食資源配置的創新實踐。在糧食產業鏈中,數字技術可以協調產業鏈各主體的利益,克服各主體之間的信息鴻溝。2020 年,全國首張“按圖索糧”地圖“安徽省2019—2020 年優質專用小麥種植地圖”在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網站上發布,該小麥種植地圖涵蓋了全省307 個萬畝以上種植單元,直觀反映出安徽省各地小麥單一品種規?;?、標準化的種植成果,以及安徽各地優質專用小麥的生產地塊、品種、規模、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等信息。

3.“按圖索糧”模式不斷擴充豐富

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安徽省糧食數字化平臺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按圖索糧”模式不斷擴展。由2020年的“按圖索麥”模式不斷擴充到“按圖索稻”“按圖索玉米”“按圖索藥”等模式,有效引導全國糧食需求企業實現“按圖索糧”,提升糧食品質和農戶收益。

三、 安徽“按圖索糧”模式對糧食生產收益的顯著作用

為突出“按圖索糧”模式對提高糧食生產收益的促進作用,本文以兩個典型案例來說明。

案例1: “按圖索麥”幫潁州區打造全省一流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

阜陽市潁州區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處黃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南部,是傳統的小麥種植地。潁州區大力推進“單種、單收、單儲和專用”的產銷一體化模式,繪制單品種小麥種植單元地圖,引導企業“按圖索麥”,全區小麥提質增效作用逐步體現。2021 年,全區32.6 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畝均增收400 元以上,帶動農民增收超過1.3 億多元。王店鎮韓寨村的種植大戶王平強于2019 年開始種植優質專用小麥,相較普通小麥,優質專用小麥可用于釀酒和制作食品,附加值更高。2022 年,他種植的優質專用小麥比普通小麥一公斤收購價高0.2 元,平均每畝地多收入100 多元。另外,茅臺集團在潁州區建立13 萬畝酒用小麥生產基地,以高出市場價2.2 元/公斤的價格收購優質專用小麥,每年給當地農民增收近億元。2022 年,潁州區在全區已建成單品種萬畝片15 個、整建制鄉鎮4 個,實現了優質專用糧全覆蓋,打造出全省一流的單品種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

案例2 :“按圖索稻”讓“含山大米” 品牌更響亮

含山縣位于安徽省中東部,屬于平原水稻區,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含山縣大力發展綠色大米、有機大米,稻米生產基地優先選擇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推薦的4 種豐產性、適應性、米質及抗性最優的品種作為專用稻種,嚴格按照綠色大米、有機大米生產標準種植,已有9 家生產企業獲得綠色大米或者有機大米認證。

2017 年,“含山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認證;2020 年,“含山大米”成功創建安徽省第一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2021 年,“含山大米”被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錄。2023 年,“按圖索稻”種植地圖顯示,含山縣水稻種植面積達45 萬畝,其中優質專用水稻35 萬畝,“含山大米”專用品牌基地5 萬畝,年產“含山大米”1.5 萬噸,年銷售收入1.5 億元。

四、完善安徽“按圖索糧”模式的對策建議

安徽省“按圖索糧”模式借助數字技術手段,是農業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實踐。為進一步完善“按圖索糧”模式,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安徽省在畜禽、水產、水果、油料、蔬菜等方面也具有生產優勢?!鞍磮D索糧”模式的成功,說明現代農業訂單式生產具有強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是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需要大力提倡和發展。在《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深入推行“按圖索糧”和訂單式生產。為此主管部門要做好頂層規劃和設計,各地要有執行政策的緊迫性,不斷探索在更多的農業項目上實施“按圖索糧”模式的可行性。同時,鼓勵和引導金融、擔保、保險等機構為“按圖索糧”模式提供更多的保障。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按圖索糧”模式的成功,離不開相關基礎設施的同步發展。比如建設高標準農田,將“小田變大田”;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深入做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提升農村電網的鞏固水平;加快“數字皖農”建設;加強農村物聯網、冷鏈運輸、倉儲等建設。這些使“按圖索糧”模式更加易于實施和取得成效。

3.強化科技力量投入

“按圖索糧”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要結合農業生產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智慧園(區),爭取高級別的“科技特派員”的智力支持,讓生物育種、農產品加工、園藝作物等一批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發揮出更大實效,讓“機械強農”“機械換人”在農業生產上邁出更大的步伐。

4.完善糧食生產的產業鏈

“按圖索糧”模式的核心是種好糧,關鍵是農民能致富,要將糧食生產的產業鏈筑得更牢、更長。樹立大食物觀、大能源觀、大材料觀,堅持種養一塊抓、糧肉一塊抓、頭尾一塊抓,農工一塊抓,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等“頭”“尾”增值大文章,充分發揮其生態和經濟效益,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5.培育專業化的農民隊伍

“按圖索糧”模式的最終實施者是農民?,F代農業生產越來越需要專業化農民來實現。大力實施科技下鄉、能人返鄉、青年留鄉、企業興鄉“四鄉工程”,組織引導各類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積極培育高素質農民,發揮鄉村產業“領頭雁”的帶頭示范作用。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建設一批校企共建的涉農實習實訓基地,支持高校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以多種形式參與鄉村農業生產,以滿足農業生產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歡
專用安徽省糧食
珍惜糧食
成長相冊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體能測試專用鞋
體能測試專用鞋
體能測試專用鞋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