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紀念類展覽的策劃與思考

2024-03-16 11:13劉婷
東方收藏 2024年1期
關鍵詞:策展展品紀念

摘要:考古紀念類展覽作為歷史類展覽中獨特的分支,如何探索出一種適合自身的策展方式,無疑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脊偶o念類展覽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文物為主體的展覽,另一種是以敘事為主體的展覽。以文物為主體的展覽突出展示文物精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但文物之間的關聯性較弱,導致展覽傳播方式為散點式,邏輯性不強。而以敘事為主體的展覽則具有很強的邏輯敘事性,通過事件和文物的配合佐證,使得整個展覽呈現緊密的連續性。文章以“回望撫琴臺·紀念永陵考古發掘八十周年特展”為例,系統闡述如何在考古紀念展中做好敘事策劃和展品觀賞之間的平衡關系。

關鍵詞:考古紀念類展覽;展覽策劃; 紀念永陵考古發掘八十周年

博物館陳列展覽是一種基于傳播學和教育學,集學術文化、思想知識和審美觀念于一體,面向大眾的知識、信息、文化和藝術的傳播載體。[1]歷史類展覽是博物館陳列展覽中人們最常接觸和體驗的重要形式,而考古紀念類展覽則是歷史類展覽中獨特的分支。目前考古紀念類展覽并不是太多,如這些年熱門的“北京大學考古100年考古專業70年特展”“五色炫曜——南昌漢代?;韬顕脊懦晒埂薄巴鹾?母親 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分別從陳列展覽的敘事、審美、解析、交流、探索等方面展示了考古紀念類展覽的新闡釋模式??梢园l現,在考古紀念類展覽的實際策劃中,同時兼顧敘事和審美比較棘手,如何探索出一條適合考古紀念類展覽的策展方式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回望撫琴臺·紀念永陵考古發掘八十周年特展”為例,將考古紀念類展覽的定義作為切入點,系統闡述如何在考古紀念類展覽中做好敘事策劃、情緒引導和展品觀賞之間的平衡。

一、紀念、考古展覽與博物館

什么是紀念?為什么需要紀念?《漢語詞典》中對紀念一詞的解釋為:形容對人或物的一種留戀懷念的情緒。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歷史事件等的記憶會不斷消散,而記憶的物質載體諸如書本、文字、博物館、節日、儀式、紀念碑等則成為保存歷史的重要形式,是一個社會群體身份構建的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紀念的對象是一個群體的文化記憶,紀念的目的是保存歷史,特別是集體記憶和文化記憶。在諸多載體中,博物館能夠成為開展紀念活動的最佳選擇,原因有二:其一,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對于非專業人員在書本檔案中尋找記憶事實格外困難,同時也顯得晦澀死板。相較而言,博物館和紀念展是普通人更愿意和擅長去尋找歷史記憶的場所,同時博物館也更具有雙向反饋性,是歷史記憶主動傳播的媒介;其二,博物館具有行為紀念和建筑紀念的雙重屬性,通過舉辦展覽能夠完成事件的悼念、回憶、祭奠、公共討論等行為紀念儀式,同時通過博物館或展覽本身的雕塑、紀念碑、遺址等物質載體來喚醒回憶和情緒。

歷史展覽和考古展覽實際本身包含著紀念的意義,然而歷來相關展覽往往以出土文物為主,觀眾參觀展覽的過程難以脫離“博物館尋寶”的動機。近年來,隨著敘事概念在社會學科中的引入,敘事方式也同樣在博物館中廣受重視。[2]因此,如今考古紀念類展覽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文物為主體的展覽,另一種則是以敘事為主體的展覽。以文物為主體的展覽突出展示文物精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但文物之間的關聯性較弱,導致展覽傳播方式為散點式,邏輯性不強。而以敘事為主體的紀念展則具有很強的邏輯敘事性,通過事件和文物的配合佐證,使得整個展覽呈現出緊密的連續性。在展品選擇上,線性敘事歷史之下的紀念展不同于博物館熱門的精品文物展,它突出的是情節導向和敘事的完整性。因此在文物選擇上,普通的展品也有了公平展示的機會,成為敘事不可或缺的佐證,承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見證的力量。

二、展覽的時空線性敘事

在紀念類展覽的策劃中,用順序性的時間線組織展覽或陳列,無疑是構造展覽敘事性和時空性最為便捷的方式。早在20世紀就有展覽使用時間線,史蒂文·魯巴認為對于策展人和觀眾來說,時間線是一種自然且直觀地呈現和理解過去的方式。[3]時間線的使用,一方面創造了便捷的線性參觀路徑,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展覽的敘事能力。

(一)時間軸敘事的建構

在利用時間線策劃紀念類展覽的實踐中,策展人首先要對歷史形成統一的認識,其次要考慮展覽的話語時間,即整個展覽的內容多少應與展線長度規劃、觀眾動線時間、觀眾情緒感知等相適配。以“回望撫琴臺·紀念永陵考古發掘八十周年特展”為例,400㎡的場地,動線規劃一般是1至2個小時,對觀眾來說要在1個多小時內穿越80年的時間歷程,那么策展人就必須對整個時間線中的事件順序和等級進行調整,突出展示重點。此次展覽總體是按照時間順序安排的,第一層級敘事主題以時間為主線分為十個單元(表1),單元直接以“1940、1943、1948……2015、2020”等時間節點為標題,形成永陵考古發掘80年變化發展的線性時間軸。通過時間標識引導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就好像親身見證了一個個歷史時刻。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時間長河中某個事件的發生偶爾會帶來巨大影響,進而推動形成歷史,我們把這類事件視為標志性事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史就是諸多標志性事件的串聯。在此次展覽中又特別突出了每個時間節點所代表的標志性事件,在大的綱目上形成永陵80年的概述。例如1948年的標志性事件是“永陵出土文物首次全面公開”,以此作為單元的副標題,在第二層級敘事主題中又分別通過“絡繹不絕、舉辦展覽、多方關注”三個小標題,對“永陵出土文物首次全面公開”這一重要節點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梳理和呈現。如此設計,一方面靈活滿足了觀眾參觀時間的要求,既可以在半小時內迅速瀏覽展覽概況,也可以詳細觀看整個內容,了解整個永陵80年的宏大敘事;另一方面,也為策展人或者觀眾提供了一個大概的歷史框架。觀眾從開頭走到結尾,沿著時間節點的順序,就像從故事的開頭讀到結尾,完成展覽的敘事建構。

(二)空間邏輯敘事的建構

時空原本是抽象的存在,但博物館提供了時空展示的舞臺。時間一般為單一線性的感知,空間的出現使得時間的敘事能夠實現平行、重復以及敘事場景的轉換。[4]因此,紀念類展覽的傳播結構離不開敘事時空的共同作用。

首先,展覽如何借助空間實現平行敘事呢?以第一單元“1940——因修建防空洞意外發現永陵”來說,直線性的敘事難以像紀錄片一樣還原發掘過程全貌,策展人選擇從“硝煙背后、籌建川博、歷難彌堅、探尋琴臺”四個部分的不同方面完善“永陵發掘背景”的展覽鏡頭語言,在空間上利用通道、展柜、墻面、展柜內展板內容,平行建構“發掘背景”的敘事邏輯,實現空間平行敘事。

其次,如何結合敘事實現觀眾流線的個性化?在第二單元“1943——永陵考古發掘在戰火中順利完成”中,從“檔案春秋、考古繪圖、戰亂遺金”三個部分的不同方面佐證和展示“永陵發掘過程”:在1942至1943年的發掘過程中,有檔案資料記述了官方視角下的永陵發掘;有考古繪圖人員從第一視角看到的永陵發掘場景;有新聞報紙佐證下的永陵發掘出土文物的過程。這三個部分在空間上依次排列,實現了時間線的循環和重復,同樣形成多線并行的敘事方式。

最后,利用空間如何實現敘事場景的轉換呢?在本次展覽空間劃分上,形成了“1940—1948”“1948—1979”“1979—2023”三個板塊,每個板塊制造假墻切分為不同的空間,在觀眾動線上切割為幾個轉角,實現場景的轉換(圖1)。三部分板塊分別對應“抗日戰爭至新中國成立以前永陵艱辛的發掘歷程”“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永陵曲折的保護歷程”“改革開放后至今永陵步入正軌”,用空間劃分不同的歷史階段。

三、基于情緒的敘事構建

被遺忘是社會的常態,考古學、歷史學的工作就是在努力恢復已經消失或者模糊的記憶。通過展覽對于歷史的講述,集體記憶找到了被認可和被展示的物質載體。

(一)以觀眾情緒為導向的敘事節奏

敘事的展覽在講述過程中必然包含著內隱或者外顯的情緒色彩,策展人在舉辦展覽時應當盡可能地隱藏自己的觀點和評價,同時通過一些歷史事實引導觀眾的情緒(表2)。從展覽大綱上分析,展覽在文本編寫中試圖以劇本一般增加情節起伏,以增強感情色彩。

從展廳空間上分析,展覽陳列要求形式設計在進行空間的分割與重組時,既有局部的變格變調,又不乏整體的平衡統一。在主與次、輕與重、動與靜以及質感與量感等藝術規律的把握上,引導觀眾情緒。門頭是展覽的第一印象,奠定了紀念展覽的基調和情緒。展廳門頭復原了當時的發掘場景,是基于王建的陵寢——永陵地宮所進行的造型設計(圖2),配文“陵啟前年跡,考古薈群英”,寓意打開永陵考古發掘起始的大門,開啟80年來的發掘和保護故事,通過設計營造出時空穿越感和歷史沉浸感。

陳展內部空間總體遵循古樸典雅的主基調,以紅色突出永陵發掘的考古精神,以藍色突出對事件的紀念和緬懷,在主色調上復合統一,切合展覽主題。主題墻設計突出展覽標題“回望撫琴臺”以提綱挈領、開宗明義,并以永陵出土門牌飾為意向,給人以視覺刺激(圖3)。內部空間以紅藍相配色,紅色用于情緒激昂的文本內容,展示考古成果或業績,藍色則用于情緒低調、平鋪直敘的內容。

展廳遵循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原則,對門柱和空白拐角加強利用,穿插“要讓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不做沙發椅上的考古學家”等金句及考古學家語錄,增強情緒渲染。

(二)人物、事件與情緒的敘事嵌套

敘事展覽講好人物和事件,離不開對觀眾情緒的引導。由于80周年的宏大敘事,人物和事件如何在有限的展廳空間內展示是考古紀念類展覽的難點。此次展覽從轉變展覽視角和關注敘事語言兩方面去調動觀眾的情緒。

1.轉變展覽視角。

展覽是一種多層嵌套的敘事結構,在整體敘事結構中增加人物微敘事,有利于增強觀眾的“情緒感知”。此次展覽通過轉變展覽視角,將核心要素從文物轉變為“關鍵性人物”,意在著重突出對永陵發掘保護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借此彰顯老一輩考古學者嚴謹求實、艱苦奮斗、敬業奉獻的珍貴精神品質,以及后來永陵工作者對這些品質的傳承?!盎赝麚崆倥_”在第一板塊講述完永陵發掘歷史后,于1948和1960的銜接處設計了一本人物介紹書籍裝置,對第一板塊出現的重要考古發掘人物——李濟、郭有守、莫宗江、盧繩、吳金鼎、蘇立文、鄭德坤七位先生的生平進行介紹(圖4)。該設計類似一個展外空間,幫助觀眾梳理認識前文所出現的人物。在文本建構上,展示了每位考古工作者的名言,表達他們在抗戰時期對國家的熱愛、對文化事業的一腔熱忱,以此達到了展覽情緒上的小高潮。

2.關注敘事語言

此次展覽嘗試切換不同角度的講述方式,力圖構建多元視角下的展覽故事?!盎赝麚崆倥_”十個單元中均設有掃碼收聽故事板塊(表3),它們如同電影一般,通過描述性的展板文字配合富有感情色彩的講述,娓娓道來一段段歲月的故事,精準地調動觀眾的情緒。語音故事中口述史的植入,成為推動展覽情節發展的關鍵。例如第五個小故事“我陪父親發掘”的敘事視角,從第三人稱轉換為第一人稱,使得展覽如同親歷者站在眼前一般,直接與觀眾進行交流。

四、展品在考古紀念展中的作用

考古紀念展本身具備雙重屬性:一是考古遺址自帶大量出土文物,于是解決了展覽中實物展品不充分或者難以組成完整序列的問題;二是紀念展有著較強的敘事性和故事性,解決了其他展覽中文物之間缺乏聯系的問題。但正是由于這雙重屬性或者優勢,讓策展人在策劃考古紀念類展覽時,難以在兩者之間把握平衡。

以此次展覽為例:第一,在文物選擇上,策展人為完善敘事,傾向于選擇承載歷史信息的展品和文物,盡可能地完善展品種類,包括永陵出土的青銅器、陶器、瓷器以及相關書籍、檔案、名人手稿等,解決了實物展品不充分的問題。但在紀念展中選擇展品的同時也要注意精簡。如第二單元“檔案春秋”部分,選擇展示大量1939—1940年這一時期的檔案以完成敘事的全面反映;在“戰亂遺金”部分,原定展示42份民國時期的《新新新聞》《華西晚報》《西京日報》等報紙對王建墓發掘的實時報道,這些無疑能夠成為反映歷史的一手資料,但若未經過展覽的二次轉化,對于觀眾來說則成了史料的堆砌。

第二,在展品對應上,策展人為使敘事得到佐證,傾向于依據大綱選擇一一對應的展品。本次展覽一共有4個展柜,前3個展柜展示了永陵出土文物,第4個展柜展示了近年來的文創和“二十四伎樂”衍生展品,與敘事內容和時間線基本對應,無論是出土的精美文物還是相關的輔助展品,都沒有主次高下之分,在敘事展覽中同等扮演了歷史物證的角色。

第三,通過展品重塑空間。除了文物,輔助展品也是此次展覽中錦上添花的部分。同時在第三和第四單元的過渡階段,中間設計屏風裝置實現了觀眾的分流,意味著觀眾可以通過多種流線來參觀,獲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加隨機和個性化。在展覽的最后,策展人力圖打造展覽特色,將“二十四伎樂”作為主題塑造展覽中的互動空間(圖5),為展覽增添輕松、年輕、藝術化的氛圍,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綜上所述,考古紀念類展覽需要把握展品和敘事之間的平衡。展品在考古紀念類展覽中的作用有三:一是承載歷史信息,傳遞展品背后的精神;二是作為歷史物證,完善展覽敘事;三是重塑展廳空間,烘托氛圍。當然,考古紀念類展覽中的展品有其獨特性,但我們仍然要注意到弊端。以本次展覽為例,通過展后的觀眾調查,有人反映該展覽過于平鋪直敘,不存在重點展品。究其原因,策展人重點關注敘事邏輯而較為忽略展品研究,對重點展品的認知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展覽缺乏起伏。

五、小結

想要做好考古紀念類展覽,時空線性敘事無疑是容易上手的展覽結構,但其弊端在展覽過于平淡死板,因此可以通過展覽細節加強多重敘事和復合敘事結構,增加展覽敘事文本的飽滿度?!盎赝麚崆倥_·紀念永陵考古發掘八十周年特展”秉持的思路即是“復雜的事情分開說、零散的事情具體化來說”,力圖用小故事講述大事件。同時,此展也另辟蹊徑,力圖探索圍繞紀念展敘事而展開的空間建構和展品對應,以期為考古紀念類展覽的策劃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考,從而突破傳統展覽的框架,讓參觀者能夠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和感受考古學的魅力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陸建松.博物館研究書系·博物館展覽策劃:理念與實務[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14.

[2]許捷.敘事展覽的結構與建構研究[D].浙江大學,2018:34-37+108.

[3]Steven Lubar.Timelines in Exhibitions[J].Curator:The Museum Journal,2013(2):169-188.

[4]許捷.故事的力量:博物館敘事展覽的結構與建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

作者簡介:

劉婷(1996—),女,漢族,甘肅隴西人。碩士研究生,文博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展覽設計。

猜你喜歡
策展展品紀念
紀念九一八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展品展示第2輯
展品被盜了
特別的紀念
關于策展
為紀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紀念
2017 藝術策展人
關于將“curator”統一翻譯為“策展人”的建議
中西方博物館策展人(curator)制度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