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甲狀腺切除82例診治體會

2024-03-16 10:01趙楠黃捷傅永清吳可人張臥
浙江臨床醫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習曲線腋窩腔鏡

趙楠 黃捷 傅永清* 吳可人 張臥

甲狀腺結節及分化型甲狀腺癌行甲狀腺切除已成為治療的金標準,同時隨著對喉返神經、甲狀旁腺的精細解剖和保護水平的不斷提高,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已顯著降低,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手術效果。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第1 例腔鏡甲狀腺手術完成至今,相關技術日益成熟,衍生出頸前小切口腔鏡輔助、腋窩入路、胸乳入路等多種腔鏡手術方式,兼顧美容與功能兩方面[1]。本院較早引進無充氣腋窩入路甲狀腺切除技術,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9年2月至2022年10 月間行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甲狀腺手術患者82 例,其中男9 例,女73 例;年齡18~65 歲,平均(38±11)歲。既往無頸部手術史。術前均行頸部超聲檢查及甲狀腺結節定位,排除明顯腺外侵犯以及預后不良甲狀腺癌類型等。術前經細針穿刺活檢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24 例。所有患者及家屬了解經腋窩入路手術相關步驟及術中、術后風險后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告知術中可能轉為開放手術。納入標準:無頸部手術史和手術禁忌癥;超聲檢查提示單發或多發結節,最大直徑≤5 cm;術前穿刺活檢病理提示單側乳頭狀癌(最大直徑≤2 cm)或微小乳頭狀癌等;有較強烈的外觀美容要求;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超聲檢查提示甲狀腺結節最大直徑>5 cm;經穿刺證實為甲狀腺乳頭狀癌,且最大直徑>2 cm;有頸部重大外傷史或放射史;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拒絕該手術方式[2-3]。

1.2 手術方式 患者插管全身麻醉,取仰臥位,墊高肩部使頸部過伸并固定頭部,患側手臂外展以充分暴露腋窩手術區域。選擇腋窩頂順腋紋,向外后方作5 cm切口作為主操作孔,并于該切口下4 cm 處另行一小切口置入5 mm Trocar。切開皮膚、分離皮下脂肪與結締組織至胸大肌膜表面,向頭側游離皮瓣至胸鎖關節處,用拉鉤懸吊胸骨頭后繼續深入,游離鎖骨上小窩自然間隙至甲狀軟骨下緣水平。分離甲狀腺前方帶狀肌,使上界達甲狀腺上極、下界達胸骨上窩,完成操作腔建立。分離患側甲狀腺被膜,顯露甲狀腺上動脈后由超聲刀凝閉,注意辨別并保護上位甲狀旁腺。離斷甲狀腺上動脈后,向對側牽拉中下極甲狀腺以暴露背側氣管、食管溝結構,定位喉返神經、下位甲狀旁腺,凝閉甲狀腺下動脈。處理喉返神經入喉處周圍組織及甲狀腺懸韌帶,離斷甲狀腺峽部。術中標本行冰凍切片,明確結果為惡性則繼續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腔沖洗止血,確認無出血后放置負壓引流管,縫合腋窩切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腫瘤大小、病理類型、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引流情況、住院天數、術后頸部感覺運動及胸部疼痛情況等,記錄隨訪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或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或%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方式和術中情況 72 例行患側腺葉切除伴峽部+同側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10 例行患側甲狀腺全切或部分切除術,手術過程順利,未發生術中喉返神經損傷及皮瓣灼傷壞死等情況。手術時間90~218 min,平均(127.5±36.0)min;平均術中出血量(15.5±6.3)mL。

2.2 術后常規病理結果 71 例為甲狀腺乳頭狀癌,8例為結節性甲狀腺腫,2 例為甲狀腺腺瘤,1 例為惡性潛能未定濾泡性腫瘤(未完善基因檢測,術后密切隨訪,未見復發轉移),良性病灶最大直徑4 cm,惡性病灶最大直徑1.5 cm。陽性轉移淋巴結清掃0~11 枚,平均0.80 枚/例。

2.3 術后恢復及隨訪情況 82 例患者住院時間4~14 d,平均7 d。術后引流量(238±87)mL。1 例術后第2 天引流管出現乳白色液體,乳糜試驗陽性,考慮乳糜漏,予禁食、靜脈營養補液處理,3 d 后恢復;2例術后出現右側鎖骨上區少量積液,1 例予局部穿刺抽液術,另1 例隨診觀察,1 個月后復查超聲均無殊;1例術中出血較多,術后予輸注紅細胞2 U 后復查血紅蛋白恢復至正常;1 例術后頸部出血,考慮超聲刀凝閉后再出血。隨訪期間甲狀腺惡性結果患者無復發與轉移。

2.4 學習曲線研究 使用CUSUM 法(culmulative sum)對本院47 例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甲狀腺切除主要術者A 的手術資料進行分析[4-5]。按時間順序對病例進行排序,以Xi 表示每例患者的手術時間,u 表示所有病例手術時間平均值,n表示患者序號,計算公式如下:

應用SPSS 25.0 對于CUSUM 學習曲線進行擬合,以R2值判斷擬合優度,選擇該值最大即最優的擬合模型。結果如下:47 例病例平均手術時間(133.7±35.1)min,該學習曲線的最佳擬合公式為CUSUM(手術時間)=0.024X3-2.384X2+58.858X+25.332。此模型檢驗P<0.05,曲線擬合成功,擬合系數R2=0.944。擬合曲線在手術例數累積至第17 例時斜率發生改變。

圖1 手術時間隨手術例數的變化情況

圖2 CUSUM法計算的學習曲線

根據結果將學習曲線分為學習階段與掌握階段兩部分(以第17 例為界)。掌握階段患者手術時間及住院天數均短于學習階段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方面無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兩階段患者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3 討論

首臺腔鏡甲狀腺手術于1996 年開展,此后因其可行性、安全性及美觀性逐漸獲得推廣,并不斷發展出胸乳入路、腋乳入路、經口入路等多種手術方式[6-7]。IKEDA 等[8]于2000 年首次嘗試腋窩入路并順利完成單側甲狀腺切除,術后腋窩處切口由自然皮紋掩蓋,美容效果良好。2006 年,韓國CHUNG 等[9]將開始探索無充氣建腔技術并進一步改良。

本院為適應不同患者的醫療需求,同時開展有胸乳入路、經口入路手術。胸乳入路手術時間94~274 min,平均(132.6±49.7)min;住院天數5~15 d,平均9 d;平均術中出血(14.5±5.5)mL。經口入路142~590 min,平均(282.7±127.7)min;住院天數5~16 d,平均8 d;平均術中出血(11.1±4.2)mL。組間患者年齡等基礎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口入路時間顯著長于其他術式,3 種術式的住院時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術中出血、陽性淋巴結檢出率、并發癥發生率等無顯著差異(P>0.05)。

結合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發現經胸乳入路術式需對胸前皮瓣行廣泛分離,因此可能導致創面滲液增加,不利于切口恢復[10]。經口入路對于喉返神經,尤其下極神經分支的解剖更加有利,有助于減少神經損傷的發生,其較短的路線也更加適合肥胖人群[11-12]。但由于該術式的切口為清潔-污染切口,術后存在較大的感染風險,同時口腔處黏膜較皮膚更為敏感,可能出現切口疼痛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較長的情況[13]。

經腋窩入路術式切口選擇腋窩皺襞處,選擇側方徑路并建立操作腔有利于識別與分離喉返神經、甲狀旁腺等重要組織,有效保證了頸闊肌深面筋膜、纖維組織及神經的完整性,減少術后頸前下端運動或感覺異常事件的發生[14]。但單側腋窩入路難以暴露對側組織,體積較大的甲狀腺腫塊也常因建腔后空間狹小而難于操作,故需嚴格把握適應癥。有報道提示患者術后并發臂叢綜合征,嚴重影響了患側上肢的活動與感覺[15]。

本術式在開展過程中一共出現5 例并發癥,總并發癥發生率為6%。提示在分離過程及手術操作過程中應更加注重解剖區域的分辨。

CUSUM 曲線最早出現于工業產品的質量控制,并逐漸應用于醫學領域學習曲線的計算,可將連續事件的趨勢和結果以圖表的形式表現。當用以描述外科手術的學習曲線時,能夠反應術者何時進入更加穩定、高效的操作階段[16]。本研究中,學習曲線在手術例數累積至第17 例時斜率發生改變,在掌握階段患者手術時間及住院天數均短于學習階段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術者在經過一定的經驗累積后,能夠達到操作熟練度的提升,減少術中損傷。

本研究作為回顧性研究,仍存在可改進之處:涉及的樣本量較少,隨訪時間較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果的可靠性;樣本來自多位術者,未能進一步明確各組在手術習慣、術后護理(尤其是中醫藥)等方面的特點。

綜上所述,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甲狀腺手術具有一定優勢,不僅能完整有效地切除甲狀腺病灶,同時也避免了頸部疤痕的產生,使該區域的感覺運動功能得到保護,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手術方式,值得進一步推廣。本院主要術者完成17 例手術時大約能夠跨越學習曲線,提示該術式在不斷積累手術經驗,規范操作的基礎上較易掌握。

猜你喜歡
學習曲線腋窩腔鏡
Oxford單髁置換術治療膝關節內側單間室病變學習曲線早期病例的短期療效
機器人在輔助泌尿外科腔鏡手術中的應用體會
GDFT聯合小劑量甲氧明在胸腹聯合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干預在婦科腔鏡手術護理中的作用探討
學習曲線決定你的學習力
學習曲線決定你的學習力
學習曲線決定你的學習力
常按腋窩強心又健體
常按腋窩 強心又健體
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在原發性甲亢外科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