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社會視域下中國式現代化與人的全面發展

2024-03-18 01:27李韜
人民論壇 2024年4期
關鍵詞: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式現代化

李韜

【關鍵詞】數字社會 中國式現代化 人的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同時提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當今世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加速迭代、跨界融合,人類社會正處于波瀾壯闊的數字化進程之中,數字化與現代化交織發展的圖景日益清晰。

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目標

現代化是一個多階段、多層次的歷史發展過程。廣義上的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急劇變革①,客觀來看,今天的現代化既包括以工業化為驅動力,推動傳統農業社會邁向現代社會的全球性轉變過程,也包括以數字化為驅動力,推動工業社會邁向信息社會、數字社會的全球性轉變過程。在上述轉變過程中,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各個領域相互滲透融合。

從本質上看,現代化最為重要的是人的現代化。一方面,人是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推動者,是現代化事業的主體;另一方面,現代化事業這一歷史進程又深刻影響著人的觀念、行為,進而深刻影響人的全面發展??陀^看,中國式現代化歸根結底是人的現代化,要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價值追求與核心目標。人口規模巨大是我國面臨的客觀現實,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起點與前提基礎。人口規模巨大,一方面是發展的動力、機會與紅利,另一方面也使得國家現代化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經濟社會發展最終要以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和尺度,只有中國人普遍實現了全面的現代化,中國社會才能實現全面的現代化。因此,人口規模巨大社會歷史背景下的現代化,必須把人的現代化放在首位,把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和要旨。

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根本目標和顯著標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思想源遠流長。早在《左傳》中就已經出現了“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的人本思想?!缎⒔洝なブ巍芬鬃又Z說“天地之性,人為貴”,荀子也認為“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未來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②,在未來社會聯合體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③。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④。

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人的全面發展的不同維度得到了充分體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要實現“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等目標。由此可見,人的全面發展應包括:經濟層面的收入水平的普遍性提升,教育、健康等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等、普惠,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更高,人們的主觀福祉水平持續不斷提升等。

數字化助力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內在邏輯

當今時代,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新的生產力,數字技術與應用已深度融合滲透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產生活、國防軍事等各個方面,數字空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新空間、國家發展新疆域、社會治理新領域。應該說,數字化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不同發展維度的影響更為深遠。

數字化促進了生產力的加速發展,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如何才能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最為根本的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才能得到保障和實現。工業經濟時代,蒸汽機、電力等科技發明應用極大地促進了工業時代物質文明的進步。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蓖瑯?,在數字時代,數字化促進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速發展、迭代演進,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創造了前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物質財富,促進了人類物質文明空前繁榮。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

數字化有助于促進經濟高效率、高質量、更大規模、更優的發展。一是數字化有助于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數字技術的使用加快了信息的流動,減少了不同交易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縮短了不同交易方之間的空間距離,進而有助于降低交易方之間的溝通成本和運輸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二是數字化為迅速規?;峁┝藯l件,平臺商業利用不直接擁有或者控制資源創造價值,比傳統業務增長得更快。加上平臺商業具有零邊際成本、網絡性等特征,平臺企業能夠迅速形成需求端的規?;?。三是大數據和智能計算的運用使得資源匹配實現最優化,數字化平臺也使企業能夠充分利用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盤活閑置資本。四是具有顯著的競爭力和提升生產力的機會,訪問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優化流程和生產過程,有助于減少交易成本。五是互聯網具有顯著的網絡性和正外部性特征,能夠間接帶動經濟增長。另外,平臺經濟與共享經濟在滿足個性化需求和提供定制化服務、促進電子商務和貿易便利化、實現產業聚合與產業生態重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響。

數字化有助于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可行能力?;ヂ摼W最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和共享,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普惠性、便捷性、開源性、共享性的特征,以及數字平臺網絡效應、零邊際成本、規模經濟、長尾效應等特征,促使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以及教育、健康、養老等公共服務變得更加便利、普惠和共享,進而助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數字化技術和平臺在促進創新和加強互聯、促進社會公共服務可及性與均等化、提供新的就業機會等方面作用顯著。

數字化有助于實現精神文明現代化,增進民生福祉。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今天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近乎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好。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更加富有,人類的壽命變得更長。然而,很多國家和地區卻都不同程度出現了幸福不隨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幸福收入悖論”。除了物質以外什么才能讓人變得幸福?心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或許是解密“幸福收入悖論”的關鍵因素。精神文明建設在數字空間得以快速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突破了人類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開辟了交流互動、知識共享的新空間,互聯網成為文化傳播和文明傳承的新載體?;ヂ摼W信息內容極大豐富,人們獲得信息內容的渠道更多、方式更加便利,為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也必將催生更為豐富、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的文化形態和文化財富,人類文明將空前繁榮,人類社會將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文明邁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混合現實將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空間,以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數字化的即時性讓人的精神聯動更加緊密,移動社交媒體技術和應用的加速發展和迭代演化,豐富了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拓展了精神文明維度,滿足了人民多向度的精神文化需求,增進民生福祉。

數字化賦能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踐路徑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沒有數字化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的蓬勃發展。面對數字化技術變革、社會變革以及與之相伴的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我們主動擁抱這種變化,進行一種適應性變革和調適,特別是要樹立數字思維、提升人的數字可行能力、促進數字生產力發展,為人的現代化特別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夯基壘石。

一是進一步釋放數字生產力,夯實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創新是互聯網的基因。數字經濟發展歷程本身就是對原有監管政策、法規體系不斷突破的過程,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加速迭代、跨越發展,必然會對現行政策法規體系構成新的沖擊。這對政府監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于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這一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的新生事物,要堅持審慎包容、鼓勵創新、允許試錯的治理思路。對于看準了的就要堅定不移地予以政策支持;對于尚處于發展之中、一時還很難準確把握的,要與時俱進,加強適應性學習,作出理性判斷,不能讓創新被“扼殺在搖籃里”。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福祉的提升作為判斷是非對錯的標尺。

二是進一步加強數字可行能力建設,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保障。在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正在重塑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因此,提升微觀個體數字能力,使得數字化發展成果能夠惠及每個群體,進而促進其自由全面發展,是數字能力提升的關鍵。在數字化條件下,人們獲得教育、健康的途徑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這對人的數字能力,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數字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數字化智能化加速發展帶來了工作性質的變革。市場對那些容易被取代的、重復性較高的、所需勞動技能較低的工作的需求正在降低,對具有高級認知技能、社會行為技能及與更高適應能力相關的技能組合的人才的需求在持續增加,勞動力市場越發重視個體迅速適應變革的能力。因此,應制定相對普惠、包容的數字發展政策,加大數字時代人力資本的培養,提高數字社會中人的可行能力,增強其內生動力,促使不同群體更好地應對數字化帶來的變革,共享數字化發展紅利。

三是進一步提升數字文化力,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精神文化支撐。人的現代化包含了思維、價值、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現代化。沒有對現代化在思維、價值層面的觀念更新和心理、情感層面的社會認同,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隨著數字社會的深入發展,人的價值觀、消費趨向、社會關系、家庭關系、情感關系、社會心理等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趨于創新、共享的價值取向,個性化、體驗化、差異化的消費傾向,超越基于熟人信任的網絡社會關系等。同時,互聯網內容生產與傳播容易在資本操控下頻繁迎合熱點,助長了獵奇、庸俗、低俗、惡俗等快節奏消費內容的傳播,也催生著虛假的滿足和虛幻的快樂。提升數字文化力可謂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應創新數字化方式和手段,推動精神文化產品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創新,滿足人民群眾對數字文化、數字生活的新的期待和新的精神需求,加強社會聯系與社會融入,讓數字時代人的心理文化需求得以更好地滿足,讓人的價值得以更好地實現。另一方面,應將數字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延續到不同群體,讓智能技術發展與社會文明進步相協調。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院長,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導)

【注釋】

①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6頁。

②《資本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49頁。

③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4頁、第199頁。

責編/靳佳 美編/楊玲玲

猜你喜歡
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式現代化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視域下的共享發展理念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的全面發展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淺析《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