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融合課程體系的構建路徑探析
——以長春市朝陽區為例

2024-03-18 08:31高賢美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所130021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五育課程體系育人

高賢美 孫 丹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130021)

2019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教育要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新要求、新方向,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新時期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近年來,長春市朝陽區秉承尊重生命本質、提升生命質量的理念,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共通共融,和諧共生的全面育人課程,著眼于每位學生潛能開發,綜合利用學校、家庭、社會資源,充分突出課程育人功能,走出了一條“五育”并舉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

一、探索適切的“五育”融合課程,驅動育人方式整體革新

高質量的教育必然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是始于生命、關注生命、塑造生命的優質教育。結合區域教育發展背景,長春市朝陽區從課程的結構、內容、評價、選課、開發等五個關鍵點進行變革,構建課程目標綜合化、常規課程系統化、區本課程特色化、未來課程趨勢化的“五育”融合課程體系。

1.優化統整課程目標,整體定位課程改革方向

課程目標是對課程的整體方向定位,是課程結構的本質和綱領。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基礎,以深入落實“五育”融合育人機制為宗旨,從區域教育實況出發,提出優化統整“五育”融合課程目標的四項原則:一是堅持育人為本的整體發展目標,注重知識內在關聯和生活實際的有機聯系,兼顧社會需求與學生個性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二是著眼與時俱進的未來發展目標,注重把握課程知識信息傳播和應用的時效性,強化融合課程的育人效能;三是強化知識融通的多元綜合目標,推動學科間、領域間的優勢互補,發揮綜合協同的育人價值,使學生未來發展有后蓄力;四是注重方式創新的課程優化目標,總結課程融合經驗,提煉課程融合實施模式。

2.深化“五育”融合,助力區域課程系統迭代升級

以國家基礎課程為本,借力地域資源,發揮區域特色,實現“五育”深度融合。

一是升級課程搭建體系,推動“五育”課程融合。通過搭建國家課程+特色課程+實踐課程的課程系統實現“五育”融合。以學科間融合為切入點,探索大單元教學等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實施方式;以紅色基因、智能開發、藝術審美、勞動實踐、體能拓展五大方面為基礎,開發特色課程;充分挖掘地域資源,以實踐課程實現學生社會性發展。

二是融通學科教育課程,實現日?!拔逵比诤?。將課程融合與常規教學聯系,綜合道德與法治、勞動技術、體育、美育以及其他常規學科進行“五育”融合,從而實現學科融合、知識融合、方法融合和思想價值觀的融合。要求學校嚴格落實國家學科課程標準的同時,鼓勵構建“五育”融合學科課程體系,在常規教學中實現“五育”的融會貫通。

三是突破課程領域界限,打造課程跨育融合。在課程體系構建中,打破領域界限和單一學科思維,利用模塊、項目、主題、探究等進行德智體美勞綜合教育??缬诤辖洑v主題選擇、目標確定、內容篩選及組織、實施與評價等,是超越單一學科的創造性構建過程。主題選擇力求均衡涵蓋“五育”要素;單元目標體現與各育學習目標關聯和銜接;內容選擇滿足學生興趣,體現社會現實需求;課程評價兼顧教師教和學生學,用獲得的評價數據支持教師科學進行教學決策。

3.探索面向未來的課程,推動區域教育模式進化

“五育”融合課程應滿足指向未來社會發展的課程模式。長春市朝陽區從兩方面進行探索,力求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推動課程模式創造性進化。一是構建學校課程+云校課程兩位一體的課程模式。從網絡直播課堂環境下的教學規律、學生認知特點和身心健康出發,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兼顧,開創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新型學習方式。二是構建適行創生+“五育”共生的“雙生”課程模式。在鄉村學校8個學科課程中實施“雙師課堂”常態化,通過網絡連線共享城鄉異地課堂,達成城鄉教育資源的融合共生,提升融合課程的普惠性。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區域性的學科生命化系列課程、傳統文化系列課程,慧達小學的智慧課程、45中小學部的開放式課程等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構建區域課程統領下的區本特色課程體系。

二、多形態實施模式,促進學校特色形成

“五育”融合課程要突破教材,走出教室,涌向廣闊的生活世界,實現課內與課外的聯結,用多形態模式實現課程落地。

模式一:“大思政”課程體系。創建書香校園,普及親子閱讀,家庭車庫變身圖書館。近五年間,有3萬多家庭50萬人次參與“家庭讀書會”;開展“詩書禮樂”進校園,用文化涵養高尚品質和良好情操;實施評價引領,“校長幣”“五育章”“星少年”,讓陽光灑向每一個孩子心靈;從書本走向實踐,打造由23家單位組成的“校外育人聯盟”,以多樣化體驗實現立德樹人。

模式二:“菜單式”課程。深度挖掘基礎學科拓展性內容并與學生興趣愛好融合,開發與學生個性特長相關的課程。多樣課程的“菜單式”選擇,在拓展中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模式三:“傳統+創新”課程。在傳統課程和游戲中尋找創新點,重拾傳統項目。如具有東北風土人情的翻花繩、九連環、欻嘎拉哈等傳統游戲,與體育課、大課間、社團活動相結合,使兒童在游戲中受到更多傳統文化熏陶。

模式四:同類課程“課程群”。將知識、方法、問題等有邏輯聯系的課程加以整合,形成系列課程。使各課程在內容上密切相關、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從而更加有效促進學生學業水平提升。

模式五:“走班式動態課程”。動態課程設計主要是充分利用校內課后服務時間,將藝術、體育、科學課程以班級為單位、以月為周期進行動態輪換,通過教師走班式授課,教師輪派到各個年級各個班級。這種新穎的課后服務形式,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激活教師工作熱情,也收獲家長和社會一致好評。

三、創新課程推進策略,促進區域育人生態活力

高質量推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可以使區域教育育人更加聚集內涵,回歸本源,充滿活力。長春市朝陽區從開發、實施、共享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和實踐。

1.創新課程研修方式,開闊教師課程思維

“五育”并舉課程的實施,需要在跨育教研方面進行探索和努力。教師要不斷創新研修方式方法,在各自學科教學中多向思維和知識遷移。在本區域教育研修方式改革中,以“一堂”——學習中心課堂;“一站”——大學區片教研指導站;“雙名”——名校長論壇;名師工作室;“三深化”——深化高位協作體和城鄉聯盟,深化生命課堂教學實踐,深化融合課程資源建設為中心,開展區域研修活動。主題式、多點、全面的研修活動,為廣大教師探尋多維度育人方式方法搭建有效平臺。

2.堅持課程本土化,發展課程特色化路徑

緊密結合本區域特點和區內校情、學情,立足于真實生活情境,堅持“五育”課程本土化、特色化路徑,形成不拘泥于學科,不拘泥于形式的多視野、廣思路的“五育”課程體系。北安小學充分挖掘孩子“玩”的天性,探索“玩”的本質,通過“放飛紙飛機”“玩轉24點”“數獨游戲”“千人魔方”等“聰明玩”特色課程,使學生在“玩”中提高智力水平,培養運動自覺,感受勞動價值,增進審美情趣,提升道德修養。匠心獨具的特色活動,成為區域“五育”融合課程體系建構與實施的一個縮影。

四、升維課程評價體系,助力“五育”課程科學發展

將“五育”融合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進一步升維區域教育課程評價體系,增加考查學生發展的維度和層次性,為規范教育教學實施提供參考。首先,明確課程評價方向及標準,以綜合性過程評價促進“五育”融合。將評價重點轉移到“高質量的實施過程”和“高質量的融合過程”,注重綜合性過程評價,提升評價在促進學生成長方面的發展功能。淡化鑒定選拔功能,強調改進和發展的教育功能,將“五育”融合程度作為評價單位,從不同角度觀察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狀況,調整“五育”融合現狀和發展目標之間的差距。其次,從三個維度構建學?!拔逵比诤狭Ⅲw評價系統。一是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一體化設計,按照學段確立評價指標;二是依據“五育”融合理念設計學校育人模式、課程體系、教育教學,同步設計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指標;三是關注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在評價方面讓學生縱向比較,從而發現自己的進步和成長。解放大路小學“校園幣”評價體系,30中“一天一面溫度”評語,90中“星級學生”評價,明德小學、68中“學科+特長”的多維立體評價,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再次,關注“三個聚焦”,構建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師評價體系。一是聚焦師德師風,激活教師內驅力;二是聚焦履責實績,培養具有特色且一專多能的融合型教師;三是聚焦班級管理,對班主任融合育人能力給予評價,建立個性化、精準化、數據化的教師成長檔案。

五、結語

“五育”并舉課程體系的構建,使長春市朝陽區區域教育呈現多層次、全面發展的新樣態。如何通過“五育”并舉融合課程,讓孩子生命更加靈動健康,更好地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是下一步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問題。一是持續加深理論認識。對“五育”融合課程理念及我國現實發展狀態,部分教師還存在認知偏差,部分家長認識則更為模糊,需要多措并舉加強培訓。二是拓展“五育”融合視野。本區域教育如何與時代接軌、與世界接軌始終是我們面臨的挑戰。STEM 教育、翻轉課堂、線上教學等新教育的沖擊,促使我們繼續尋求“五育”融合發展創新思路。三是促進“五育”課程本土多元化。充分利用本地傳統文化教育元素,加強社會資源開發與合作,形成全社會共同育人局面。

猜你喜歡
五育課程體系育人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