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單元整合結構化教學探究

2024-03-18 08:31朱容生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教育局351200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結構化數學知識知識點

朱容生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教育局 351200)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重點對課程內容進行結構化整合,探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通過單元整合與結構化教學進行相互結合,使教學單元形成整體系統性,在整合各個獨立知識點或單元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結構化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教師應在單元整合理念下進行結構化教學,基于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采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學生營造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使得學生學習數學更具條理化。

一、單元整合結構化教學概述

結構化教學是利用自閉癥兒童的視覺優勢,整合學校和家庭的教育資源,為兒童營造一個高度結構化的教學環境。而隨著結構化理論的發展,結構化教學也逐漸被應用于各個學科教學中。

1.單元整合

單元整合主要是以單元為單位將數學知識進行縱向梳理,其更加注重知識間的銜接性,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借助經典例題之間的銜接性,對數學知識框架進行梳理,為學生繪制數學知識體系,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數學單元整體思維。同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僅限于對教學內容的縱向梳理,還應基于數學教學內容整合課內外的教學資源,以便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在進行單元內容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采用多種形式對其進行學習,除要初步了解和掌握單元學習內容外,還應感知單元主題間的聯系,以便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

2.結構化教學

結構化教學主要指的是在進行“教”和“學”的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學科知識的結構性特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結構化思維為學生構架課程框架,如教師將分層教學法、小組教學法應用于數學教學中。而學生也能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結構化意識的指引,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從而在學習中逐漸形成結構化思維。學生和教師在課堂間的配合,能夠完全地展現結構化教學的特點,實現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

3.單元整合視角下的數學結構化教學

單元整合與結構化教學能夠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單元整合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規劃教學邏輯,使得學生從縱向對數學進行學習;而結構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橫向上學習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簡易方程”單元內容時,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得學生對“簡易方程”單元學習具備整體意識,依照教學目標,掌握等式的性質、概念,深入學習方程的解法,以便促使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其次,待學生基本掌握等式方程相關概念以及相關理論后,鼓勵學生主動探究保持天平的奧義,以便拓展學生知識面。

教師在開展結構化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單元整合與結構化教學之間的關聯性,將數學內容之間的單元關系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基于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目標,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作為導向,建設數學教學的結構化鏈條。

二、小學數學單元整合結構化教學作用

教師視角下進行小學數學單元整合結構化教學,需要找尋數學要素以及知識間的關聯性,提升數學教學的整體性,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建立動態化的學科知識架構,在進行數學學習時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1.增加知識間聯系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關注到數學符號和簡單的邏輯關系,而是應當利用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之間的脈絡,使得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將單元整合與結構化教學相結合能夠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邏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2.提升數學學習的有序性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期間,要高度關注同一主線內容中潛在的邏輯關系,以及不同主線內容之間的脈絡架構,重視各種數學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整理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基本思路和內在邏輯,根據單元整合結果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組成要素進行深入研究,對事物中的邏輯順序做出詳細說明,并結合數學對象提煉基本思路,推動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有序實施。

3.把握數學學習本質

數學知識在小學階段的教育通常以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題目、數學結構和數學定理等作為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為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在單元整合指導下的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數學本質,關注教學規律,幫助學生從學習方法上實現知識的遷移,引導其面對不同的數學問題可以實現對多種數學工具的靈活運用,使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由點及面的學習方法,以及知識遷移的學習技巧。

三、小學數學單元整合結構化教學策略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在單元整合理念的指導下需要重新構建小學數學教學結構,以便能適應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1.構建單元教學體系

遵循教材內容編輯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基本特點,采用章節知識劃分法構建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機制,根據章節內容知識體系明確不同單元的教學主題,根據教學目標,聚焦結構設置,在課堂和單元教學活動中,圍繞教學核心,總結知識點的統領性和延伸性。以單元整合為指導,全面把握單元整合的要點與本質,按照小學數學教材的單元劃分和多個單元之間的數學邏輯與內在聯系整合其中零散的知識點,梳理不同知識點內在的邏輯聯系,培養學生結構化思維,為其在單元內數學知識體系的認知和構建提供幫助,對其學習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結構化教學具體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強化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構建結構化教學體系,通過模塊化、系統化數學教學,充分體現結構化教學中小學數學的核心元素,使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將其與以往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通過訓練活動實現對新舊知識的靈活運用。以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單元教學體系構建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小數除法為核心,要求學生掌握整數除法、整數混合運算、小數加減法、小數乘法等知識。在這一單元知識體系的構建中,教師可以分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角度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不僅要求學生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內涵,還使其具備靈活調用新舊知識的能力,充分發揮結構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性。

2.尊重學生的認知結構

在備課階段,圍繞整體理論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用發展的眼光總結不同學生的認知規律與特點,整理并歸納相同知識點,幫助學生輕松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使結構化教學在小學數學單元整合的基礎上實現從點到面的延伸與拓展,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注重學生的思想認知?;谛W生較大的發展潛力,教師在數學教材的編排中也按照從低到高的結構設計相應的內容。對此,在整合單元知識開展結構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在全面掌握單元知識內容的基礎上注重結構化教學過程的層次性。

學生作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體,在開展結構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其認知結構,圍繞教材內容重新梳理單元知識點,建立科學的知識網絡和層次化的教學結構和內容體系,整合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以“三角形”的教學為例。教師在結構化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特點,進而探究平面幾何的基本知識,將其與長方形、正方形從邊和角的層面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印象,為其日后探索勾股定理、三角函數等知識奠定基礎。

3.強化知識銜接與遷移

結構化教學的開展要以學生清晰、明了的知識鏈為基礎,以解決知識難題為重點,圍繞不同單元主題劃分,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推進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把握數學課程實踐性特征,推行任務型教育模式,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識的運用方法,促進其核心素養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小學不同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為基礎,在整合新教學單元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要加強對舊知識的利用,采用注重單元整合的邏輯性方法捋順教學思路,立足單元實際設置情況,以其知識內容特點為重要依據,明確不同單元涵蓋的重難點知識,提升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設計的針對性。

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采用遞進式的單元結構化教學方式,強化新舊知識銜接的連續性,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探析不同單元的知識點,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逐漸積累,在實踐訓練的活動中掌握方法,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不斷發展。以上述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在確保學生正確區分兩種圖形的基礎上,鼓勵其推導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在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一根首尾相接且長度為60cm 的繩子,將其制作成一個邊長為15cm的正方形,向學生提問:“正方形周長應如何計算?”學生在計算答案后發現正方形的周長與繩子長度相等。然后再將其制作成一個長、寬分別為20cm、10cm 的長方形,向學生提出“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的問題。學生在20+10+20+10=60cm 的計算過程中可以總結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為(長+寬)×2。同理,也能得出正方形周長=邊長×4的結論。通過這種加法向乘法的推導,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原有的數學知識,還能使其在結構化教學中實現向新知識的遷移。

猜你喜歡
結構化數學知識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促進知識結構化的主題式復習初探
結構化面試方法在研究生復試中的應用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關于G20 的知識點
基于圖模型的通用半結構化數據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