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力開拓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4-03-18 16:09馬箭飛
神州學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聚力建設教育

文 馬箭飛

2023 年1 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匈牙利匈中雙語學校學生,8 月復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師生,鼓勵各國青少年朋友通過學習中文更多了解中國,做傳承發展中外友好事業的使者。習近平主席的復信,極大鼓舞了中文學習者和中文教育工作者,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立足世界各國多元化需求,健全體制機制,深化理念創新,多措并舉扎實推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高質量創新發展。

聚力未來發展,創新舉辦2023 世界中文大會。2023年12 月7 日-9 日,世界中文大會在北京舉行,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 名代表參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會議并發表主旨講話,強調要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中文教育格局,更好發揮中文社會服務功能,深化中外語言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世界多元文明繁榮發展,展現了中國政府堅持教育對外開放、配合各國開展中文教育的堅定信心。大會期間,舉辦了全體會議、主論壇、平行論壇、專項論壇、語言展等近20場活動,發布了80 多項國際中文教育最新成果,受到中外各界廣泛好評。

聚力體系建設,健全國際中文教育辦學體系。配合支持巴勒斯坦、所羅門群島等國將中文納入本國國民教育體系,納入國家增至85 個。根據各國實際需求,通過派遣教學顧問、編寫教學大綱、開發教材資源、組織師資培訓等方式,支持各國中文教學項目高質量實施。其中,與阿聯酋教育部合作開展“百校項目”,為阿171 所學校7.1 萬名學生開設中文課,實現從幼兒園到高中全覆蓋。與沙特教育部簽署中文教育合作執行協議,計劃到2030年選派575-808 名中文教師赴沙特任教,培養325 名本土教師,全力支持沙特公立中學開展中文教學。支持110 所中外高校共建外國高校中文專業。與各國教育部門、中外高校、機構新簽30 多個合作協議,支持中外中小學校結成25 對語言伙伴校,深化中外機制性合作。

聚力標準建設,引領國際中文教育發展航向。持續推動《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簡稱《標準》)全球推廣應用,完成16 個語種翻譯出版,與美國、越南、西班牙等國家教育機構合作舉辦專題研討會、培訓會、工作坊等,推動《標準》與國外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標準的對接和認證。以《標準》為基礎,完善國際中文水平考試(HSK)1-9 級測評體系,為各國開展中文教學提供標準和依據。發布《國際中文教材評價標準》《國際中文教師專業能力標準》《職業中文能力等級標準》等系列標準,不斷健全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加強HSK品牌建設,已在163 個國家和地區設立1374 個考點,2023 年考生人數超過66 萬,累計6000 多萬人次,在留學、實習、就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聚力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做好國際中文教師和志愿者選培派管工作,派出中方教學人員5000 多人。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目前碩士授權點198 個,每年招生7000 多人;博士授權點27 個,累計招生600 多人。大力實施國外本土教師發展支持計劃,培訓本土教師2000 多人次。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項目錄取110 多個國家5000 多名學生,與9 國20 所中外院校簽署聯合培養教師協議,幫助各國提高自主培養本土教師能力。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課題立項217項,中外聯合開展課題研究14 項,推動中外教師提高科研能力。

聚力融合發展,推動“中文+職業”走深走實。主動適應國外需求,對接國際產能合作,大力實施“中文+職業”教育,在海外設立中文+經貿、旅游、高鐵、電子商務、物流、農業、護理等職業領域特色項目。在19個國家設立26 所“中文工坊”,為海外中資企業培養既懂中文、又掌握職業技能的新型本土人才,完成首批“中文工坊”雙師型國家公派教師選拔和師資管理人才培訓。與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合作,創建全球首家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與愛爾蘭、斯洛文尼亞等國教育機構簽署合作建設“中文+專業”合作協議。支持華南農業大學設立首批中國-墨西哥、中國-巴西“中文+農業科教發展中心”。啟動“中文+職業”系列教材開發,強化“中文+職業”支撐能力。

聚力數智建設,完善國際中文教育資源體系。提升“中文聯盟”數字化平臺服務功能,與全球160 多個國家1400 多所院校、機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上線課程393 門3.4 萬節,注冊學員1000 多萬人。推出服務阿拉伯國家的“知遠中文學習網”,上線中文課程30 多門及系列電子教材、中文游戲等配套資源。支持中外機構合作在國外共建27 家網絡中文課堂和17 家中文智慧教室。實施“中文教育資源推廣共享計劃”,向138 個國家贈送18 萬冊教材,研發《故事里的中國》系列叢書,啟動中國文化和國情視頻資源庫建設,支持各國開發本土教材。

聚力品牌建設,強化國際中文教育傳播能力。持續深化“漢語橋”品牌建設,131 個國家10 萬多名大中小學生參加海外預賽,500 多人來華參加或觀摩決賽。4000 多名國外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團組來華訪問,5000多人線上參與。組織“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青少年夏令營,97 個國家259 人受邀來華。2000 多名英國學生參加“中文培優”夏令營。支持166 個駐外使領館舉辦600 多場語言文化活動。成功舉辦第四屆“國際中文日”,160 個國家800 多個機構組織開展1500 多場活動,受眾超過80 萬人。擴大“唱歌學中文”“中文特色教室”等品牌影響力?!靶聺h學計劃”招收34 國77 名博士生,支持中國學者在19 國開設31 門學分課,成功舉辦第八屆世界漢學大會。

2024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 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新征程上,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教育部黨組對國際中文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為統領,奮力譜寫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加快中文走向全球、服務世界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深化體系建設。立足國外實際需求,深化與各國教育主管部門、院校、機構及國際組織等合作,拓展新型伙伴關系,配合支持更多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幫助各國大中小學開展中文教學,推動中外高校共建中文專業,努力為各國提供多學段、多渠道、多模式的優質中文學習體驗,打造語言文化合作新亮點。

深化能力建設。立足語言教學主責主業,強化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教學、教材、考試等資源建設,推動提升中文教學質量和資源服務能力。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建設,打造高水平、專業化教師隊伍,為事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持續強化“世界中文大會”“漢語橋”“國際中文日”“新漢學計劃”等品牌建設,主動服務中外人文交流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深化融合發展。推動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發展深度融合,培養更多懂中文、會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加大雙師型師資培養力度,加快開發相關教學資源,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強內涵建設。探索“中文+”新的辦學模式,提高中文教育覆蓋面,提升中文應用價值,積極服務各國經濟社會發展。

深化數智建設。精心培育“中文聯盟”數字化云服務平臺,豐富數字化課程和教學資源,擴大優質教學資源覆蓋面,有效支撐各國學習者個性化需求。中外合作大力發展網絡中文課堂、中文智慧教室、中文學習測試中心和國別區域專項服務平臺,為各國開展中文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猜你喜歡
聚力建設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凝心聚力謀跨越 砥礪奮進啟新程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繼往開來,聚力前行
完美 聚力未來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