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事能力弱,家長巧應對

2024-03-19 13:57鄒群霞趙萱
教育家 2024年7期
關鍵詞:語言表達親子事情

鄒群霞 趙萱

5歲的豆豆在敘述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時,過程講述得不清晰、不完整,需要家長引導才能勉強將事情敘述完全。豆豆家長很著急并且充滿疑惑:孩子現階段的敘事能力達標嗎?孩子的敘事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又該如何提高孩子的敘事能力?如果不干涉孩子,他的敘事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嗎?

敘事能力是幼兒語言發展過程中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不僅在幼兒從口語向讀寫的過渡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還影響著幼兒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幼兒在敘事時需要聯系自己的已有經驗并理解人、事、物之間各種關系,按照理解將所見所聞加工、整理,選用恰當的語句連貫而有條理地敘述出來,這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幼兒并非隨年齡增長自然而然成長為優秀的敘說者,其敘事水平的提高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與適當的教育引導。

幼兒敘事能力的發展路徑

幼兒的敘事語言最初出現在2歲左右,敘事能力在學前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變化。

華東師范大學周兢教授團隊研究表明,3-4歲幼兒的語言表達基本是完整句,主要是對話語言。幼兒會使用一些簡單的疑問句,并能講述一些簡單故事。敘事發展特征表現為以下兩點。第一,開始能夠獨立敘事,會用時間和指稱用語,但對于事件中的故事情節描述能力不足。第二,敘事內容逐步有邏輯意識。

4-5歲幼兒的語言表達已經具有與類似成人的語法,開始使用連貫的語言,可以明確敘述故事的開頭、發展、結尾。敘事發展特征表現為以下五點。第一,逐步使用連接詞。第二,敘事事件中包括合乎邏輯的系列事件,但是講述內容沒有前后一致的主題。第三,會述說事件與結果,但是不能說出問題解決的過程。第四,敘事內容主要描述個別事件,缺少背景、目標或主角的內在狀態。第五,敘事有時會偏離主題。

5-6歲幼兒的語言表達錯誤較少,會使用不同形式講述故事內容,并且能敘述出故事的高潮。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表達更清晰流暢,敘事逐漸形成固定的模式,可圍繞主題自行開展和結束。敘事發展特征表現為以下四點。第一,幼兒述說逐漸有較為完整的敘事架構,包括人物、主題、計劃、結局。第二,故事內容開始包含因果關系以及問題解決的過程描述。第三,敘事內容包含主角以及合乎邏輯的一系列事件,能夠清楚地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來描述。第四,敘事過程更加注重故事的情境性,能夠代入角色特征,生動地講述故事。

幼兒敘事能力的影響因素

幼兒敘事能力發展具有階段性,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尤其是幼兒的認知發展、生活經驗、學習品質等差異會對其敘事能力產生較大影響。影響幼兒敘事能力發展的因素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主要包括性別和語言能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師、社會、敘事活動類型、圖畫本身的特點和故事呈現類型等。

影響幼兒敘事能力發展的內部因素方面,性別的相關研究表明,女童在敘事時比男童更投入,而且敘述出來的故事一般比男童敘述出來的故事更長、更詳細。語言能力的相關研究證實,幼兒的詞匯水平越高,敘述的故事結構越完整。

影響幼兒敘事能力發展的外部因素方面,生態系統理論表明,作為幼兒主要微系統的家庭環境對其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家庭閱讀環境,即家庭所擁有的閱讀資源和開展閱讀類活動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幼兒的語言意識、詞匯水平和敘事表達等語言能力的發展。親子共讀、互相分享閱讀經驗以及親子閱讀的頻率都會影響幼兒詞匯水平的發展,親子之間復雜而豐富的語言互動有助于提升幼兒口語技能發展。此外,不同家庭氛圍也會對幼兒的敘事能力、敘事風格產生影響。家長如果喜歡在敘事過程中表達情緒感受,那么幼兒的敘事也會著重表達感受。

幼兒敘事能力的提高方式

首先,鼓勵表達,大膽講述。學前階段是幼兒口語發展的關鍵期,家長應創設表達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每天應拿出足夠的耐心和時間與幼兒交流,如討論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家長和幼兒一起做的事情。家長要支持幼兒的表達,可以使用圖片、動作等提示幼兒推進講述,也可以引導幼兒回憶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幫助幼兒從講述別人的事情,發展到講述自己的事情,使幼兒逐漸能夠講述清楚一件完整事情。

其次,認真傾聽,積極回應。傾聽不只是用耳朵接收幼兒所表達的信息,更需要家長理解幼兒內心的想法,并對他們講述的內容進行積極回應。家長在傾聽幼兒講述時要營造寬松的親子互動氛圍。當幼兒出現言語不暢、跑題等問題時,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其講述,不要隨意干預或催促。

一是肯定式傾聽。當幼兒在家中講述某件事情時,家長在傾聽過程中可以用鼓勵的眼神、適當的點頭示意等表示自己對講述內容感興趣,增強幼兒表達的愿望和信心,強化其內在交流動機。

二是巧用提問和追問。幼兒講述后,家長一方面可以復述幼兒講述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展開話題討論,或進行追問,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例如,幼兒說在幼兒園里搭建了一輛汽車,家長可以追問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的、做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等。通過持續深入地追問,引導幼兒不斷豐富敘事內容,拓展講述思路,從而幫助幼兒有序、連貫地講述事情,推動幼兒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最后,重視親子閱讀。圖畫書閱讀是促進幼兒語言學習的重要方式。研究表明,通過親子閱讀,幼兒的詞匯水平、句法結構、敘事能力等語言能力都可以取得顯著的進步。

一是提高閱讀興趣。家長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家長的示范作用下,幼兒會產生閱讀的欲望。家長可選擇多種類型、適宜幼兒年齡特點的圖書。面對3歲左右的幼兒,可以選擇色彩鮮艷、形象可愛、情節簡單、構圖簡潔、篇幅短小的圖畫書;面對4歲左右的幼兒,可以選擇畫面豐富、角色鮮明、情節有趣、情感豐富、篇幅稍長的圖畫書;對于5歲左右的幼兒,可以選擇圖文并茂、情節復雜、想象豐富、滿足幼兒探究興趣的圖畫書。

二是運用閱讀策略。對于幼兒感興趣的圖書,家長可以與幼兒反復共讀,讓其有機會充分掌握圖書中的詞匯、語言結構,鼓勵幼兒說一說重復的單詞、短語或情節。為了增加幼兒對圖書的理解,家長可以和幼兒討論書中的情節,鼓勵幼兒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5歲幼兒如果不能完整地敘述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可能是因為記不清楚了,也可能是因為沒有表達的勇氣,或者在完整地講述方面語言表達能力有所缺失。家長可以參考幼兒敘事能力發展的階段特點,了解幼兒個性化的語言特征,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支持,引導幼兒清楚地、完整地以及適合情境地講述。

猜你喜歡
語言表達親子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新聞采訪中如何應用語言表達技巧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把事情寫具體
語言表達與語體選擇
一級浪漫
家教語言表達的“八種誤區”
好事情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