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運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探討

2024-03-19 10:04孫懷軍
中華養生保健 2024年4期
關鍵詞:個體化血糖糖尿病

孫懷軍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健康管理科,山東 德州,253000)

糖尿病在臨床發生率極高,是一組以高血糖為典型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發病人群集中于中老年人,長時間的高血糖可能引起多種組織發生慢性損傷與功能異常,特別是心臟、血管、腎臟、神經、眼等器官組織,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極大[1-2]。若患者的血糖水平難以得到良好控制,隨著病情的發展,全身大血管、微血管會遭受持續性傷害,嚴重時導致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并發癥,患者病情加重后,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醫療費用也會不斷增加[3-4]。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與臨床療效息息相關,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糖尿病教育與管理體系意義重大[5-6]。查閱最新研究信息可知,通過健康管理能夠大幅提升患者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患者掌握疾病知識,進一步提高治療依從性,最終達到病情控制的目的[7]。據臨床觀察,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所存在的危險因素均可干預,因此加強積極預防與干預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風險[8]。個體化健康管理是通過個性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讓患者感受到疾病的嚴重性,從而明白遵照醫囑用藥的必要性,在整個接受管理的過程中充分掌握相關知識技能,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對于病情的控制、并發癥的預防具有積極作用[9]?;诖?,本研究結合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分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干預方式與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干預方式,主要就其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2例。觀察組年齡63~78歲,平均年齡(70.56±5.42)歲;男34例,女28例;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8±2.76)年;受教育程度:文盲6例,小學11例,初中14例,高中16例,大專以上15例。對照組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70.01±5.23)歲;男35例,女27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49±2.02)年;受教育程度:文盲5例,小學12例,初中13例,高中17例,大專以上1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在本研究工作開展前,患者及其家屬已認真閱讀知情同意書各項內容,了解所需配合事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10],空腹靜脈血血糖值≥7.0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或隨機血糖≥11.1 mmol/L;意識清楚、思維正常,能夠正常進行語言溝通與交流。

排除標準:具有嚴重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受損表現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難以接受正常血糖監測以及運動、飲食控制干預的患者;存在嚴重傳染性疾病的患者;生活難以自理的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調脂、降糖、降壓等藥物治療措施,同時進行為期2個月時間的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運用常規健康教育干預方式,具體實施如下:主治醫師向患者介紹糖尿病飲食的基本原則,再配合隨意運動、景觀治療等方式,讓患者逐步過渡到健康飲食,有利于血糖良好控制。

觀察組患者運用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干預方式,具體實施如下:(1)組建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科室主任、主治醫師以及護理人員,待患者入院后通過常規體檢、自制調查表等方式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信息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血糖及血脂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水平、血壓指標(舒張壓與收縮壓)水平、身體質量指數、身高等;②疾病相關信息,如初次發病的年齡、用藥情況、現有癥狀、診斷與治療情況,是否存在并發癥以及具體表現等;③生活方式與日常行為習慣,如日常體力活動、日常膳食結構,以及吸煙史、飲酒史、家族疾病史、既往疾病史等;④社會及心理因素,如情緒表現、個體性格、睡眠質量以及緊張程度等;⑤疾病認知,主要是指患者對于糖尿病的認知程度與自我管理水平。(2)風險評估與健康管理計劃的制訂。根據以上收集、整理的患者信息與體檢結果實施風險評估。羅列患者的評估結果包括以下方面:①不科學的飲食結構;②缺乏一定的體力活動或鍛煉,患者每周的運動時間不足3 h;③煙酒嗜好,常年伴有吸煙、酗酒習慣,每天吸煙超過10支或患者一周喝烈酒的次數超過3次;④心理壓力方面,具有較大的生活壓力與思想負擔,經常處于精神緊張、焦慮狀態,睡眠質量較差;⑤糖代謝紊亂情況;⑥脂代謝紊亂情況;⑦高血壓表現。根據每位患者的常規生化檢測、B超、心電圖等輔助檢測結果,一并進行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計劃。(3)健康管理計劃的具體實施。每月定期組織患者進行現場授課,課程包括糖尿病的治療、飲食、運動、足部護理、血糖監測等內容。①將糖尿病的飲食原則通過食物模型、看圖對話以及表格等多種形式開展講解,列舉各類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食物交換份、手掌法則,教會患者怎樣搭配一日三餐才是合理的、健康的,有針對性地解決患者在飲食方面已經存在的問題;②將運動的類別、強度、頻率、時機、持續時間以及運動前后注意事項等制作成PPT,現場進行講解,鼓勵患者提出疑問,耐心給予解答,結合患者的病情、年齡、生活習慣、職業特征等,與患者一同討論明確個性化運動方案;③強調血糖監測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可進行“一對一”的展示,將血糖監測的正確方法、血糖值如何記錄、血糖儀的質控與維護等為患者詳細說明,要求患者記錄好日常生活管理,包括三餐每餐前、三餐每餐后2 h、睡前血糖、飲食、運動時間與方式等;④教會患者足部護理方法,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為患者講解每天如何檢查與護理足部,如何選擇鞋襪等,展示糖尿病足的真實案例來達到警示的目的,讓患者意識到足部護理的重要性,加強其依從性;⑤用藥指導,主要是胰島素的正確使用、注射、保管方法以及不良反應等,需要進行“一對一”的講解與教育,并為患者制訂個體化胰島素教育處方,方便患者使用。

1.4 觀察指標

①自我管理行為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運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評定量表(DCP)[11]進行評價,主要包括規律運動、足部護理、合理飲食、規范血糖監測、科學用藥5個維度,每項滿分2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越優。

②疾病知識認知程度。運用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結合糖尿病綜合治療主要內容制訂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認知程度,調查問卷從6個方面開展調查,總計24個項目。評價標準分為淺認知、中等認知、深度認知3個級次:淺認知表示患者了解0~8個項目,中等認知表示患者了解9~18個項目,深度認知表示患者了解19~24個項目。認知度=(中等認知+深度認知)例數/總例數×100%。

③血糖與血脂水平檢測。對于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血糖、血脂水平進行檢測。

④護理效果。采用護理效果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綜合評價,護理效果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經護理后,觀察患者身體各項生命體征平穩,血糖指標接近或處于正常范圍,情緒、康復效果均有明顯改善,患者自述護理滿意度良好,可評價為顯效;經護理后,身體各項生命體征基本平穩,血糖指標得以控制,情緒、康復效果有所改善,患者自述護理滿意度一般,可評價為有效;經護理后,觀察患者身體、情緒無改善或加重,患者自述護理滿意較差,可評價為無效[12]??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自我管理行為評價指標、血糖水平檢測指標)的正態性分布經(±s)表示,組間比較、組內比較均以t檢驗;計數資料(疾病知識認知程度、護理效果評價指標)經[n(%)]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月后,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較干預前均有較明顯提升,且觀察組患者的規律運動、足部護理、合理飲食、規范血糖監測、科學用藥等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s,分)

組別例數時間規律運動足部護理合理飲食規范血糖監測科學用藥對照組62干預前 4.35±1.48 5.48±1.15 4.96±1.25 5.24±1.37 5.19±1.24干預3月后11.24±2.8310.39±2.4311.35±2.3710.61±2.8310.25±2.92 t組內比較 16.988 14.381 18.778 13.448 12.559 P組內比較<0.001<0.001<0.001<0.001<0.001觀察組62干預前 4.36±1.37 5.57±1.38 4.85±1.12 5.35±1.34 5.15±1.47干預3月后14.09±3.5113.06±3.7114.61±2.4515.47±3.1815.13±3.82 t組內比較 20.333 14.899 28.528 23.092 19.199 P組內比較<0.001<0.001<0.001<0.001<0.001 t組間比較干預前 0.039 0.394 0.516 0.452 0.164干預3月后 4.977 4.740 7.530 8.990 7.992 P組間比較干預前 0.969 0.694 0.607 0.652 0.870干預3月后<0.001<0.001<0.001<0.001<0.001

2.2 兩組患者疾病知識認知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疾病知識認知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疾病知識認知程度比較 [n(%)]

2.3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月后,兩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較干預前均有較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較 (±s,mmol/L)

表3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較 (±s,mmol/L)

組別例數時間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照組62干預前6.83±1.4216.48±2.3810.87±2.533.02±0.72干預3月后3.79±0.9311.84±1.03 7.76±1.791.38±0.45 t組內比較 14.102 14.088 7.901 15.209 P組內比較<0.001<0.001<0.001<0.001觀察組62干預前7.07±1.5816.57±2.4310.92±2.673.13±0.81干預3月后1.81±0.64 7.21±0.92 5.48±1.241.02±0.24 t組內比較 24.296 28.365 14.550 19.666 P組內比較<0.001<0.001<0.001<0.001 t組間比較干預前 0.890 0.208 0.107 0.799干預3月后 13.810 26.398 8.244 5.558 P組間比較干預前 0.375 0.835 0.915 0.426干預3月后<0.001<0.001<0.001<0.001

2.4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n(%)]

3 討論

2型糖尿病的病程較長,患者往往需要接受終身治療,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極易產生惰性心理,加之老年人的記憶力較差,對于疾病的嚴重危害認知上存在不足之處。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自2021年12月起將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干預方式運用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讓其感知到疾病的重要性,認識到遵照醫囑的必要性,不斷提升自我管理水平,達到有效控制血糖指標的目的[13-14]。整個護理期間,要求患者掌握相關知識技能,糾正電解質紊亂情況,減輕胰島素負荷,積極防控并發癥風險。

本研究結果所示,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規律運動、足部護理、合理飲食、規范血糖監測、科學用藥等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型糖尿病屬于較復雜的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在中老年群體中極為常見,一般難以完全治愈,且治療是一個長期的、不斷調整的管理過程[15]。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讓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糖尿病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讓其全面了解飲食療法、藥物療法、運動療法、自我監測、疾病預防知識等,意識到糖尿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的重要性,同時鼓勵患者以良好的心態主動參與到治療方案的實施,不斷提升患者的內在動力[16]。

本研究結果所示,干預前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多數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較少,而長時間的用藥,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而身體長期處于不良狀況,患者大多伴有負面情緒,生活質量大大降低[17-18]。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干預方式的運用,一方面促進患者正確了解、看待糖尿病,從而積極配合藥物治療,確保血糖指標的平穩控制;另一方面可以減輕不良情緒對于血糖水平的影響[19]。

本研究結果所示,觀察組患者的疾病知識認知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干預的整個過程不斷引導患者深入認識、全面掌握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圍繞患者自身的現狀,糾正錯誤認知,最終形成正確的疾病認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本研究結果所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起到相當突出的作用,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島素分泌不足情況,難以理想控制血糖水平,此時根據病情、身體狀況的差異性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健康管理,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以減輕患者的壓力,調節情緒,舒緩心情,促進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療效[20]。

綜上所述,個體化健康管理護理運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較好,患者由此獲得了豐富的防控糖尿病的技能與經驗,同時建立健康行為方式,自我管理水平提升,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與臨床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個體化血糖糖尿病
《風平浪靜》黑色影像的個體化表述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豬的血糖與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