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系結石患者應用64 排CT 改良式尿路造影的臨床效果評價

2024-03-19 12:11陳超凡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4年3期
關鍵詞:尿路造影結石

王 偉,肖 靜,陳超凡

(南方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 廣東 佛山 528244)

泌尿系結石為泌尿系統常見病之一,該病好發于代謝異常及有尿路梗阻或感染的人群中,結石可發生于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等任何部位,臨床表現也因結石所在位置不同存在差異[1]。大部分泌尿系結石在發作前無不適,多在劇烈運動等因素影響下出現絞痛癥狀,及早實施診斷及治療為控制病情,改善預后的關鍵措施。影像學檢查為診斷泌尿系結石的主要方案,其中CT 尿路造影檢查是一種無創、非侵入性泌尿系統檢查新技術,在操作中受腹部條件影響小,同時可觀察腎臟分泌和排泄功能[2];圖像經后處理,可多平面、多方位、立體地顯示腎臟及尿路病變,能清晰地顯示泌尿系統結構,立體、直觀地顯示泌尿系病變及周圍結構,從而成為診斷尿路病變的首選方案,但該方案相較于X 線排泄性尿路造影檢查輻射劑量高,因此臨床應用受限,鑒于此如何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同時減少輻射劑量為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3]。本文選取2022 年4 月—2023 年8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疑似泌尿結石患者資料展開研究,現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4 月—2023 年8 月南方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收治的60 例疑似泌尿結石患者,均實施64 排CT 改良式尿路造影檢查,并展開單次團注尿路造影(對照組,30 例)、個性化分次團注造影(觀察組,30 例)。對照組中男22 例,女8 例,年齡20 ~68 歲,平均(41.24±3.82)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1 ~27 kg/m2, 平均(23.14±1.08)kg/m2。觀察組中男性21 例,女性9 例,年齡19 ~70 歲,平均年齡(41.22±3.74)歲;BMI 21 ~27 kg/m2,平均(23.22±1.01)kg/m2。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南方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文號:(2023)-0024。

納入標準:(1)符合64 排CT 改良式尿路造影檢查適應證;(2)無腎炎或腎功能不全;(3)臨床各項資料齊全;(4)向受試者及其家屬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在征得同意后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5)無碘對比劑使用禁忌;(6)臨床表現為腹痛、腰痛、排尿中斷等。排除標準:(1)碘對比劑過敏;(2)精神及心理問題等依從性差者;(3)腎臟術后和其他嚴重腎臟、輸尿管或膀胱疾病者;(4)嚴重腎功能衰竭。

1.2 方法

納入研究60 例受檢者均接受64 排CT 改良式尿路造影檢查,檢查前24 h 低渣飲食,檢查前約30 min 叮囑患者在等候區飲水500 ~1 000 mL,以保持膀胱處于半充盈狀態。

64 排CT 改良式尿路造影檢查:選擇64 排CT 掃描儀(荷蘭PHILIPS Ingunity),在協助患者選擇仰臥位后,囑其雙臂上舉,采用頭先進的方式自雙腎上極至恥骨聯合水平進行掃描。掃描時設置球管掃描旋轉時間為0.5 s,層厚為5.0 mm,層間距為5.0 mm,螺距為1.0 cm,矩陣為512×512 mm,管電壓和管電流自動調整。按照1.0 mL/kg 體重計算碘對比劑總用量,平掃之后增強掃描方案不同。

對照組實施單次團注尿路造影:按照1.0 mL/kg 體重團注碘對比劑,單次靜脈內團注對比劑后,分別于注射后25 s ~30 s、40 s、120 s、10 min 行腎皮質期、髓質期、實質期、腎盂期的螺旋CT 增強掃描。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分次團注造影:按照1.0 mL/kg體重計算對比劑總用量,注射總劑量為對照組的80%,首次靜脈內團注對比劑總量的60%,延遲30 ~35 s 行腎臟皮質期掃描,延遲10 min 后第二次注入40%對比劑,之后延遲75 ~80 s 行腎實質-腎盂期掃描。

重建層厚為1.0 mm,重建間隔為1.0 mm,重建算法為迭代算法和軟組織算法(重建平掃和增強圖像),使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工作站對排泄期圖像進行后處理,依據重組圖像對輸尿管連續性進行評價。重組方法包括:容積再現(VR)、多平面重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組(CPR)。將輸尿管分為上、中、下段分別進行評估。

1.3 觀察指標

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分析兩組檢出情況、診斷效能[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準確率=(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100%]、客觀圖像質量(以病變側腎盞、腎盂及雙側輸尿管壁顯示情況,雙側輸尿管梗阻平面以上尿路為觀察對象對圖像質量進行評價,分為4 級,雙側腎盂、腎盞、輸尿管全程及膀胱充盈完全顯示清楚為優;腎盞偽影干擾、輸尿管充盈好為良好;腎盞偽影重、輸尿管壁顯示不清及膀胱部分充盈為滿足診斷;集合系統顯影淡,圖像重組效果差為不能診斷[4])、主觀圖像質量[包括背景噪聲(background noise,BN)、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對比度噪聲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定義BN=SD 背景噪聲;SNR=腎盂CT 值/SD 背景噪聲;CNR=(腎盂CT 值-腰大肌CT 值)/SD 背景噪聲]、輻射劑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檢出情況對比

病理診斷結果顯示,觀察組陽性25 例,陰性5 例;對照組陽性26 例,陰性4 例。觀察組個性化分次團注造影檢出陽性25 例,陰性5 例;對照組單次團注尿路造影檢出陽性26 例,陰性4 例。觀察組診斷靈敏度92.00%、特異度60.00%、準確率86.67%,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3。

表1 觀察組檢出情況 單位:例

表2 對照組檢出情況 單位:例

表3 不同檢查方式診斷效能對比[%(n/m)]

2.2 主觀圖像質量對比

觀察組主觀圖像質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檢查方式主觀圖像質量對比[n(%)]

2.3 客觀圖像質量對比

觀察組客觀圖像質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不同檢查方式客觀圖像質量對比( ± s)

表5 不同檢查方式客觀圖像質量對比( ± s)

組別BNSNRCNR觀察組(n=30)7.42±1.2546.52±14.41 441.28±56.82對照組(n=30)6.97±1.2448.24±14.88 456.82±51.41 t 1.9790.6431.541 P 0.0500.5210.119

2.4 輻射劑量對比

觀察組輻射劑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不同檢查方式輻射劑量對比( ± s,mGy·cm)

表6 不同檢查方式輻射劑量對比( ± s,mGy·cm)

組別輻射劑量觀察組(n=30)291.21±56.82對照組(n=30)636.58±37.72 t 39.226 P<0.001

3 討論

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疾病,發病原因比較復雜,與代謝異常、尿路梗阻、感染、異物等因素有關[5]。尿路結石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X 線平片、B 超、CT 等,其中CT 檢查具有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夠清晰顯示尿路結石,對結石的檢出率較高,因此在臨床應用廣泛,且在多層螺旋增強掃描基礎上獲得的CT 尿路成像已經基本取代傳統的X 線靜脈腎盂造影成為可視化整個尿路及集合系統、對尿路進行詳細的解剖學評估的常用檢查手段,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包括先天變異、結石、結核和腫瘤性疾病[6]。但在檢查中采用單次團注對比劑后必須接受伴隨著多期掃描帶來的輻射劑量增加的風險,鑒于此如何減輕輻射劑量為臨床重點關注問題[7]。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診斷靈敏度92.00%、特異度60.00%、準確率86.67%,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主觀圖像治療、客觀圖像質量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單次團注尿路造影與個性化分次團注造影獲得的診斷價值接近,究其原因在于個性化分次團注方案可以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血管條件等參數,采用不同的注射速度和注射量,從而實現個性化給藥,確保診斷準確率。其次一般來說,尿路造影的主要目的是觀察尿路形態、病變部位和病變程度,從而為醫生提供診斷依據,在這方面兩種注射方法都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個性化分次團注造影注射劑量較少,患者在整個造影過程中的不適和不良反應也相應減少[8]。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輻射劑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64 排CT 改良式尿路造影診斷泌尿系統結石中應用個性化分次團注方案可提升檢診的安全性,究其原因在于個性化分次團注造影劑方案能夠更好地控制造影劑的用量和注射速度,從而減少造影劑的用量及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不同患者的血管條件、體重、年齡等因素存在差異,因此采用個性化的方案能夠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該方案還能夠縮短掃描時間及患者的等待時間,提高檢查效率[9-11]。其次由于尿路結石的形態和位置存在差異,采用個性化分次團注造影劑方案能夠更好地顯示結石的形態和位置,還能夠減少患者的不適感和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適度[12-14]。再者采用個性化的給藥方案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注射速度和劑量,確保檢查安全性,亦可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減輕心理壓力,提高患者對檢查的滿意度,檢查操作中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注射速度和劑量,同時還需要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檢查的認知度和配合度[15]。

綜上所述,在64 排CT 改良式尿路造影診斷泌尿系統結石中應用個性化分次團注方案可在適當減少對比劑用量而不影響圖像主觀、客觀質量及診斷效能的前提下,同時降低輻射劑量,確?;颊邫z診更安全,落實精準診斷的同時讓患者獲益,值得借鑒與推廣。

猜你喜歡
尿路造影結石
超聲造影在周圍型肺腫塊穿刺活檢中作用
如何預防泌尿系結石
冰糖葫蘆也會引起胃結石!
要想不被“尿路”困擾 就要把它扼殺在搖籃里
輸卵管造影疼不疼
如何降低泌尿系結石的生成率?
輸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聲造影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
胃結石伴食管嵌頓1例報道
清熱化瘀排石湯治療尿路結石32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