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X 射線攝影、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鑒別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良惡性的臨床價值

2024-03-19 12:11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4年3期
關鍵詞:磁共振分型良性

賈 勇

(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影像中心 甘肅 張掖 734000)

乳腺病變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為乳腺相關組織的一種病變,包括乳腺良性腫瘤、乳腺癌等。特別是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為乳腺癌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導致個體乳腺癌的發生概率增加2 倍左右[1]。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當前很多女性可在健康體檢中發現存在乳腺病變,其中致密型乳腺病變占30.0%左右,為此加強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2-3]。當前臨床中對于乳腺病變的診斷方式主要為影像學方法,其中乳腺X 射線攝影(mammography,MG)具有操作簡便、分辨率高等優勢,可將病變部位的形態、密度、大小等信息充分顯示[4];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輻射性比較強,同時也容易出現漏診與誤診情況[5]。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展,乳腺病變的磁共振影像診斷從單純的形態學診斷已經向多模態磁共振成像發展[6]。比如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可很好顯示病變的血流灌注、血管滲透、血流擴散等情況,其可縮短掃描時間[7-8]?;诖?,本文選取2021 年6 月—2022 年9 月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患者75 例作為研究對象,具體探討與分析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應用MG、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鑒別良惡性的臨床價值,以促進早期檢出乳腺癌?,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6 月—2022 年9 月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患者75 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2)乳腺單側病變患者;(3)患者自愿參與本次課題研究;(4)臨床超聲診斷為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5)患者年齡30 ~70 歲;(6)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妊娠與哺乳期婦女;(2)存在精神狀態異常的患者;(3)合并嚴重心肝腎異常者;(4)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5)入院前3 個月接受抗腫瘤治療的患者。

1.2 方法

1.2.1 MG 檢查 選擇聯影公司的uMammo 590 i數字乳腺X 射線攝影系統,設置參數:焦點0.5,膠片距65 cm?;颊呷≌玖⑽?,拍攝乳腺側位、內外斜位、雙側軸位圖像,壓扁乳房,使射線能夠穿透乳房,根據情況加攝局部點片。

1.2.2 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檢查 患者保持俯臥位,保持乳房自然下垂。運用西門子公司的3.0TMAGNETOM Skyra 磁共振儀,選擇乳腺專用雙穴線圈,線圈與胸壁緊貼。掃描T1WI 參數:翻轉角12°,重復時間(TR)4.9 ms,回波時間(TE)2.0 ms。掃描T2WI參數:TR 3 500 ms,TE 90 ms,翻轉角12°,視野260 mm×320 mm,層間距0.3 mm,厚度0.3 mm,矩陣為346×300。借助高壓注射器經患者靜脈注射釓噴替酸葡甲胺進行增強掃描,注射劑量為0.1 mmol/kg,在注射后續注20 mL 生理鹽水,然后進行動態掃描,掃描參數:TR 5 ms,TE 2.3 ms,矩陣為300×320,視野為300 mm×320 mm,翻轉角15°,層厚1 mm。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檢查方法采用單次激發平面回波自旋回波序列,掃描參數:TE 62.6 ms,矩陣160×160,層厚5 mm,間隔1.5 mm,FOV 24 cm。

1.3 觀察指標

(1)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檢查,局部浸潤麻醉后通過細針穿刺獲取患者的乳腺病變組織,獲得細胞后涂抹在玻片上,固定后染色并判斷病變組織的良惡性。(2)在MG 檢查中,觀察所有患者的乳房周圍病變區域及狀態,重點記錄相關信號特點,包括毛刺征、漏斗征、粗大血管影等。(3)在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檢查中,將掃描后的圖像繪制時間-強度曲線(time-intensity curve,TIC)并進行分型分析,Ⅰ型:線型,呈緩慢持續上升的線性;Ⅱ型:平臺型,呈早期明顯強化,中后期維持平臺水平;Ⅲ型:流出型,早期明顯強化,中后期信號強度明顯降低;Ⅳ型:呈環狀或無明顯強化。在DWI 中,選擇b 值大小為500 和1 000 s/mm2,測定表觀彌散系數(appar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ADC)值。上述所有圖像由兩名高年資的專業影像學診斷醫師(副高及其以上職稱,8 年及其以上工作經驗)閱片,意見不一致時進行共同商討決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理檢查結果

在75例患者中,病理診斷為良性病變35例(良性組),惡性病變40 例(惡性組),惡性組的病變直徑、患者年齡、病程、發病位置、體質量指數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2.2 磁共振增強掃描分型對比

惡性組患者的磁共振增強掃描分型多為Ⅲ型、Ⅳ型,良性組多為Ⅱ型、Ⅲ型,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磁共振增強掃描分型對比[n(%)]

2.3 磁共振表觀彌散系數對比

在b 值為500 與1 000 s/mm2條件下,惡性組的ADC 值均顯著低于良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磁共振ADC 值對比( ± s,10-3 mm2/s)

表3 兩組磁共振ADC 值對比( ± s,10-3 mm2/s)

組別例數b 值=500 s/mm2b 值=1 000 s/mm2惡性組 400.84±0.060.67±0.03良性組 351.29±0.071.04±0.06 t 29.98034.416 P <0.001 <0.001

2.4 MG 征象對比

惡性組的MG 征象毛刺征、漏斗征、粗大血管影等占比分別為80.00%、87.50%、90.00%,均高于良性組的37.14%、40.00%、40.0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MG 征象對比[n(%)]

2.5 診斷價值

在75 例患者中,MG、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診斷判斷為惡性病變41 例,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應用MG、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鑒別良惡性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100.00%(40/40)、97.14%(34/35)、98.67%(74/75)。見表5。

表5 MG、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鑒別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良惡性的結果 單位:例

3 討論

早診斷和早治療乳腺病變可以有效阻止病變過程,防止變成乳腺癌,從而促進改善患者的預后。在常規診斷方法中,MG 的應用方法比較簡單,可直接觀看病變,也具有價格合理、重復操作等優點[9]。特別是MG 可及時發現微小病變,將病變情況比較清晰地顯示出來。本研究顯示惡性組的MG 征象毛刺征、漏斗征、粗大血管影等占比分別為80.00%、87.50%、90.00%,均高于良性組的37.14%、40.00%、40.00%(P<0.05),表明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癌患者在MG 上多表現為毛刺征、漏斗征、粗大血管影。從機制上分析,MG 可以發現患者鈣化點及鈣化范圍,但是其診斷的敏感性有待提高[10]。

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可以更好地顯示病變的血流灌注情況,能夠清晰顯示病變侵犯范圍、內部結構,還可以清楚呈現乳腺深位、高位病變與多灶性病變狀況,了解乳腺病變的血流動力學特征[11-12]。本研究顯示惡性組患者的磁共振增強掃描分型多為Ⅲ型、Ⅳ型,良性組多為Ⅱ型、Ⅲ型,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b 值為500 與1 000 s/mm2條件下,惡性組的ADC 值均低于良性組(P<0.05)。從機制上分析,磁共振增強掃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的增殖狀態,可保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還可實現三維成像,以利于病變形態特征的顯示,可彌補MG 檢查對此類患者的缺陷[13]。

本研究顯示MG、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診斷判斷為惡性病變41 例,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應用MG、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鑒別良惡性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100.00%、97.14%、98.67%。不過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存在相對較多的禁忌證,檢查費用也比較高,在診斷乳腺癌中并不能作為常規方法,通常作為補充MG 檢查的措施[14-15]。但是本次研究未納入其他影像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也未納入健康人群進行分析,調查與分析的人數較少,將在后續研究中探討。

綜上所述,含鈣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變應用MG、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聯合鑒別良惡性具有很好的敏感性有特異性,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磁共振分型良性
走出睡眠認知誤區,建立良性睡眠條件反射
超聲及磁共振診斷骶尾部藏毛竇1例
呼倫貝爾沙地實現良性逆轉
失眠可調養,食補需分型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便秘有多種 治療須分型
基層良性發展從何入手
甲狀腺良性病變行甲狀腺全切除術治療的效果分析
基于分型線驅動的分型面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