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甌江口春、秋季主要游泳動物生態位及其分化

2024-03-19 02:13周維維王曉波韓慶喜
海洋通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蝦蛄甌江站位

周維維,王曉波,韓慶喜

(1.寧波大學 海洋學院,浙江 寧波 315832;2.禹治環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199)

甌江口位于浙江省南部近岸,是我國列長江口、黃河口、珠江口、錢塘江口之后的一大主要河口[1]。除此之外,其還是溫臺漁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域內的游泳動物物種豐富。而游泳動物處于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頂端[2],是主要的海洋生物資源捕撈利用對象[3]。通過對甌江口海域的游泳動物研究,不僅可為海洋生態系統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礎資料,也可為漁業資源管理策略的制訂提供科學依據[4]。

生態位為當前生態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其理論在種間關系、群落結構、物種多樣性及種群進化研究中被廣泛應用[5]。生態位能體現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種群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及利用資源的能力[6]。生態位被運用在不少陸生生物研究[7-8]中,但也被越來越多的學者運用到海洋生物群落的相關研究,如在舟山[9-10]、三門灣[11-12]等局部區域開展過少量研究。有關甌江口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學的文獻資料較少,僅見魚類[13]、蝦蟹類[14]群落結構和浮游動植物[15-16]的相關研究,未見有游泳動物生態位研究的相關報道。為豐富甌江口海域游泳動物相關研究資料,本文以2020 年秋季(11 月)和2021 年春季(3月)在溫州甌江口附近海域進行的生物和環境調查數據為基礎,比較分析春秋兩季主要游泳動物的季節差異,利用生態位理論中的生態位寬度、生態位重疊兩個方法分析甌江口海域的游泳動物的生態位特征,根據RDA 結果分析主要游泳動物與環境因子間的關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站位分布

在甌江口海域共布設12 個游泳動物采樣站位(表1),時間為2020 年11 月(秋季)和2021 年3月(春季)。采樣的12 個站位詳見圖1。在所有采樣站位中,采樣站位深度最深的是5 號站位,水深達15 m,深度最淺的為洞頭群島中間的15 號站位,其水深僅3.5 m;海水pH 值在8.11~8.27 之間,呈現弱堿性;溫度在20~22.2 ℃之間。

圖1 2020-2021年甌江口海域游泳動物調查站位分布圖

表1 2020-2021年甌江口海域游泳動物調查站位經緯度

1.2 采樣方法

在2020 年秋季和2021 年春季租用浙洞漁83006,使用單拖網(10.0 m(寬)×5.0 m(高)),網目范圍2~7 cm,其中網囊網目為2 cm,拖網長度20 m,網板規格1.2 m×0.5 m,拖曳作業時網口水平擴展寬度約為6 m,每網拖曳0.5~1 h。海上底拖網調查過程中,規范記錄各站位網產量、拖網時間等,調查按《海洋調查規范》(GB∕T12673-2007)和《海洋漁業資源調查規范》(SC∕T9403-2012)進行。調查漁獲物總質量在40 kg 以下時,全部取樣分析;大于40 kg時,從中挑出大型和稀有的標本后,從漁獲物中隨機取出漁獲物分析樣本20 kg左右。對漁獲物均采用冰鮮冷藏,帶回實驗室對漁獲物進行種類、漁獲重量和尾數統計,記錄網產量,并對每個種類進行主要生物學測定(體長、體重、成幼體等)。

除采集該海域的游泳動物外,還采集了對應海域的水樣,水樣的處理依照《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4-2007)進行操作與分析。并對底質進行了分析檢測,包括有機碳(Or-C)利用重鉻酸鉀氧化-還原容量法測得;硫化物(S)利用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測得;鹽度計測量鹽度(Sal);采用過濾重量法測量懸浮物(Turb);使用船載測深儀測量水深(Depth)、溶解氧(DO)通過碘量法測得;化學需氧量(COD)通過海堿性高錳酸鉀法測得;活性磷酸鹽(Ph-S)通過磷鉬藍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得;亞硝酸鹽-氮濃度通過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測得;硝酸鹽-氮濃度通過鋅-鎘還原法測得;氨-氮濃度通過次溴酸鹽氧化法測得;葉綠素a(Chla)濃度通過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得。此外,亞硝酸鹽、硝酸鹽-氮與氨-氮加起來的濃度為無機氮(In-N)濃度。

根據海洋動植物的生長、生殖適溫范圍劃分暖水種和溫水種,適宜生長在20°C 以上的為暖水種,適宜生長在4~20°C的為溫水種。

1.3 數據分析

利用Jaccard 種類相似性指數[17]計算春、秋季游泳動物的相似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為春季游泳動物種類數;b為秋季游泳動物種類數;c為春秋2 季調查共有的游泳動物種類數。當0≤SJ<0.25 時,為極不相似;當0.25≤SJ<0.5時,為中等不相似;當0.75≤SJ≤1.00時,為極相似。

游泳動物相對重要性指數的計算公式[18]:

式中:N%為某一游泳動物尾數占總尾數的百分比;W%為該游泳動物重量占總游泳動物重量的百分比;F%為該游泳動物的站位出現率;IRI為相對重要性指數。當IRI>500時,該物種為優勢種。

Levins生態位寬度計算公式[19]:

式中:R為站位總數;Bi為生態位寬度,數值變化范圍為[0,R];Pij為物種i在站位j總物種數中所占的比例;Bi值越大,生態位寬度越大;Pkj為物種k在站位j總物種數中所占的比例;Oik為生態位重疊值,數值變化范圍為[0,1],Oik越大,生態位重疊值越大。

1.4 數據處理

利用ArcGIS Desktop 10.6 軟件根據采樣經緯度制作采樣站位分布圖;優勢度指數、優勢種更替率和Jaccard 種類相似性指數均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軟件進行計算;生態位寬度值和生態位重疊值利用R4.2.1 軟件計算;利用PRIMER 軟件對生態位寬度進行相似性等級聚類分析(CLUSTER);冗余分析(RDA)通過Canoco 5.0軟件得到。

通過DCA分析,春秋兩季的Lengths of gradient的第一軸的分析結果均小于3,所以選擇冗余分析(RDA)。

2 結果

2.1 游泳動物優勢種

通過相似性指數計算得出,春、秋兩季游泳動物的Jaccard 種類相似性指數值為1.00,為極相似。當IRI>500 時,可判斷該物種為優勢種。秋季,游泳動物優勢種共6 種,分別為棘頭梅童魚(Collichthys lucidus)、刀鱭(Coilia nasus)、龍頭魚(Harpadon nehereus)、口蝦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春季游泳動物優勢種共10種,分別為棘頭梅童魚、刀鱭、口蝦蛄、三疣梭子蟹、日本蟳、孔蝦虎魚(Trypauchen vagina)、花鱸(Lateolabrax japonicus)、拉氏狼牙蝦虎魚(Odontamblyopus lacepedii)、脊尾白蝦(Palaemon carinicauda)、細巧仿對蝦(Batepenaeopsis tenella)。從適溫性來看,秋季有2 種溫水種,4 種暖水種;春季有6種暖水種,4種溫水種,如下表2所示。

表2 春秋季主要游泳動物相對重要性指數

2.2 游泳動物優勢種生態位寬度

從圖2 可知,春秋兩季游泳動物優勢種的生態位寬度變化范圍為1.20~7.53,其中春季的日本蟳(7.53)的生態位寬度最大,最小的是春季的口蝦蛄(1.20),根據變化將所有的物種總共分為三類,第一類為4 個廣生態位種(Bi≥6),分別為日本蟳(春秋季)、棘頭梅童魚(秋季)、脊尾白蝦、三疣梭子蟹(秋季);第二類為7 個中生態位種(3<Bi<6),分別為棘頭梅童魚(春季)、刀鱭(春季)、龍頭魚、口蝦蛄(秋季)、三疣梭子蟹(春季)、孔蝦虎魚、花鱸;第三類為3 個窄生態位種(0<Bi≤3),分別為刀鱭、細巧仿對蝦、拉氏狼牙蝦虎魚、口蝦蛄(春季)。

圖2 春秋季主要游泳動物生態位寬度值

秋季,游泳動物優勢種的生態位寬度變化范圍為2.08~6.86,其中棘頭梅童魚(6.86)的生態位寬度最大,其次為日本蟳(6.72),生態位寬度最小的是刀鱭(2.08)。根據變化情況,秋季有棘頭梅童魚、三疣梭子蟹、日本蟳3 種廣生態位種,有龍頭魚、口蝦蛄2種中生態位種,有刀鱭1種窄生態位種。并根據聚類分析可將游泳動物分為3組(圖3),第1 組為口蝦蛄、龍頭魚;第2 組為棘頭梅童魚、三疣梭子蟹、日本蟳;第3 組僅有刀鱭。

春季,游泳動物優勢種的生態位寬度變化范圍為1.20~7.53,其中日本蟳(7.53)的生態位寬度最大,其次為脊尾白蝦(7.35),生態位最小的是口蝦蛄(1.20)。根據生態位寬度變化情況,春季有日本蟳、脊尾白蝦2 種廣生態位種,中生態位種有棘頭梅童魚、刀鱭、三疣梭子蟹、孔蝦虎魚、花鱸5 種;有口蝦蛄、拉氏狼牙蝦虎魚、細巧仿對蝦3 種窄生態位種。并根據聚類分析可將游泳動物分為4 組(圖4),第1 組由棘頭梅童魚、刀鱭、三疣梭子蟹、孔蝦虎魚、花鱸5 種組成;第2 組由細巧仿對蝦、拉氏狼牙蝦虎魚2 種組成;第3 組由脊尾白蝦、日本蟳2 種組成;第4 組僅由口蝦蛄組成。

2.3 游泳動物優勢種生態位重疊

根據從表3和表4可知,春秋兩季游泳動物優勢種生態位重疊變化范圍為0.03~0.96。其中秋季生態位重疊變化范圍為0.05~0.88。其中,Oik>0.6的種對有8對,占總數的53.3%,生態位重疊值最大的日本蟳和三疣梭子蟹種對;0.3≤Oik≤0.6 的種對2 對,占13.3%;Oik<0.3 的種對5 對,占33.4%,刀鱭和口蝦蛄的重疊值最?。?.05)。春季生態位重疊值變化范圍為0.03~0.96。其中,Oik>0.6 的種對13 對,占總數的28.9%,重疊值最大(0.96)的種對是拉氏狼牙蝦虎魚和口蝦蛄;0.3≤Oik≤0.6的種對20 對,占44.4%;Oik<0.3 的種對12 對,占26.7%,細巧仿對蝦和日本蟳的重疊值最?。?.03)。

表3 秋季主要游泳動物生態位重疊值

表4 春季主要游泳動物生態位重疊值

2.4 游泳動物生態位分化

對溫州甌江口游泳動物優勢種和有機碳(Or-C)、硫化物(S)、活性磷酸鹽(Ph-S)、懸浮物(Turb)、水深(Depth)、鹽度(Sal)、葉綠素a(Chl-a)、溶解氧(DO)、無機氮(In-N)、化學需氧量(COD)這幾種環境因子進行RDA分析。秋季,第1、2 軸的解釋率分別為55.78% 和23.29%,與環境因子的相關系數為0.990 1 和0.865 4且能解釋88.18%的現象(表5),說明物種與環境因子相關性較強。春季,第1、2 軸的解釋率分別為45.64%和23.32%,與環境因子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77 1 和0.802 3,且能解釋83.45%的現象(表5),說明物種與環境因子相關性較強。綜合兩季的結果可知(圖5),對主要游泳動物影響最大的環境因子是葉綠素a和鹽度。其中口蝦蛄分布主要受葉綠素a的影響,其分布與葉綠素a呈正相關;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分布主要受鹽度的影響,其分布與鹽度呈正相關。

圖5 春、秋季主要游泳動物RDA排序圖

表5 主要游泳動物與環境因子RDA統計結果

3 討論

3.1 游泳動物優勢種組成分析及其變化

根據海洋動植物的生長、生殖適溫范圍將它們劃分為三個類型:暖水種,包括適宜生長在25°C及以上的熱帶種和20~25°C 的亞熱帶種;溫水種,包括12~20°C 的暖溫種和4~12°C 的冷溫種;冷水種,包括0~4°C 的亞寒帶種和0°C 的寒帶種[21]。本研究發現,該區域春秋季的游泳動物以暖水種和溫水種為主(表2),由于甌江口附近海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氣候影響,該區域降水豐富、氣候溫暖、濕度較大[22],比較適宜該類物種的生存。春秋兩季甌江口海域物種相對重要性指數較高的有三疣梭子蟹、日本蟳、孔蝦虎魚、龍頭魚、拉氏狼牙蝦虎魚、棘頭梅童魚、口蝦蛄、刀鱭、脊尾白蝦、細巧仿對蝦、花鱸等11 種,與2012年[23]和2016 年[24]樂清灣附近海域調查結果相比,增加了孔蝦虎魚、拉氏狼牙蝦虎魚、口蝦蛄、脊尾白蝦、細巧仿對蝦等5 種。說明甌江口海域漁業資源較為豐富,而春季優勢種較秋季多,但是減少了小黃魚這一物種,這是因為該物種長期受到過度捕撈、環境污染、挖沙采礦、洄游通道受阻等眾多環境壓力,再加上小黃魚的產卵親體被漁民捕撈,使小黃魚親體數量大量減少,久而久之導致物種數量減少。

秋季多數物種相對重要性指數大于春季,但春季優勢種較秋季更為豐富。春秋兩季共有優勢種為棘頭梅童魚、刀鱭、口蝦蛄、三疣梭子蟹、日本蟳等5 種,秋季多數物種相對重要性指數大于春季,尤其是口蝦蛄,其相對重要性指數遠高于其他物種,為兩個季節的絕對優勢種。這與2019 年[25]、2007 年[26]甌江口附近海域調查結果一致,說明了甌江口附近是口蝦蛄的索餌和育苗的重要場所之一。蝦類物種數量和分布與暖流有關[26],春季,甌江徑流較大,會沖擊來自臺灣高溫高鹽暖流[24],形成的沖淡水水團是導致春季口蝦蛄物種相對重要性指數低的原因。秋季,甌江徑流減少,匯入海域的淡水減少,海域受臺灣高溫高鹽暖流影響更大,此時海域環境非常適合蝦類生長,使得口蝦蛄的相對重要性指數明顯提升。同樣,春季優勢物種較秋季更多,也是因為受春季甌江沖淡水水團的影響,海域混合水域廣闊,海洋環境更復雜[27],水中的植物和浮游動物更豐富[28],餌料資源的豐富與分布廣泛導致各類物種的分布范圍也更廣,更容易在采樣過程中被獲取。

從分析可以看出,較往年相比,雖然甌江口海域的游泳動物優勢種數量豐富了,但是一些物種的減少也不容忽視。深入研究物種的特性,分析其減少的原因迫在眉睫。游泳動物作為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物種,物種的減少會影響群落結構,進一步影響生物多樣性。此外,游泳動物生存發展不單單受自身生物學特性限制,還受同一生境中其他生物的影響。所以對部分物種需要采取一些人為的保護措施,如改革傳統的漁業方式,嚴格執行“伏季休漁”的政策,加大對違法捕撈行為的懲罰力度。保護海洋水資源,為游泳動物的生存營造良好的生境。加強對物種功能基因、生物學特性的相關研究,選擇適應性強的物種親體進行培育,提供優質的遺傳樣本。

3.2 游泳動物優勢種生態位寬度特征

從結果可以看出,甌江口海域游泳動物間的生態位寬度差異明顯,且中生態位種的數量多。生態位寬度可以用于評價物種對資源的利用情況,一般來說,生態位寬度越大,其對海域內資源的利用能力越強,適應能力也越強,分布范圍越廣泛[29]。

通過聚類分析將秋季主要游泳動物分為3 組(圖3),第一組為口蝦蛄、龍頭魚,因兩者生存環境相似,均為廣生態位種和暖水種。第二組由日本蟳、棘頭梅童魚和三疣梭子蟹組成,三者均為廣生態位種且生態位寬度大,其中棘頭梅童魚的生態位寬度最大,因其生態習性和適宜生境與其他游泳動物相似,而且溫州甌江口海域為棘頭梅童魚的產卵場,親體分布范圍廣,對環境內的資源利用大[30]。日本蟳其次,它的全年最高漁獲量(8.01 kg∕km2)出現在秋季[31],此外,其在甌江口秋季的11 個站位和春季的10 個站位中均有分布。第三組,僅有刀鱭,其生態位寬度為秋季最低的物種,刀鱭為常見的溯河洄游型魚類,僅在繁殖季節(春季)回到甌江口附近海域進行產卵[32],所以秋季該物種分布少且范圍不廣,導致其物種生態位寬度小。

春季生態位寬度聚類分析將主要游泳動物分為4組(圖4),其中第一組為花鱸、棘頭梅童魚、三疣梭子蟹、刀鱭、孔蝦虎魚,均為中生態位種,主要是因為花鱸、棘頭梅童魚、刀鱭、孔蝦虎魚都會在春季回到甌江口附近進行產卵,在海域內的分布范圍廣,生態位寬度大。第二組為拉氏狼牙蝦虎魚和細巧仿對蝦,兩者均為窄生態位種且生態位寬度小,可能是因為這兩個物種在調查海域內資源分布不均,其中細巧仿對蝦在春季采樣中的站位出現率僅為58%,導致其生態位寬度不大。而拉氏狼牙蝦虎魚在12 個站點的樣品中,站位之間的物種數量差距大,如其在22 號站位的采樣數量為1 號站位的20 倍,反映在海域中其表現為斑塊狀分布,分布不均勻導致其生態位寬度窄。該結果與已有文獻[33]中的各站點間較大的物種數量或分布差異導致該物種生態位寬度低的結論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組僅為口蝦蛄,其在秋季為中生態位種,但是到了春季卻變成了窄生態位種,這是因為蝦類分布受水溫影響較大,在溫度較高的位置往往分布較多[26]。而秋季甌江口附近海域較春季受臺灣暖流影響較大,所以秋季口蝦蛄分布范圍廣,生態位寬度大,春季則反之。

此外,通過比較分析主要游泳動物的生態位寬度和相對重要性指數,發現兩者并沒有直接關系。如秋季口蝦蛄的相對重要性指數(2 763.12)高于三疣梭子蟹(2 147.06),而其生態位寬度(4.54)低于三疣梭子蟹(6.00);春季孔蝦虎魚的相對重要性指數(1 862.58)高于花鱸(1 698.41),而生態位寬度(4.02)低于花鱸(5.00),說明優勢種會因為本身的生態特征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生態位寬度值不高[34],而且在春秋兩季的優勢種中,都存在廣、中、窄三個類型的生態位種,這也驗證了優勢種并不一定分布在廣生態位[35-36]。

綜上所述,物種的生態適應能力、競爭能力、資源利用能力,以及分布范圍和數量是影響生態位寬度的重要因素,生態位寬度是眾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能單一地憑靠優勢種判斷物種的生態位寬度大與否。截至目前的甌江口附近研究中,日本蟳和三疣梭子蟹的生態位寬度常年保持較高水平,說明日本蟳和三疣梭子蟹是甌江口海域的主要品種。除此之外,甌江口海域物種的生態位寬度普遍不高,是海域內天然餌料資源不足、適宜生境不多、物種間競爭壓力大的表現,隨著海洋生態環境日趨惡劣,很多生態位寬度低的物種受自身對環境變化有著高敏感反應,適應能力差,資源利用能力弱的缺點,導致其在生境中的分布范圍越來越小,存在被淘汰的風險。

3.3 游泳動物優勢種生態位重疊

甌江口海域游泳動物生態位重疊明顯,且具有季節性差異。生態位重疊值不僅受物種間的競爭關系[37]影響,而且受物種間的捕食關系[38]影響。通常來說,生態位重疊值越高,兩個物種競爭關系越激烈或兩者存在捕食關系。秋季,龍頭魚與其他物種間的生態位重疊值較高(表3),主要原因是龍頭魚屬肉食性,其餌料種類繁多,最主要的是以游泳動物為食,通過對其餌料成分分析發現,餌料成分中游泳動物的出現頻率高達67.27%[39],說明龍頭魚會以區域內的游泳動物為食,龍頭魚與其他游泳動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導致它們之間的生態位重疊值較高。而刀鱭與其他物種的生態位重疊較小,因為刀鱭以攝食浮游動物為生[40],與其他游泳動物不構成競爭或者捕食關系。春季,生態位重疊值最高的種對為拉氏狼牙蝦虎魚和口蝦蛄(0.96),拉氏狼牙蝦虎魚為暖水性的河口定居物種,一般穴居在水底的泥層中[41],攝食多毛類和小型底棲甲殼動物[42],在2-4 月和7 月下旬至9 月繁殖,為海域常見的春季優勢種??谖r蛄為雜食性的暖水種,且甌江口海域為口蝦蛄的產卵場和索餌場,盡管兩者屬于不同的物種,但是兩者的生存環境相似,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導致兩者的生態位重疊較高。生態位重疊次高的為棘頭梅童魚和拉氏狼牙蝦虎魚種對(0.92),這是因為兩者在分布范圍和洄游以及繁殖季節方面重疊程度較高,競爭激烈,從而導致生態位重疊明顯。

此外,游泳動物的生態位寬度大,并不代表物種間的生態位重疊值高。如秋季廣生態位種棘頭梅童魚(6.86)和窄生態位種刀鱭(2.08)的生態位重疊值為0.07。春季窄生態位種口蝦蛄(1.20)和中生態位種棘頭梅童魚(4.83),兩者的生態位重疊值高達0.87,原因是兩者均為廣溫廣鹽性種,都生活在泥沙底質的淺海,分布范圍上重疊度較大,當空間資源不足以供給兩者正常生存時,會通過競爭的方式獲得生存空間,競爭關系會導致兩者的生態位重疊值較高。

游泳動物種對間的生態位重疊與優勢種、生態位寬度有一定的聯系,但并不絕對。在甌江口海域通常優勢度高、生態位寬度大的物種生存能力強,環境適應能力強,能夠占據大范圍的優質生境,與環境中的其他游泳動物產生激烈的競爭從而導致生態位重疊明顯。將三個指標綜合起來能夠更直觀地分析海域內漁業資源衰退的現狀,方便相關部門“對癥下藥”,為維護甌江口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作出切實努力。

3.4 主要游泳動物的生態位分化

游泳動物的生存與海洋環境密切相關,尤其是海水質量、微生物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部分敏感度高的游泳動物發生群落結構變化,因此調查分析環境因子與物種分布至關重要。冗余分析能反映物種分布與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本研究發現,甌江口附近海域主要游泳動物分布會受到葉綠素a和鹽度等環境因子的影響。鹽度變化能夠對游泳動物的生存造成巨大影響[43],鹽度梯度為許多生物的生理屏障,對物種的免疫系統至關重要[44]。春季鹽度范圍為12.2~24.1 且第一軸與鹽度的相關系數為0.200 9,說明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的分布在春季與鹽度呈正相關;還有葉綠素a的濃度變化也會對游泳動物的分布產生影響,葉綠素a的濃度與海域內浮游植物有關,葉綠素a的濃度通過影響浮游植物從而影響部分游泳動物的生存,當水體中的葉綠素a 濃度高時,會促進浮游植物的生長,浮游植物的生長超過水體可承受范圍時,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環境中營養鹽、有機質含量升高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加速水體惡化,不利于游泳動物的生存。甌江口海域秋季葉綠素a濃度明顯高于春季,而口蝦蛄對該變化較為敏感,其分布與葉綠素a濃度變化密切相關。

此外,冗余分析不僅可以解釋物種分布與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還可解釋生態位重疊測定方面得到的一些不能合理解釋的數據[44]。如無論刀鱭生態位寬度是否變化,其始終與其他物種間的生態位重疊不顯著,主要是因為它與其他游泳動物不具有相似的底棲生境,且分布區域不同,不構成競爭或捕食關系,導致其雖然生態位寬度有變化,但是與其他主要游泳動物生態位重疊不顯著。通過冗余分析可知,溫州甌江口海域游泳動物受環境因子影響較小,說明海域環境保護卓有成效,使得漁業資源緊張得到一定緩解。

4 結論

2020 年秋季(11 月)和2021 年春季(3 月)甌江口附近海域共采獲游泳動物5 大類78 種。秋季優勢種6 種,春季優勢種10 種,春秋兩季共有的優勢種5種,更替率為31.25%。

2020 年甌江口海域秋季主要游泳動物生態位寬度范圍為2.08~6.86,生態位重疊共15 對種對,其數值范圍為0.05~0.88,廣生態位種占總物種數的50%。春季主要游泳動物生態位寬度范圍為1.20~7.53,生態位重疊共45 對種對,其數值范圍0.03~0.96,其中中生態位種占總物種數的50%。生態位寬度與生態位重疊之間并不是絕對正相關。春秋兩季主要游泳動物的分布與葉綠素a、鹽度等環境因子有關,且能利用冗余分析結果分析種對間生態位重疊中不能合理解釋的數據。

溫州甌江口海域游泳動物物種豐富且群落結構穩定,主要為刀鱭、孔蝦虎魚等洄游型魚類的產卵和育幼場所,隨著海域環境保護力度加強,效果顯著,使得海域內許多物種資源得到一定恢復。

猜你喜歡
蝦蛄甌江站位
“武林高手”皮皮蝦
“武林高手”皮皮蝦
軟甲綱的“孫悟空”
——皮皮蝦
軟甲綱的“孫悟空”——皮皮蝦
A new species of the gudgeon genus Microphysogobio Mori, 1934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提高政治站位 對標國內一流
建黨百年說“站位”
溫州甌江北口大橋綠色公路創建實踐
提升站位講政治 創新擔當爭出彩
《甌江叢韻》在浙首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