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和一個海島

2024-03-20 10:16愷蒂
新民周刊 2024年10期
關鍵詞:利群島里克撒哈拉

對于我們這些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青年來說,加納利群島是三毛筆下的一個浪漫的地名。記得高中三年級時開始讀她,頃刻為之癡迷,到大學時依然喜歡。那些從西屬撒哈拉到大西洋加納利群島的傳奇故事,那位“到天涯”“到海角”的長發披肩的獨立我行的女子。高三時,打算寫一本關于三毛的劇本,而且還和同寢室的好友天音約定,一定由她主演。90年代初來倫敦,海運一批書籍,當然少不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稻草人手記》等,仿佛這些文字,可以成為自己“去遠方”的精神支柱。后來幾次搬家,年齡漸長,閱歷漸豐,三毛的文字也漸行漸遠,于是,就把那幾本書送給了中文圖書館,覺得它們在那里會更有用處。

三毛筆下的西撒哈拉在1976年西班牙撤離之后,戰事不斷,至今仍然是有爭議地區,有些國家承認它屬于摩洛哥,有些國家則承認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的存在。而她離開西撒后搬往的加納利群島,雖然與西北非洲隔海相望,但屬于西班牙的兩個行省,一年四季氣候溫暖,是歐洲人尋求冬日陽光的后花園。從倫敦一路南飛,四個多小時就能到達。這次有機會,我們也做了次簡易的旅行,去了加納利群島之一的蘭薩羅特。

愷蒂專欄作家英倫新居民

在蘭薩羅特,三毛只是一位匆匆過客,這個海島,是屬于一位西班牙藝術家的。

選擇去此島,是因為那里的火山地貌,幾個月前在西西里島還沒有看夠火山。國內的好友看到我朋友圈里的照片,留言問會去三毛故居么。我這才記起加納利群島和三毛的關系,趕緊上網搜,原來三毛居住的是大加納利島,蘭薩羅特和她沒有關系。但三毛確實寫過《逍遙七島游》,從網上找到,二十多年來,第一次重讀三毛的作品:“這是一片黑色低矮平滑的火山沙礫造成的樂園,大地溫柔的起伏著,放眼望去,但見黑色和銅銹紅色……”

在大加納利島,確實有三毛故居和足跡可供熱心游客追尋,但在蘭薩羅特,三毛只是一位匆匆過客,這個海島,是屬于一位西班牙藝術家的,是他成就了這個小島獨特的旅游業。這里的小鎮廣場里有他的雕塑,這里的飛機場以他命名,他就是塞薩爾·曼里克(César Manrique)。

曼里克出生在1919年,少年時離開蘭薩羅特前往馬德里求學,之后去紐約等地創作展覽。1966年,功成名就的他返回蘭薩羅特,起先只是想建立一個藝術村。他兒時的好友Pepín Ramírez,此時已經成為小島總統,為他敞開綠燈。當時加納利群島的旅游業正在興起,其他島上紛紛建造高樓酒店。曼里克明白旅游業將是海島的生命線,但他更意識到蘭薩羅特獨特的景觀和風貌更為重要。他對此地的規劃法規影響重大,至今島上仍然禁止修建高層酒店,在禁令之前建成的高層建筑,要重新用傳統色彩進行裝飾,來保護視覺色調的統一及和諧美感。人們稱蘭薩羅特為藝術之島,他的故居住宅,他設計的曼里克基金會、蒂曼法亞國家公園游客中心、仙人掌花園等等都是游客們的必去之處。

蘭薩羅特有三百多個火山口,其中的活火山蒂曼法亞,上次的大噴發是1730年,連續兩千多天。這里凝固了的火山熔巖,蔓延無際、漆黑猙獰。蘭薩羅特島主色調是藍色、白色、黑色和銅色。藍色的大海,白色的建筑,黑色火山石砌成的圍墻,花園的仙人掌邊有成堆的黑石塊,車道人行道以及公路交匯處的大轉盤,都是鋪著黑色的碎石。這里的山是各種深淺的銅色,或偏紅,或偏褐,山上一片荒涼,沒有樹木,平地上偶有葡萄園,每株葡萄藤都是在半圓形的黑色防風石墻的呵護下成長。

猜你喜歡
利群島里克撒哈拉
各具特色的地區單元復習
盜號者
流浪加納利群島
DESERT ECHO
撒哈拉的甘露店
抿一口夢幻泡影
彎曲光傳遞信息距離創新紀錄
殺人容易脫身難
撒哈拉之眼
弗瑞德里克·桑格(1918-2013 )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