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流行特征分析

2024-03-20 06:11沙小蘭田曉梅劉廣天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病原學年齡段寧夏

沙小蘭, 田曉梅, 劉廣天, 劉 曄, 雷 娟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防治科,銀川 750000)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侵入人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是我國目前較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2]。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新增結核病患者1 060 萬例,我國新增78.0 萬例,發病數在全球30 個肺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位居第三[3]。學校是學生高度集中的場所,易發生校園內結核病的傳播流行[4]。有數據顯示,2004—2021年全國共報道學生肺結核患者908 171 例,占全人群報道肺結核患者總數的5.37%,報道的平均發病率為19.26/10 萬[5]。為了解寧夏學生肺結核患病情況及流行特征,為肺結核的預防與控制提供理論依據,現對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病情況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子系統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中的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數據。

1.2 診斷與分類標準

按照國家肺結核診斷標準(WS 288—2017)[6]和分類標準(WS 196—2017)[7]進行肺結核的診斷與分類。肺結核的診斷以病原學(包括細菌學、分子生物學)檢查為主,結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胸部影像、相關的輔助檢查及鑒別診斷等進行綜合分析并作出診斷。以痰涂片、痰培養或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出結核分枝桿菌或病理組織檢測出結核分枝桿菌為明確診斷的依據。肺結核診斷結果分為病原學陽性、病原學陰性、未查痰和單純性結核性胸膜炎4 種。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10 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不同地區構成比情況

2019—2022 年寧夏共報道學生肺結核患者498 例,其中2019 年178 例(35.74%)、2020 年132 例(26.51%)、2021 年103 例(20.68%)、2022年85 例(17.07%),4 年間肺結核患者構成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427,P<0.001),且呈逐年下降趨勢(χ2趨勢=39.831,P<0.001)。不同地區學生肺結核患者構成比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515,P<0.001)。見表1。

表1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構成比情況[例(%)]

2.2 2019—2022 年寧夏不同年齡段學生肺結核患者的性別構成比較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共498例,其中男性256 例(51.41%),女性242 例(48.59%),男女性別比為1.06∶1?;颊咧饕性?~30 歲,以15~20 歲年齡段為主,男女均有超過50%的學生肺結核患者集中在15~19 歲年齡段。不同年齡段學生肺結核患者性別構成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均>0.05)。見表2。

表2 2019—2022 年寧夏不同年齡段學生肺結核患者的性別構成比較[例(%)]

2.3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季節分布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數呈逐年下降趨勢(χ2趨勢=39.831,P<0.001),患者在每個月均有分布,但在冬春季節高發,4 月份(52例,10.44%)和11 月份(55 例,11.04%)呈現出兩個發病高峰期,每年的患者季節分布見圖1。

圖1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季節分布

2.4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診斷結果分類情況

診斷結果分類分析發現,超過50%的學生肺結核患者為病原學陽性患者,病原學陰性和單純結核性胸膜炎患者次之,未查痰的學生肺結核患者僅占0.80%。見表3。

表3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診斷結果分類情況[例(%)]

3 討論

學校結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點,為了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預防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流行,確保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2017 年,國家下發了《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8]。隨著各項防控措施的規范化實施和在各級各類學校的全面推進,有效降低了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流行風險。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與陳卉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赡芘c以下原因有關:1)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指南的實施,提高了入校新生結核病健康篩查效率[9-10];2)國家傳染病自動預警信息系統的合理應用,提高了對學齡段患者監測的靈敏度[11];3)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在全區的開展,提高了患者的診斷質量和效率[4]。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生肺結核的發現力度,提高了學生肺結核患者的管理效率。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以病原學陽性患者為主。病原學檢查是發現傳染源的最主要手段,且病原學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更具有傳染性[12]。學校人員集中、環境密閉,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或診斷為活動性結核病時存在隱瞞病情或帶病上課、延遲就診,更易造成肺結核在校園內的廣泛傳播與流行[4]。學校應加強對病原學陽性肺結核學生的管理,嚴格把好入學健康體檢關、可疑癥狀監測關、疫情報道關、密切接觸者篩查關、休復學管理等。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在冬春季節高發,符合呼吸道傳染病的共同特征[13-14]。學校應加強秋季新生入學結核病篩查工作,尤其是各大高校新生流動性較大,傳染源及潛在傳染源也隨之流動,易造成校園內肺結核疫情的傳播,應及早發現傳染源和潛伏感染者并規范干預、治療及管理,做到關口前移,精準防控,預防學校肺結核的發生[15]。

2019—2022 年固原市學生患者最多。應加強對固原市結核病防控相關工作人員的督導與培訓,提高醫療衛生人員的診療技術,提高患者疾病發現率;同時,加大學校結核病防控知識的宣教力度,提高學生結核病防控知識的知曉率;并定期開窗通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

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以15~19 歲的人群為主,可能此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長發育階段,容易出現免疫力低下的情況,是學校結核病防控的重點人群。有研究[4]報道,2006—2020 年,全國報告學校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數超過110 起,以高中最多,其中超過50%的疫情發生在高三年級。對此,寧夏各市、縣(區)開展了高等學校及高中階段入校新生結核病健康篩查,對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者進行預防性干預,對確診學生肺結核患者進行規范治療與管理,有效降低我區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

綜上所述,2019—2022 年寧夏學生肺結核患者數呈逐年下降趨勢,冬春季節為發病高峰期,固原市為學生肺結核的高發地區,重點防控人群在15~19 歲。同時,還應加強對高發地區學校的健康宣教、監測與管理。

猜你喜歡
病原學年齡段寧夏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學研究現狀
不同年齡段妊娠早期婦女維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齡段人群對網上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期望的調查報告
一起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學分析
適合各個年齡段的黑膠愛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寧夏
寧夏煤電博弈
寧夏
雞傷寒和雞白痢的臨床表現和病理病原學診斷
從認知角度看不同年齡段兒童音樂學習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