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挽歌與時代的戀曲

2024-03-22 06:26徐魯
出版參考 2024年2期
關鍵詞:小武水塔造物

徐魯

多年前筆者寫過一首小詩《老磨坊》:“不知道因為什么緣故,人們要拆掉那座老磨坊。我們遠遠地站在墻角,又默默地蓋一座在童年的心上。好記起許多冬日的傍晚,媽媽從這里喚我們回家添衣裳;好記起許多貧困的日子,伙伴們在這里圍成一圈,分吃著媽媽給我們做的,一方小小的溫暖的冬米糖?!?/p>

讀張曉玲長篇兒童小說新作《水塔再見》時,很自然地想起了這首詩。曉玲筆下的老水塔,和我詩歌里的老磨坊,固然都是各自童年時代里一個真實的存在,但同時也都是具有一定的象征和隱喻意義的童年風物與記憶符號。當作家把這個真實的存在化作敘事場景之后,與一座老水塔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事,便不再僅僅具有個人記憶的色彩,而是成為一種帶有普世性、足以引起所有讀者共鳴和具有永恒意味的文學的內容。

誰不愛自己的故鄉和童年?誰能忘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就像傍晚時分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無論是誰,無論你走得多遠,總不會完全走出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那顆心?!端僖姟肥且皇讋尤酥阅c的獻給童年、故鄉與往事的挽歌,也是一闋婉轉而深情的、獻給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的戀曲。其中有對童年、親人和一些終將消逝的故鄉風物與屐痕的傷逝與追憶,交織著“無法安慰的哭泣”;也有對生機勃勃、正在發生著滄桑巨變的家鄉和未來日子的禮贊與憧憬,那是生生不息、永遠閃亮和溫暖的萬家燈火。

一個名叫周小武的小學四年級男生,在一天傍晚,突然背著一個深藍色大書包,里面塞著毛巾毯、野餐墊、干脆面和水,獨自爬上了他生活的那個小鎮的最高的建筑——一座廢棄了多年的老水塔。說是“突然”,并不準確,其實他是早就有所規劃、有所準備的。

小男孩為什么突然會爬上這座有著三十多米高的水塔呢?他想干什么呢?原來,鄉里早就有傳言,這里要修建高速公路和跨江大橋,這座水塔,必須炸掉拆除。于是,“一個孩子突然爬上一座即將消失的水塔,仿佛一個人突然登上一座廢棄的舞臺”,這一異常的舉動,頓時揪緊和牽動了整個鄉鎮人的心……

就這樣,小說的故事,圍繞著這個小男孩和這座老水塔,剝繭抽絲,往來閃回,徐徐地展開,向讀者講述了周小武的外公、周小武的舅舅和媽媽,還有周小武和他的小伙伴楊大海、葛紅豆等三代人的故事,以及每一代人與這方鄉土、這處家園千絲萬縷、有歡欣也有痛楚,卻始終不離不棄的相互依存關系。

在沒有弄清楚這座水塔的來歷和隱藏在它背后的全部故事之前,在男孩小武心中,這座水塔,“是我外公的塔”,或者說,它就像是外公的化身,是他和外公的兩個人的小世界,是見證并收藏著他與外公的血緣聯系、深厚親情的一座“紀念碑”式的建筑物。外公第一次帶著小武登上水塔頂,讓年幼的小武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家鄉的“全景”,看到了那么遼闊和美麗的田野,還有田野盡處的幽藍色的天際線?!澳抢镉幸粋€未知的世界,藏有無數未知的故事,似乎在等著周小武去探索?!倍以谀且豢?,這個小小少年,甚至覺得自己就像一只正在奮勇鉆出蛹的蝴蝶一樣,“唰的一下,張開了翅膀”。所以,為了守護住他對外公的愛與懷念,為了保護住自己童年的那些快樂和美好的記憶,他必須挺身而出,拿出自己全部的小男子漢的氣概,來保護住這座對他來說無比珍貴的老水塔。對他來說,守護水塔,就像挺身而出、守護自己的外公一樣,義不容辭,無畏無懼。他這樣堅定著自己的信心:“哪怕是全世界的人一起在下面喊他下去,他也不下去?!?/p>

然而,隨著故事的展開和更多人物的出現,一些更為廣闊的生活圖景和關于這座水塔的秘密,被一一揭開。這些人物包括小武的舅舅武小軍、水管站站長吳勇先、老人院的看門人常大爺,當然還有小武的媽媽武燕子。他們用各自的親歷和講述,從不同的角度,為周小武“拼接”出了20世紀80年代里,以外公武百壽為代表的那一代人,為了讓鄉親們喝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在那么艱難的歲月里,為建造這座水塔而付出的極其艱苦的努力……

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并沒有多么復雜。作者巧妙地避開了兒童小說容易陷入的一種平鋪直敘的窠臼,而是采取了電影中的閃回、拼接等敘事方式,緊緊圍繞著周小武登塔、并且在水塔上意外遇到舅舅這一“事件”作為故事環繞的主線,不斷地閃回和拼接,“連通”了許多發生在不同時空里的人與事,又用大量的對話和散文化的生活細節,支撐起了全篇韻味悠長的敘事。

與水塔相關的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是一個鄉鎮、一方水土上的奮斗史,也是幾代人的童年史,更是作者自己的一段心靈史。作者懷著真摯的感情、甚至是眷戀的深情,來書寫曾經走過自己的童年與生命的那些人、那些事,書寫鄉村普通勞動者們的溫暖人性與生活態度,于散淡的對話和白描般的文字里,刻畫出了每個人的個性,也呈現出了家鄉一代代普通鄉親的生存智慧,以及他們對平凡的現實日常的守望與熱愛。從這些故事里,周小武不僅慢慢懂得了外公為守護一方水土,鞠躬盡瘁、不求回報的無私品格。更重要的是,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故事里的美德,也讓少年小武一步步走出了狹隘的“自我”認知的小世界,而漸漸明白了,這座水塔,不是外公一個人的,也不是他周小武一個人的,而是屬于全鄉鎮人的美好回憶;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他和外公深深地愛著這座水塔,所有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都愛這座水塔,它是一代代人的童年、家園和故鄉,是一代代人的美麗鄉愁和永遠溫暖的記憶。

從舅舅和媽媽等人的講述中,少年小武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所有的建筑都不是永恒的,新的造物取代舊的造物,新的生命取代舊的生命,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和自然界生命更替的規律一樣。也像是孩子成長的“換牙”,一顆恒牙要生長出來,一定會頂掉一顆乳牙,而且一顆恒牙一定比乳牙更堅固、更有用,這也是生命的規律。媽媽也用自己與外公的親情故事,告訴周小武:“有些東西,你是死活留不住的?!薄皨寢屢蚕氚淹夤粼谶@個世上,可是,也留不住?!械臇|西非常重要,失去的時候痛得想咬住鞋底子,可是,即便是把鞋底子咬穿了,他們也回不來……”

小說寫到這些細節時,已經不是簡單的在講新造物取代舊造物的道理了,而是一種真切感人的“生命教育”了。在日新月異的山鄉巨變中,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終將消失,也應該消失在現實中的那座老水塔,也被賦予了一種生命與美德的傳遞的意義,它將會以另一種形式,永遠矗立在少年小武的心中:“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曾經牽著他的手,一步一步地爬到頂端,告訴他,從這里看到的,是最美好的景象?!闭J識到了這一點,少年對老水塔的終將消失,才得以真正理解和釋懷了。他明白了,“外公的塔”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失,它還將成為明天的幸福之路上的精神坐標,成為一種永遠的、溫暖和美好的記憶與懷念,留在人們的心中。

羅斯金在《建筑的七盞燈》里說過這樣一句話:“那些帶有歷史傳說或記錄著真實事件的老屋舊宅,比所有富麗堂皇卻毫無意義的宅第更有考察價值?!薄端僖姟防锏睦纤?,是一座溫暖的、接地氣的、有故事的老建筑,文心綿密而溫婉的女作家,從一座歷經時光風雨的老建筑生發開去,知微見著、以小喻大,讓讀者看到了一幕幕、一段段舊歲月的真實景象,也清晰地看到了新時代的光風霽月和萬家燈火,并且感受到了一種飽滿的、滌蕩人心的人性的力量,以及生命的溫暖、熨帖與堅韌。

“我長大了,家鄉也長大了。我長不動了,開始慢慢變老了,家鄉卻仍然在長大?!边@是作者在小說“后記”里的一段話??此破綔\、平靜的話語里,卻包含著女作家最深沉的鄉愁。這段話也讓筆者想到冰心老人的幾句詩:“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p>

(作者系湖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猜你喜歡
小武水塔造物
“植物水塔”大比拼
廢棄水塔化身紀念館,向凡人英雄致敬
“與造物游”: 第二屆晚明藝術史學術研討會召開
造物新語——重組材料與構造
剝花生的智慧
造物美學
共同護佑堅固豐沛的“中華水塔”
以木造物
你的書包呢
小武的心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