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用車駕駛員關鍵操控件的系統性布置研究

2024-03-22 09:02張仕亮賈吉亮胡勝華顧全
時代汽車 2024年1期
關鍵詞:坐墊坐姿公差

張仕亮 賈吉亮 胡勝華 顧全

摘 要:為了使加速踏板、制動(離合)踏板、轉向盤等關鍵操控件在整車中具有人機最佳的位置,提出了以駕駛員坐姿為基礎的系統性布置方法;采用和坐姿關聯的擬合公式,通過計算得出在某種坐姿下的最佳加速踏板、制動(離合)踏板、轉向盤的布置位置。本文提出理論推導原理及相關方法。

關鍵詞:坐姿 H點 加速踏板 制動(離合)踏板 座椅 轉向盤

1 引言

常規乘用車在行駛中,加速踏板、制動(離合)踏板、轉向盤基本處于全程使用中,且操作頻率極高,是駕駛員操控車輛的關鍵部件。除了上述操控硬件自身的物理性能外,操控件的操作舒適性也是影響駕駛員與車輛交互的關鍵因素之一,且與駕駛員的身高及坐姿強相關。因此,駕駛員的坐姿(H點設定)、加速踏板、制動(離合)踏板、轉向盤的位置,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人機系統。其中,加速踏板和制動(離合)踏板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距離地毯的高度,轉向盤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距離踏板的前后位置、距離地毯的高度以及轉向盤面的傾角。以上尺寸處于整車坐標系中的長度(X軸)方向和高度(Z軸)方向,本文也主要在側視圖(即XZ視圖)上進行分析。

為了使加速踏板、制動(離合)踏板及轉向盤盡可能符合人機舒適性,本文提出了一個系統性的布置方法。該方法從人機工程的邏輯趨勢出發,正向設定相關參數,并擬合成坐姿相關的函數式。即,只要駕駛員的坐姿已確定,加速踏板、制動(離合)踏板和轉向盤均有一個最佳布置位置與之相匹配,并輔以公差配合后期修正。因此,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車輛前期開發的工作效率。

2 乘用車駕駛員布置方法概述

2.1 人體尺寸選擇及布置方法

當前乘用車種類繁多,不同車型會根據自身需求選取不同的坐高。一般情況,轎車坐姿較低,SUV和MPV坐姿較高。大多數主機廠和汽車設計單位,采用美國SAE的標準體系進行設計開發,其中《SAE J826》定義了95、50、10三種百分位人體模板的腿長尺寸,《SAE J1517》定義了H點舒適性函數曲線,《SAE J4004》定義了SAE95百分位鞋面角SPA(shoe plan angle)的函數式,上述函數式均是基于坐高H30的函數。

人體布置方法概述:選擇相應百分位的人體,腳踝角設定87°,定義坐高H30,則H點(同SgRP Sitting reference point)落于對應的舒適曲線上。一般情況下,選取SAE95百分位的人體作為車輛設計人體。

基于SAE95人體SPA的相對于H30的函數式,根據腿長和舒適曲線,可布置SAE50及SAE10的坐姿,并擬合出相應SPA函數式。

SPASAE95=2.522*10-7*(H30)3-3.961*10-4(H30)2+4.644*10-2*(H30)+73.374 (1)

SPASAE50=1.093*10-7*(H30)3-3.234*10-4(H30)2+4.662*10-2*(H30)+65.913 (2)

SPASAE10=1.580*10-8*(H30)3-2.384*10-4(H30)2+2.552*10-2*(H30)+63.209 (3)

2.2 駕駛員坐姿的規律

通過圖2分析,人體布置體現如下規律:

a.單一人體,不同坐高條件下,SPA隨著坐高的增大而減小。

b.不同人體,相同坐高條件下,SPA隨著腿長的減小而減小。

3 腳踏板的布置方法

3.1 加速踏板的布置

駕駛員操縱加速踏板時,踵點AHP是與地毯面接觸的。AHP點作為旋轉支點,通過腳踝角的變化,使腳部旋轉而踩踏加速踏板。無論何種百分位的人體,均符合上述操縱程序。

乘用車加速踏板一般有兩種,懸掛式和地板式(也稱風琴式)。

從邏輯上可知,懸掛式加速踏板的操縱是向上兼容的,即滿足小尺寸人體的加速踏板,大人體可兼容。但滿足大人體的加速踏板,小人體不兼容(初始位置趨于不舒適)。

基于坐姿規律,我們已知SAE10人體的SPA角度是小于同坐高下的SAE95人體的SPA的,即當SAE95的人體設定好之后,SAE10的踏點BOFRP點的Z向高度相對于SAE95將更低,且可據三角函數關系量化。

因此,我們設置加速踏板的高度時,應以SAE10(或更?。┑奶cBOFRP高度為基準。

懸掛式加速踏板(中心)高度設置公式:

Ha=203*SIN(SPASAE10) (4)

通過公式(4),可確定加速踏板中心高度,公差±20mm。

一般情況,懸掛式加速踏板的踏板面為弧面,使其過踏板面中心的切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和SPA(SAE10)等同即可,公差±5°。

通過上述方法即可確懸掛式加速踏板的高度和角度。懸掛式加速踏板的布置應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則,即能布置低時盡量布置低。

落地式加速踏板,因其踏板面為自下向上的延伸結構,通常采用與SPA(SAE95)的角度關系來設定。

由于駕駛員可用通過實際踵點的位置自行調節踏點的高度,且始終可與踏板面相接處,故,落地式加速踏板的操縱是向下兼容的,即滿足大尺寸人體的加速踏板,小人體可兼容。但滿足小人體的加速踏板,大人體不兼容(極限位置趨于不舒適)

地板式加速踏板角度公式:

Aa=SPASAE95+5° (5)

通過(5),可確地板式加速踏板的角度。

一般情況,地板式加速踏板的踏板面為平面,為確保其兼容性,公差為-5°,即SPASAE95作為其下限值。

3.2 制動(離合)踏板的布置

一般情況,制動(離合)踏板初始位置會稍高于加速踏板,即在加速踏板面的法向存在一定的落差。制動踏板主要是為了防止誤操 作,如油門當剎車。離合踏板與制動踏板基本等高,因其行程長短等原因,初始踏板位置會稍高于制動踏板。乘用車的制動(離合)踏板主要以懸掛式為主。

布置制動(離合)踏板,主要以與加速踏板的法向落差為設置條件。此法向落差可分解為Z向和X向的分量,其中Z向分量是影響踩踏舒適性的關鍵。BOFRP點是踩踏的最佳發力點,故正常踩踏制動(離合)踏板時,踵點AHP是需離開地毯面的,人體尺寸越小或坐姿越高,踵點離開地毯的高度越大(部分坐姿極低的車型除外)。

經研究,制動(離合)踏板的中心高度較加速踏板增加15mm時,在法向落差和Z向高度上均可達到相對平衡。

Hb=Ha+15=203*SIN(SPASAE10)+15 (6)

通過公式(6),可確定制動(離合)踏板高度,公差±20mm。

制動(離合)踏板面為弧面,一般使其過踏板面中心的切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和SPA(SAE10)等同即可,公差±5°。即制動(離合)踏板面傾角與加速踏板面傾角相同。

初始踏板面與加速踏板面的落差一般PL52=30-40mm;離合踏板與制動踏板等高,因其行程長短等原因,初始踏板位置可稍高于制動踏板,一般PL53=0-10mm。

通過上述方法,可確定制動(離合)踏板的高度和角度。

4 座椅舒適角度的研究

駕駛員座椅,一般由坐墊和靠背(含頭枕)組成,其中坐墊傾角A27和靠背傾角A40是影響舒適性的關鍵參數。

坐墊的主要功能是承托人體的臀部和大腿,良好的承托性可以有效的減低疲勞度,增加舒適性。坐墊傾角的設定主要與大腿傾角A57有關,A57僅與H30相關,即坐高確定后,A57也隨之確定。理想的坐墊傾角A27應等于或接近大腿傾角A57,以獲得最佳的承托性。由于腿部要參與踏板的操作,如果A27過于接近A57,則導致坐墊前端擋住腿部,造成踩踏舒適性降低。故需要A27小于A57。

4.1 坐墊傾角A27的量化

從人體布置維度考慮,大腿傾角A57是隨著坐高增加而減小的。故坐墊傾角A27應與A57趨勢相同。

從制動(離合)踩踏板的操作角度分析,我們發現如下規律:

(1)低坐姿人體,踏板較高,踩踏時大腿抬起的Z分量較小,X分量較大。

(2)高坐姿人體,踏板較低,踩踏時大腿抬起的Z分量較大,X分量較小。

即,在座椅設計時,低坐姿坐墊傾角A27與大腿傾角A57的差值??;高坐姿坐墊傾角A27需與大腿傾角A57的差值大。

經研究,本文提出一個經驗公式

A27=-0.0523(H30)+27.619 (7)

通過公式(7),計算得出A27角度。

4.2 靠背傾角A40的量化

乘用車駕駛員座椅靠背一般為可調式,故為了便于視野校核和空間對比,無論坐高如何定義,大多數車企均將靠背傾角A40定義為25°(少數車企定義22°)。因實際靠背可調,此定義方法并不影響駕駛員實際使用。但從趨勢分析,A40也是關于H30的函數。

當我們把座椅考慮成一個孤立系統,一個獨立的沙發去分析時,《GB3326-1997》規定,沙發坐墊傾角3-6°,靠背角98-112°。由此可算,坐墊與靠背的夾角為92-109°。取均值100°,公差±5°?;谧鴫|角A27,我們得到靠背角A40的計算公式:

A40=A27+100-90

=-0.0523(H30)+37.619 (8)

上述公式(7)也適用B類客車車?!禥C/T 633-2009》規定,坐墊傾角3-7°。計算結果基本符合當前客車的設計標準。因駕駛員人體相同,坐墊傾角僅與坐高有關,具有連續性,該結果也是公式(7)合理性的佐證之一。

坐墊的傾角除評估乘坐舒適性外,也是布置轉向盤位置的重要參考項。

5 轉向盤的布置方法

轉向盤是駕駛員控制車輛方向的唯一機構,如位置不合理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駕駛員的姿態,降低駕乘舒適。所以我們應從理論坐姿出發,設定轉向盤的位置。

5.1 轉向盤角度的設定

考慮手臂操作的舒適性、儀表的可視性等因素,轉向盤需要按一定的傾角布置。

經研究,本文提出一個經驗公式

A18= 0.048(H30)+10.5 (9)

通過公式(9),可計算出轉向盤盤面與YZ平面的夾角(等同管柱軸線與XY平面夾角),公差±3°。

5.2 轉向盤X向和Z向位置的設定

當代乘用車的轉向盤基本都可調,有的僅角度可調,有的角度和軸向均可調。我們所指的SWC點,是所有可調范圍的中間位置。根據正態分布規律,50百分位的人體為正態分布的頂點,其兩側區域的人體出現的概率大。我們通常定義的SWC點,應滿足大多數人群的使用需求。

在X方向,本文用轉向盤中心SWC與踏點BOFRP的X向距離L6來描述。研究發現,轉向盤的下沿與SAE50的H點的X向距離趨于某范圍245mm-295mm。取中間值270mm,結合A18定義,統計出常用坐高H30=200-360范圍內的的轉向盤SWC的X向位置,并擬合成公式:

L6=-0.002215368(H30)2+0.724272727(H30)+510.385 (10)

通過公式(10),可定位轉向盤相對與人體的X向布置位置,公差±25mm。

在Z方向,本文用轉向盤中心SWC與踵點AHP的Z向距離H17來描述。高度方向的設定主要考慮兩個方面。

(1)從進出方便性維度考慮,轉向盤下沿與座坐墊的距離。

(2)從操作舒適性維度考慮,50百分位人體踩踏制動(離合)踏板時,大腿輪廓與轉向盤下沿不干涉

結合L6、A18、A27的設定,定義H74≥200mm。統計出常用坐高H30=200-360范圍內的轉向盤SWC的Z向位置,并擬合成公式:

H17=-0.000075758(H30)2+0.695757576 (H30)+478.218 (11)

通過公式(11),可定位轉向盤相對與人體的布置位置,公差±20mm。

6 符合性驗證

我們已知,駕駛員坐姿僅與坐高H30相關。本文將踏板高度,座椅角度、轉向盤的角度及位置全部定義成關于坐高H30的函數,其含義為一旦坐高確定,舒適坐姿即確定,且與舒適坐姿相匹配的踏板、座椅、轉向盤也隨之確定,故稱之為系統性的布置方法。

下面我們通過市場上的車型參數統計對系統性布置方法進行核驗。曲線為正向推導的公式及公差,散點為車型統計的數值(樣本為逆向掃描數據,存在一定誤差)。

6.1 加速踏板中心高度的驗證

6.2 加速(離合)踏板中心高度驗證

6.3 轉向盤角度A18的驗證

6.4 轉向盤X向位置L6的驗證

6.5 轉向盤Z向位置H17的核驗

綜上,從趨勢走向和公差覆蓋范圍來看,本文所推導的公式與絕大多數車型的數據吻合,進而可證明上述公式具備實際應用價值。

7 其他邊界條件

加速踏板、制動(離合)踏板、轉向盤除上述在XZ視圖上需要布置外,在YZ視圖上也有相應的約束條件,本文不做贅述。下列圖示及表格僅供參考。

7.1 踏板Y方向邊界條件

7.2 轉向盤Y方向邊界條件

為了使駕駛員舒適的操作轉向盤,且通過轉向盤觀察組合儀表視野不受影響,通常保證轉向盤中心點Y坐標與H點坐標一致,即:

Y向:W7=(W20-1)

若由于布置原因須調整,建議偏差量ΔL控制在±5mm以內,最大允許±10mm。

若因力矩波動等原因,需管柱軸線與ZX平面存在夾角A17,允許范圍≤2°。一般情況,按A17=0°進行布置。

8 結語

通過系統性的布置方法,關鍵參數僅依據坐高H30即可確定,且能匹配駕駛員的舒適坐姿,大大減少布置的工作量。該方法大大提高車型開發前期的工作效率,也能為架構開發中,關鍵操控件的平臺化、通用化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SAE J1100.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 2009.

[2]SAE J1517. Driver Selected Seat Position, 1998.

[3]SAEJ4004.Positioning the H-Point Design Tool—Sea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Seat Track Length,2008

[4]SAEJ826. Devices for Use in Defining and Measuring Vehicle Seating Accommodation, 2008.

[5]GB/T 3326. 家具、桌椅、凳類主要尺寸, 1997.

[6]QC/T 633. 客車座椅,2009.

猜你喜歡
坐墊坐姿公差
智能坐墊的功能設計
基于單片機技術的智能坐墊的設計
痔瘡患者千萬別用“中空坐墊”
痔瘡患者千萬別用“中空坐墊”
坐姿好習慣
學生作業坐姿及臺燈控制器
基于坐姿感應的智能視力保護臺燈設計
帶有中心值的百分數的公差表示方式
帶有中心值的百分數的公差表示方式
“長跪”與謝罪無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