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對方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2024-03-22 07:47吳艷蘭龔晨思
中國臨床護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心理學維度

吳艷蘭 龔晨思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慢性精神障礙,涉及感知覺、思維、行為等多方面異常,患者難以區分現實和想象,嚴重影響正常社交[1-2]。精神分裂癥病程遷延不愈,易反復發作,臨床多采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存在一定副反應,加之患者多有悲觀、自卑等情緒,心理健康處于較低水平,易形成消極應對方式[3]。因此,臨床需在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心理干預。積極心理學是近年來新興心理學理論,其注重個體適應力、自護能力的培養,通過提供個體心理支持,可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4]。鑒于此,本研究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實施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以探討其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對方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5];處于康復期;視覺、聽覺均正常;住院時間≥12周。排除標準:不能配合問卷調查;存在明顯自殺傾向;合并軀體功能障礙者;臨床資料缺失。將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46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將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9.58±3.24)歲;病程1~3年15例,>3~6年20例,>6年11例。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39.63±3.30)歲;病程1~3年14例,>3~6年22例,>6年1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該研究通過江西省榮軍優撫醫院倫理審批。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精神分裂癥常規康復護理。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服藥等方面基礎指導,鼓勵患者參加病區娛樂活動,包括看電視、棋牌類活動等。醫護人員查房時,進行常規心理指導,持續干預3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康復護理。

1.2.1 組建護理小組

小組成員包括精神科護士長1名、護士2名、心理治療師2名(均獲得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護士長為小組組長,所有成員均接受積極心理學、精神分裂癥相關知識培訓,培訓完通過考核后方可對患者實施干預。

1.2.2 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

(1)認知療法。入組第1~2周,以幫助患者加深自我了解為干預重點。小組成員每周日下午在病區進行知識小講座,講解精神分裂癥相關知識以及自我心理疏導的方法,引導患者全面認識、了解自我,建立積極自我概念,每次時間為45 min 。(2)感恩教育。入組第3~4周,以幫助患者懷有感恩的心為干預重點。心理治療師每日下午指導患者賞析感恩類文章,學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引導患者體會身邊值得感恩的人或事,學會接納家人朋友的關懷,同時學會表達自身的感激。干預時間為45 min。(3)感悟生命。入組第5~6周,以引導患者感悟生命為重點。干預小組成員向患者講解情緒管理方法,如轉移注意力、聽音樂等,引導患者相互交流人生價值、責任,以此感悟生命。干預時間為每次45 min,每周2次。(4)感知親情。入組第7~8周,以引導患者重溫親情為干預重點。護士指導患者通過寫信、發微信、與家人視頻通話等形式與家人朋友溝通,感受家庭的溫暖和支持。(5)重建希望。入組9~12周,以引導患者重建希望為干預重點,護士每日下午指導患者觀看勵志電影,引導患者描述“理想中的家”、“未來的自己”等,同時,通過社交技能訓練,幫助患者學會與他人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樹立生活信心。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評價2組以下指標。(1)應對方式。采用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6]進行評估,該問卷包括面對(8個條目)、回避(7個條目)、屈服(5個條目)3個維度,共計20個條目,每個條目評1~4分,維度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越傾向于該種應對方式。(2)社會功能缺陷。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查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7]評估,共10個項目,每個項目評0~2分,總分0~20分,評分越高,表示社會功能缺陷越嚴重。(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8]進行評估,該問卷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4個維度,共74個條目,按下述公式轉換:總分=(總粗分-80)×100÷320,將總分轉化為百分制(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2組MCMQ得分比較

干預前,2組應對方式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面對維度得分高于對照組,回避和屈服維度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MCMQ得分比較分)

2.2 2組SDSS得分比較

干預前,2組社會功能缺陷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社會功能缺陷得分低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SDSS得分比較分)

2.3 2組GQOLI-74得分比較

干預前,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2組GQOLI-74得分比較分)

3 討論

3.1 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對方式

精神分裂癥病因未明,臨床認為與遺傳、神經發育、心理社會因素等均相關,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進展,會極大影響正常社交,導致社會功能降低[9]。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較敏感,可明顯感知他人及社會的歧視,會產生強烈病恥感,從而消極應對疾病,不利于病情改善。常規護理中,護理人員僅針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疏導,雖可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但對深層次提高患者自我認知效果欠佳[10]。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2組應對方式均為面對維度得分最高,且觀察組面對維度得分高于對照組,回避和屈服維度得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疾病應對方式。究其原因,積極心理學遵循科學的方法及原則,從自我認知、感恩教育、感悟生命、感知親情及重建希望等角度對患者進行開導及教育,促使患者形成積極心理品質,提高其愛人愛己的能力,提升幸福感,從而不斷增強積極情感體驗,促進病情恢復[11]。精神分裂癥患者最終治療目標是促進精神康復,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康復護理可以在糾正患者認知缺陷的同時,減輕患者疾病痛苦,提升其主觀幸福感,進而增強積極情感體驗,激發潛能,樹立生活信心,以積極態度面對疾病治療,轉變不良應對方式。

3.2 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S得分低于對照組,提示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究其原因,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常因為癥狀而遭受社會排斥和孤立。通過社交技能訓練,患者可以學會與他人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不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交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減輕其對社交的恐懼感。在感恩、感知親情教育中,指導患者賞析感恩文章、學唱感恩歌曲,另外指導其多與家屬溝通,取得家人的支持,可激發患者的感恩之心,懂得家人與朋友的關懷,感知到生活的美好,進而樹立治療自信,進一步轉變不良應對方式,積極應對社會生活活動,有利于改善其社會功能。同時,開展感悟生命教育,指導患者學會情緒管理方法,并幫助其重建希望,可促使患者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早日融入社會生活[12]。因此,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 。

3.3 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究其原因,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常出現幻覺、妄想、思維紊亂等癥狀。這些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通過與心理治療師的交流,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減少對幻覺的恐懼和焦慮。認知療法可以幫助患者識別和改變不合理的思維方式,減少妄想的發生。心理支持和認知療法的結合,可以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以團體方式進行心理干預,可引發患者間的共鳴,增強歸屬感,獲得情感支持,最終重建理性認知,加快病情改善。同時,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干預下,能夠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疾病,有利于其生活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實施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康復護理,可有效轉變其不良應對方式,改善其社會功能,促使其生活質量提高。

猜你喜歡
精神分裂癥心理學維度
食品防腐劑治療精神分裂癥,靠譜嗎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腦爾新膠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初步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