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巴山里的歷史傳奇
——陜西安康漢濱區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

2024-03-22 01:59史英靜
中國建設信息化 2024年5期
關鍵詞:馬河漢濱區連片

文|史英靜

漢濱區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地處陜南山地丘陵溝壑區,以月河為界,北屬秦嶺山地,南沿巴山余脈,形成“兩山夾一川”的地貌特征。漢濱區依托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多元的文化、保存完整的傳統村落,成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為了積極挖掘、傳播傳統村落文化價值,漢濱區組織人員深入各傳統村落,開展數字化采集工作,實現了全區傳統村落的數字化覆蓋。

秦巴山區的傳統村落 渭南地區的文化遺珠

在漢濱區,山地、丘陵、溝壑塑造著它的外貌。

獨特的山水環境使這里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有“天然生物資源基因庫”“中藥材搖籃”和“絲麻耳之鄉”的盛名。漢濱區地處天然富硒帶,土地富含有機硒,富硒礦泉水、核桃、茶葉全國聞名。

安康市漢濱區石轉鎮雙柏村

漢濱區還是移民文化的重要交流區。秦漢、荊楚、巴蜀文化在此交融激蕩,女媧補天傳說久遠,佛教禪宗七祖懷讓、文化使者錫光、石門書者王戒、新文化運動巨匠“三沈”、革命先驅廖乾武等名人輩出,子午古道、茶馬古道、漢江水道、鎏金銅蠶、獨孤信印、秦漢古茶歷史悠久。厚重的文化中蘊藏著眾多非遺,漢濱非遺民俗豐富多彩,保護項目共98 項,有漢調二黃(國家級)、龍舟風俗(省級)、安康花鼓子(省級)、漢江號子(省級)等。漢江龍舟節已成為亮麗的文化旅游名片和魅力節慶之一。

漢濱區政府、住建局等相關部門自2012 年以來,積極申報、保護、發展傳統村落。截至目前,全區共有6批13 個村落被納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中,雙柏村、天寶村、馬河村、橋亭村、高山村、王莊村、前河村7個村落為前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瓦鋪村、迎春村、大垛村、紫荊村、鴨蛋河村、惠坪村等6 個村落于2022 年被納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其中,漢濱區譚壩鎮、旱陽鎮傳統村落數量最多,分別是4 個、2 個。譚壩鎮因早年壩內有一檀香大樹,故名檀壩,日久天長被人們訛稱為“譚壩”。譚壩鎮地處秦嶺山脈末端,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鎮區境內群峰疊嶂,河谷縱橫,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傅家河、譚家壩河。旱陽鎮位于漢濱區東北部,屬秦嶺南麓最邊緣地帶,緊鄰漢江,素有漢濱“東大門”之稱。因漢江穿境而過,當地有段民謠:“早家河,早家河,太陽一出照山河”,故以“早陽”二字得名。

此外,漢濱區還擁有27 個陜西省級傳統村落。這40 個傳統村落散布于漢濱區,形成了陜南秦巴山地丘陵傳統農耕文明群落。2022 年3 月,漢濱區還成功入選“2022 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名單,進一步開啟了傳統村落連片保護的新征程。

建成村落數字博物館 實現連片地區的文化數字化

為了推動連片區傳統村落數字化,安康市漢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積極組織專業機構陜西格致廣告文化傳播團隊共同深入村落,開展采集工作。截至目前,漢濱區共有五批7 個村落制作并上線了“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這些村落分別是雙柏村、天寶村、馬河村、橋亭村、高山村、王莊村、前河村。

在村落數字博物館制作中,提取村落價值文化成了首要任務。

雙柏村以“安康樹王,奇特景觀”而著稱。雙柏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境內葉家溝、柳樹溝、安溝等河溝匯聚于五堰河而流經村落,當地人沿河兩岸繁衍生息。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下,村落有安康樹王古柏樹,在雙柏村有兩棵千年古柏,這些古柏栽種于隋唐,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堪稱“安康樹王”。這里有自然奇觀:明清時期,南方大量移民遷移至村落,與土著人混合居住。村落保留了三間兩層仿古磚木結構張家祠堂;小青瓦,雕檐畫棟的李家新屋等。村落還有各類“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包括神龜背經書“神龜探月”、白龍居所“白龍洞”、絕壁一線天“一堵墻”、野生藥材集聚地“萬畝天池”。

安康市漢濱區雙龍鎮天寶村

雙龍鎮天寶村因“防匪古寨,皇師故里”而知名。天寶村處于秦嶺緯向構造帶大巴山弧形構造的邊緣部分,建筑集中布局在山腰上,隱藏在山林之中。這里有山頂古寨:即保安寨、天寶大寨子、黃金寨、何家寨。唐朝年間,邊遠地區治安混亂,再加上天道不順,頻發匪患。為此,村民們鑿石砌墻,將山頂開挖出平地,四周用石頭砌成圍墻成寨,設哨塔,制火炮,留存至今。這里有陶家院子:古寨腳下有一大院,由康熙年間安徽省安龍府陶氏祖宗遷移至此建立而成,故稱“陶家大院”。大院擁有“八斗天窗、七星耀斗”的獨特采光設計。陶氏家族中,最著名的要數皇帝之師—陶德。因陶德德高望重,后來皇帝親自為他授予“德懋壽愷”“齒德俱尊”兩塊牌匾以示功德,也敦促后人沿襲祖訓。

譚壩鎮馬河村是漢江水運與興安古道造就的“商貿重鎮”,村域內山多溝密,雨量充沛,馬河穿全境而過在譚壩集鎮下同前河相匯流入傅家河,沿河形成一些較為平坦的河床與臺地,呈兩山夾一谷地形,生態環境好。

馬河老街是歷史上的商貿集散地:歷史上,從丁家廟至青嘴子沿河有良田千畝,形成了層層梯田景觀。村落借漢江水運與興安古道之便,建成了馬河老街商貿集散地,形成了古廟、戲樓、天燈塔等建筑群,成了通秦達楚的貿易重鎮。老街上,保留較完好的古老院落--陳家大院,為清嘉慶年間陳姓移民所建,共建三個二井式庭院和燒酒房、紙坊、馬廄等生產生活設施,屬徽派建筑。明末,李自成義軍還經常出沒于馬河老街,大革命時期川陜紅軍、紅二十五軍、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在旬陽、鎮安、葉坪區域活動時,經常在馬河老街采購軍需物資。

村落還有古老的馬河寨子:土寨子、大寨子。唐宋年間,邊遠地區治安混亂,當地百姓為求自保,按官府要求建寨子拒匪。寨子規模較大,建在馬河街西北邊的寨子梁頂,長約200米,寬約5-10 米,四周用石頭砌成圍墻,設立寨門以及哨塔,有兩條小道連通。百年以來,村落還傳承了獨特的民俗采蓮船、花鼓戲、民間美術等。

數字博物館基礎上 推動連片區村落文化傳承發展

漢濱區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的制作是秦巴村落文化挖掘,價值提煉的重要渠道,建立數字博物館是實現漢濱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傳承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在數字博物館制作工作中,通過對村落非遺的挖掘,漢濱開始越發重視村落實體空間中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安康市漢濱區壩鎮馬河村陳家大院

漢濱區通過重要節日,以及舉辦非遺活動,傳播傳統村落非遺文化;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繼續開展了“非遺進校園”等活動。推進實施“振興漢劇”工程。同時,傳統村落文化,傳統村落保護要從娃娃抓起,通過研學活動,讓青少年認識傳統村落,有意識地保護傳統村落。同時,漢濱區利用融媒體推廣村落文化。漢濱區通過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微博等新媒體手段,全面宣傳漢濱區優秀傳統資源。

漢濱區的每一座傳統村落都蘊藏著一時一地獨具特色的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是一時一地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活著的文化遺產。漢濱區傳統村落連片區繼續將深度挖掘村落單體、連片村落的物質、非物質文化,并在創建文化傳習基地、培訓教學、融媒體宣傳推廣、開展文化活動等傳統文化傳承方式基礎上,大力探索“數字鄉村”背景下,“數字化+文化傳承”的新模式。

在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基礎上,漢濱區將以數字化手段記錄連片區村落文化。漢濱區傳統村落中雕刻精致的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等物質文化需要被解讀傳播,通過應用VR、AR、高清圖片等數字化交互技術,詳細記錄漢濱傳統村落建筑細節,解析建筑文化。漢濱區延續至今的民俗、非遺、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需要被演繹,通過視頻、音頻、全景漫游、VR 視頻等多元方式記錄,在線上完整演繹非遺,以此實現村落文化的數字化備份。

漢濱區還將集中多元專業力量,制作連片區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單館上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其次,搭建漢濱區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總展館,以虛實文化主題線串聯漢濱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實現村落文化線上集中呈現,同時將區級博物館整體嵌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進一步增加漢濱村落文化的巨大曝光。第三,基于村落文化的數字化數據,開發各類村落數字文化產品,比如H5網頁。最后,出版《走進漢濱傳統村落》畫冊,將相應村落數字博物館二維碼嵌入,實現村落文化的多元交互展示。

同時,以數字應用,促進村落文化旅游發展。通過數字地圖(比如高德地圖“智慧一鍵游”),實現漢濱傳統村落線上數字文化串聯,在數字地圖上聚合村落周邊“吃、住、行、游、娛、購”各類實用性公共設施信息,實現漢濱傳統村落連片區文化旅游的線上線下聯動,推廣漢濱文化品牌,促進漢濱鄉村體驗旅游。

猜你喜歡
馬河漢濱區連片
“黨建引領”不是空口號——漢濱區“黨支部+X+貧困戶”模式的調查
澆水要澆在根子上——漢濱區提升扶貧資金效益
攻堅致勝的根本在于“人”——漢濱區以黨建促脫貧的調查
河道疏浚斷面設計探討——以濛馬河上段為例
破解空殼村,黨建如何引領——以漢濱區壯大集體經濟為例
你沒有回頭,我也沒有說
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反貧困綜合績效模糊評價
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反貧困綜合績效模糊評價
石馬河速記:給你
應用匹配追蹤傅里葉插值技術實現OVT域連片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