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 + 春節,年味沁到骨子里

2024-03-24 07:48王枍
山東畫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五蓮花饃山東人

王枍

2024年央視春晚歌曲《上春山》彩排時,三位男主持人吟詩作對,用到一種特殊的道具——三把折扇。這三把古扇是用國家級非遺漆染工藝制成,手工染制、一氣呵成,把把都是孤品。雖最終因為表演原因未能出現在直播中,但仍引起廣泛關注。還有網友統計過2023年央視春晚中出現的非遺元素,榫卯、高蹺、舞龍和山東人最熟悉的海陽秧歌、花餑餑、剪紙都在其中,多達20余種。當春節與非遺遇到一起,我們也就看到了沁到中國人骨子里的、最濃郁的年味,最純正的中國味。

今天,這些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藝術形態,在古人的生活中,曾是普通而日常的存在。它們因人們的某種需求而誕生,或生產之需、或生活雅趣;或植根于民間娛樂、或服務于廟堂肅穆。經過歲月的沉淀,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國非遺大省,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自然少不了非遺的身影。

春節的儀式感是從臘八開始的,但只要進入臘月,山東的黃河大集就會增加許多節日元素——火紅的春聯、火紅的剪紙,火紅的年畫還有五顏六色的過門箋。除了名聲在外的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聊城東昌府、陽谷張秋的年畫同樣裝點著山東人的新年,昔日看家護院的“門神畫”的主要作用已從驅兇避邪變成了祈福迎祥。

與春聯和年畫同樣紅火的,還有手扎燈籠。在濱州惠民縣何坊街道張大官村,67歲的手扎燈籠傳承人張洪斌和老伴兒在春節之前也迎來了最忙的時刻,兩人加班加點趕制手扎燈籠。過年期間,當地人一直有打著燈籠給長輩拜年的習俗,寓意新的一年日子可以過得紅紅火火。張洪斌14歲開始做燈籠,一做就是52年。從春節前一直做到正月十五。3個多月的時間,能做4000多個。燈籠上那用白酒調制的顏料繪制而成的紅色外殼,鮮艷喜慶,久不掉色。當燈籠里紅色的蠟燭被點燃,這年的味道也就隨之被點亮。

房子裝點完,人也要有新的面貌。在日照五蓮,五蓮盤扣的非遺傳承人劉冬梅和她的團隊將龍的姿態、神態融入玲瓏精致、喜慶紅火的中式傳統服裝盤扣之上,甚至連龍鱗等細節也盡數詮釋。她們用一針一線的穿引,將古典與藝術完美融合,繡出指尖的非遺之花。就在春節前一個月,劉冬梅傳承的劉氏盤扣,在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的2023山東省旅游商品大賽中摘得金獎!

當所有的裝點都到位,一年里最重要的儀式感上演,那就是準備年夜飯。對中國人而言,吃是春節最重要的主題!要選出山東人春節餐桌上最具創意的非遺“吃食”,花餑餑當之無愧。

春節前,一場“蒸花饃迎新年”非遺文旅活動在日照五蓮縣宋家村上演,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對其進行了現場直播。非遺傳承人做出的花饃“作品”,美觀又美味。金龍送褔為龍年送上好的寓意,魚形狀的花饃寓意年年有余,不管是哪個形狀的花饃,都代表著人們對龍年的美好祝福?;x制作使用的面團都是用五蓮當地的新小麥面粉做成的,添加的色素是綠色安全的蔬菜汁,用天然的食材玫瑰花瓣做成的“玫瑰花開”、中草藥黃精做成的“飛黃騰達”、桑葚做成的“葚是滿意”,承載著新年鄉里人對生活蒸蒸日上幸福悠長的企盼。

各色各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民族的歷史,裝點著現代生活,在讓年味變濃郁的同時,也為節日里文旅產業發展提供源生動力。不過,對于中國人來說,春節這個節日,或許才是我們最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數千年的文化演進中,春節集成了一整套密集而豐富的年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審美的傳承載體,它如此迷人,如此富有生命力。

就在龍年春節前,山東省發布17條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博山陶琉、“黃河入海 韻味東營”“齊魯尋遺 古韻濰州”“文華高密 薪火相傳”“曹州古韻 魅力菏澤”等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將山東域內地方特色非遺連珠成線。而隨著山東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實施,非遺與傳統節日的關聯將愈發密切,那融在血液里、沁在國人骨子里的中國味也將越發濃郁。

猜你喜歡
五蓮花饃山東人
Steamed Art: Flower Buns 花饃:蒸出來的藝術品
山水禪心 康養五蓮
《山東人的云南血脈》開啟移民文化研究新話題
山東五蓮街頭金及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
山東五蓮七寶山長老莊隱爆角礫巖特征及其找礦指示
花饃(大家拍世界)
花饃迎春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K: Theory and Practice
花饃藝術的保護與發展
淺析《暢想五蓮》這檔節目的娛樂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